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要求公開的信息有哪些

要求公開的信息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07 08:49:49

Ⅰ 政務公開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具體有哪幾公開

政治公開具體為對外公開和對內公開

1.對外公開的內容:①政策法規、重要規定;②各部門職責許可權、辦事依據、辦事程序、辦事結果、收費規定、服務承諾等事項;③部門年度工作目標;④上級下撥的涉及公眾利益的專項經費及使用情況;⑤為民辦實事的項目及執行情況、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⑥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益的有關事項(重點是行政審批、項目確定、市政建設、征地補償標准、城鎮拆遷政策、行政處罰和收費、職稱評定、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學校收費和招生、畢業生就業等事項);⑦其他需要公開的事項。

2.對內公開的內容:①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情況;②工作人員考核、獎懲、任免(職稱晉升)、工資調整;③財務方面主要經費收支、預算外資金管理情況等。

(1)要求公開的信息有哪些擴展閱讀:

政務公開制度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精神,繼續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加強對行政權力運行過程的監督,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保證政務公開經常化、規范化,保證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有效性,根據(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精神,特製定如下政務公開制度:

1.政務聽證會制度

對物價、收費、城管、市政、環保、治安等與群眾利益關系密切的事項,推行聽證會制度,使群眾直接參與行政決策,促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2.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定製度

涉及全縣發展的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等,必須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經集體討論作出決定,按照法定程序公開。

3.專家咨詢制度

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決定或辦理與群眾密切相關的重要事項,應當在正式決定或辦理之前將方案草案公布,向專家咨詢並廣泛聽取、充分採納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再正式公布。

4.責任追究制度

各級政府和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督導、檢查,確保政務公開的全面落實。要加大對舉報、投訴事件的查處力度,凡有舉報、投訴,都要認真調查處理,並及時向群眾和社會反饋情況。對在推行政務公開中工作不力或不稱職的領導幹部,要進行批評教育;對拒不推行政務公開或在政務公開中弄虛作假,侵犯群眾民主權利,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進行認真查處的,要追究領導責任。

5.定期通報制度

各鄉鎮、各部門至少每半年要對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在系統內進行一次通報,對工作認真、成效明顯的要給予表揚,對工作不力、存在問題的要批評教育、限期糾正。

6. 投訴舉報制度

設立投訴舉報電話、舉報箱,對群眾投訴舉報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查處理。群眾署實名投訴舉報的,要將處理意見直接反饋本人,切實取信於民。

7.社會監督制度

採取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座談會、發放徵求意見表、個別走訪等形式,廣泛徵集群眾意見和建議,主動接受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保證監督渠道暢通。

8. 新聞發言人制度

新聞發布會每季度舉辦一次,由市政府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政府辦公室負責人、縣委宣傳部負責人擔任新聞發言人,他們將代表縣委、政府就社會廣泛關注的內容對外發布新聞,並接受記者的采訪。

9.電子政務制度

已實行網上政務公開的部門、單位,要以服務公眾為中心,進一步完善各項內容,逐步通過電子網路實現交費、咨詢、辦證等服務,使電子政務和政務公開互為依託,相互促進,讓更多的群眾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務。

10.公開評議制度

要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基層幹部和群眾對機關的辦事效率、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認真收集和聽取群眾意見,並進行公開評議,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

Ⅱ 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包括:

1.管理規范和發展計劃方面;

2.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

3.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方面;

4.政府機構和人事方面;

5.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

法律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則。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包括:1.管理規范和發展計劃方面;2.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3.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方面;4.政府機構和人事方面;5.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

Ⅲ 業主有權要求物業公開哪些信息

業務有權要求物業公開的信息:業主請求查閱、公布下列應當向業主公開的情況和資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
(二)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以及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及會議記錄;
(三)物業服務合同、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情況;
(四)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處分情況;
(五)其他應當向業主公開的情況和資料。《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相關行為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對於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業主應當依法予以配合。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業主或者其他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或者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條 【業主的相關義務及責任】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相關行為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對於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業主應當依法予以配合。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業主或者其他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或者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Ⅳ 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有哪些

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有哪些

法律分析:

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主要有除了是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那些事項不可以公開的,其他事項一般而言都是可以公開的。我國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例如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是其他有關組織的切身利益的,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信息。還要的就是有關政府信息是需要廣泛的公眾知曉或者是參與其中的,也是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內容。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第九條規定: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Ⅳ 信息公開要求有哪些

信息公開的規定具體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條、第六條,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則。
【法律依據】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則。
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
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和經濟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發布准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Ⅵ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的應公開的信息內容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所有縣級以上政府及其部門必須公開的重點內容:

(1)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2)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4)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5)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

(6)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

(7)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例、數量、程序,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8)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9)重大建設項目的標准和實施情況;

(10)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11)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葯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

二,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內容:

(1)城鄉建設和管理和重大事項;

(2)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3)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4)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管理情況。

三,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重點公開的內容:

(1)貫徹落實國家關於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2)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3)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其他使用的審核情況;

(4)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5)鄉鎮的債權債務、籌資籌勞情況;

(6)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發放情況;

(7)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貸、拍賣等情況;

(8)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

行政機關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經權利人同意公開或者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開。 除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外,條例還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

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准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七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當與有關行政機關進行溝通、確認,保證行政機關發布的政府信息准確一致。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批準的,未經批准不得發布。

第八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Ⅶ 行政機關應當重點公開的信息有哪些

行政機關應當重點公開的信息因級別和職責不同而不同,一般情況下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等屬於重點公開內容。
【法律依據】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
(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
(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葯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

Ⅷ 到底申請信息公開有哪些內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個事情,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應該主動地去了解法律,要做到懂法,愛法,知道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利益,在享受法律給我們帶來的好處的同時,更要尊重法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到底申請信息公開有哪些內容? 一、到底申請信息公開有哪些內容? 第九條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 法規 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第十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 (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 (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葯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 第十一條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 (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三)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 拆遷 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四)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 第十二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其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二)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宅基地 使用的審核情況; (四)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五)鄉(鎮)的 債權債務 、籌資籌勞情況; (六)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發放情況; (七)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賃、拍賣等情況; (八)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 通過上面為大家整理的內容,相信大家可以知道申請信息公開有哪些內容了吧,也知道了政府相關部門在進行信息公開的時候,需要做好哪些防範措施和工作來避免所發生的不必要的風險

Ⅸ 到底申請信息公開有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2、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內容描述;3、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在涉及其他行政訴訟時,當事人一般要求行政機關進行書面答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條,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主動公開本行政機關的下列政府信息:(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二)機關職能、機構設置、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方式、負責人姓名;(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五)辦理行政許可和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的依據、條件、程序以及辦理結果;(六)實施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的依據、條件、程序以及本行政機關認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行政處罰決定;(七)財政預算、決算信息;(八)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及其依據、標准;(九)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十)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十一)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十二)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十三)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葯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十四)公務員招考的職位、名額、報考條件等事項以及錄用結果;(十五)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有關規定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

閱讀全文

與要求公開的信息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軟體能檢測主板信息 瀏覽:96
臨床數據有哪些 瀏覽:999
限速超速多久有信息 瀏覽:619
農貿市場賣什麼熟食好吃 瀏覽:386
松原和遼源哪個職業技術學院好 瀏覽:10
氣體采樣數據有哪些標准 瀏覽:222
方圓代理商利潤是多少 瀏覽:609
受託加工產品怎麼處理 瀏覽:713
天貓如何辨別完美產品真假 瀏覽:558
哪個專業技術性高 瀏覽:710
驗證機頂盒信息需要多久 瀏覽:615
同行惡意敗壞產品如何處理 瀏覽:911
俯卧撐一天做多少合適官方數據 瀏覽:73
版本信息里哪個是屏幕信息 瀏覽:627
濰坊舊貨市場在哪裡都賣什麼 瀏覽:147
如何避免產品刺傷 瀏覽:807
以前收到的信息如何刪除 瀏覽:104
自己配眼鏡框需要哪些數據 瀏覽:983
嘉寓的基本信息是什麼 瀏覽:643
山楂樹下如何做代理 瀏覽: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