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嘉興粽子的信息有哪些

嘉興粽子的信息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2 05:26:59

① 嘉興粽子的介紹

嘉興粽子是浙江嘉興漢族傳統名點,具有悠久歷史。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嘉興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

② 嘉興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嘉興特色美食小吃推薦

1、嘉興粽子。嘉興自古以來便是魚米之鄉,這也為嘉興粽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嘉興粽子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明代,經過代代相傳,嘉興粽子已經成為全國特色的傳統名小吃。特別是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嘉興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豬後腿肉,糯米香甜,糯而不糊,豬肉肥而不膩,咸甜適中,也便於攜帶,深受人們喜愛。

2、長安宴球。長安宴球是嘉興海寧長安鎮傳統的地方名吃。以魚和肉為主要原料,以隔年內塘白鰱魚最好,而肉更要選擇上好的肥肉。一個宴球,一碗飯!長安宴球是海寧人家喻戶曉的名吃,也是長安人拜訪親朋和招待客人最好的禮物,魚肉細嫩,味道鮮活,口感佳,並且有著大團圓的含義,這也是長安宴球在海寧的特別之處。

3、西塘八珍糕。西塘八珍糕是嘉興西塘古鎮最有名的糕點,在乾隆時期,便已經出現。西塘八珍糕是以山楂、薏仁、白扁豆、芡實、茯苓、山葯、麥芽、蓮心八種原料為主,這八種原料也是中葯配方,既是葯物,但吃起來絲毫沒有葯味,更是糕點,口感香甜脆松,老少皆宜,頗受人們喜愛。

4、烏鎮姑嫂餅。烏鎮姑嫂餅是烏鎮的傳統名點,相傳,烏鎮姑嫂餅是因為姑嫂二人相互斗氣的過程發明出來,在烏鎮的糕點中也十分出名,至今也有數百年歷史。烏鎮姑嫂餅味道多樣,有白糖味、椒鹽味,其中,還帶有芝麻,又酥又糯,咸甜相宜。

③ 嘉興粽子的菜品特色

嘉興粽子作為一種端午節漢族民俗食品,粽子在嘉興一帶流播的歷史,至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朝《萬曆秀水縣志》卷一雲:「端午貼符懸艾啖角黍飲蒲黃酒,婦女制繪為人形佩之曰健人,幼者系彩索於臂。」明朝《崇禎嘉興縣志》卷十五雲:「五日為端陽節,祀先收葯草,食角黍。」而且,隨著民間習俗的傳承發展,粽子的製作技藝也日漸成熟。明《續修四庫全書》(二一五·子部·譜録類)第111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易牙遺意」二卷(明·韓奕撰)卷下雲:「粽子—用糯米淘凈夾棗柿軋銀杏赤豆以茭葉或箬葉裹之。」「又法:以艾葉浸米裹謂之艾香粽子,凡煮粽子必用稻柴灰淋汁煮亦有用些許石灰煮者欲其茭葉青而香也。」到了清代,嘉興民間在清明、端午節食粽的習俗更為具體豐富。清代項映薇著王壽、吳受福增補《古禾雜識》卷一雲:「清明日,攀柳條插戶鈈,小兒女發間綴柳葉。俗競以是日前後上墓祭掃,焚燒紙錢;村人聚觀,分享角黍。」「重午日,梁間貼硃砂辟邪符,膽瓶供葵花、艾葉,正午飲菖蒲雄黃酒。閨人作蟾蜍袋、蒜葫蘆、金蜘蛛、絹老虎、釵梁綴、健人符;市上篩鑼擊鼓,跳黑面鍾馗、紅髯天師;南湖觀競渡。」「[壽案]是日食角黍,諺雲『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卷三雲:「寒食節,有青團灰粽。鄉人則作繭團,其形如繭,以祈蠶也。立夏節有麥芽團;端午節有端午粽;七夕有饊子、油堆;中秋有葷素月餅;重陽有栗糕,上插小紅旗四面;臘月祀灶有湯團、赤豆飯;新歲有年糕、元寶、壽桃等制。」直至清朝末期,嘉興一帶城鄉,每逢過年、過清明節、過端午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不僅自己家人作為節令食品,而且還作為禮品饋贈親友,甚至成為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點心食品,在許多城鎮都出現了專售粽子的店鋪。《古禾雜識》卷二雲:「[受福增]禾城四門,風景各殊。昔諺有曰『北門米腳子,南門大粽子,西門叫花子,東門擺架子。』蓋北市向多米行;南市極短,止通鄉儎,無大店鋪,僅見粥糕團小經營,而某家角黍最大,鄉下人競趨之。」可見,當時,粽子已然成為民間流傳甚廣的美食。
除了傳統習俗對嘉興粽子的流播產生重要影響外,嘉興地區悠久燦爛的點心文化也推動了粽子製作技藝的發展。嘉興粽子受「嘉湖細點」茶食的製作技藝影響頗深。明朝中葉,東吳西浙,飲食豐富奢華,嘉興湖州一帶的茶食品種豐盛而且做得十分精巧細膩,被稱為「嘉湖細點」,馳名江南。周作人《再談南北的點心》一文記雲:「點心招牌上有常用的兩句話,我想借來用在這里,似乎也還適當,北方可以稱為『官禮茶食』,南方則是『嘉湖細點』……」至清朝末期,茶食品種之多不可勝數,粽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中,嘉興粽子的飄香美味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淘寶網上不少商家都藉此大做宣傳:記者搜索「舌尖」二字,結果中居然有超過半數都指向「嘉興粽子」。這些粽子通常採用真空包裝,保質期多為常溫下6個月。在諸多口味中,蛋黃粽成為銷售冠軍,豆沙、鮮肉粽緊隨其後。 民國初年,有一批浙江蘭溪人來到嘉興,他們在冬天經營彈棉花生意,春夏時節挑了粽子擔走街串巷地叫賣粽子。民國十年(1921年),張錦泉在張家弄6號開了首家「五芳齋粽子店」。數年後又有兩個嘉興人馮昌年、朱慶堂在同一弄里開了兩家「五芳齋」粽子店,三店分別以「榮記」、「合記」、「慶記」為號,並在粽子的選料、工藝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使粽子技藝日趨成熟,並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成為名揚江南的「粽子大王」。1956年,三家店合並為一家「嘉興五芳齋粽子店」,並一直傳承至今。
五芳齋粽子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製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嘉興五芳齋粽子有肉粽、豆沙、蛋黃等幾十個花色品種,1987—1989年曾連續三年獲得省名點特優產品「玉兔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商業部「金鼎獎」。如今,嘉興五芳齋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方便、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1995年新建佔地20畝的五芳齋粽子廠,使粽子生產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1997年又再次擴大粽子生產規模,使粽子日產量達50萬只。同時產品也從原來幾種發展到現在的近百種。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並還獲得了首屆國貨精品獎、96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稱號。 嘉興盛產粽子,嘉興粽子以五芳齋最為著名。50多年前,人們就將粽子大王的桂冠戴在它的頭上,小小粽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稻米之鄉嘉興的一種象徵,被譽為飲食文化的代表,對外交流的使者。 「真真老老」品牌的由來可追溯到1939年,嘉興粽子創始人馮昌年先生(註:《古禾雜談》上記載)在舊時的張家弄掛出了「真真老老合記老五芳齋」的牌子(律師在工商檔案里查閱到馮昌年1939年注冊『合記』真真老老五芳齋粽子的工商登記),當時馮家的對面有榮記粽子店,西面有慶記粽子店,三家都打出「五芳齋」的招牌。1956年,合記、榮記、慶記三家合並完成公私合營改制,成立「人民飲食店」。公方代表姚九華任經理,私方代表馮昌年任副經理。
1978年,改革開放,馮昌年又重溫舊業,一爐一鍋叫賣「馮昌年粽子」。其嫡子馮月明,自小在粽子店長大,後來在嘉興五芳齋粽子廠工作,可以說對制粽的每一道環節耳濡目染。1993年底,從五芳齋粽子廠法人代表的位子上退下來後,馮月明便與父親創辦昌記食品有限公司,1997年注冊「真真老老」商標。2003年,完成了企業股份制重組,成立了嘉興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大股東、總經理邵建國的進入,為公司帶入了新的管理理念,打破了粽子家族式經營的傳統模式,「真真老老」開始浴火重生。
從粽子的由來到端午節的習俗,粽子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食品。而粽子作為嘉興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特產,在全國都有影響力[1]。
自馮昌年先生在1939年開始創立「真真老老」品牌以來,雖然歷經世事變遷,但馮家兩代人對粽子有割捨不斷的緣,其嫡子馮月明,自小在粽子店長大,可以說對制粽的每一道環節耳濡目染,傳承了嘉興粽子製作的優良工藝,「真真老老」粽子保持著「造型美觀,肉嫩味香,肥而不膩,箬香濃郁」的傳統風味特色,成為嘉興粽子品牌和飲食文化的傑出代表。
「真真老老」品牌騰飛得益於嘉興粽子文化發展的推動,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意識到了自身所承載的責任。「真真老老」提出了兩條腿走路的品牌戰略發展思路,「一條腿追趕生活運行的快速度,以現代化生產的標准連接大型超市,另一條腿發揚光大傳統的粽子文化,讓現代人能找到回歸草根文化的本真。」為此,「真真老老」在市區開出多家品牌餐飲店,堅持從裹粽到蒸煮傳統工藝現場操作完成,讓食客親身體會粽子生產與嘉興粽子文化的完美結合。 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粽子十大品牌,始創於1848年,中華老字型大小,國家原產地標記保護產品,國家保護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知名商號,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浙江省骨幹農業龍頭企業。
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創始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有16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型大小食品加工企業。它座落於長江三角洲下游富饒的杭(州)、嘉(興)、湖(州)平原腹地的千年文化名鎮——烏鎮。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飲食文化傳統,「三珍齋」就是在這種土壤中浸潤而蘊育出的一支奇芭。「三珍齋」所加工生產的產品具有濃郁的地方飲食特點,尤其是醬鹵肉禽製品因其選料考究、配方獨特、技藝精湛、傳承有序和歷史悠久而弛譽江南百多年,在江(蘇)、浙(江)、滬(上海)一帶聞名遐爾。曾作為文人雅士的饋贈佳品而享譽一時,其產品具有色澤美、味鮮嫩、酥香不膩的特點,更有「盛夏不餿、嚴寒不凍」的獨特特色而被譽為「鹵味大王」。時至今日,「三珍齋」100多年前的老店仍開業在古鎮旅遊的繁華街道上,迎來客往,生意興隆,深受顧客的贊譽。「三珍齋」牌的醬鹵禽類製品還獲得了為數不多的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志注冊保護的殊榮。
公司經過數代人百多年孜孜不倦、克勤克儉的苦心經營,逐步發展到現在擁有350餘名有較高素質的員工和佔地90餘畝(約6000多平方米),建有高標準的食品加工廠房25000㎡,冷庫2500噸,並有多台套先進的食品加工設備和流水線。公司建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先後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和官方驗證及QS食品安全市場准入認證,成為初具現代食品加工企業的雛形的本地一流企業。
「三珍齋」在發展成長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各級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先後獲得浙江省知名商號、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企業的科技研發中心被認定為浙江省科技研發中。「三珍齋」商標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產品多次獲得國家和省級優質農產品金獎,「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等榮譽稱號,在2006年中國品牌研究院對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的無形資產評估中,「三珍齋」品牌的評估價值達到1.22億元,「三珍齋」公司在全國430餘家「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百強排名榜中取得名列第64為的佳績。

④ 嘉興粽子的做法

嘉興正宗肉粽的做法:
1.選擇7 ~ 10 cm寬的福田粽葉,放入開水鍋中煮3 ~ 5分鍾使其變軟。撈起,用清水洗凈,瀝干。
2.將糯米放入籃子中,用清水沖洗干凈,讓籃子靜置15分鍾左右,瀝干水分,將大米倒入木盆中,加入20克糖、15克鹽和50克醬油拌勻。
3.將豬腿去皮,按橫向纖維切成長方形塊(每塊重約20g),放入大碗中,加入糖7g、鹽10g、味精、白酒,反復搓揉,配料會滲入肉里,直至起泡。
4.左手拿2片葉子,頭發面朝下,1/5寬度重疊,右手拿另一片葉子,光滑面朝上。其中約1/3在左手尾部重疊延伸葉片,在總長度的2/5處轉彎,兩邊重疊約3cm,形成漏斗狀。
5.左手拿糯米葉,右手放40g糯米,按照薄、肥、瘦的順序,在糯米上橫放三小塊肉(兩瘦一肥),然後蓋上60g糯米,鋪好。將糯米葉子生長的部分折疊起來,蓋在大米上,用短而結實的方角包裹成枕頭狀,用繩子包裹至八成緊。按照這個方法一個一個包起來。
6.將鍋中的水燒開,然後將包好的餃子放入鍋中,水面要高出餃子約3 ~ 5cm,放在竹架和石頭上壓實,用大火煮2小時,再用小火煮1小時。

⑤ 嘉興粽子到底什麼牌子的好吃,

嘉興五芳齋粽子最好吃。

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製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

浙江嘉興五芳齋粽子已有近百年歷史,品質上乘、風味獨特、品種多樣,也被譽為「江南粽子大王」 呈品字形分布的「五芳齋」粽子店,一時成了嘉興這座江南古城的獨特風景。

(5)嘉興粽子的信息有哪些擴展閱讀

「五芳齋」得名於清道光年間,創始人姓沈,系吳縣陸墓采蓮(今相城區元和鎮開發區)人。

起初在齊門外開了一家甜食鋪,以玫瑰、桂花、蓮心、薄荷、芝麻等五種蘇州人愛吃的東西作為原料,製作桂花圓子、赤豆糖粥焐酥豆、蓮心羹、冰雪酥、玫瑰糕等甜食小吃。

沈氏膝下生有五個女兒,分別取名玫芳、桂芳、蓮芳、荷芳和芝芳,恰好和店裡常用的原料在字面上有相通之處, 街坊鄰居就開玩笑地稱他的店叫"五芳齋"。沈氏老闆乾脆將錯就錯,正式將店鋪取名"五芳齋"。這就是五芳齋名字的由來。

民國初年,有一批浙江蘭溪人來到嘉興,他們在冬天經營彈棉花生意,春夏時節挑了粽子擔走街串巷地叫賣粽子。1921年,張錦泉在張家弄6號開了首家「五芳齋粽子店」。他的粽子外形較為別致,沿用了蘭溪一帶四角交叉立體長方枕頭形,加上選料、製作考究,風味獨特,招徠了很多顧客。

十多年後,張先生召集了幾名蘭溪老鄉,在嘉興當時最熱鬧在張家弄口,租間門面開了首家"榮記五芳齋"粽子店,經營火腿雞肉粽、重油夾沙粽。

事隔數年,嘉興人馮昌年、朱慶堂兩人在這家店對面和隔壁也開設了" 合記"和"慶記"兩家五芳齋。

三家呈品字形分布的「五芳齋」粽子店,一時成了嘉興這座江南古城的獨特風景。且說三位五芳齋的老闆都誇耀自己是老牌正宗,各自在用料、配方、包裹、燒煮等方面動足腦筋,做起了"粽子經"。

如此激烈的競爭,促使粽子選料日益考究,配製方案日趨完善,口味日趨精美,嘉興張家弄"五芳齋"由此聲譽鵲起,馳名江南。

⑥ 嘉興肉粽的做法以及配方,都有哪些

糯米1200克、醬油、食鹽5克、瘋豬500盎司、白砂糖2匙、醬油適量、料酒適量、蚝油適量、生薑5片。把上面的調料混合,做成適合自己口味的醬汁,將鮮肉切成小塊,放入醬汁中,加入生薑,用手套搓鮮肉,腌制一小時,嘉興粽子是端午節的民間大餐。粽子在嘉興流傳的故事,最晚可以追溯到明代,明代《萬曆秀水縣志》第一卷說:「端午節以鴻雁為標志,吃玉米,喝蒲黃酒。女人是以人類的形式製造和描繪的。這就是所謂的健康人,年輕人都被拴在胳膊上。」


左手拿著年糕葉,右手拿著40克糯米,把三塊肉(兩瘦一肥)按細、肥、細的順序水平放在米飯上,蓋上60克糯米,鋪路,轉動米團葉的生長部分,蓋上米飯,用細繩把它們包在一個又短又結實的長方形墊子里,按照這個方法一個一個地包起來。

⑦ 嘉興粽子的特點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嘉興粽子當推五芳齋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稱。它的粽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肉從豬後腿精選,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鮮美,肥而不膩。許多海內外朋友皆因品嘗過嘉興粽子後,方知浙江嘉興的地名。

⑧ 都知道嘉興的粽子非常有名,嘉興粽子主要有哪些餡料

嘉興粽子,是嘉興著名特產,嘉興傳統名點,具有悠久歷史。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包好的粽子煮1小時,撈出來過冷水,空一下水就可以吃了。(圖中配方是24個左右小粽子的量)我在北方,我們是包蜜棗粽子,簡單也好吃,嘉興粽子為三角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如鮮肉粽,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為有名。嘉興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


⑨ 嘉興粽子為什麼怎麼出名

號稱「江南第一粽子大王」,具有悠久歷史。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嘉興粽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有肉粽、豆沙、蛋黃等幾十個花色品種。如今,嘉興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方便、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

嘉興粽子為鮮肉粽子,其外形整齊,包裹均勻,用筷分成四塊,塊塊見肉,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香鮮,便於攜帶。已有近百年製作歷史。 1987—1989年曾連續三年獲得省名點特優產品「玉兔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商業部「金鼎獎」。1995年新建佔地20畝的五芳齋粽子廠,使粽子生產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1997年又再次擴大粽子生產規模,使粽子日產量達50萬只。同時產品也從原來幾種發展到現在的近百種。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並還獲得了首屆國貨精品獎、96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稱號。

⑩ 嘉興粽子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1、五芳齋

「五芳齋」始於1921年,是專注於粽子生產的百年「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2011年粽子製作技藝被文化部收錄進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五芳齋」2004年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獲得「原產地標記產品——嘉興粽子(五芳齋)」。五芳齋嫣然已經成為嘉興粽子的代名詞。

2、稻香村

大家都知道「稻香村」是中國馳名的糕點品牌。仔細看一下,原來「稻香私房」是稻香村集團傾力打造的品牌,稻香村的產品一向以「品種齊全、價格低廉」著稱。

3、廣州酒家

廣州酒家是百年「中華老字型大小」餐飲美食品牌,始於20世紀30年代,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

4、紅船

「紅船」是嘉興市南湖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粽子品牌,始於1997年9月,在全國有9家分公司,產品以粽子為核心,輔以年糕、月餅、八寶粥等產品。紅船粽子有50多個品種,多次在省農業博覽會和中國粽子文化節上多次獲得"金獎"稱號。

5、元祖

元祖冰淇淋粽子,創新工藝,有芒果味、香草味、草莓味等口味,吃一口,爽歪歪,在炎炎夏日到來之際,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閱讀全文

與嘉興粽子的信息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港股通什麼時候交易日是半天 瀏覽:715
如何辨別酒水代理商 瀏覽:203
技術服務承諾書什麼時候簽 瀏覽:449
智慧水務信息化怎麼解決 瀏覽:235
有一款產品應該怎麼賣 瀏覽:15
如何進行建設工程信息化管理 瀏覽:997
為什麼程序什麼都輸出不了 瀏覽:788
滿25歲學什麼技術好 瀏覽:252
佳炎光電技術怎麼樣 瀏覽:620
青島滿2年不滿5年的房子怎麼交易 瀏覽:538
程序放在哪個存儲區 瀏覽:857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要考什麼證 瀏覽:827
漳州有哪些市菜市場 瀏覽:238
交通運輸市場怎麼樣 瀏覽:538
如何在交易所交易點券 瀏覽:171
孩子學習美發有哪些技術 瀏覽:743
漢口白馬服裝批發市場怎麼去 瀏覽:495
一個產品怎麼拍攝視頻 瀏覽:644
軟體開發跟程序員哪個好 瀏覽:454
數據營銷渠道有哪些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