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有價值的信息分享有哪些

有價值的信息分享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30 05:56:20

❶ 信息爆炸時代,如何才能找到最有價值的信息

互聯網50年,打破信息壁壘,讓這個世界原有的信息生產、傳播、分享機制發生巨變。

新事物總是這么美妙,雖說帶來了信息爆炸,同時互聯網也給予了解決方案,推出幫助我們篩選信息的 「 推薦演算法」 ,根據每個人的個人興趣和需求,從而進行個性化信息推薦,然而我們並不欣喜於被各種平台 「讀懂」 。

說好的 「個性化信息流」, 為什麼會變成 「信息肥宅水」 ?

這也是在年初騰訊研究院第二屆年度論壇里,網民們根據互聯網發展20年,票選出的「最焦慮、最關心」的十大問題之一,也被稱為 「互聯網20年大哉問」 。

信息流就像護膚品,天天用,但不能多。

判斷信息的重要性是一個高級的大腦功能,它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環境,也控制著人們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

在去年的文章《 如果用看待食物的方式看待信息,你會做出什麼不同的選擇? 》也提到:食物和信息一樣,都通過某種形式或形態進入身體,食物是通過胃進行消化,而信息則是通過大腦處理。 從這個角度看,信息是我們大腦的「食物」

我們的腸胃「吃」食物;

我們的大腦「吃」信息。

那麼,我們能否用對待「胃」的態度,來對待我們身體的司令——「大腦」?

食品里有 安全食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垃圾食品、有害食品 等分類標准,我們可以通過它的生產來源、成分、原料、廠商等多個維度進行區分。

那些我們每天都接觸卻不那麼在意的「信息」, 它們究竟屬於哪些 「 食品類別」,營養幾何 ?

每多思考一步,對於大腦都是一次鍛煉。

信息,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20世紀40年代,信息奠基人香農(Shannon): 「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 ,但到了21世紀,信息同時也增加了不確定性——「 真偽難辨」 。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正在瓦解,如今 人人都是自媒體 興起,信息生產的門檻大大降低,這樣一來信息源的生產者,早已不全是記者編輯。再加上,信息的傳播媒介也在更新迭代,就暴露了一個大問題,容易失真。

當互 聯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瓶頸就是真實性。

每個人都掌握了真相的重要一面。 在各大社交、信息流平台里的任意一個人都可以發表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形式發表自己的觀點,都可以作為信息傳播的「源頭」,甚至有可能成為 「熱點」 ,引起大眾狂歡,這時所謂的 「觀點」 就可能慢慢變成了多數人以為的 「事實」 。

這無疑對多數人的接收信息增加了難度,需要在接受某條信息前,再進行多一步操作——「 辨別真假」。 正因為懶得去辨別真假,這一步其實隔絕了一批又一批人。

人類本質上對「信息」是有生物性需求的。但 比起「錯誤的信息」,人們更害怕接收不到信息。

所以,當錯誤的信息成為唯一信息來源時,我們也會更傾向於接受和相信。 久而久之,長期處於一個被信息隔絕的環境里,人自身局限性會自內而外開始顯化,扭曲對真實世界的認知。

這是一個信息量級指數化,思考質量卻淺層化的時代,對於海量的信息,不辨來由、不假思索地汲取逐漸成為我們的常態。

同時我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

大腦接收信息的帶寬是有限的,每天的時間更是固定。

我們的「大腦」最初的演化是沒有目的的,更不會考慮到這個「信息時代」,它在演化的初始階段根本沒有想到會有今天,接收、處理的信息成千上萬倍地指數增長,被浩瀚的信息海洋所淹沒。

如果從食物的角度來思考,單個個體的問題主要不在於生產者,沒有人會說食物過剩。但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一個 「攝入」 的問題。

當信息「過 載」,就要開始「過濾」,去發現「什麼更重要」。

像對待胃一樣去對待大腦,更應該開始思考自己的 「攝入」, 審視自己每天所接觸到的信息,編織自己的 「過濾網」。

與其盲目追隨大腦自動化的過濾機制和偏見,還不如建立我們自己的「信息過濾器」。

這也是過去兩年裡,我所做過最重要也最正確的事情。

我們的「信息環境」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不能孤立封閉地生存和發展。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危機,你會注意到一些事情:那些在微博上關注你的人不一定會過來坐在你身邊。你在微信上的好友也不一定會幫助你去解決這個問題。

只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和你有真正緊密聯系的朋友才會幫助你,同時在不經意間會潛移默化地塑造、影響著雙方的決策質量,人與人之間就是這么奇妙。

接觸最頻繁的那幾個人,就是自己「信息環境」最重要的構成。

當一個普通人由於信息過載導致無法消化信息,甚至無法辨別信息來源可信度時,他最可能做出, 也應該做出對他成本最低的選擇,更可能是相信自己身邊最親近或最認可的人。  

但如果你所處的信息環境里,有嚴重信息缺失甚至信息扭曲,那能夠作出正確決策就是小概率的事件。

如何讓自己的「信息環境」有所改善?

1、打破信息閉塞的束縛,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信息環境」多一點覺察。

要意識到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諸多應對方式中,有多少來自於哪些人的影響,又有多少是只來自於自己內心。

2、其次,你是有選擇的。

你所選擇閱讀和傳播的信息,造就的就是你的信息環境。 你怎樣選擇,信息環境便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You are what you read」。

當你選擇做明智的信息消費者,支持好的內容,信息環境就會越來越好。當你選擇做吃瓜群眾,沉湎於標題黨和謠言,信息環境只會越來越糟, 這到底是還是一個循環。

3、最後, 為自己的「信息環境」投資。

盡量成為個別高質量信 息渠道的付費用戶, 支持生產優質內容的機構和個人,優質的讀者和作者更是一個相互影響、雙向塑造過程。

另一方面,最有價值的信息,往往是被擁有者隱藏起來的,只在特定的圈層內傳播 ,這樣才可以保持創作者本身的長期競爭優勢。所以,不能光被動接受外界的信息,要主動探索優質信息源,否則將淪為那些一味迎合,投讀者所好的媒體的受眾。

擁有互聯網的這20多年,社會信息傳播結構一直在變化升級,導致社會資源的流動方向也隨之一直在變,由此帶來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

整個社會財富分配的模型其實一直在變 ,機會真不少,自己看不到並不能說明不存在。

互聯網打破了信息的壁壘,讓全世界每個角落的人,都有機會獲悉全球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看到更大的世界。但問題是信息海洋不僅把人淹沒,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迷惑,真相到底是什麼。

「信息素養」或許 是我們在信息海洋里的一個救生圈。

美國技術活動家Johnson 在《信息食譜》書中提到的兩條核心建議:

1、Consume deliberately。我們要主動,刻意地去消費某些信息,哪怕我們不喜歡。

2、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我們要去獲取新的信息,而不是去為自己的舊觀點尋找支撐。

「信息素養」 簡單地說,面對洶涌的信息海洋,能夠做出一定 「回應」 的能力:

1、主動探索自己需要的信息

思考是一件主動的事情,思考得多了,自然就會獨立思考,深度思考,脫離量去追求質的提升, 這是逐漸思考的過程。

同時也必須掌握一些必備的搜索技能,知道信息在哪裡遠比信息本身更重要,多搜索一步,信息質量高一點。

2、信息渠道豐富多樣化

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微博等地方,每天都能讀到一些帶著 「有色眼鏡」 的內容,也就是帶著某種偏見的內容。

因為只要稍加基於人性的營銷技巧,我們的大腦很容易就會被植入一個錯誤觀點,可能在往後的某個場景不經意觸碰開關,導致一些意外事故。

3、高效辨別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對於信息源來說,我們應該學會選擇和辨別。不可靠、信噪比低的信息源少看,用自己的 「過濾網」 進行過濾。

那麼,面對各種媒體渠道的熱點文,我們該如何辨別內容的可信度?

可以參考以下角度:

1、作者是否體現出對「常識」的了解。

2、文章的內容以「事實」為主,還是以「個人觀點」為主,事實支撐點有哪些。

3、文章所體現的思維脈絡是否有「邏輯」。

4、文章整體的出發點是「揭示客觀存在的事實或問題」、「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還是單純地「宣洩情緒」。 

——呦呦鹿鳴

這個主要側重的是對於信息的認知過程, 也就是持續地輸出遠比單向的輸入更重要,只有 「入局」 ,參與到內容創作的過程,才能正在體會到信息產業鏈是如何運作的。

這幾年在持續地寫作,確實是個相當不錯的輸出模式,但到了今年,才算是真正「入局」,年初到了一家內容主導的平台,親自參與到其中,才更深刻理解到 一個「信息工廠」內部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同時也明白了一件事, 但凡真正參與過媒體相關行業其中的人,其實對這些熱點文更容易無感。 他們會更清楚:

這些熱點文背後的一個個光鮮亮麗的故事,不過是現代「信息工廠」內部一環環流程而已。

以上便是如今我在這個信息時代的生存指南:

信息在媒介的 傳播過程中終究會「失真」,我們要接受「信息過載」這一既定事實,重視並改善身邊的「信息環境」,努力去提高自己的「 信息素養」,擁抱這個大時代。

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規律,不必去羨慕那些媒體吹捧的大人物們,不斷靈活地調整自身的定位,以較小的代價獲得實際上的舒適平和,這真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推薦閱讀:

君子知命不懼,日日自新

27歲 | 處處失火,處處救火

盲人摸象 | 做好盲人,當好大象

在「騰訊們」中槍前,請讓子彈飛一會兒

❷ 網路營銷要帶給顧客,公眾有價值的信息,什麼是有價值的信息

網路營銷因為購買前看不到實物,所以需要有吸引客戶的地方。因此有價值的信息一般是指:產品或者服務的賣點,只要是可以讓客戶覺得值得購買的信息,都是有價值的信息(當然必須是產品本身擁有的信息,不能誇大)

閱讀全文

與有價值的信息分享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寶怎麼看行業數據 瀏覽:686
長沙哪個菜市場買魚籽魚泡 瀏覽:31
安卓如何減少打包安裝程序內存 瀏覽:140
工作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瀏覽:171
什麼是匯編語言匯編程序 瀏覽:186
qq清理數據如何保存聊天記錄 瀏覽:102
股票交易費用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954
linux怎麼運行程序運行 瀏覽:464
改名後身份證信息多久更新 瀏覽:542
程序員請老闆吃什麼 瀏覽:95
富達將在什麼時候交易 瀏覽:777
數據運營怎麼做 瀏覽:798
莆田移動數據包月多少錢 瀏覽:973
u盤里有驅動程序是干什麼的 瀏覽:350
大數據什麼時候用的 瀏覽:520
如何運行戴爾診斷程序 瀏覽:195
渤海證券的交易密碼多少位 瀏覽:820
傳媒技術哪個學校好 瀏覽:557
產品溢價是什麼意思 瀏覽:618
什麼方法躲過大數據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