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個人信息收集保存和使用的原則
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在個人信息收集的過程中,首先必須遵循的即是不能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這一要求的針對主體十分明確,為個人信息控制者。其必須通過合法手段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授權,而不得通過欺詐、脅迫或者誘騙等不正當方式進行個人信息的獲取。另外,在獲取授權的過程中,個人信息不得隱瞞任何其所提供的服務或者產品中含有的獲取個人信息的功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大應用,在下載之處無論是手機儲存許可權使用或者是地理位置獲取,均需要通過用戶允許方可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四十一條
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網路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② 採集哪些信息不需要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
法律、法規公開的信息;外企任職信息;法律、法規公開的不良信息,法律依據如下:
《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採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信息除外。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履行職務相關的信息,不作為個人信息。
設立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徵信機構,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設立條件和下列條件,並經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批准:
(一)主要股東信譽良好,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二)注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三)有符合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設施、設備和制度、措施;
(四)擬任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任職條件;
(五)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③ 電報怎麼設置敏感內容
電報個人中心設置敏感內容
所謂敏感信息是指不當使用或未經授權被人接觸或修改會不利於國家利益或聯邦政府計劃的實行或不利於個人依法享有的個人隱私權的所有信息。
工業和信息化部12日正式宣布,《信息安全技術 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已編制完成,現已作為指導性技術文件通過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主任辦公會審議,正按照國家標准審批程序上報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
這項標准明確要求,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特定、明確和合理的目的,應當在個人信息主體知情的情況下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應當在達成個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後刪除個人信息。這項標准最顯著的特點是將個人信息分為個人一般信息和個人敏感信息,並提出了默許同意和明示同意的概念。對於個人一般信息的處理可以建立在默許同意的基礎上,只要個人信息主體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便可收集和利用。但對於個人敏感信息,則需要建立在明示同意的基礎上,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須首先獲得個人信息主體明確的授權。
④ 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準的標准介紹
據介紹,這項標准由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提出並歸口組織,中國軟體測評中心等30多家單位參與編制。
該項標准明確要求,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特定、明確和合理的目的,應當在個人信息主體知情的情況下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應當在達成個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後刪除個人信息。
該項標准最顯著的特點是將個人信息分為個人一般信息和個人敏感信息,並提出了默許同意和明示同意的概念。對於個人一般信息的處理可以建立在默許同意的基礎上,只要個人信息主體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便可收集和利用。但對於個人敏感信息,則需要建立在明示同意的基礎上,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須首先獲得個人信息主體明確的授權。
該項標准還正式提出了處理個人信息時應當遵循的八項基本原則,即目的明確、最少夠用、公開告知、個人同意、質量保證、安全保障、誠信履行和責任明確,劃分了收集、加工、轉移、刪除四個環節,並針對每一個環節提出了落實八項基本原則的具體要求。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家標准,這項標準的出台,可以進一步促進公民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自覺,增進共識,為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積累經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個人信息的處理行為,構建政府引導下的行業自律機制和模式。除政府機關等行使公共管理職責的機構以外的各類組織和機構,在利用信息系統處理個人信息過程中的個人信息保護都適用這個標准。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副司長歐陽武在21日舉行的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准宣講會上說,這項標準是由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提出並歸口組織,中國軟體評測中心牽頭,聯合多家單位制定。該標準是我國首個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國家標准,於2012年11月發布。
這項標准明確要求,處理個人信息應有特定、明確和合理的目的,並在個人信息主體知情的情況下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在達成個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後刪除個人信息。
其中,標准最顯著的特點是將個人信息分為個人一般信息和個人敏感信息,並提出默許同意和明示同意的概念。對於個人一般信息的處理可以建立在默許同意的基礎上,只要個人信息主體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便可收集和利用。對於個人敏感信息,則需要建立在明示同意的基礎上,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須首先獲得個人信息主體明確的授權。
這項標准還提出了處理個人信息時應當遵循的八項基本原則,即目的明確、最少夠用、公開告知、個人同意、質量保證、安全保障、誠信履行和責任明確。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副主任朱璇說,標準的出台意味著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正式進入「有標可依」階段。中國軟體評測中心還將牽頭組建個人信息保護推進聯盟,建立企業自律模式,彌補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組織機構的缺失。
⑤ 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的簡介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副司長歐陽武在21日舉行的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准宣講會上說,這項標準是由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提出並歸口組織,中國軟體評測中心牽頭,聯合多家單位制定。該標準是我國首個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國家標准,於去年11月發布。
這項標准明確要求,處理個人信息應有特定、明確和合理的目的,並在個人信息主體知情的情況下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在達成個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後刪除個人信息。
其中,標准最顯著的特點是將個人信息分為個人一般信息和個人敏感信息,並提出默許同意和明示同意的概念。對於個人一般信息的處理可以建立在默許同意的基礎上,只要個人信息主體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便可收集和利用。對於個人敏感信息,則需要建立在明示同意的基礎上,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須首先獲得個人信息主體明確的授權。
這項標准還提出了處理個人信息時應當遵循的八項基本原則,即目的明確、最少夠用、公開告知、個人同意、質量保證、安全保障、誠信履行和責任明確。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副主任朱璇說,標準的出台意味著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正式進入「有標可依」階段。中國軟體評測中心還將牽頭組建個人信息保護推進聯盟,建立企業自律模式,彌補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組織機構的缺失。
信息安全技術 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
⑥ 徵信新規定
法律分析:徵信新規定: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企業的董監高與其履行職務相關的信息,不算個人信息;禁止徵信機構採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個人信息;徵信機構不得採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信息提供者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信息主體可以向徵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
法律依據:《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採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信息除外。
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履行職務相關的信息,不作為個人信息。
第十四條 禁止徵信機構採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徵信機構不得採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是,徵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並取得其書面同意的除外。
第十五條 信息提供者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不良信息除外。
第十六條 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徵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
第十七條 信息主體可以向徵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
第十八條 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但是,法律規定可以不經同意查詢的除外。
徵信機構不得違反前款規定提供個人信息。
⑦ 個人徵信新規有哪些條目
法律分析:個人徵信新規有:1、按揭貸款、信用貸款沒有按期還款;2、信用卡透支消費沒有按時還款;3、貸款利率上調後仍按照原金額還款導致還款金額不足部分法院裁決的經濟類判決;4、為第三方提供擔保時,第三方沒有按時償還貸款;5、欠稅、交通違規、手機號停用欠月租形成逾期、水電氣費逾期不交或拖欠滯納金等。
法律依據:《徵信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採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信息除外。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履行職務相關的信息,不作為個人信息。
第十五條 信息提供者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不良信息除外。
第十六條 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徵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
第十七條 信息主體可以向徵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
第十八條 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但是,法律規定可以不經同意查詢的除外。徵信機構不得違反前款規定提供個人信息。
⑧ 杭州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怎麼查詢個人信用地址在哪兒收費嗎
1、根據《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本人信用報告查詢業務規程》(銀徵信中心〔2013〕97號)規定:
個人可以親自或委託代理人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一)本人查詢信用報告
個人向查詢點查詢信用報告的,應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供查驗,同時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並留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備查。
有效身份證件包括:身份證(第二代身份證須復印正反兩面)、軍官證、士兵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同胞來往內地通行證、外國人居留證等。
(二)委託他人查詢信用報告
委託他人代理向查詢點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代理人應提供委託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授權委託公證證明供查驗,同時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並留委託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授權委託公證證明原件備查。
另可自備填寫完成《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 。
2、杭州市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徵信分中心: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
地址:杭州市中河中路161號
電話:0571-87837125
3、每年前兩次不收費。
(8)如何獲得個人信息主體同意擴展閱讀
《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十七條信息主體可以向徵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
第十八條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但是,法律規定可以不經同意查詢的除外。
徵信機構不得違反前款規定提供個人信息。
第十九條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採用格式合同條款取得個人信息主體同意的,應當在合同中作出足以引起信息主體注意的提示,並按照信息主體的要求作出明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