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管收音機低放功放電路故障如何檢修
這種故障一般是從後向前檢查:
1、首先檢查電源部分是否正常,其次再從喇叭查起。
2、檢查輸出變壓器是否正常;有無電壓(250—300V)。
3、下一步就是檢查功放管(6P1、或者6P14)屏級電壓(+250—300V)連柵極電壓(230V—250左右)。(6P1)陰極電壓為+12V。由上一級耦合到6P1信號柵電容器(0.01nf)是否完好。
4、檢查低頻放大部分(6N2),檢查各級電壓是否正常,如果都正常,最簡單的辦法是用手拿起子觸摸電位器中間一端,聽一下喇叭有無「克拉」聲,如果沒有換換電子管試試,看是否管子老化了。
5、檢查一下輸出變壓器輸入端,就是一端接6P1屏極,一端接正極高壓。並聯一個6800PF左右的電容器,容易擊穿,發生故障。
如有疑問請繼續追問。
⑵ 怎麼檢查電腦硬體故障
電腦硬體故障常用檢查法
敲擊法
機器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的情況,往往是由於插接不牢、焊點虛焊及接觸不良造成的。這時可用小橡皮錘輕輕敲擊懷疑有故障的部件,觀察出錯的機器是否恢復正常,正常的機器是否出錯,而“手壓”則是將可疑的部件用手壓牢,再重新開機,看故障是否消除。
測量法
測量法是分析與判斷故障的最常用的有力方法,按照所測量特徵參量不同,又可分為電阻測量法、電流測量法、波形測量法等,測量的常用工具是萬用表。
最小系統法
指電腦能運行的最小環境,即電腦運行時主機內的部件最少(指在主板上插入CPU、內存、顯卡,連上顯示器和鍵盤,甚至鍵盤也不接),如果在最小系統時電腦能啟動則故障應發生在沒有載入的部件上。
交換法
“交換法”是把相同的插卡(如PCI卡、內存條等)互相交換,觀察故障變化的情況,幫助判斷、尋找故障原因的一種方法。如果在電腦內部沒有相同的`,那麼也可以找一台工作正常的電腦,將懷疑有問題的部件交換使用。如故障發生在這些部分,用此法就能十分准確、迅速地查找到問題。
插拔法
將板卡拔出或插入來尋找故障原因的方法。一塊一塊地拔出插件板,即每拔出一塊板卡,就開機檢查機器的狀態,一旦拔出板卡後故障消失,說明故障在該板卡上,此法亦適於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
替換法
用好的板卡或好的組件替換有故障疑點的板卡或組件的一種方法,其方法簡單易行、方便可靠,對大規模集成電路尤其適用。
程序診斷法
一般電腦系統都配有開機自檢程序、高級診斷程序、專用診斷程序。這類程序一般具有8個功能測試模塊,可對CPU、存儲器、顯示器、軟硬碟、鍵盤、列印機介面等進行檢測,通過顯示錯誤信息,提供錯誤代碼以及發出不同聲響,為用戶提供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利用這類程序可方便地檢測到故障位置。
排除病毒法
病毒對電腦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輕則影響機器速度,重則破壞文件或造成死機。為方便電腦的故障排除,必須准備無病毒的啟動盤、殺毒軟體和磁碟修復軟體等,以應付系統感染病毒或硬碟不能啟動等故障現象。
⑶ 計算機網路故障診斷及維護
計算機網路故障診斷及維護
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路已經普及與流行於現代社會,網路出現故障是極普遍的事,其種類也多種多樣。下面是我搜索整理的關於計算機網路故障診斷及維護,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一、計算機網路維護的意義
計算機網路維護能夠保障計算機網路各裝置設備的正常運轉,使網路裝置處於一個正常的運行環境中。網路維護的目的在於保證這個網路系統的運行與安全,當系統長時間處於運行狀態,如果沒有及時維護,那麼這個系統有可能會因長時間運行導致崩潰。要讓計算機能在更長的時間里發揮其最大的使用價值,以最大程度為使用者及相關需求者提供高效服務。維護提高了網路的穩定性、安全性。
二、計算機網路故障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故障主要是指,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網路過程中或網路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導致計算機網路不能正常使用。通常計算機網路故障可以按照其故障的性質,分為物理故障和邏輯故障。
1.物理故障。
物理故障也就是硬體故障,一般是指網路設備或線路損壞、介面松動、線路受到嚴重干擾,以及因為人為因素導致的網路連接錯誤等情況。出現該類故障時,通常表現為網路斷開或時斷時續。
物理故障主要包括:(1)線路故障;(2)介面故障;(3)交換機或路由器故障;(4)網卡故障。
2.邏輯故障。
邏輯故障也稱為軟體故障,主要是指軟體安裝或網路設備配置錯誤所引起的網路異常。與硬體故障相比,邏輯故障往往要復雜得多。
常見的網路邏輯故障有:(1)主機邏輯故障;(2)進程或埠故障;(3)路由器邏輯故障。
三、計算機網路故障的診斷
計算機網路故障診斷以網路原理、網路配置和網路運行等技術為基礎,程序是從故障現象出發,以網路診斷工具為手段獲取診斷信息,確定網路故障點,查找問題的根源,排除故障,恢復網路正常運行。
一般計算機網路故障的診斷步驟如下:
1.明確故障現象:就是要確定造成這種故障現象的原因的類型。
2.收集故障信息:廣泛地從網路管理系統、協議分析跟蹤、路由器診斷命令的輸出報告或軟體說明書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3.分析故障原因:根據收集到的情況考慮可能的故障原因,可以根據有關情況排除某些故障原因。
4.制定診斷計劃:根據最後的可能故障原因,建立一個診斷計劃。
5.落實診斷計劃:認真做好每一步的測試和觀察,直到故障消失。
四、計算機網路常見故障的處理
當計算機網路出現故障時,可以根據經驗分別對網路鏈路、伺服器和客戶機進行分析處理。對於伺服器和客戶機,可以對其硬體、軟體、驅動程序、應用程序、設置以及病毒等多個方面進行故障的診斷和排查;對於網路鏈路,可以利用各種測試工具或者測試軟體來幫助診斷和排查造成故障的原因。對於計算機網路常見故障的處理,只要用點心,注意觀察和積累,是容易積累經驗的。
1.本地連接斷開。
對於這種網路故障,首先,利用經驗分析法,可以判斷出該類故障多為物理故障,即硬體故障;其次,根據七層網路結構模型分析法自下而上的思路,可以確定該故障應發生在物理層;最後,利用測線儀等工具測試網線、介面、網卡以及交換機埠是否正常。
2.本地連接受限制或無連接。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就是在任務欄上的“本地連接”圖標有一個黃色的嘆號。查看後狀態為“受限制或無連接”,其實一般的情況是網卡無法通過DHCP伺服器獲取到IP造成的。這類故障一般都屬於邏輯故障,通常可以逐一檢查IP地址等參數的配置、網路設備的設置、網路協議的安裝等是否正確,找出故障出處,並對故障進行修復或者對某些軟體進行重新安裝。
處理方法:
(1)本地連接:開始――連接到――顯示所有連接――右擊本地連接――屬性――常規――點選Internet協議(TCP/IP)――屬性――選用下面的IP地址(供參考,也可以自己隨便另填寫):
IP地址:192.168.100.120
子網掩碼:255.255.255.0
默認網關:123.122.124.4
DNS伺服器地址:
首選DNS伺服器:123.122.122.112
備用DNS伺服器:123.123.123.123
設置好了以後,點擊確定。
(2)寬頻連接:右擊寬頻連接――屬性――網路――選自動獲得IP地址――確定。
3.本地連接正常,但瀏覽器無法訪問網頁。
通過經驗分析法,可以發現該類故障多為邏輯故障,且該類故障較為復雜,可以細分為如下多種情況。處理方法如下:
(1)網路設置的問題。可以使用QQ等網路軟體,但無法訪問網頁。 這種原因比較多出現在需要手動指定IP、網關、DNS伺服器聯網方式下,及使用代理伺服器上網的。要仔細檢查計算機的網路設置。
(2)DNS伺服器的問題。這種情況就是使用IP地址可以訪問網頁,但使用域名無法訪問(參考第二種情況的設置)。
(3)IE瀏覽器本身的問題,使用IP地址和域名均不能訪問網頁。出現這種情況,多為瀏覽器本身故障或被惡意軟體篡改破壞,導致無法瀏覽網頁。可以嘗試利用360安全衛士等修復軟體修復瀏覽器,或重裝瀏覽器以及使用其他瀏覽器。
(4)網路防火牆的問題。如果網路防火牆設置不當,如安全等級過高、不小心把IE放進了阻止訪問列表、錯誤的防火牆策略等,可嘗試檢查策略、降低防火牆安全等級或直接關掉試試能否恢復正常。
五、如何加強計算機網路的維護
對於計算機網路,要進行全方位的各種維護保養。對於網路安全維護,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1.加強計算機網路許可權管理。
伺服器的管理由網路管理員和伺服器管理人員共同負責,根據伺服器的用途、相關用戶的工作職責及許可權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嚴格控制普通用戶對伺服器的透明操作。路由器、區域網交換機、防火牆的管理只能由網路管理員和經授權的人員進行,嚴禁其他人員進行。嚴禁下載無用文件,以防感染病毒。
2.加強系統的完整性檢查。
網路管理員應每周對網路的完整性進行檢查,必須將伺服器上含有機密數據的區域全部轉換成NTFS格式,存儲和讀取網路上的任何數據皆須通過密碼登錄;經常運行NetWare提供的“SECURITY”實用程序,找出網路系統中最薄弱的環節,檢查並堵塞潛在漏洞。
3.信息加密策略。
網路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鏈路加密、端點加密和節點加密三種。鏈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路節點之間的鏈路信息安全;端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端用戶到目的端用戶的數據提供保護;節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節點到目的節點之間的傳輸鏈路提供保護。在多數情況下,信息加密是保證信息機密性的唯一方法。
4.強化訪問控制,力促計算機網路系統運行正常。
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措施,它的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用戶使用和訪問,是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用戶名或用戶賬號是所有計算機系統中最基本的安全形式,用戶賬號應只有系統管理員才能建立。用戶口令應是用戶訪問網路所必須提交的“證件”,用戶可以修改自己的口令,應該控制口令的以下幾個方面的限制:最小口令長度、強制修改口令的時間間隔、口令的唯一性、口令過期失效後允許入網的寬限次數。
5.硬體維護。
計算機的硬體日常檢查在電腦維護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助於硬體的正常使用以及防止網路故障的出現。一般是先對網卡、集線器、網線、路由器、交換機等故障進行檢查,再查看電腦硬碟、顯示器、內存等運行是否正常,對出現故障的電腦硬體需要進行及時的修理或者更換。此外,也需要保證聯網電腦的硬體可以滿足聯網最基本的條件,以便聯網可以正常進行。
6.軟體維護。
(1)檢查網路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對所安裝的反病毒軟體定期升級以及維護,對防火牆進行無定期的版本升級,對資料庫進行加密處理,同時對其加密手段與方式做定期的更新。
(2)定期對網路設備進行檢測:主要是對交換器、集線器以及路由器等網路裝置的檢測,一般檢查其運行狀態與系統的配置是否正常等。
(3)對計算機網路設置進行定期檢查:主要包括查看伺服器是否工作正常、是否訪問正常,與檢查網路協議、服務是否正常。
7.病毒的預防。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它的特徵有潛伏性、隱蔽性、傳播性、破壞性。做好病毒預防工作,首先,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磁碟,或使用前應先檢查有無病毒並及時查殺;其次,不要打開來路不明的電子郵件;第三,不要登錄非法、不良網站;第四,安裝殺毒軟體,並及時更新病毒庫,隨時監測,經常查殺病毒及惡意插件等。
總之,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對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加強計算機的安全防護,提高網路安全,以保障網路安全有效運行,更好地為社會和人民服務。在做計算機維護的時候,應將網路安全在整個安全體系的首位,努力提高所有網路用戶的安全意識和基本維護技術。這對提高整個網路的安全和整個網路正常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⑷ 奧的斯ovf20cr怎麼查變頻器故障代碼
介紹一下各個按鍵的功能:
MODULE:按此鍵可使伺服器在任一菜單界面馬上返回到主菜單界面。
FUNCTION:按此鍵可使伺服器在系統任一菜單界面返回二級菜單界面。
SET:按此鍵可使伺服器在系統任一菜單界面返回到上一級菜單界面。
藍shift:此鍵的作用主要是與鍵盤右側的12個按鍵的藍色部分組合使用來實現伺服器或系統設定的特定功能。
shift+0/OFF:在遙控站測試菜單中有應用
shift+1/ON:主板I/O地址菜單中取反時有應用。在遙控站測試菜單中有應用
shift+2/UP:主板1-2-1故障菜單中清除故障時應用。
shift+3/DOWN:在OVF20變頻器查故障2-2-1中查閱每個故障的詳細信息。
shift+4/DISPIN/A:代表十六進制的A。
shift+5/SELOUT/B:代表十六進制的B。此組合還可在OVF20變頻器的2-2-2菜單操作中清除歷史故障。
shift+6/空/C:改變已經輸入的任何數的符號,代表十六進制的C。
shift+7/DISPSTATE/D:代表十六進制的D。此組合還可在奧的斯系列門機控制器操作中有顯示隱藏菜單的功能。
shift+8/ENTCALL/E:代表十六進制的E。
shift+9/TEST/F:代表十六進制的F。
shift+GOON/GOBACK:代表向上翻頁,GOON為下翻頁。
shift+CLEAR/ENTER:數值修改後確認或菜單的進入,CLEAR為清除。
上列按鍵中數字0~9分別代表十進制的數字0~9.
鍵盤快捷組合鍵快捷菜單顯示功能在LCB2板處於主界面時的應用:
shift+4/DISPIN/A:主板參數菜單1~9。
shift+5/SELOUT/B:1-3-2I/O地址菜單。
shift+6/空/C:顯示主板當前故障。
shift+7/DISPSTATE/D:主板輸入信號狀態菜單。
shift+8/ENTCALL/E:進入呼梯菜單。
⑸ 迅達5200伺服器怎麼查故障
迅達5200伺服器查故障步驟如下
步驟一: 按ESC鍵進入主菜單。
步驟二:連續按DOWN鍵至故障菜單顯示。
步驟三:按OK確認,顯示SHOW當前故障。
步驟四:再按OK確認鍵進入故障目錄,NEW是當前最新故障,連續按DOWN/UP可查看故障目錄。
步驟五:按OK確認鍵可以看當前最新故障的詳細信息。
步驟六: 連續按DOWN/UP鍵可查看其它故障的詳細信息。
顯示屏第二行從左至右分別表示:故障代碼和故障名稱。
顯示屏第三行從左至右分別表示:故障發生的具體時間。
顯示屏第四行從左至右分另表示:故障時附加信息。
⑹ 變頻器故障代碼大全
1、OC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加、減、恆速時過電流。
對於短時間大電流的OC報警,一般情況下是驅動板的電流檢測迴路出了問題,模塊也可能已受到沖擊(損壞),有可能復位後繼續出現故障,產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幾種情況:電機電纜過長、電纜選型臨界造成的輸出漏電流過大或輸出電纜接頭松動和電纜受損造成的負載電流升高時產生的電弧效應。
小容量(7.5G11以下)變頻器的24V風扇電源短路時也會造成OC3報警,此時主板上的24V風扇電源會損壞,主板其它功能正常。若出現「1、OC2」報警且不能復位或一上電就顯示「OC3」報警,則可能是主板出了問題;若一按RUN鍵就顯示「OC3」報警,則是驅動板壞了。
2、OLU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變頻器過負載。
當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報警時可通過三種方法解決:首先修改一下「轉矩提升」、「加減速時間」和「節能運行」的參數設置;其次用卡表測量變頻器的輸出是否真正過大;最後用示波器觀察主板左上角檢測點的輸出來判斷主板是否已經損壞。
3、OU1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加速時過電壓。
當通用變頻器出現「OU」報警時,首先應考慮電纜是否太長、絕緣是否老化,直流中間環節的電解電容是否損壞,同時針對大慣量負載可以考慮做一下電機的在線自整定。另外在啟動時用萬用表測量一下中間直流環節電壓,若測量儀表顯示電壓與操作面板LCD顯示電壓不同,則主板的檢測電路有故障,需更換主板。當直流母線電壓高壓780VDC時,變頻器做OU報警;當低於350VDC時,變頻器做欠壓LU報警。
4、LU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欠電壓。
如果設備經常:LU欠電壓「報警,則可考慮將變頻器的參數初始化(HO3設成1後確認),然後提高變頻器的載波頻率(參數F26)。若E9設備LU欠電壓報警且不能復位,則是(電源)驅動板出了問題。
5、EF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對地短路故障。
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報警時可能是主板或霍爾元件出現了故障。
6、Er1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存貯器異常。
關於G/P9系列變頻器「ER1不復位「故障的處理:去掉FWD-CD短路片,上電、一直按住RESET鍵下電,知道LED電源指示燈熄滅再鬆手;然後再重新上電,看看」ER1不復位「故障是否解除,若通過這種方法也不能解除,則說明內部碼已丟失,只能換主板了。
7、Er7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自整定不良。
G/P9系列變頻器出現此故障報警時,一般是充電電阻損壞(小容量變頻器)。另外就是檢查內部接觸器是否吸合(大容量變頻器,30G11以上;且當變頻器帶載輸出時才會報警)、接觸器的輔助觸點是否接觸良好;若內部接觸器不吸合可首先檢查驅動板上的1A保險管是否損壞。也可能是驅動板出了問題一可檢查送給主板的兩芯信號是否正常。
8、Er2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面板通信異常。
11KW以上的變頻器當24V風扇電源短路時會出現此報警(主板問題)。對於E9系列機器,一般是顯示面板的DTG元件損壞,該元件損壞時會連帶造成主板損壞,表現為更換顯示面板上電運行時立即OC報警。而對於G/P9機器一上電就顯示「Er2」報警,則是驅動板上的電容失效了。
9、OH1過熱報警
鍵盤面板LCD顯示:散熱片過熱。
OH1和OH3實質為同一信號,是CPU隨機檢測的,OH1(檢測底板部位)與OH3(檢測主板部位)模擬信號串聯在一起後再送給CPU,而CPU隨機報其中任一故障。出現「OH1」報警時,首先應檢查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冷卻風扇是否工作正常,其次是檢查散熱片是否堵塞(食品加工和紡織場合會出現此類報警)。
若在恆壓供水場合且採用模擬量給定時,一般在使用800Ω電位器時容易出現此故障;給定電位器的容量不能過小,不能小於1kΩ;電位器的活動端接錯也會出現此報警。若大容量變頻器(30G11以上)的220V風扇不轉時,肯定會出現過熱報警,此時可檢查電源板上的保險管FUS2(600V,2A)是否損壞。
當出現「OH3」報警時,一般是驅動板上的小電容因過熱失效,失效的結果(症狀)是變頻器的三相輸出不平衡。因此,當變頻器出現「OH1」或「OH3」時,可首先上電檢查變頻器的三相輸出是否平衡。
對於OH過熱報警,主板或電子熱計出現故障的可能性也存在。G/P11系列變頻器電子熱計為模擬信號,G/P9系列變頻器電子熱計為開關信號。
10、OH2報警與OH2報警
對G/P9系列機器而言,因為有外部報警定義存在(E功能),當此外部報警定義端子沒有短接片或使用中該短路片虛接時,會造成OH2報警;當此時若主板上的CN18插件(檢測溫度的電熱計插頭)松動,則會造成「1、OH2」報警且不能復位。檢查完成後,需重新上電進行復位。
11、低頻輸出振盪故障
變頻器在低頻輸出(5Hz以下)時,電動機輸出正/反轉方向頻繁脈動,一般是變頻器的主板出了問題。
12、某個加速區間振盪故障
當變頻器出現在低頻三相不平衡(表現電機振盪)或在某個加速區間內振盪時,我們可嘗試一下修改變頻器的載波頻率(降低),可能會解決問題。
13、運行無輸出故障
此故障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如果變頻器運行後LCD顯示器顯示輸出頻率與電壓上升,而測量輸出無電壓,則是驅動板損壞;二是如果變頻器運行後LCD顯示器顯示的輸出頻率與電壓始終保持為零,則是主板出了問題。
14、運行頻率不上升故障
即當變頻器上電後,按運行鍵,運行指示燈亮(鍵盤操作時),但輸出頻率一直顯示「0.00」不上升,一般是驅動板出了問題,換塊新驅動板後即可解決問題。但如果空載運行時變頻器能上升到設定的頻率,而帶載時則停留在1Hz左右,則是因為負載過重,變頻器的「瞬間過電流限制功能」起作用,這時通過修改參數解決;如F09→3,H10→0,H12→0,修改這三個參數後一般能夠恢復正常。
15、操作面板無顯示故G/P9系列出現此故障時有可能是充電電阻或電源驅動板的C19電容損壞,對於大容量G/P9系列的變頻器出現此故障時也可能是內部接觸不吸合造成。對於G/P11小容量變頻器除電源板有問題外,IPM模塊上的小電路板也可能出了問題;30G11以上容量的機器,可能是電源板的為主板提供電源的保險管FUS1損壞,造成上電無顯示的故障。當主板出現問題後也會造成上電顯示故障。
⑺ 廣播支線故障怎麼查找
1.檢查廣播模塊 24電源是否有脫落, 2.將顯示故障的那條廣播支線斷電,用萬用表檢查線路是否接地或短路。3.檢查連末端電阻和檢線電阻。
廣播系統為賓館、商廈、港口、機場、地鐵、學校提供背景音樂和廣播節目。公共廣播系統還兼做緊急廣播,可與消防報警系統聯動。廣播系統的控制功能較多。如選區廣播與全呼廣播功能、強制功換功能和優先廣播權功能等。
揚聲器負載多而分散、傳輸線路長。為減少傳輸線路損耗,一般都採用70V或100V定電壓高阻抗輸送。聲壓要求不高,音質以中音和中高音為主。
詳細介紹:
1.音箱接線斷或分頻器異常。音箱接線斷裂後,揚聲器單元沒有激勵電壓,就會造成無聲故障。廣播系統分頻器一般不易斷線,但可能發生引線接頭脫焊、分頻電容短路等故障。
2.音圈燒毀。用萬用表R×1檔測量揚聲器引線,若阻值接近0Ω,且無"喀喀"聲,則表明音圈燒毀。更換音圈前,應先清除磁隙內雜物,再將新音圈放入磁隙,邊試聽邊用強力膠固定音圈的位置,置於最佳位置後,用強力膠將音圈與紙盆的間隙填滿至一半左右,放置一天後即可正常使用。
3.揚聲器引線斷。由於揚聲器紙盆振動頻繁,編織線易折斷,有時導線已斷,但棉質芯線仍保持連接。這種編織線不易購得,可用稍長的軟導線代替。
4.音圈斷。可用萬用表R×1檔測量揚聲器引出線焊片,若阻值為正無窮,可用小刀把音圈兩端引線的封漆刮開,露出裸銅線後再測,如果仍不通,則說明音圈內部斷線;若測量已通且有"喀喀"聲,則表明音圈引線斷路,可將線頭上好焊錫,再另用一段與音圈繞線相近的漆包線焊妥即可。
⑻ 如何查找直流接地故障
查找接地故障的原則和方法 :
1.處理原則。根據運行方式、操作情況、氣候影響來判斷可能接地的地點,以先信號、照明部分後操作部分,先室外後室內,先負荷後電源為原則,採取拉路尋找、分路處理的方法。在切斷各專用直流迴路時,切斷時間不得超過3秒鍾,不論迴路接地與否均應合上。如設備不允許短時停電(失去電源後會引起保護誤動作),則應將直流系統解列後,再尋找接地點。
2.處理方法:傳統方法是:當「直流系統接地」光字牌亮時,工作人員應先切換直流負荷屏上的接地電壓表,判明直流接地的極性。若將該表轉換開關切至「正」,電壓表指示值為220伏或,接近220伏,則說明「負」極接地;反之,則「正」極接地。接地極性明確後,可進行以下處理:檢查絕緣水平低(如水輪機層的各直流設備)、存在設備缺陷及有檢修工作的電氣設備和線路是否有接地情況;詢問載波室是否有直流系統故障;依次切斷直流負荷屏上各負荷開關;檢查蓄電池、硅整流裝置及充電機迴路是否有接地現象等。在切斷上述每一直流迴路後,應迅速恢復送電。在切斷每一迴路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根據儀表和信號裝置的指示,判斷是否有接地。如切斷時接地消失,恢復送電後接地又出現,則可肯定接地發生在該迴路上,應及時查找接地點設法消除。
上述方法雖然簡單易行,但也有其缺點:因直流負荷屏上的負荷開關控制的既有室內部分又有室外部分,工作人員在水輪機層或發電機層查找接地點時、需用電話聯系中控室人員了解光字牌信號變化情況,大大延長了處理時間。如是直流屏內部或蓄電池發生接地,用此法很難檢測到接地故障。
⑼ 電腦音頻系統的常見故障與解決方法
雖然音頻系統出現的故障現象比較多,但簡單歸納起來則主要有:不能正常發聲、音量不足、雜訊較大,以及兼容性問題等幾種情況。
(1)不能正常發聲
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先不要急於打開機箱,應本著由外至內、由軟至硬的順序逐步進行檢查,其步驟如下:
①故障部位的判別並檢查硬體接線是否正確:
由於音效卡和音箱中任何一個工作不正常,都有可能會導致不能正常發聲故障,故首先應該確定故障的部位。可以將音箱的輸入插頭,插入其他音源設備或光碟機面板上的耳機插孔中進行試聽。
假如此時音箱不能發聲,則屬於其內部功放或電源電路出現了較嚴重的問題,此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檢查和維修。如果對電子維修技術不太精通,那最好還是由專業維修人員處理為好。
假如音箱放音正常的話,請再檢查音箱插頭是否插在了音效卡上的SPK插孔,連接電纜是否存在短路、斷路等情況,如一切正常可繼續進行下一步檢查。
②檢查音效卡的DMA、IRQ及I/0地址參數:
系統在安裝音效卡驅動程序時,安裝程序大都會選擇DMA、IRQ及I/0地址參數的默認值進行安裝,但有時這種默認值會與其他設備發生沖突,從而導致音效卡不能正常發聲。此時可選擇“開始→設置→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屬性”選項卡,該選項卡將顯示出電腦中所有的硬體設備的資源使用情況,其中包括了IRQ、DMA、I/O和“內存”等四大類型,我們可以分別選擇並進行查看。比如我們選擇了IRQ類系統資源,即可顯示系統現在已分配的中斷號。此時如發現音效卡的IRQ資源,與其他設備存在有沖突現象,可通過手工調整音效卡來為其選擇一個空閑的IRQ加以解決。不過這種情況在集成的AC 97規范軟音效卡上較少出現。
③驅動程序不兼容:
由於Windows XP系統的穩定性較高,於是許多人選擇升級或全新安裝了該系統。但是Windows XP對硬體驅動程序兼容性要求較高,一些較早音效卡的驅動程序往往無法得到支持。雖然有時Windows XP可能會自動為音效卡裝驅動,但在實際使用中往往也不能讓音效卡發聲。這種情況一般只能期望生產廠家能夠提供兼容的驅動程序。
(2)音量不足
音量不足——即達不到應有的輸出功率,這時調節音箱上的音量旋鈕或調節任務欄上的音量調節圖標,其效果也不十分明顯。這種故障可分為四種情況:
①音箱的輸入插頭錯插在了Line Out插口:
此種連接方式會造成聲音信號沒有經過音效卡板載放大器的放大處理,就直接輸送給了音箱的功放電路,而音箱功放電路所需的推動功率又較高,從而造成輸出音量較小。遇此情況只要將音箱的輸入插頭,改接至音效卡的SPK插口,音量即可明顯得到改善。
②音箱內部電路本身存在著故障:
假如採用上一方法,仍然不能使音量顯著提高,則可能是音箱內部功放、電源電路存在著故障。由於維修需要必要的電子知識和動手技巧,對一般讀者來說還是交由專業維修人員進行維修為好。
③音效卡的晶元或電路存在著故障:
假如已證實音箱無任何問題,則可能是音效卡本身的部件存在著問題,一般也只有請專業人員處理或更換音效卡。
④音效卡與主板有兼容性問題:
這種情況雖不多見但也確實存在。假如懷疑有這種情況,可將音效卡換插到其他電腦上進行測試,假如在其他電腦上音效卡音量正常,則屬於該音效卡與主板存在兼容性問題。這一問題只有通過更換其它品牌、型號的音效卡,才能得到解決。
(3)雜訊較大的故障處理
雜訊較大的故障主要是指電腦在運行有聲軟體時,音箱中發出的聲音背景中夾雜有不正常的.聲音,比如嘯叫、“嗡嗡”、“沙沙”等聲音。由於能夠運行有聲軟體則說明系統工作是正常的,問題主要出在音效卡或音箱中。並且,較多見於音箱放大器出現自激或受到了外界干擾的條件下,下面我們將探討這種雜訊故障的檢查步驟及處理方法。
①檢查有源音箱:
遇到這種故障首先要斷開有源音箱與音效卡之間的信號連接線路,並接通音箱的電源,再調大音量旋鈕。如果有雜音,則是音箱有問題,此時可交由專業維修人員處理。
②音箱無問題但連接音效卡後雜訊較大:
這時應檢查音箱輸入信號線是否接錯,接線錯誤同樣會產生嘯叫。通常音效卡與有源音箱的連線是一根一轉二的立體聲音頻信號線,兩只蓮花插頭應插在有源音箱的兩個輸入端。如果把一隻接到有源音箱的輸入端,而另一隻接到有源音箱的輸出端,就會產生嘯叫聲。另一方面,如果音箱所需的推動功率較小,而又將雙通道插頭接到了音效卡放大電路輸出的SPK插孔,就會有出現雜訊和失真的可能,此時可以將插頭插在音效卡的Line Out插孔試試。
③高、低頻電磁干擾問題:
假如經檢查後確定軟、硬體都沒有問題,就應當考慮是不是機箱內、外電路帶來的各種高、低頻電磁干擾了音頻系統。比如:電源濾波不良,顯卡、主板和其他插卡等帶來的高、低頻電磁干擾。此時可打開機箱將音效卡插到遠離顯卡、網卡、視頻卡等插卡的插槽上,以減少高頻干擾帶來的雜訊。
電源濾波不良所導致的雜訊故障,通常還會在顯示器上看到網紋干擾,遇到這種情況應當立即檢修或更換電源。
④音效卡電路故障或音效卡與主板不兼容:
假如將音效卡換到其他主板上雜訊消失,則屬於音效卡與主板的兼容性問題,這必須更換其它品牌、型號的音效卡才行。否則就屬音效卡本身電路的問題了,可請專業人員做維修處理。
二、集成音效卡的特有故障
集成音效卡除具有獨立音效卡所發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由於它通常需要藉助CPU的支持才能完成音頻解碼工作,故硬體系統對它工作的正常與否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集成音效卡會出現一些比較特殊的故障現象。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
(1)因超頻導致集成音效卡不能正常發聲:
在主板所集成的軟音效卡中,無論是採用ALC650、655,還是威盛的音效解碼晶元,對系統的超頻工作都是極其敏感的。有很多板載的軟音效卡,在標准頻率下工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在超頻狀態下就會出現聲音撕裂、音速變快、發聲時斷時續等現象。而嚴重時系統甚至還會找不到音效卡,從而導致電腦出現“啞巴”狀態。因此,如果打算讓電腦超頻工作的話,最好還是將板載音效卡徹底屏蔽掉,然後再購買並安裝獨立音效卡為佳。
(2)集成音效卡“爆音”故障的檢測與排除:
這種“爆音”現象在運行程序時會更嚴重一些,假如已基本排除了系統軟體和驅動程序及音效卡硬體本身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可分步驟做以下嘗試:
①由於信噪比較低,容易受到電磁干擾是產生這種“爆音”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消除這種影響,要盡量避免讓音箱的輸入端使用音效卡的SPK插口。因為它使用了音效卡內置的功放單元,這樣雖使信號強度大幅提高,但信噪比卻降低很多。因此,最好還是利用Line Out插口將比較純凈的信號直接傳遞給音箱。
②由於集成音效卡數字音頻的處理過程完全依賴於CPU。因此,如果在播放音樂的同時CPU還要處理其它任務,尤其是對硬碟進行頻繁的讀寫操作時,就會出現較大的“爆音”。這時可嘗試通過關閉硬碟的DMA選項來消除這種影響,不過這樣做是以犧牲硬碟性能為代價的。
③安裝最新版本的主板補丁程序和音效卡的驅動程序。
由於集成音效卡存在著諸多先天性不足,因此,要想徹底消除這種“爆音”同時獲得較為理想的音質效果,購買質量較好的獨立音效卡是最見成效的解決方案。
(3)正常頻率下使用Windows XP系統,但運行某些程序時會出現聲音斷續問題:
這種情況在許多集成軟音效卡中都有可能出現。當遇到較為嚴重的情況時,我們首先需要檢查一下電源的功率是否足夠。隨後檢查硬碟的傳輸模式是否為DMA 。然後,可以將DirectX診斷工具里的聲音選項 “完全加速”調整為“基本加速”。假如有更新版本的音效卡驅動程序,一定要及時下載更新。通過上述幾個步驟,一般情況下“爆音”現象會減輕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