⑴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各有什麼應對策略
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是指為了防範意外或人為地破壞信息系統的運行,或非法使用信息資源,而對信息系統採取的安全保護措施。與信息系統安全性相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7種:
1)自然及不可抗拒因素:指地震、火災、水災、風暴以及社會暴力或戰爭等,這些因素將直接地危害信息系統實體的安全。
2)硬體及物理因素:指系統硬體及環境的安全可靠,包括機房設施、計算機主體、存儲系統、輔助設備、數據通訊設施以及信息存儲介質的安全性。
3)電磁波因素:計算機系統及其控制的信息和數據傳輸通道,在工作過程中都會產生電磁波輻射,在一定地理范圍內用無線電接收機很容易檢測並接收到,這就有可能造成信息通過電磁輻射而泄漏。另外,空間電磁波也可能對系統產生電磁干擾,影響系統正常運行。
4)軟體因素:軟體的非法刪改、復制與竊取將使系統的軟體受到損失,並可能造成泄密。計算機網路病毒也是以軟體為手段侵入系統進行破壞的。
5)數據因素:指數據信息在存儲和傳遞過程中的安全性,這是計算機犯罪的主攻核心,是必須加以安全和保密的重點。
6)人為及管理因素:涉及到工作人員的素質、責任心、以及嚴密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以防範人為的主動因素直接對系統安全所造成的威脅。
7)其他因素:指系統安全一旦出現問題,能將損失降到最小,把產生的影響限制在許可的范圍內,保證迅速有效地恢復系統運行的一切因素。
⑵ 影響信息安全有哪些主要因素
(1)安全管理的意識不足;
(2)信息安全立法缺乏;
(3)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4)計算機病毒;
(5)黑客;
(6)非法竊取信息;
(7)信息戰的威脅。
⑶ 請論述我國面臨怎樣的安全形勢。在當前形勢下應當如何運用軍事力量維護國家利益
一、我國面臨怎樣的安全形勢
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是我國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當前,我國不僅依然面臨著政治、軍事、外交等傳統安全威脅的挑戰,而且面臨著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嚴重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台獨等分裂勢力的存在,東海、南海等周邊又存在著一些復雜而敏感的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我國安全形勢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互動增強,是我國安全問題的時代特點。在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日益緊密,境內外人員和信息流動日益增多、加快,一些國內問題處理不當就可能演變為國際問題,一些國際問題傳導到國內也可能誘發社會穩定問題,維護國家安全的復雜性增大。
隨著時代進步國家利益不斷拓展,我國加快發展中出現不容忽視的新安全問題。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 能源和其他一些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上升。我國海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保護與利用、海上通道安全、太空安全與信息安全、海外重要資源產地安全,以及海外同胞和華人財產生命安全等面臨的威脅,已經十分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
二、在當前形勢下應當如何運用軍事力量維護國家利益
我國安全形勢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迫切要求我軍加快發展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需要具備多樣化軍事能力。
為了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就必須密切關注國家安全形勢的發展變化,切實把我軍的職能任務搞清楚,把軍隊發揮作用的方式及行動樣式搞清楚,把軍事力量建設的要求搞清楚,切實提高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可以說,國家利益像一根紅線貫穿在我軍職能使命之中,國家的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擴展到哪裡,我軍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就應該延伸到哪裡。
軍事力量運用的方式多樣化。面對不同的安全威脅,需要著眼國家總體戰略目標,採取靈活快速、合法必要的軍事行動,確保有效履行職能、發揮作用。我軍職能作用的發揮,既可以通過特定的作戰行動,也可以通過非戰爭軍事行動或准軍事行動;既可以採取威懾、防禦、進攻等傳統軍事行動樣式,也可以採取國際維和、軍事合作、軍事宣示、人道救援、反恐斗爭等新的軍事行動樣式。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但軍事手段始終處於核心和支柱地位。同時,在我軍能力建設上,凸顯了應對危機、遏制戰爭的新特點。
部隊戰鬥力建設的要求多樣化。各部隊在戰鬥力建設上,應當按照所面對的戰略方向、結合所擔負的戰略任務、立足自身的現有條件,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當前,做好軍事斗爭准備是我軍最重要、最現實、最緊迫的戰略任務。我們應確立在復雜情況下有效捍衛祖國統一的戰鬥力標准,以此指導、推進和衡量各項准備工作。同時,還要把解決現實威脅與應對未來挑戰結合起來,圍繞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把軍事斗爭准備放在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戰略構想中來運籌,確立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別部隊的戰鬥力建設標准,確立軍兵種部隊和各種武器裝備的發展戰略,以軍事斗爭准備實踐檢驗軍事變革成效,以軍事變革成果提高軍事斗爭准備質量,不斷把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引向深入。
善於從政治高度和國家發展全局觀察分析安全形勢、思考處理軍事問題。軍事服從政治,軍事戰略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總體戰略。當今時代,軍事斗爭與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法律等的聯系更加緊密,在戰略層面上的相關性、整體性日益增強。我們分析判斷形勢、指導軍事工作、指揮軍事行動,不僅要從軍事上考慮問題,更要注重從政治高度和國家利益全局出發,看工作籌劃指導是否符合國家發展大局的要求,是否符合政治外交斗爭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拓寬國家安全視野和軍事戰略視野,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戰略意識,確保軍事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堅持以軍事斗爭准備為龍頭推動軍隊建設整體發展。發展新型軍事能力,核心是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抓住發展重點,統籌發展全局,通過局部躍升促進整體發展。當前,要緊緊抓住制約戰鬥力增長的深層次矛盾和瓶頸性問題,積極推進軍事理論創新、軍事技術創新、軍事組織體制創新、軍事管理創新,使作戰指揮體系、作戰力量構成、武器裝備發展、部隊管理和後勤保障等方面的建設不斷取得突破。大興軍事訓練熱潮,圍繞軍事斗爭准備,注意分類指導,進一步加強針對性訓練,積極穩妥地推進一體化訓練,努力推動我軍軍事訓練向更高層次發展。
軍事實力是維護國家利益、履行國際義務的堅強後盾。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實行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軍事上從來都堅持自衛的立場,一貫慎重使用武力。 面對新的國家安全形勢,我們要把慎戰與善戰、自衛與反擊、軍事力量的戰爭運用與非戰爭運用緊密結合起來,突出維護戰略機遇期的主動性、應對危機的靈活性和戰略指導的預見性,積極拓展戰略運籌空間。既要關注戰爭的籌劃和實施,做好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充分准備,又要注重預防危機,通過有效運用軍事手段,努力懾止危機,及時化解危機,有效控制危機,以適度的軍事斗爭行動達成戰略目的。
⑷ 簡述中國信息安全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1、網路與信息系統防護水平不高、應急能力不強
2、信息安全管理和技術人才缺乏、關鍵技術上整體比較落後、長夜缺乏核心競爭力
3、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和標准不完善
4、全社會的信息安全意識不強
5、信息安全管理薄弱
6、網路行為的道德規范尚未形成。
想要更具體的,搜索安標委、信安評測中心這些大牛們的報告、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