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信公眾號顯示「你所編輯的圖文消息可能含有涉嫌不當使用的表述內容」怎麼辦
內容可能含有涉嫌不當使用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或形象的表述內容,或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表述內容。
你自己仔細檢查,將相關內容刪除就可以了。
如果覺得自己檢查不出來,可使用敏感詞檢測工具。
1、打開敏感詞檢測工具,在文本框里粘貼需要檢查的文本,點擊分析;
(1)文章隱瞞關鍵信息怎麼修改擴展閱讀:
微信公眾平台內容監管,劍指何方
微信平台一直在不斷豐富內容監管及處理機制。在政策趨嚴的當下,新榜試圖通過對全樣本發文內容進行回溯整理(即獲取2018年2月3日至2月28日內全樣本發文在其發布第三天的傳播狀態),找出那些有平台處理痕跡的內容,還原內容監管的一角。
1、平台處理概況
在統計區間內,新榜監測到20293篇內容,因涉及違規或存有爭議,在發布後遭遇平台處理,約占總樣本(10034334篇)的0.2%。這些內容由10416個公眾號產出,佔2月活躍樣本(247990個)的4.2%。或由於在內容發布時即使用自動檢測機制規避部分違規內容,平台對發布後的內容處理數量較少。
2、四種內容處理方式
目前,微信針對因不同原因違規或有爭議存疑的內容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將本次採集到的平台處理痕跡劃分為四種:標記或爭議存疑內容(即在內容旁標記「標題嚴重誇大誤導」、「不實信息」或直接進入爭議頁面,展現權利雙方聲明的觀點)、不予發布(群發消息後顯示「此內容發送失敗無法查看」)、平台刪文及屏蔽賬號。
對這些內容進行統計,發現其中85.8%以上被刪文處理,逾10%內容因賬號屏蔽無法查看,3.8%的內容可見但被標記或有爭議,另僅6篇內容因違規發送失敗無法查看。由此可知,平台刪文是最常見的處理機制。
⑵ 您編輯的詞條內容中有關鍵信息缺乏參考資料的佐證應該如何處理
眾所周知,網路作為國內最大搜索引擎,旗下的產品賦予了很高的權重,而網路是個人以及企業推廣中重要的互聯網名片。
怎樣成功創建網路,在創建過程中網路參考資料不可信怎麼解決,這是一個眾所周知頭疼的問題,今天雪峰網路小編為大家詳解如何解決網路創建過程中的問題。
創建時常遇到的問題有以下幾種:
1、您提供的某個或某些參考資料不可信;
2、您編輯的詞條沒有參考資料佐證或您提供的參考資料未覆蓋您編輯詞條的所有關鍵信息點;
3、您刪除了現有詞條中的可信內容或正確的內鏈;
4、您在編輯詞條過程中多次違規(如反復添加廣告、灌水等);
5、您創建的詞條為虛假不存在的事物或您編寫的相關信息為杜撰內容。
在這給予大家一個小建議:
1、網路文案不要出現浮誇詞,例如「最好」「第一」「好評」等等,如有盡量都刪掉;
2、在編輯網路文案過程中,盡量添加2-4張相關圖片,增加這個網路的豐富性,提高收錄的價值;
3、在編輯網路文案過程中,多設置一些相關內鏈,例如:電器品牌,多設置一些技術術語、行業詞等,提高該網路創建的必要性,創建成功率會增加;
4、最後就是最重要的參考資料選擇了,參考資料需要權威門戶網,例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地方日報等。
禁忌發一些無人知曉的小站,在這又會有人犯愁了,我提供的是大型站作為參考資料,為什麼還是不能通過呢?請接著往下看。
所謂「參考資料不可靠」有以下幾種情況:
1、資料來源本身不可靠。
個人博客、微博、論壇、網路網路等等各種可以被隨便發帖隨便更改的地方,顯然不適合拿來做參考資料;再有就是賣東西的網站、品牌宣傳網站等等,賣東西的肯定誇自己啊,一般也不適合做參考資料。
2、可靠的資料來源也有不可靠的內容。
好比說一個專業的體育網站,各種資料都很靠譜,然後裡面有篇文章說的是葡萄酒,一看就是廣告,這能可靠么。就算大媒體也常有軟文,各種小媒體就更沒節操了。所以可靠不可靠不能光看來源,還得看內容。
3、特殊的不可靠的參考資料,是企業和組織的官網。
一般覺得官網說的東西應該最可靠吧,為啥不可靠呢?原因很簡單,自己說自己肯定不可能客觀,好比說某企業的產品被查出來有致癌物了,新聞報了好多,他們官網上可能還堅稱我們產品絕無問題呢。當然官網也不是絕對不能拿來做參考資料,公司地址啊產品型號啊等等客觀內容都是可以作為參考資料的,但是僅限客觀內容哦。
4、如果您的版本確實沒有發現上面提到的問題,您可以到網路投訴中心發起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