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學主要內容有哪些

信息學主要內容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07 11:27:38

Ⅰ 什麼是信息學和媒體

信息學
information science

研究信息的特性和傳遞規律,信息系統的結構和運行機制,以及信息資源管理與利用的科學。又稱信息科學。舊稱情報學。
簡史 信息學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信息工作和西方文獻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期的信息學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檢索和科學交流兩個方面。計算機的成功應用,使資料庫和信息檢索技術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成為信息學的重要支柱。70年代中期以後,信息檢索理論研究異常活躍。針對傳統布爾檢索模型的缺陷,人們先後提出了向量空間模型、概率模型、模糊集合模型和擴展布爾檢索模型。這標志著信息學理論建設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另方面,隨著經濟、商業、法律等世俗領域信息需求迅速增長,聯機服務和電子數據交換日益普及,信息是商品,是重要資源的觀念深入人心,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信息學的研究開始面向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信息資源管理成為新的研究熱點。以研究信息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為主的信息經濟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此外,一些傳統領域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新的分支領域陸續出現,如信息社會學、信息心理學、智能信息檢索等。
研究內容 信息學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它究竟包括哪些內容,還沒有一致的看法。從研究活動和發展趨勢看,它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理論信息學。是在文獻計量學和科學交流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信息的來源和分布規律,信息和信息傳遞現象的特性和本質,信息用戶的需求行為及影響信息需求和信息供應增長的因素,各領域各階層的交流模式和信息需求與信息傳遞的特殊性。②信息存貯與檢索。是在文摘索引工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信息內容的分析、摘錄、標引和組織存貯,信息檢索語言、檢索工具和資料庫的生產與利用,信息檢索理論與技術,以及信息服務方法。③信息技術。包括用於信息生產、採集、組織、存貯、檢索、傳輸、提供和管理的各種技術,如資料庫技術、計算機檢索技術、信息系統自動化與網路化技術、電子出版與文獻傳遞技術、聲像技術和縮微復印技術等。④信息系統和資源管理。內容包括各類型各級別信息系統的目標、功能、構成、環境、設計、實現、評價、監控、合作、協調、資源共享、網路化等課題,還包括系統管理的一般理論與方法,如信息政策,預算與成本核算,規劃與預測,信息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和營銷,產業關系,職業道德與法律問題(如知識產權、隱私權、保密與安全等),以及人員和設備管理。
研究方法 信息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一般採用的有:①社會調查法,通過現場調查針對社會現象搜集數據,進行分析。此法又可分為直接調查法與間接調查法兩類。②文獻計量統計方法,對以記錄形式進行交流的各個方面進行計量統計,從中找出變化規律、建立相應數學模型,從定性與定量分析中掌握過去與現在的變化脈絡。③數學分析法。④系統分析與評價方法,對於信息系統各個側面與總體,通過引進系統論等方法進行分析與評價、規劃與設計。⑤歷史的研究方法,進行這種研究要力求從經驗走向科學,歷史的研究可以通過對信息學發展過程的剖析,加深對信息學的意義與價值的認識。
同其他學科的關系 以研究一切信息運動規律和應用方法為主的信息科學是信息學的基礎。信息學吸收了圖書館學中的文獻管理和服務方法,加以擴充發展,形成了二者共存和相互促進的關系。信息技術部分是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展望 社會日益信息化,信息和知識的價值越來越重要,尤其是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必將對信息學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信息學的理論體系將逐步確立。各種流派繼續共存並相互影響,相互融合。

Ⅱ 信息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信息技術包括:

一、硬技術

硬技術相對軟技術而言,由計算機硬體與軟體演變而來。直接用於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實體的開發和生產的技術。如產品設計技術、計量和測試技術、設備的製造技術等。它的特點是:成果以產品的實體體現,技術的應用藉助於復雜的勞動工具(如機器、裝置等)。

二、軟技術

軟技術是借用計算機「軟體」一詞對技術性能的一種分類。有廣、狹義之分。前者包括研究、處理和解決使用現代科技成果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心理上的一系列影響的技術。後者僅指設備的操作、使用技術,以及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過程的組織、管理、經營技術。

「軟技術」,並不是什麼新發明,人類幾千年來創造、應用並受惠於它,只是由於工業化的強大沖擊和自然科學技術的輝煌成果,人們從不把它們當做技術來加以系統地歸納、整理和有意識地發展。這種對技術的認識上的誤區,長期以來使我們不能正確理解技術創新,不能正確處理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關系。

(2)信息學主要內容有哪些擴展閱讀:

信息技術社會作用:

一、信息產業

隨著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進展,世界對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長,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對於各個國家、地區、企業、單位、家庭、個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術已成為支撐當今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基石。

信息產業的增加值佔全國GDP的4%,電子產品出口額約佔全國出口總額的1/5,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二、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代表著當今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信息的重要生產要素和戰略資源的作用得以發揮,使人們能更高效地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從而推動傳統產業不斷升級,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運行效率。

三、勞動力

隨著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人們的就業結構正從農業人口為主、工業人口為主向從事信息相關工作為主轉變。信息技術在全球的廣泛使用,不僅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結構與經濟效率,而且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社會文化和精神文明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息技術

Ⅲ 信息學是什麼

信息學是研究信息的獲取,處理,傳遞和利用的規律性的一門新興學科。信息學(信息為研究對象,以計算機等技術為研究工具,擴展人類的信息功能為主要目標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又稱信息科學,舊稱情報學(和制漢字)。主要是指利用計算機及其程序設計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問。與圖書館學有密切的關系。

1、研究內容

(1)客觀世界信息源理論。這一理論探討如何掌握生物、人類和計算機發出和獲取信息的規律。

(2)建立在模糊數學基礎上的信息識別理論。在人類社會中,信息是以語言、聲音、圖象、文字等形式出現的,計算機系統尚未完全解決識別這些信息的問題。

(3)人工智慧理論。由於計算機輔助設計、專家系統和機器人的出現,因而建立這一理論變得十分迫切。

(4)信息的結構和層次研究,如社會信息產業的統計和劃分等。

(5)信息系統(獲取、處理、存儲、傳播過程等等作為一個整體過程)研究。

(6)信息管理和經濟效益等等信息的利用問題。

2、技術發展

伴隨記憶和運算工具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加工和運算設施,加速了人類掌握信息技術的發展。

3、應用

國際競爭和商業競爭的演化,直接演繹競爭情報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軍事競爭情報。

Ⅳ 信息技術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現代信息技術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信息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感測技術,微電子技術等。
信息技術的主要特徵是傳遞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處理性,價值相對性,時效性,真偽性。
現代信息技術簡介:
現代信息技術,是藉助以微電子學為基礎的計算機技術和電信技術的結合而形成的手段,對聲音的、圖像的、文字的、數字的和各種感測信號的信息進行獲取、加工、處理、儲存、傳播和使用的能動技術。它的核心是信息學。

Ⅳ 什麼是信息學(說簡單點,要容易明白)!

信息學
是研究信息的獲取,處理,傳遞和利用的規律性的一門新興學科。信息學(信息為研究對象,以計算機等技術為研究工具,擴展人類的信息功能為主要目標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又稱信息科學,舊稱情報學(和制漢字)。主要是指利用計算機及其程序設計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問。

Ⅵ 生物信息學研究的內容

生物信息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1、序列比對(Alignment)

基本問題是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符號序列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序列比對是生物信息學的基礎,非常重要。兩個序列的比對有較成熟的動態規劃演算法,以及在此基礎上編寫的比對軟體包BLAST和FASTA,可以免費下載使用。這些軟體在資料庫查詢和搜索中有重要的應用。

2、結構比對

基本問題是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蛋白質分子空間結構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已有一些演算法。

3、蛋白質結構預測,包括2級和3級結構預測,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從方法上來看有演繹法和歸納法兩種途徑。前者主要是從一些基本原理或假設出發來預測和研究蛋白質的結構和折疊過程。分子力學和分子動力學屬這一范疇。後者主要是從觀察和總結已知結構的蛋白質結構規律出發來預測未知蛋白質的結構。同源模建(Homology)和指認(Threading)方法屬於這一范疇。雖然經過30餘年的努力,蛋白結構預測研究現狀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4、計算機輔助基因識別(僅指蛋白質編碼基因)。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基本問題是給定基因組序列後,正確識別基因的范圍和在基因組序列中的精確位置.這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而且越來越重要。經過20餘年的努力,提出了數十種演算法,有十種左右重要的演算法和相應軟體上網提供免費服務。原核生物計算機輔助基因識別相對容易些,結果好一些。從具有較多內含子的真核生物基因組序列中正確識別出起始密碼子、剪切位點和終止密碼子,是個相當困難的問題,研究現狀不能令人滿意,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5、非編碼區分析和DNA語言研究,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部分進展總序列的3~5%,其它通常稱為「垃圾」DNA,其實一點也不是垃圾,只是我們暫時還不知道其重要的功能。分析非編碼區DNA序列需要大膽的想像和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DNA序列作為一種遺傳語言,不僅體現在編碼序列之中,而且隱含在非編碼序列之中。

6、分子進化和比較基因組學,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早期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不同物種中同一種基因序列的異同來研究生物的進化,構建進化樹。既可以用DNA序列也可以用其編碼的氨基酸序列來做,甚至於可通過相關蛋白質的結構比對來研究分子進化。以上研究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工作。近年來由於較多模式生物基因組測序任務的完成,為從整個基因組的角度來研究分子進化提供了條件。

7、序列重疊群(Contigs)裝配

一般來說,根據現行的測序技術,每次反應只能測出500或更多一些鹼基對的序列,這就有一個把大量的較短的序列全體構成了重疊群(Contigs)。逐步把它們拼接起來形成序列更長的重疊群,直至得到完整序列的過程稱為重疊群裝配。拼接EST數據以發現全長新基因也有類似的問題。已經證明,這是一個NP-完備

性演算法問題。

8、遺傳密碼的起源

遺傳密碼為什麼是現在這樣的?這一直是一個謎。一種最簡單的理論認為,密碼子與氨基酸之間的關系是生物進化歷史上一次偶然的事件而造成的,並被固定在現代生物最後的共同祖先里,一直延續至今。不同於這種「凍結」理論,有人曾分別提出過選擇優化、化學和歷史等三種學說來解釋遺傳密碼。隨著各種生物基因組測序任務的完成,為研究遺傳密碼的起源和檢驗上述理論的真偽提供了新的素材。

9、基於結構的葯物設計。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目的之一在於闡明人的約10萬種蛋白質的結構、功能、相互作用以及與各種人類疾病之間的關系,尋求各種治療和預防方法,包括葯物治療。基於生物大分子結構的葯物設計是生物信息學中的極為重要的研究領域。為了抑制某些酶或蛋白質的活性,在已知其3級結構的基礎上,可以利用分子對接演算法,在計算機上設計抑制劑分子,作為候選葯物。這種發現新葯物的方法有強大的生命力,也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

閱讀全文

與信息學主要內容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軟體能檢測主板信息 瀏覽:96
臨床數據有哪些 瀏覽:999
限速超速多久有信息 瀏覽:619
農貿市場賣什麼熟食好吃 瀏覽:386
松原和遼源哪個職業技術學院好 瀏覽:10
氣體采樣數據有哪些標准 瀏覽:222
方圓代理商利潤是多少 瀏覽:609
受託加工產品怎麼處理 瀏覽:713
天貓如何辨別完美產品真假 瀏覽:558
哪個專業技術性高 瀏覽:710
驗證機頂盒信息需要多久 瀏覽:615
同行惡意敗壞產品如何處理 瀏覽:911
俯卧撐一天做多少合適官方數據 瀏覽:73
版本信息里哪個是屏幕信息 瀏覽:627
濰坊舊貨市場在哪裡都賣什麼 瀏覽:147
如何避免產品刺傷 瀏覽:807
以前收到的信息如何刪除 瀏覽:104
自己配眼鏡框需要哪些數據 瀏覽:983
嘉寓的基本信息是什麼 瀏覽:643
山楂樹下如何做代理 瀏覽: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