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南京哪裡調劑到那裡有必要讀嗎
你好!樂意回答你的問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南京市寧六路219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的美譽,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教育培養體系,為世界氣象組織成員,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海洋、信息、環境、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考研調劑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完全有必要讀,不會後悔的。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歡迎採納。
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本一校區在哪本三校區在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只有一個校區,是本部和濱江學院在一起。具體地址是:南京市寧六路219號(郵編:210044)
在江北,從學校到市區一般40分鍾時間。
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有有幾個校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有兩個校區。
學校主校區坐落於南京市江北新區,佔地2000餘畝;無錫校區位於無錫市錫東新城,建有濱江學院(現已轉設為無錫學院)和南信大無錫研究生院,無錫研究院,無錫校區國教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支持高校。2007年以來,學校先後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等的多方共建。現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交流合作:
學校積極推動海內外合作共建,著力匯聚辦學資源、拓展辦學空間,與全國各省市區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大氣所、海洋所、遙感所、自動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
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惠普企業服務集團(DXC)、京東方等全面深化合作,與航天宏圖、墨跡天氣、象輯知源、中科三清、華風、中國電科院、太極計算機、旗雲中天、富景天策、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聯合成立校企研究院。
以上內容參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漢碩在哪個校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漢碩在本部校區即南京校區。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
2007年開始開設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 2017年獲批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19年9月正式招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中國政府、國家漢辦、江蘇省政府、南京市政府獎學金單位,擁有巴哈馬大學孔子學院及HSK網考考點。在校留學生超過1400人,規模居江蘇省前列。
本學位點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有海外教學經歷者16人,在國內外從事3年以上漢語教學工作者20人。5年來,獲批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2項,發表CSSCI期刊論文50餘篇,科研總經費247.08萬元。
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哪個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江北新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於南京江北新區,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介紹
1960年設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隸屬原中央(軍委)氣象局,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劃轉江蘇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07年以來,學校先後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現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截至2021年4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園佔地面積約2000畝,設有22個專業學院,開設75個本科專業。
擁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專任教師2000多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3萬余名、碩博研究生近5000名、留學生1000餘名。
截止2022年11月,學校主校區坐落於南京市江北新區,佔地2000餘畝;金牛湖產教融合園區位於天長市金牛湖新區,毗鄰南京市六合區,無錫校區位於無錫市錫東新城,建有濱江學院和南信大無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無錫研究院、無錫校區國教院。
以上內容參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院概況
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哪個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南京市浦口區,具體地址是南京市浦口區寧六路219號。
南京信息工程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多人,教師1500多人,擁有院士、千人計劃、百千萬國家級培養人才、江蘇省特聘教授、江蘇省雙創計劃等專家60餘人,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部創新團隊、江蘇省雙創團隊等10多個。專任教師博士化率70%以上,國際化率達5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青3人、國家千人計劃6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四青」人才12人。
各類國家級人才工程共40多人,省部級人才工程、教學名師共400多人次,擁有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長江創新團隊、江蘇雙創團隊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團隊24個,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達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經歷達46%。
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有幾個校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有個校區,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部。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部:
位置: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寧六路219號
截至2015年5月,學校校園佔地2189畝,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199萬余冊,資料庫總量達36種;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多人,教師1500多人;下設22個院(部),開辦55個本科專業。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簡介
202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建校60周年「校慶年」,謹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賢達和廣大校友表達衷心的感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學校始建於1960年,應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 南京大學 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先後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現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學校坐落於南京江北新區,校園佔地面積約兩千畝。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余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學生1700餘名。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大氣科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蟬聯全國第一、獲評A+等級,氣象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地球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4個學科躋身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擁有大氣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科學技術史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1個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分布於理、工、文、管、經、法、農、藝、教育9個學科領域,設有「大氣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現有大氣科學學院、應用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學院、地理科學學院、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海洋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軟體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法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工程學院、商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化學與材料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等22個專業學院,設有龍山書院(大類培養)、雷丁學院(中英合作)、長望學院(拔尖培養)、應用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藕舫學院(創新創業)、濱江學院(獨立學院)等高水平辦學機構。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700多人,具有博士學位達84.9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經歷達65.62%。專任教師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4人、教育部特聘(講座)教授4人、國家傑青項目獲得者8人、國家特聘專家13人、*領軍人才4人、「973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1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國家海外引才計劃青年學者、教育部青年學者、國家優青、萬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0餘人,以及省部級人才工程項目入選者、省教學名師等600多人次。現擁有教育部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育部長江創新團隊、江蘇雙創團隊等省部級及以上教學科研團隊28個。
學校堅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學科研資源豐富,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中心、國家級眾創空間、集群計算機中心等27個實踐教學平台,「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為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數值天氣預報》《大氣物理學》《環境科學概論》《氣候變化與人類社會》等課程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擁有一批國家級規劃教材;建有氣候與環境變化國際聯合實驗室、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數字取證工程研究中心、中國氣象局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省重點智庫氣候與環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區發展研究院等30多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台,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創辦有《大氣科學學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閱江學刊》三份學術期刊。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235萬余冊,資料庫總量40餘種,中外電子圖書189萬種,電子期刊119萬余冊,年訂閱紙質中外期刊1051種,是國內大氣科學類文獻最齊全的高校圖書館。 ;
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於南京哪個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於南京盤城鎮,具體地址是江蘇省南京市寧六路219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始建於1960年,應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
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先後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現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學校坐落於南京江北新區,校園佔地面積約兩千畝。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余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學生1500餘名。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大氣科學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蟬聯全國第一、獲評A+等級。
氣象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氣象裝備、環境工程、通信工程等8個學科獲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立項,地球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4個學科躋身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
(8)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哪裡學習擴展閱讀:
一、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青3人、國家千人計劃6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四青」人才12人,各類國家級人才工程共40多人。
省部級人才工程、教學名師共400多人次,擁有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長江創新團隊、江蘇雙創團隊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團隊24個,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達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經歷達46%。
二、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5月,學校有大氣科學學院、應用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學院、水文氣象學院、海洋科學學院、地理與遙感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與控制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軟體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語言文化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濱江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大學體育部等22個院(部)和長望實驗班,開辦57個本科專業,覆蓋理、工、管、文、 經、法、農、藝八大學科門類。
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浦口區哪個街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於南京市浦口區寧六路219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園佔地面積約2000畝,設有22個專業學院,開設68個本科專業,擁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專任教師1700多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余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學生1600餘名。
(9)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哪裡學習擴展閱讀:
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環境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大氣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雷電防護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環境工程
國家級教學團隊:大氣科學專業課主幹程群教學團隊(帶頭人:管兆勇)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大氣科學與環境氣象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大氣科學與氣象信息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南京菲尼克斯電氣有限公司
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理科實踐教育基地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財務與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精品課程:天氣學、數值天氣預報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氣象與生活、大氣污染——人類面臨的挑戰、氣象史話
參考資料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屬於哪個街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於南京盤城鎮寧六路街道。
該學校坐落於南京江北新區,校園佔地面積約兩千畝。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余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學生1500餘名。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大氣科學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蟬聯全國第一、獲評A+等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享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其前身南京氣象學院始建於1960年,1978年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國氣象局三方共建,以及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共建的全國重點高校,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教育培養體系,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大氣科學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