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級會計職稱報名條件和要求有哪些
專科需要工作滿5年才可以報考。
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五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四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二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一年。
5、取得博士學位。
對通過全國統一的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初級資格的人員,並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報名條件中所規定的從事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的合計年限,其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
考試科目:
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設《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三個科目。
《財務管理》、《經濟法》為2.5小時,《中級會計實務》為3小時。
《中級會計實務》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財務管理》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經濟法》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綜合題。
《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試題全部採用客觀題。《經濟法基礎》科目試題題型與2011年度相同;《初級會計實務》科目試題題型原「計算分析題」、「綜合題」調整為「不定向選擇題」具體如下:
《經濟法基礎》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
《初級會計實務》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級會計職稱
②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的實質重於形式是什麼意思說的簡單 通俗易懂些
實質重於形式是體現「真實與公允」的一個會計原則。要求會計應注重經濟業務的實質,而不拘泥於法律條文。例如,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雖然從法律形式來講企業並不擁有其所有權,但是由於租賃合同中規定的租賃期相當長,接近於該資產的使用壽命;
實質重於形式:」實質「強調經濟業務的經濟實質,」形式」強調經濟業務的法律形式。實質重於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就是要注重交易的實質,而不是形式 。比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從形式上來講,企業不擁有所有權,但從交易實質來看,企業擁有相當長期間的使用權,近似於資產的使用壽命,因此可以將資產看作是企業的自有資產進行處理。
對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內涵的認識在國內外學術界還存在諸多爭議與分歧。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兩種:一是認為實質重於形式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要求,如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將實質重於形式作為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我國許多會計學者也將實質重於形式歸於會計信息質量特徵。二是認為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和會計確認與計量原則的修正與限制。如IASC認為,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指信息如果要想如實反映其所擬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項,那就必須根據它們的實質和經濟現實,而不是僅僅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與反映。
我國也有許多學者認為實質重於形式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和會計確認與計量原則的修正與限制。而我國的《企業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卻沒有明確指出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內涵與應用標准。
③ 中級會計師報考要求是什麼
基本條件:報名參加中級財務會計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⑴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⑵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有關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⑶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本職工作。
具體條件:報名參加中級財務會計考試的人員,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⑴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⑵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⑶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⑷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⑸取得博士學位。
上述有關學歷或學位,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學歷(學位)。有關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其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
對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並具備上述基本條件的人員,可報名參加中級資格考試。
審核報考人員報名條件時,報考人員應提交學歷或學位證書或相關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居民身份證明(香港、澳門、台灣居民應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證明)等材料。
學歷及工作年限要求:不同學歷的考生需要滿足不同的工作年限要求,以下針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的不同情況分別進行歸納。
取得中級經濟師、中級統計師、中級審計師證書報考人員,無需工作年限即可報考中級會計職稱。
全日制學歷考生,工作年限及學歷要求:
1、大專學歷報考人員,需在2014年12月31日前畢業並拿到學歷,會計工作滿5年;
2、本科學歷報考人員,需在2015年12月31日前畢業並拿到學歷,會計工作滿4年;
3、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報考人員,需在2017年12月31日前畢業並拿到學歷,會計工作滿2年;
4、碩士學位報考人員,需在2018年12月31日前畢業並拿到學位,會計工作滿一年;
5、博士學位報考人員,無需工作年限;
6、報考人員取得全日制國家承認正規學歷畢業後,參加工作若干年,又參加全日制高一層次學歷學習(指脫產學習),並取得國家承認正規學歷畢業的;
前一學歷畢業後從事會計工作的年限與後一學歷畢業後從事會計工作的年限相加,就是從事會計工作年限的總和。
(3)中級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中級財務會計基礎知識:
1、會計的反映職能:是指會計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從數量上反映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已經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活動,為經營管理提供經濟信息的功能。
2、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會計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會計反映所提供的經濟信息,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
3、會計:(理解)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並利用專門的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反映和監督,旨在提供經濟信息和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4、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或會計假設):是指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和會計信息的質量,對會計核算的范圍、內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會計原則。
5、持續經營:是指會計核算應以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而不考慮企業是否將破產清算。
④ 注會考試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及時性有哪些注意事項
報考注冊會計師需要具備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有會計及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者大學應屆生,均可參加考試報名。
注冊會計師報考條件:
(一)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二)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綜合階段考試: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已取得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
1、因被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報名之日止不滿5年者;
2、以前年度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因違規而受到禁考處理期限未滿者。
3、已經取得全科合格者。
注冊會計師考試相關
1、注冊會計師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專業階段考試科目分別有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和風險管理、稅法、經濟法等六個科目。綜合階段考試只有職業能力綜合測試一個科目。考生通過專業階段六科考試後,才能報名參加綜合階段。
2、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單科合格成績保留五年期限,也就是說第一年考試合格的科目,並且在第五年還是沒有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則第一年考試成績作廢,需要重新考試作廢的科目,以此類推。
⑤ 報考中級會計師的要求有哪些
你好呀~
可以先看一下2021年的中級會計報考條件:
中級會計報考條件
由此可見,如果題主是本科學歷,那麼21年就可以報考,因為從17年到21年滿足4年的工作經驗了;如果是專科學歷,那最早能報22年的。從事會計工作需要達到的年限,這個資審的時候是需要提供有公司蓋章的證明文件的,只要你能找到公司能給你蓋章證明就可。
今年2021中級會計考試即將考試,大家都在沖刺階段了。中級會計主觀題訓練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加油!
⑥ 要求會計信息必須是客觀的和可驗證的信息質量特徵是( )
要求會計信息必須是客觀的和可驗證的信息質量特徵是可靠性。會計信息主要用來處理企業經營過程中價值運動所產生的數據,按照規定的會計制度、法規、方法和程序,把他們加工成有助於決策的財務信息和其他經濟信息,具體地說,會計信息是指會計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後產生的,為會計管理和企業管理所需要的經濟信息。
反映過去所發生的財務信息,即有關資金的取得,分配與使用的信息,如資產負債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種財務分析報表,對未來具有預測作用的決策信息,年度計劃、規劃、金額等,會計通過信息的提供與使用來反映過去的經濟活動,控制目前的經濟活動,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
會計信息能幫助投資者和貸款人進行合理決策。在市場經濟環境里,企業的資金主要來自股東和債權人,無論是現在或潛在的投資人和貸款人,為了作出合理的投資和信貸決策,必須擁有一定的信息,了解已投資或計劃投資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會計信息能評估和預測未來的現金流動。企業內外使用者對信息的需求主要是為了幫助未來的經濟決策,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活動,其中主要內容側重於財務預測;
如現金流量、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等。通常,預測經濟前景應以過去經營活動的信息為基礎,即由財務報告所提供的關於企業過去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信息作為預測依據。
⑦ 基礎會計問題:
1.內外部的區分標準是是否直接參加企業的經營, 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是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的,股東未必直接參加生產經營。
2.經濟基礎不等於經濟環境,經濟基礎應當是一種分配關系,跟經濟環境差別太大。
3.政治領導為什麼不是呢?
4.行政單位會計核算中級書里就有,舉例是什麼意思?
5.使用權也可以啊,只要能夠擁有和控制,比如土地,我們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
6.B算啊;C當然不算了,屬於日常經營活動,利得和損失是非日常活動。
7.擁有和控制才是基礎,沒有所有權的但實際控制的也算啊。
8.未來風險屬於或有事項,只有或有風險符合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才可以在賬上核算。
9.不符合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
10.這是相關性,可理解性實際上就是要求會計信息應當能夠讓人看明白。
11.不分期就是流水賬,考慮哪些有什麼意義啊,什麼時候單位黃了再結算就完了。
12.投資性房地產實際上就是原來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一部分,當然是非流動的了。
13.收入是日常活動,利得是非日常活動。賣無形資產當然不是日常活動了。
⑧ 中級會計應該先考哪門
我是一年直接報了中級會計的三門考試,備考學習的時候是先學的中級實務,然後財務管理,最後是經濟法。也是結合了網上各路大神的評論吧,自己學過以後也確實覺得是那麼回事兒。
雖然都說中級實務是三科當中最難的,但它的學習內容還是比較基礎,只是考查考試的綜合能力比較強,財務管理知識點偏抽象,第一科就學它的話,我是害怕學不會心態就崩了,經濟法的客觀記憶比較多,放在最後以免學習戰線長,學了就忘。
不過任何科目的學習都離不開基礎教材和南文文核心800題的學習,當時我幸虧聽了一個網友的話,買了她推薦的南文文網課,不然我教材書真的是看不完、學不會,要說基礎學習是簡單的,但是難就難在理解上,所以必須跟著南文文的課程,一道題挨著一道題的去學習,這樣比純靠字面含義上去理解快多了。
主要是課程裡面的習題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無從考量的題,它們的題型都是歷年真題重點考察的,我前面學實務和財管的時候,沒有把握好時間,最後經濟法就用了兩個星期,就學了南文文,考過了,要是它對考點把握的比較准,我看我這科真的懸!你可以參考我學習的科目順序和方法,我覺得非常高效,加油!
⑨ 急求一份中級財務會計的復習資料
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練習題及答案|經濟法學課件匯總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a01WLeGvFevsYzzqXdjSuA
會計 中級財務會計 練習題及答案 經濟法學課件匯總 金融學 風險管理課件 財務管理 2015-2016-1金融學黃達 資金需求量的預測.ppt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doc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doc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doc 薛華成管理信息系統(第6版)PPT課件(9787302268574)ok.zip 新建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1).xlsx 西方經濟學(微觀)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