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全國豬瘟咋解決的
1、通過大量撲殺病死豬。
2、在各項政策措施落地之後,進行疫病防控制約生豬生產恢復發展。
3、針對非洲豬瘟防控的嚴峻復雜形勢,近期農業農村部面向全國所有養殖場戶和動物防疫人員,舉辦「全國非洲豬瘟防控和復養技術大講堂」遠程培訓,提高防控能力。
4、將根據防控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優化非洲豬瘟疫情處置方案,
5、繼續督促指導各地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努力降低疫情傳播和發生風險,確保疫情不反彈。
㈡ 非洲豬瘟怎麼控制
在2021年養豬路上除了豬價格對養戶的影響外,最可怕的莫屬「非洲豬瘟」了。因此非洲豬瘟防控,態度決定高度,行動決定未來。從細節入手做好對應的防控措施。
一旦發生非洲豬瘟如何控制?
1、當豬只感染後,及時通過精準「拔牙」淘汰嚴重的豬只,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
2、全群飼喂鐵蘭32三號,防止持續攻毒,繼發性感染。病豬採用特異性方法。
3、豬非瘟發生時的應急控制措施:病豬和可疑病豬應立即隔離淘汰。發病豬舍、運動場、飼養管理用具,用過硫酸氫鉀消毒粉或草木灰水等消毒。糞、尿及墊。草料等污物,堆積發酵後用作肥料。
㈢ 請問豬瘟應該如何防治呢
豬瘟是已經在豬群中流行很多年的疾病,也稱為典型豬瘟病毒。直接接觸病毒,或者是接觸了被污染的媒介物就會引起豬瘟的發生和流行。該病的主要感染途徑是消化道、鼻腔黏膜和破裂的皮膚。
發病不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春夏多雨的季節為易發時期。通常只有豬具有易感性,所有的豬和野豬都有發生感染的可能性。豬瘟的主要傳染來源是病豬,而病豬排泄物和分泌物,病si.豬和臟器及屍體,急宰病豬的血、肉、內臟、廢水、廢料污染的飼料以及飲水都可作為傳播媒介。
推薦辦法;非瘟清:拌料預防量0.2-0.3%(非瘟清2-3公斤/噸料),每月使用7-14天;治療量0.4-0.5%(非瘟清4-5公斤/噸料),連用7天;適用於各日齡段的養殖動物。
用於非洲豬瘟、豬瘟,藍耳、圓環、鏈球菌、流感、附紅體、弓形體及混感等引起的豬發熱性(瘟熱性)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症見:高熱神昏、精神萎頓、結膜潮紅、充血;皮膚發紅,體表出血、瘀血,四肢、下腹、會陰、臀部等部位尤其嚴重;咳嗽、喘氣、呼吸困難;嘔吐,食慾減退或廢絕,糞便干硬、便秘或排膿性血便;母豬伴有不孕、流產、si.胎。剖檢病si.豬可見脾臟、肝臟、肺臟等臟器和淋巴結嚴重腫大,並廣泛性出血瘀血。
如果豬只體內抗體不存在,立即就會有病毒進入細胞並且開始繁殖,細胞表面就會出現許多標志物,其他病毒就不會再進入該細胞;如果將病毒釋放出來,其他細胞就有繼續被感染的可能性;如果豬只體內的免疫系統建立特異性的免疫功能,將會摧毀帶有免疫標志的細胞,機體表現比較嚴重的炎症反應,豬只呈發病狀態。
豬瘟怎樣防治,豬瘟能治嗎
急性豬瘟患病症狀非常明顯,但是慢性感染(非典型豬瘟)在臨床生產中很難判斷,所以主要介紹慢性豬瘟的發病表現。
㈣ 如何預防豬瘟
豬瘟目前還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必須採取以免疫注射為主的綜合性防制措施。
(1)預防接種:有條件的地區和養豬小區、豬場可採用豬瘟免疫監測手段,根據豬瘟抗體水平消長規律進行適時免疫。免疫效價監測方法,可採用豬瘟間接血凝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如果沒有條件進行抗體監測,根據本地區有無散發豬瘟發生,可採取兩種免疫程序:A.有散發仔豬豬瘟的地區、場要用乳前免疫方法,仔豬在吃初乳前進行豬瘟疫苗免疫,每頭小豬注射1頭份。B.在豬瘟防治工作較好、無散發仔豬豬瘟地區、場,可在20日齡、60日齡分別免疫一次豬瘟疫苗。留種用的後備豬,6月齡再注射一次。種豬群每年兩次注射豬瘟疫苗。在免疫接種過程中,疫苗劑量要足,針頭長短合適,不打飛針,確保免疫效果。
(2)檢疫凈化:定期對繁殖豬群采血監測,將帶有豬瘟強毒抗體的豬和多次免疫抑制的豬查出淘汰,凈化豬群,消除豬瘟發生的隱患。
(3)加強疫苗管理:做到從主渠道購進疫苗。疫苗現稀釋現用,注射時要做到疫苗不離冰桶,桶不離冰,保證疫苗有效,嚴禁使用過期疫苗和失真空疫苗。
(4)加強免疫時用的針頭、針管及注射部位的消毒,減少人為疫病傳播。
(5)緊急接種:發病地區、場要採取緊急接種,並適當加大疫苗劑量(可加大1~3倍)減少發病和控制疫情擴大蔓延。
(6)加強病死豬處理:對可疑病豬予以隔離。死豬及污染物必須無害化處理,嚴禁出售和食用。
(7)加強場內外環境消毒:每一個月或半個月全場環境大消毒一次;每周至少1次豬舍帶豬消毒一次;飼養用具每2~3天消毒一次;場門口、各棟舍門口的消毒池要經常更換葯液,保持消毒葯液有效。
(8)加強管理,提高豬只的個體抗病能力。提供最佳生活條件,冬季禦寒,夏季防暑,舍內空氣新鮮。
(9)堅持自繁自養,嚴禁外購商品豬,引種時要從無疫情地區引進,引進後必須隔離檢疫觀察1個月以上,豬瘟強毒抗體陰性,豬瘟疫苗免疫後方可進場。
㈤ 豬瘟如何防治
(1)病因病狀 豬瘟俗稱「爛腸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本病不分豬的品種、年齡、性別均可感染,一年四季都能發生,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
豬瘟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
最急性型。常見於流行初期,病豬突然發病死亡,生前無明顯症狀。
急性型。病初體溫迅速上升到40.5~42℃,稽留不退,直到死亡。病豬不吃食,精神高度沉鬱,寒戰,眼結膜發炎,眼角有多量粘性或膿性分泌物,糞便先干黑如算盤珠狀,後拉稀帶血。兩耳、四肢、腹下、會陰等處皮膚有許多點狀出血斑點。病豬四肢無力,行走搖擺不穩,弓背,喜鑽草堆或擠卧於牆角。公豬包皮發炎,引起陰鞘積尿,用手擠壓時,流出混濁、惡臭白色液體。仔豬常出現磨牙、肌肉痙攣、倒地四肢不停地劃動等神經症狀。病程4~15天。死亡率達80%~95%。
慢性型。急性病豬如果不死,往往轉為慢性,主要表現消瘦、貧血、全身衰弱、輕度發燒、飲食不定、有眼屎、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皮膚有紫斑或壞死。病程可達1個月以上。如果不死,往往發育不良而成僵豬。
另外,近幾年來,還見有溫和型豬瘟,也叫非典型豬瘟。病豬病情緩和,病理變化不典型,皮膚很少有出血點,發病率和死亡率較低。仔豬死亡率高。
(2)防治
預防:預防豬瘟的有效辦法是定期給豬注射豬瘟疫苗。初生仔豬在吃初乳之前按常規劑量接種1次豬瘟弱毒疫苗,待2小時後再讓其哺初乳,這就叫超前免疫。常規免疫為:仔豬在20日齡左右用豬瘟弱毒疫苗按常規劑量進行第一次接種,為了強化免疫,到60日齡左右時,作第2次免疫,接種劑量為常規量的4倍。公豬、繁殖母豬每年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1次,母豬於臨發情前接種,劑量為常規量的4倍,注射後4天左右即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可達1年。
實行自繁自養,盡量不到外地買豬,以減少疫病從外面傳入;如從外地購豬時,須隔離觀察半個月以上,若無異常,進行預防注射後再合群飼養。做好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
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療法,早期可用抗豬瘟血清治療,但價格昂貴。溫和型豬瘟可用中葯治療。
中葯治療:
方1。生石膏50克 芒硝30克 大青葉40克 板藍根40克 大黃20克 生地25克 玄參25克 黃連15克 黃芩15克 連翹20克 甘草10克,拉稀薄糞便的去大黃、芒硝,加陳皮20克,焦山楂30克,神曲20克,炒麥芽20克,煎湯灌服,每日1劑。便秘時配合用溫肥皂水灌腸。
方2。地龍(蚯蚓)100條 白糖100克 先將地龍放入清水中爬1天(換水2~3次),然後將地龍撈出直接放入白糖中,即化為水,一次灌服,每日1劑。
㈥ 怎樣預防豬瘟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俗稱爛腸瘟。不分年齡、性別、體重大小,也不分季節。一旦豬群中一頭發病,會很快在全群中流行。其特徵是病豬體溫升高至40.5~42℃,臨床上急性常呈敗血病症狀,慢性在大腸發生壞死性腸炎,回盲瓣附近可見紐扣狀潰瘍,死亡率極高。
【防治措施】
目前,對於該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靠平時的預防。
(1)定期預防注射,每年春秋兩季除對成年豬普遍進行1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對斷奶仔豬及新購進的豬都要及時防疫注射。將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簽說明加生理鹽水稀釋,大小豬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後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
(2)豬瘟常發疫區,仔豬出生後25~30日齡注射1次,55~60日齡仔豬斷奶後再注射第二次,保護率可達100%。
(3)給懷孕母豬注射疫苗,能增強母子抗豬瘟病毒的能力。一般於母豬分娩前一個半月進行一次預防注射。
(4)緊急免疫接種:在已發生疫情的豬群中,做緊急預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擴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時可先從周圍無病區和無病豬舍的豬開始,後注射同群豬,病豬不注射。為加強免疫力,注射時可適當增加劑量。
(5)在飼養管理上,應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進行豬圈消毒,提高豬群整體抗病力,杜絕從疫區購豬。新購入的豬應隔離觀察30天,證實無病,並注射豬瘟疫苗後方可混群。
(6)在豬瘟流行期間,飼養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豬消毒後,徹底清除糞便、污物,鏟除表土,墊上新土,豬糞應堆積發酵。在病豬初期,可試用抗豬瘟血清給豬注射,其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體溫恢復正常。
㈦ 如何預防非洲豬瘟
定期消毒:對圈舍、工具、運輸車輛以及進出的人員進行嚴格消毒。 提高免疫:在拌料加入清溫太保、藍圓非太保和替米考星,提高豬的免疫力。 消滅蟲害:向豬舍中投葯殺滅各種害蟲。 隔離病豬:將高燒、體表有紫斑、毛孔出血的病豬隔離開。
1、定期消毒
為了預防非洲豬瘟,管理期間要對圈舍、工具、運輸車輛以及進出的人員進行嚴格消毒,如果附近出現了非洲豬瘟,每天則至少要進行一次消毒,以有效阻斷病毒的傳播,人員消毒時注意戴好防護工具。
2、提高免疫
預防非洲豬瘟的關鍵措施為提高豬群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豬的自身免疫力越強,感染非洲豬瘟這類病毒性疾病的幾率將會降低,建議在拌料加入清溫太保、藍圓非太保和替米考星,以凈化藍耳圓環。
3、消滅蟲害
在養豬期間,要做好蚊子、蒼蠅、老鼠、寄生蟲的殺滅工作,這類害蟲體內均會攜帶大量的細菌、病毒,是傳播各種疾病的首要途徑,因此在非洲豬瘟的高發時期,要及時投葯殺滅各種害蟲。
4、隔離病豬
當豬圈中出現疑似非洲豬瘟症狀的豬時,一定要及時隔離,平時需要飼養員勤於觀察,一旦發現有高燒、體表出現紫斑、耳朵或身體發紺、毛孔出血等症狀,要立即把病豬隔離開,以最快速度防止病毒傳播。
㈧ 非洲豬瘟防控措施,有什麼葯可以治
1、場外人員以及車輛在進入豬場前,需要進行徹底消毒後才可進入。2、不能從非洲豬瘟的發病地區引進生豬,新引進的生豬還需要進行隔離,若無病才可與其他健康豬一同飼養。3、不能用食堂的泔水喂豬,也應避免家豬和野豬接觸。4、若本場發生了非洲豬瘟,需立馬隔離相關的養殖區並按照規定申報檢疫,不可隱瞞不報。
一、非洲豬瘟防控措施
1、減少場外人員以及車輛進入豬場的次數,若需進入豬場,便需要在入場前對人員和車輛進行徹底消毒。
2、不可從疫情發生區引進新豬,針對新引入的生豬需先進行隔離,確定無病後才可與其他豬共同飼養,避免疾病的傳播。
3、不可用餐館、食堂的泔水以及餐余垃圾喂豬,同時也不宜實行散放飼養,避免家豬與野豬接觸。
4、當豬場發生疫情後需要按照規定申報檢疫,不能對出現的可疑病例隱瞞不報。
5、平時需要對豬舍進行定期的清洗以及消毒,豬糞便需要及時清理,豬用具每天都需要清理,不可飼喂發霉的飼料以及喂臟水,保持豬舍的乾燥通風,避免潮濕。
6、定期對整個養殖場地進行監測和排查,一旦出現非洲豬瘟,需要立馬隔離相關的養殖區,避免疫病的蔓延。針對感染疫病的病豬、飼料等都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
二、非洲豬瘟有什麼葯可以治
1、非洲豬瘟目前沒有可以用來治療的葯物,平時主要以預防為主,病豬、被污染過的豬以及其污染物需要就地進行撲殺、燒毀、徹底消毒,防止疾病再次蔓延。
2、非洲豬瘟是一種傳染性較大的疾病,如果防控不得當,會導致疾病迅速蔓延,一般急性死亡率高達100%,同時還會給豬肉市場供給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平時需要做好預防工作,病豬需要及時隔離並消毒,避免疾病進一步蔓延。
3、非洲豬瘟一般有5-15天的潛伏期,潛伏期間很難被發覺,因此對於活豬的運輸管理需要嚴格控制,同時加強對非洲豬瘟的認識學習,有效的防治非洲豬瘟。
㈨ 非洲豬瘟怎樣防控最有效,附非洲豬瘟的症狀
1、科學管理:避免外來人員、車輛、其它禽畜進入養殖場,進入養殖場的工作車輛要進行消毒,平時不可用泔水喂豬,不以散養的方式養豬,避免傳播病毒,豬出現嘔吐、發燒、身體發紅等情況時,應馬上隔離。2、嚴格消毒:養殖場內的用具、飼料都要消毒,爆發病情後需立即封閉養殖場,避免野毒入侵。3、預防注射:每年春秋季節為豬群注射1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新購豬群要隔離觀察一段時間,待注射豬瘟疫苗後才能混群。
一、非洲豬瘟怎樣防控最有效
1、科學管理
(1)避免外來人員、車輛以及其他禽畜進入豬舍,工作車輛進入豬場時要進行消毒。
(2)避免使用泔水喂豬,防止傳播病毒。
(3)不以散養的方式養豬,外界的昆蟲或野豬會傳播病毒。
(4)密切觀察豬群的情況,若看到豬只出現嘔吐、發燒、身體發紅、拉稀等症狀,需及時將其隔離,並趁早處理,減少損失。
2、嚴格消毒
(1)做好衛生清潔工作,養殖場內的用具、飼料都要消毒。
(2)爆發病情後,需及時封閉養殖場,以減少病毒、昆蟲等野毒的侵入。
(3)免疫力低的豬容易發病,可為其注射疫苗。消毒葯物可使用鹼類消毒劑、百毒殺類消毒劑。
3、預防注射
(1)每年春季、秋季對除了成年豬以外的豬群注射1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斷奶仔豬、新購豬群都要及時防疫注射。
(2)新購豬群要隔離觀察1個月,確認無病後對其注射豬瘟疫苗,然後才能混群。
(3)對於豬瘟常發疫區,可在仔豬出生後21-30日齡注射1次疫苗,55-60日齡(仔豬斷奶後)再注射1次。
二、非洲豬瘟的症狀
1、病豬的體溫達到40-42℃,持續4天左右,直到死亡前48小時體溫才會開始降低。
2、病豬的鼻子、耳朵、腋下、尾巴、腹部等部位出現紫斑,伴有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嘔吐、皮膚發紅、精神萎靡、結膜潮紅充血等症狀,其胃腸粘膜、淋巴結具有出血情況,眼睛、鼻子流出粘液性物質。
3、病豬的糞便比較干硬,或具有便秘、排出膿性血糞便等現象,患病的母豬具有不孕、流產或死胎的症狀。
4、剖檢已經死亡的病豬時,可發現其脾臟、肝臟、肺臟等器官異常腫大,且通常還伴有淤血、出血。
㈩ 養豬怎麼防止豬瘟
1、消毒豬圈:防治豬瘟時,需要每隔2-3天消毒一次圈舍,並對用具進行清洗。2、檢疫防疫:豬感染豬瘟後需要立即宰殺並深埋,以免傳染。3、制定程序:為母豬和小豬注射疫苗,避免其染病。4、加強管理:讓豬仔吃到母豬的初乳,增強免疫力。
1、環境消毒
加強飼養的管理,科學的飼養生豬。在哺乳期間的母豬,我們要給予其足夠的營養,提供充足的、且營養豐富的植物,除了哺乳時之外不把生豬和小豬混養,防止病株感染到仔豬身上。給仔豬充足的母乳供應,以加強其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