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哪些材料和費用
申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強制執行申請書。
2、判決書或者裁定書。
3、生效證明(找終審法官開具)。
4、被執行人的送達地址確認書或者郵寄單。
5、被執行人的身份信息。
6、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
申請執行後,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當然,在執行中,如對方同意調解,達成執行和解的,你可以很快拿到執行款。
法律依據需知: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貳』 申請執行人有哪些注意事項
1、「申請強制執行,是自己申請,還是必須要請律師申請?」:沒有要求必須請律師來申請,可以自己申請。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請執行公民應在判決生效後2年內,過期後不予受理。2、「申請強制執行需要是嗎資料?」:(1)生效法律文書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但原件也要帶上,法院會審核。(2)如果你能在申請執行時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的准確線索,會使執行更快。3、「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這很難說了,如果被執行人有足夠的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法官也在這一階段不忙:可能一個月內就能執行完畢;但如果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十年八年也執行不完,所以:能不能盡快執行完畢的關鍵,就是對方是否有財產、能否盡快查到對方財產的線索。4、一些關於執行期限的規定是:(1)你申請執行後:法院應在7日內審查你的申請是否符合條件並給予你答復,受理後應在3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在執行通知中會給被執行人指定一個時間段來履行判決,如果超過了執行通知指定的時間對方還不執行判決:就會採取強制執行措施。依據是:(`1)《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六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24條:「人民法院決定受理執行案件後,應當在三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承擔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遲延履行金。人民法院對符合上述條件的申請,應當在七日內予以立案;不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2)如果法院受理你的申請後6個月內不採取執行措施的:你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提級執行。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叄』 申請執行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呢
申請執行時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1、執行申請書;
2、據以執行的裁判文書,如判決書、調解書等;同時,要附法律文書生效證明,由作出判決的法院或者相關法庭出具。
3、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單位的,要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人代表身份證明;
4、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如果知道就提供,不知道可以不提供)。
『肆』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需要提供哪些信息
申請執行需要提供的材料:基本材料包括:1、申請執行書;2、申請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及復印件;3、生效的勞動仲裁裁決書。附加材料包括:1、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2、若由代理人,要提交委託手續 等等。
一定要向法院提供你所知道的有關公司所有的財產信息,包括銀行帳號,這樣能提高法院的執行效率,少走冤枉路(法院對被執行人的財產調查比較慢)。
『伍』 在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後,法院要我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我該如何了解被執行人財產從何入手,求解答。
在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後,法院要求當事人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協查函,還可以委託律師事務所調查。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對被執行人進行強制執行時,法院一般會要求被執行人進行財產的申報,而被執行人收到申報財產的命令後,要依據報告的內容如實申報財產。被執行人收到財產申報報告令的,法院會寄出財產申報表,被執行人依據申報表的內容申報個人的現金、股票、不動產、動產等的財產。有義務申報而拒不申報,本質上是用不作為的方式來妨害法院執行工作的進行,對這種行為可根據民訴法的規定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被執行人是單位的,可對其主要負責人或直接負責人採取罰款、拘留。性質嚴重構成犯罪的,可根據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陸』 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向法院提交哪些材料謝謝!
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向法院提交的材料:需要向法院提交一份申請強制執行申請書,還有申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判決書或者調解書,一般應當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1、申請執行書。
2、生效法律文書副本。
3、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
4、繼承人或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
5、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書或仲裁協議書。申請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經我國駐外使領館認證或我國公證機關公證的仲裁裁決書中文本。
6、申請執行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申請執行。
7、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證件。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柒』 如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最新相關信息
一方拒不履行生效法院判決或者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以下問題需要注意:
1、雙方或一方為公民的,應當在1年內申請;雙方均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當在6個月內申請;
2、遞交執行申請書,由一審法院受理並實施強制執行;
3、交納執行申請費,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 元;超過1萬元的,按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4、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有利於判決順利執行。
如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一) 申請執行的法院。仲裁法規定:對已生效的仲裁裁決,當事人應當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因此,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提出申請。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是: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有兩種:
1、被執行人住所地和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2、經我國涉外仲裁機構裁決後,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時,對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在此,所說的申請執行的法院一般是被執行人住所地和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二)申請的形式。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時,應當提交申請執行書,書寫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執行人員記入筆錄。提出書面申請執行或者口頭申請執行的,應當說明申請執行的事實和理由,並附作為執行根據的仲裁裁決書。
(三) 申請執行的期限。申請執行必須遵守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無正當理由逾期提出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駁回申請,不予執行。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執行仲裁裁決的期限,依提出申請執行的主體不同而不同。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是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是其他組織的,申請執行的期限是六個月。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捌』 在我國執行信息公開范圍有哪些
一、在我國執行信息公開范圍有哪些? 執行信息公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事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公開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 失信被執行人 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進行。 (一)當事人公開的信息 1、執行 立案 的材料要求、時效要求、執行立案的流程、執行案件的時限、可能存在的執行風險; 2、執行進展情況,執行過程中對申請執行人財產線索的調查情況;對被執行人財產採取的查封、扣押、凍結執行措施;對被執行人採取的拘留、罰款、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等強制措施的情況;對被執行人財產採取的評估、拍賣、變賣被執行人的財產措施;終結本次執行案件被執行人下落不明、無財產可供執行的調查材料;案件承辦法官及聯系方式、執行款到賬情況、財產分配情況;執行實施過程中的各類法律文書; 3、執行結案信息、結案報告及結案的法律文書。 (二)既向當事人公開還應當向社會公開的信息: 1、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民事裁定書、終結執行(不包括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執行裁定書、執行異議、復議的執行裁定書; 2、評估、拍賣等財產處置公告信息; 3、失信被執行人身份信息內容。 二、執行信息公開的原則 (一)全面性 所謂全面性,即強調通過政府網站童凱政府信息,應「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從保障公民知情權的角度出發,政府網站所發布的政務信息應當力求全面地反映政府工作的過程和結果,全面共享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中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資源,使政府網站成為政府的「電子名片」。同時還必須公開深度政務信息,特別是政府工作計劃、階段成果、重大事項投資和進展情況、政府服務事項的辦事流程、收費標准和辦公時間等企業和社會公眾所密切關注的信息。 (二)時效性 所謂時效性,即強調政府網站信息公開應當做到「經常性的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的工作逐漸公開,臨時性的工作隨時公開」。政府網站必須注意信息的維護與更新,及時發布最新、最具實效性的政務信息。政府網站的生命力直接體現在發布信息是否具有時效性,必須盡量縮簡訊息上網的准備時間。保證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其關鍵環節是必須要進行科學論證,優化政府網站信息審核的流程,將不同政務信息分類考慮,明確各類信息的審核流程及各個流程的辦理期限與責任制度等。 (三)准確性 所謂准確性,即強調政府網站必須能夠代表政府,所發布的信息必須體現出政府應當具有的權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政府網站決不能發布虛假消息,政府網站上發布的信息,屬於原創性信息,必須要 由負責相關業務的人員直接提供;屬於轉載性的信息,必須要經過核實確認,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四)完整性 所謂完整性,即強調政府網站公開的信息應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不僅應當公開過程性信息,如政務工作的計劃和進展情況,也要公開結果性信息,如工作總結及結果公示等。政府網站應當將信息按照政府工作進行再組織,形成完整的資料檔案,從而提高政府網站信息的附加價值。另外,對於某些重要工作或某些重要工作或某個時期內的重點工作,網站可以用專題欄目的形式對工作的全過程進行介紹和解析,並給公眾提供必要的背景資料。 (五)保密性 所謂保密性,即強調政府網站公開的政務信息不能違反國家和有關部門關於保密的規定,涉密信息一律不得在網站發布,不能公開的特例信息必須進行說明。 隨著現在網路信息的迅速發展,信息共享也越來方便。被執行信息的公開是對單位有一定的監督監管作用,執行信息公開的原則,法律也有明確規定,對全面性、時效性、准確性、完整性和保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玖』 申請執行需要什麼材料和流程
材料:
1、申請執行書。
2、生效法律文書副本。
3、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
4、繼承人或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
5、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書或仲裁協議書。
6、申請執行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申請執行。
7、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證件。
流程:
(1)申請。
(2)法院受理。
(3)申請復議。
(4)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
(5)採取強制措施。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