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微信授權中「獲得你的公開信息(昵稱、頭像等)」
只是一種登錄方式罷了,很多網站,應用在向我們提供服務的時候都需要用戶的個人信息來進行識別,OAuth就是一種很簡單的認證方式,在經過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網站向微信提出請求來獲得一些用戶的個人信息,從獲取的信息類型來看也沒有涉及到很敏感的個人信息。
個人覺得與其擔心這種微信授權信息的安全性,那種需要在網站上注冊賬號的方式其實更危險,因為大多數人習慣用幾個常用的密碼,很可能在注冊網站的時候使用的密碼正是你的銀行卡密碼。相比於這種微信授權的認證方式反而更不安全呢。
2021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收集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規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個人信息收集行為,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App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時,不得收集與所提供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收集個人信息時要以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方式展示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並經個人信息主體自主選擇同意;不以默認、捆綁、停止安裝使用等手段變相強迫用戶授權,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與用戶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公民個人信息
Ⅱ 很多小程序都要獲取微信頭像怎樣安全嗎
這個還是挺安全的,沒有問題的,一般這種都是有網路安全保護的。有保障你的權益隱私的。
拓展:小程序(Mini Program)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於2017年1月9日首次推出,其理念是應用「觸手可及"「用完即走」。其優勢是用戶不用再關心應用安裝太多的問題,也避免了頻繁的切換應用。隨著APP市場的飽和,大部分用戶已經養成了使用習慣,開發新的APP很難在市場生存。此外,APP開發和推廣成本高也是不爭的事實。易觀2018年3月份的報告顯示,移動電商APP的下載成本高達120-200 元,而且這些後期未必能形成轉化。互聯網金融、二手車電商APP的新客戶成本,更是動輒高達數千元。
Ⅲ 蘋果手機為什麼微信掃碼要人臉識別
為了防止他人盜用,主要是要確定一下是不是本人在操作,選擇人臉識別也是為了個人賬號的安全。使結果更為准確,所以就使用了人臉識別這一功能。
人臉識別是目前最先進也最安全的方法,賬號有被盜的可能,也有先例,而人臉識別採用生物鍾別人則無法盜用,所以微信、支付寶等賬號涉及賬號安全首先使用人臉識別。
Ⅳ 微信付款為什麼會出現獲取你的昵稱、頭像、地址和性別
這個肯定是要獲取你的基本資料的,不然別人收了你的錢,不知道是誰付的款,這不亂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