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弄到欠債人的身份證信息
公民是無權查詢欠款人的身份信息的。可以委託律師代為查詢。不可以查詢別人的身份證號碼,不然就算侵犯了別人隱私權。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的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以前,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成立。
隱私權包含:
1、個人生活自由權權利主體按照自己的意志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與社會公共利益無關或無害的活動,不受他人干預、破壞或支配。
2、情報保密權個人生活情報,包括所有的個人信息和資料。諸如身高、體重、女性三圍、病歷、身體缺陷、健康狀況、生活經歷、財產狀況、婚戀、家庭、社會關系、愛好、信仰、心理特徵等等。權利主體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個人生活情報資料。例如,對公民身體的隱秘部分、日記等不許偷看,未經他人同意不得強制披露其財產狀況、社會關系以及其他不為外界知悉傳播或公開的私事等。
3、個人通訊秘密權權利主體有權對個人信件、電報、電話、傳真及談論的內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竊聽或竊取。隱私權制度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現代通訊的發達聯系在一起的,信息處理及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個人通訊的內容可以輕而易舉地被竊聽或竊取,因而,保障個人通訊的安全已成為隱私權的一項重要內容。
4、個人隱私利用權權利主體有權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隱私,以從事各種滿足自身需要的活動。如利用個人的生活情報資料撰寫自傳、利用自身形象或形體供繪畫或攝影的需要等。對這些活動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隱私的利用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有悖於公序良俗,即權利不得濫用。例如利用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製作淫穢物品,即應認定為非法利用隱私,從而構成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規定:冒名頂替或者竊取他人居民身份證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如有重名糾紛情況,可以攜帶二代身份證去當地轄區派出所戶籍大廳進行查詢辦理相關業務,需如實提供查詢理由,如經核實理由充分,辦公人員會依法受理其業務。
Ⅱ 我如何想要獲取債務人的身份信息進行起訴
根據法律規定,提起民事訴訟的,在對被告的要求中,僅要求有明確的被告,原告需提供被告的姓名、住址等信息,並到被告方住所地管轄法院或其他借款合同中約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進行起訴。
法律分析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中,要求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法院在接到原告提交的起訴狀的,在被告信息這一限制中,僅有明確的被告,即被告的姓名、住址等信息即可到被告住所地管轄法院或其他借款合同中約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進行起訴。身份證號並不是必要條件,法院不得因沒有被告人身份證號而不予立案。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地二百零八條的規定,應當予以立案。在法院立案後,可以通過法院或者委託進行訴訟的律師通過法定程序查詢被告人相關身份信息。如果連被告人的姓名或者住址等信息均不知情的,可以先行委託律師到公安機關進行查詢後,到人民法院進行起訴並立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且不屬於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立案後發現不符合起訴條件或者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裁定駁回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