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療衛生人員實施接種應當告知
法律分析:醫療衛生人員實施接種,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現場留觀等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應當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 第四十五條 醫療衛生人員實施接種,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現場留觀等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應當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有接種禁忌不能接種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向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提出醫學建議,並如實記錄提出醫學建議情況。
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檢查受種者健康狀況、核查接種禁忌,查對預防接種證,檢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觀、批號、有效期,核對受種者的姓名、年齡和疫苗的品名、規格、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做到受種者、預防接種證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確認無誤後方可實施接種。
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對符合接種條件的受種者實施接種。受種者在現場留觀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及時採取救治等措施。
⑵ 預防接種時的「三查七對五告知」制度具體內容是什麼
「三查七對」,是指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檢查受種者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查對預防接種證(卡),檢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觀、批號、有效期;
核對受種者的姓名、年齡和疫苗的品名、規格、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做到受種者、預防接種證(卡)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確認無誤後方可實施接種。
五告知是指告知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價格和接種後的留觀時間。
(2)接種疫苗應當告知哪些信息擴展閱讀:
2019年4月20日,針對一些地方在預防接種環節發生的疫苗過期、掉包等事件,20日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的疫苗管理法草案提出,進一步加強預防接種管理,規范預防接種行為,明確將「三查七對」要求和接種信息可追溯、可查詢寫入法律草案。
草案二審稿增加了四方面規定。
一是接種單位應當加強內部管理,開展預防接種工作應當遵守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和接種方案。
二是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加強對接種單位預防接種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疫苗使用的管理。
三是明確「三查七對」要求,規定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嚴格核對有關信息,確認無誤後方可接種。
四是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完整、准確記錄接種疫苗的最小包裝單位的識別信息、有效期等,確保接種信息可追溯、可查詢。
⑶ 預防接種第二類疫苗應當告知什麼內容
No.1 疫苗的分類
1、免疫規劃疫苗,是指居民應當按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原來名稱:第一類疫苗)
2、非免疫規劃疫苗,是指由居民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原來名稱:第二類疫苗)
No.2 預防接種前告知和記錄
1、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應當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
2、有接種禁忌不能接種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向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提出醫學建議,並如實記錄提出醫學建議情況
No.3 請接種疫苗前做好三查七對
1、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
(1)檢查受種者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
健康狀況:體溫、皮膚;接種禁忌
(2)查對預防接種證(卡)
證、信息化系統、卡信息
(3)檢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觀、批號、有效期
檢查程序
(4)核對受種者的姓名、年齡和疫苗品名、規格、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
2、做到受種者、預防接種證(卡)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確認無誤後方可實施接種
No.4 接種後留觀
1、疫苗對於人體畢竟是異物,在誘導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對特定疾病的保護力的同時,由於疫苗的生物學特性和人體的個體差異,有少數接種者會發生不良反應
2、受種者接種後要在接種單位留觀至少30分鍾
No.5 國家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
1、在兒童出生後一個月內,其監護人應當到兒童居住地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接種單位或者出生醫院為其辦理預防接種證。接種單位或者出生醫院不得拒絕辦理。監護人應當妥善保管預防接種證
2、預防接種實行居住地管理,兒童離開原居住地期間,由現居住地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接種單位負責對其實施接種
No.6 預防接種證辦理管理
1、預防接種證是兒童接種疫苗的證明性文件,是一種健康信息管理的方式
2、兒童接種疫苗時,監護人需要攜帶預防接種證
3、醫療衛生人員接種疫苗做好記錄後,需要將預防接種證交回監護人
4、預防接種證是疫苗接種信息的憑證,是有關疫苗接種狀況的證明,也是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的依據,需要長期妥善保管
⑷ 接種後應當告知受種者或其家長監護人哪些內容
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檢查受種者健康狀況、核查接種禁忌,查對預防接種證,檢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觀、批號、有效期,核對受種者的姓名、年齡和疫苗的品名、規格、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做到受種者、預防接種證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確認無誤後方可實施接種。
一、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疫苗接種前,對受種者應履行什麼告
1,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詢問受種 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 情況。
2.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應當了解預防接種的相關知識,並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
3.對於因有接種禁忌而不能接種的受種者,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對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提出醫 學建議。受種者或監護人要求自費選擇接種第一類疫苗的同品種疫苗的,提供服務的接種單位還應當告知費用承擔、異常反應補償方 式等。
二、醫護人員在接種疫苗時,沒有嚴格按照接種規范操作致損,應當如何賠償?
1.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
2.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對符合接種條件的受種者實施接種,並依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填寫並保存接種記錄。如果醫護人員在接種疫苗時違反操作規范則推定醫院有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
三、醫療衛生人員實施預防接種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1、確定受種對象
根據國家免疫規劃疫苗規定的免疫程序,確定受種對象。受種對象包括:本次應種者、上次漏種者和流動人口等特殊人群中的未受種者。清理接種卡(簿),根據接種記錄核實受種對象。主動搜索流動人口和計劃外生育兒童中的受種對象,與本地兒童同樣管理。
2、通知兒童家長或其監護人
採取預約、通知單、電話、口頭、廣播通知等適當方式,通知兒童家長或其監護人告知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和相關要求。
3、分發和領取疫苗
根據各種疫苗受種人數計算領取疫苗數量,做好疫苗領發登記。
4、准備器材
按受種對象人次數的1.1倍准備注射器材。自毀型注射器和普通一次性注射器由上級單位隨疫苗一並下發,領發時做好登記。使用前要檢查包裝是否完好並在有效期內使用。備好喂服脊灰疫苗的清潔小口杯、葯匙。
5、准備葯品、器械
准備75%乙醇、95%乙醇、鑷子、棉球杯、無菌干棉球或棉簽、治療盤、體溫表、聽診器、壓舌板、血壓計、1:1 000腎上腺素、自毀型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及污物桶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
第四十五條
醫療衛生人員實施接種,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現場留觀等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應當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有接種禁忌不能接種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向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提出醫學建議,並如實記錄提出醫學建議情況。
⑸ 新冠疫苗接種提醒簡訊有哪些
如下:
1、【xxx街道辦】溫馨告知:新一批新冠疫苗(第一針次)接種開始了!數量有限打完為止。6月xx日(本周二)下午xxx點開始;地點:xxx婦兒醫院(xxx27號),請攜帶身份證接種疫苗,注意事項可咨詢區疾控中心電話xxxxx。
2、【xx街道辦】18歲以上居民朋友可於xx月xx日14:30-20:00,免費接種新冠疫苗。請攜帶身份證前往xx衛生服務中心接種,疫苗有限,盡量早到。
介紹
2021年6月15日,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突破9億劑次,覆蓋超過6億人,疫苗接種劑次和覆蓋人群數量,都居於全球首位。
截至2021年10月13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22550.4萬劑次。
⑹ 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中規定,應當向受種者或監護人告知什麼內容
《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規定,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
⑺ 接種疫苗須知
法律分析: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1、正在發熱或持續發熱者,應查明原因,待體溫恢復正常後再接種為宜。2、過敏體質,如有哮喘、血清病、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黴素、磺胺、福爾馬林等葯物過敏者注意疫苗免疫接種時出現過敏反應。3、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如低體重、早產。4、對現患有急性或慢性嚴重疾病(活動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腎臟疾病、嚴重心臟病等)或其痊癒後還不足兩周的患者,建議暫時不接種疫苗。5、神經系統疾病、嚴重佝僂病、重度營養不良不宜接種疫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 第四十五條 醫療衛生人員實施接種,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現場留觀等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應當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有接種禁忌不能接種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向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提出醫學建議,並如實記錄提出醫學建議情況。
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檢查受種者健康狀況、核查接種禁忌,查對預防接種證,檢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觀、批號、有效期,核對受種者的姓名、年齡和疫苗的品名、規格、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做到受種者、預防接種證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確認無誤後方可實施接種。
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對符合接種條件的受種者實施接種。受種者在現場留觀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及時採取救治等措施。第四十五條 醫療衛生人員實施接種,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現場留觀等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應當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有接種禁忌不能接種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向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提出醫學建議,並如實記錄提出醫學建議情況。
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檢查受種者健康狀況、核查接種禁忌,查對預防接種證,檢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觀、批號、有效期,核對受種者的姓名、年齡和疫苗的品名、規格、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做到受種者、預防接種證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確認無誤後方可實施接種。
醫療衛生人員應當對符合接種條件的受種者實施接種。受種者在現場留觀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及時採取救治等措施。
⑻ 接種麻風疫苗免疫告知的內容包括哪些
告知的內容包括:預防的疾病、疫苗的主要成分、作用、接種對象、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收費標准等。
接種麻風疫苗可以預防麻疹和風疹;接種對象主要為≥8月齡兒童。
【禁忌】
(1)已知對該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及抗生素過敏者;
(2)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發熱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
(4)患腦病、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
【注意事項】
(1)接種疫苗之前,應如實向預防接種醫生告知兒童身體健康狀況。若有感冒、發熱等症狀,請咨詢預防接種醫生,根據醫生建議進行接種;
(2)接種疫苗後,須在接種單位留觀至少30分鍾。若兒童出現輕度發熱等一般反應,通常不需任何處理。高燒不退或伴有其他並發症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若兒童此前注射過免疫球蛋白,則應間隔≥3個月接種含麻疹成分疫苗,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⑼ 疫苗接種宣傳內容有哪些
疫苗接種宣傳內容:
1、給兒童適時免疫是每個兒童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2、兒童免疫要全程,兒女才有好前程。
3、預防接種,享受健康。
4、實施免疫規劃,保護兒童健康。
5、免疫接種是保障兒童身體健康的一次最佳機會。
6、關愛兒童做好免疫從現在開始。
7、好好免疫,天天健康。
8、讓每個兒童都能按時接種疫苗是各級政府的責任。
9、一分預防一片心,預防接種獻愛心。
10、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來。
11、接種疫苗花費少,漏種疫苗患病花費大。
12、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
13、要健康,先預防。
14、接種疫苗保障兒童身體健康。
15、是每個兒童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16、常打預防針,寶寶不生病。
17、預防接種,為兒童築起健康的起跑線。
18、讓每一名兒童都能按時接種疫苗是各級政府的責任。
19、寶寶即時接種,就是種下希望。
20、計劃免疫——一個都不能少。
21、免疫——傳染病的天敵。
22、疾病——健康的。大敵,疫苗——預防的武器。
23、讓每一個未免疫的兒童得到免疫。
24、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
25、預防接種好,寶寶疾病少。
27、打針防病有好處,子女健康才能富。
28、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
29、別忘打針防病保健康。
30、關愛兒童,計劃免疫。
31、開展麻疹疫苗接種,控制麻疹流行。
32、健康就是幸福。
33、同樣的權利,同樣的健康—關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
34、接種疫苗,遠離疾病。
35、播種健康,呵護未來。
36、實施計劃免疫,讓您的娃娃獲得抵抗力。
37、防病要打預防針,快去當地疾控中心。
38、兒童健康樂全家。
39、服糖丸防癱防殘防麻痹,種疫苗利國利民利自己。
40、一分預防勝於十二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