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橢圓囊和球囊偵測什麼信息

橢圓囊和球囊偵測什麼信息

發布時間:2022-11-03 07:33:07

Ⅰ 膜迷路分為哪三大部分

膜迷路包括橢圓囊和球囊、膜半規管及耳蝸管。

1、橢圓囊

橢圓囊位於前庭後上部的橢圓囊隱窩中,為不規則的橢圓形囊狀結構,借結締纖維組織、微血管和前庭神經的橢圓囊支緊密連於骨壁。

2、球囊

球囊位於前庭下方的球囊隱窩中,成球形,借結締纖維組織、微血管和前庭神經的球囊支緊密連於骨壁。

3、膜半規管

膜半規管附著於骨半規管的外側壁,借5孔與橢圓囊相通,約占骨半規管腔隙的1/4。但壺腹膜幾乎充滿骨壺腹的大部空間,膜壺腹附著於骨壺腹外側壁的橫行壺腹溝中,前庭神經的壺腹支由此進入。

4、膜蝸管

膜蝸管又名中階,位於蝸螺旋管內的骨螺旋板與外壁之間,亦在前庭階及鼓階之間,內含內淋巴。膜蝸管乃一螺旋形的膜性盲管,兩端均為盲端,頂端稱頂盲端,終於螺旋板溝處,共同圍成蝸孔;前庭部稱前庭盲端,近前庭盲端處有一小孔接連合管,藉此與球囊相通。

相關疾病——膜迷路積水

膜迷路積水被認為是臨床上梅尼埃病等耳科疾病的基本病理改變。現如今關於膜迷路積水產生原因的動物模型有內淋巴囊填塞法、注射血管加壓素法、免疫法、兩相法、腹腔注射醛固酮法等,每種模型都有各自的特點,但不同造模方法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Ⅱ 前庭覺感統失調的表現和訓練方法

前庭覺失調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七大類的問題:第一,運動問題。包括平衡感不良;運動計劃能力差;第二,空間感的問題;對環境的知覺多多少少都有問題。第三,肢體做交叉動作時有困難;左右手交叉活動時,無法有效地控制,第四、身體不協調;很難雙手或雙腳合並做相同的動作,第五、視覺統合不足,眼球運動有困難,眼球無法控制視覺移動;第六、專注力問題,好動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性格上也可能比較喜歡惹別人、浮躁、脾氣差。第七、話多.但是缺乏組織性,喜歡重復別人的話,用詞混淆。
對於前庭覺失調的孩子最主要的前庭覺的訓練方法,主要是六類運動。前庭覺感統失調的表現和訓練方法旋轉抱筒、旋轉木馬、旋轉座椅等,搖晃運動:鞦韆上的,大龍球上的,床上的,父母把孩子抬起來搖晃。平衡運動: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跳躍性運動:蹦床、跳球、有彈性的床上跳等。要求一定姿勢的運動:踩踏車;三級跳;特別是小孩子的爬行。帶來速度感、位置感、距離感變化的運動:滑板車;接、投球的游戲。
【拓展資料】
一、前庭( vestible)是指人和脊索動物身體器官內的某些空腔。如鼻前庭、口腔前庭、耳前庭等。耳前庭是內耳中維持平衡的器官。感統失調、暈車等現象很多就是由於前庭神經發育不良造成的。
二、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長在頭顱的顳骨岩部內。前庭(三個半規管、球囊、橢圓囊)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內耳又稱"迷路"),前庭就在人的內耳中,是內耳器官之一,由三個半規管和球囊、橢圓囊組成。它和耳蝸緊密相連,總稱位聽器官。前庭器官小且復雜,彎彎曲曲硬管里套著軟管,半規管內和球囊、橢圓囊內還充滿著叫內淋巴液的液體。前庭器官有特殊的解剖結構和功能特徵。
三、內耳的前庭和耳蝸總稱位聽器官,顧名思義就是感知位置和聽覺的,前庭感知人體空間位置,後者負責聽覺。前庭的三個半規管感知身體旋轉的角加速度,球囊、橢圓囊感知直線加速度。例如坐在行進的車中即使閉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車的加速、減速或轉彎;又如乘坐電梯時那種升、降的感覺,這些都是半規管、耳石器感知的。
四、前庭感受器感知人體在空間的位置及其位置變化,並將這些信息向中樞傳遞,主要產生兩個方面的生理效應:一方面對人體變化了的位置和姿勢進行調節,保持人體平衡;另一方面參與調節眼球運動,使人體在體位改變和運動中保持清晰的視覺,故它對保持我們的姿勢平衡和清晰的視覺起重要作用。
五、人體平衡系統也是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平衡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內耳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的主要神經末梢感受器官(其次為視覺和本體感受器)。三者只要其中任何一種感受器向中樞傳入的沖動與其它兩種感受器的傳入沖動不協調一致,便產生眩暈。另一方面,因內耳前庭神經系統是維持人體平衡功能的主系統,且與全身其它系統存在廣泛聯系,其自身疾患或其它系統疾患累及前庭系統均能導致眩暈。故眩暈多由內耳前庭系統不協調引起,約占眩暈病例的70%。

Ⅲ 半規管是什麼

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是維持姿勢和平衡有關的內耳感受裝置,內耳的組成部分。由上、後和外三個相互垂直的環狀管,即上半規管、後半規管和外側半規管組成,連結內耳與前庭。

半規管是內耳迷路的一種管狀的器官結構。半規管是有三個半圓的小管組成,三個小管相互垂直。半規管上帶走感覺器官,能感覺方向,主要是用來維護身體平衡。當人轉圈圈的時候會暈,就是因為轉的時候導致半規管的感覺混亂造成的。

(3)橢圓囊和球囊偵測什麼信息擴展閱讀:

耳朵的奧秘:

1、有些頭暈跟耳朵有關。內耳前庭半規管的重要功能是保持身體平衡,其中的內淋巴液水平一旦受到干 擾,就會導致頭暈。這也是旋轉速度太快,人們會感到頭昏眼花的原因。

2、打哈欠耳內異響。咽鼓管是連接中耳與鼻咽部的通道,正常情況下,它是打開的,能使內耳壓力與外部氣壓達到穩定狀態。打哈欠時,咽鼓管是閉著的,這就會引起耳部通氣不順暢,耳內氣壓不足,產生跟坐飛機、乘高空纜車時一樣的悶脹感,感覺聽到異響。

3、耳朵會影響味覺。研究表明,28%~80%的中耳手術患者會出現味覺異常問題。這是因為穿過中耳的鼓索神經連接著味蕾和大腦,一旦耳朵受損,就很可能影響味覺的判斷能力。

4、耳朵具有自潔功能。耳道中的毛孔會產生耳垢(俗稱耳屎),而耳朵中的纖毛則會將耳垢推出耳道。專家提醒,噴發膠時最好保護好耳道,否則容易影響耳垢自然脫落,導致耳朵疼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半規管

人民網-耳朵的九個奧秘

Ⅳ 半規管里有什麼感受器

半規管
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

維持姿勢和平衡有關的內耳感受裝置,包括橢圓囊(utricle)、球囊(saccule)和三個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

位置和結構 前庭器官都是膜質管道,和蝸管一樣因構造麯折繁復,有膜迷路之稱。管道中充滿內淋巴,其外面的骨迷路和外淋巴起著保護作用。橢圓囊和球囊位於內耳前庭腔內。它們的前面為耳蝸,後面為三條半規管。兩囊之間有短管相通,半規管與耳蝸又分別與兩囊相連通,所以膜迷路各部分之間的內淋巴是相通的。橢圓囊和球囊的囊壁上,各有一個直徑為2毫米多、加厚的小區域,稱為囊斑(macula)。囊斑也稱位覺斑,由一層結締組織、一層上皮和耳石膜組成。耳石膜覆蓋在囊斑上皮層表面,為一層厚的蛋白樣膠質膜,它的淺層含有碳酸鈣和蛋白質組成的結晶體,稱為耳石(otolith),所以橢圓囊和球囊也稱耳石器官。囊斑上皮內含有毛細胞及支持細胞兩種細胞。毛細胞為感覺上皮細胞,夾在支持細胞之間,其底部為前庭神經節內的雙極細胞的周圍突所包繞。毛細胞的頂端有一束纖毛伸入至耳石膜內。三條半規管(外半規管、上半規管和後半規管)互成直角,代表空間的三個面。外半規管又稱水平半規管,當人直立時,它和地面成30°角,如頭部向前傾30°,則它恰與地面平行。上半規管、後半規管又稱垂直管,與地面成垂直關系。每管均有一端略膨大,稱壺腹(ampullae)。壺腹內一側粘膜增厚,並向管腔內突出,形成一個與管長軸相垂直的壺腹嵴。壺腹嵴的構造與囊斑相似,其不同處為毛細胞頂端的纖毛束較長,並包埋於高帽狀的膠質性的終帽(也稱蓋帽)內,其中無耳石,但終帽與嵴上皮之間有一微細的腔隙,此腔隙與毛細胞的纖毛活動有關。壺腹嵴毛細胞的基部也被前庭神經節細胞周圍突的末梢所包繞。

適宜刺激及其作用 橢圓囊和球囊的適宜刺激為耳石的重力。因此,它們是提供與地心引力有關的頭部方位(傾斜度)的信息的,也因直線加(減)速運動而興奮。頭部處於正常位置時,耳石與毛細胞間呈一定的壓力關系。頭部位置改變時,兩者在空間的相對位置也發生改變,耳石就不同程度地牽拉毛細胞的纖毛,從而刺激了毛細胞。毛細胞興奮後,沖動經前庭神經傳至前庭神經核,反射性地引起肌緊張的變化,維持了身體平衡。半規管的適宜刺激是旋轉加速運動。在頭旋轉時,內淋巴因惰性而向與旋轉相反的方向移位,終帽隨之彎曲變形,這就間接地刺激了毛細胞及其基部的前庭神經末梢。電生理研究表明:當頭部在靜位狀態下,終帽內的神經末梢發放一定的沖動。當終帽向一側移位,即當水平管內淋巴流向壺腹和垂直管內淋巴流出壺腹而導致終帽彎曲時,沖動發放增加;當向相反方向移位時,發放就減少。旋轉在等速持續進行時,發放開始時與加速度時相同,以後逐漸恢復到原先水平,而旋轉突然停止時(減速運動),則終帽也受到移位,但方向與開始時相反。雖然內淋巴移位在3秒內即停止,而終帽卻要25~30秒鍾才回到靜息狀態,此時,人會有一種向相反方向旋轉的感覺。

Ⅳ 耳內半規管有什麼作用

半規管是維持姿勢和平衡有關的內耳感受裝置,是內耳的組成部分,由上、後和外三個相互垂直的環狀管,即上半規管、後半規管和外側半規管組成,連結內耳與前庭。其一端有一個膨大的部分,稱為壺腹,具有隆起的隔膜,其中有感覺細胞,與前庭中的橢圓囊相通,分為外周的骨半規管和中央的膜半規管兩部分。半規管的功能,橢圓囊和球囊的適宜刺激為耳石的重力,因此提供與地心引力有關的頭部方位的信息,也因直線加速運動而興奮。半規管是維持姿勢和平衡有關的內耳感受裝置,是內耳的組成部分,由上、後和外三個相互垂直的環狀管,即上半規管、後半規管和外側半規管組成,連結內耳與前庭。其一端有一個膨大的部分,稱為壺腹,具有隆起的隔膜,其中有感覺細胞,與前庭中的橢圓囊相通,分為外周的骨半規管和中央的膜半規管兩部分。半規管的功能,橢圓囊和球囊的適宜刺激為耳石的重力,因此提供與地心引力有關的頭部方位的信息,也因直線加速運動而興奮。

Ⅵ 書上寫橢圓囊和球囊位於骨迷路的前庭部,又寫膜迷路由橢圓囊和球囊、膜半規管和蝸管3部分組成。請問:

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由緻密骨質構成。
可分三部分:耳蝸、前庭和半規管,從前向後沿顳骨岩部的長軸排列,三者彼此相通。 (一)前庭 前庭 vestibule是位居骨迷路中部的空腔,內藏膜迷路的橢圓囊和球囊。前庭的後部有五個小孔通三個半規管,前部有一大孔,通連耳蝸。前庭的外側壁即鼓室的內側壁,有前庭窗。內側壁是內耳道的底,有神經穿行。
(二)骨半規管 骨半規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為 三個C形的互成直角排列的小管,分別稱為前、後和外骨半規管。外骨半規管凸向外方,呈水平位,故又稱水平半規管。前骨半規管凸向上方,與顳骨岩部的長軸垂直;後骨半規管凸向後外,與顳骨岩部的長軸平行。每個半規管都有兩骨腳,一為單骨腳,一為壺 腹骨腳。壺腹骨腳上有膨大的骨壺腹,前、後骨半規管的單骨腳合成一個總骨腳,因此三個半規管只有五個開口與前庭
(三)耳蝸 耳蝸cochlea位於前庭的前方,形如蝸牛殼。蝸底朝向後內(即內耳道底);尖端朝向前外,稱做蝸頂。耳蝸的中央是骨松質組成的蝴軸,呈水平位圓錐形。耳蝸實為蝸螺腕管(骨蝸管)環繞蝸軸約兩圈半形成。蝸螺旋管起於前庭,以盲端終於蝸頂。其底圈相當於鼓室內側壁的岬的後部。自蝸軸發出的骨螺旋板突入蝸螺旋管,此板未達蝸螺旋管的對側壁,其缺空處由膜迷路(蝸管)填補封閉。故耳蝸內共有三條管道,即上方的前庭階,起自前庭,於前庭窗處為中耳的鐙骨所封閉,中間是膜蝸管,其尖端為盲端終於蝸頂處;下方是鼓階,終於蝸窗上的第二鼓膜。前庭階和鼓階在蝸頂處借蝸孔彼此相通。

Ⅶ 突然頭暈醫學稱耳息又稱良位是什麼意事

眩暈和頭暈不是一回事,這倒不是咬文嚼字,頭暈和眩暈雖然病人講述病情是經常混合使用,但在醫學上這兩者是不同的。
眩暈是指病人發病時感到天旋地轉,如坐舟車,發病時兩眼緊閉,雙手握床,惟恐從床上摔下來,伴惡心嘔吐,嚴重時口吐苦水,腹痛腹瀉,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症狀雖嚴重,但病人意識清醒,有些病人也可感到周圍景物左右擺動,或上下浮動,以上症狀稱為眩暈,它是內耳疾病所特有的症狀。
頭暈是指病人發病時感覺到頭昏腦脹的感覺。比如,高血壓病人發病時的感覺、睡眠不足及飲酒過量的頭昏沉沉的感覺等應稱之為頭暈;而那些久蹲、久坐突然站起感到雙眼發黑,眼冒金花,站立不穩或某種原因導致短暫意識喪失,突然摔倒等,這也不是眩暈而是暈厥。無論是頭暈或是暈厥都是由各種與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引起,與內耳性眩暈有本質的區別。
2.眩暈就是梅尼埃(美尼爾)病嗎?
美尼爾病現在的正式名稱叫"梅尼埃病",它幾乎成了眩暈症的代名詞。眩暈病人就診時大多都會問醫生自己是不是得了梅尼埃病,其實梅尼埃病約只是引起眩暈的疾病之一,占眩暈病的百分之四,沒有想像中的多。梅尼埃病發作時的特徵是劇烈的旋轉性眩暈、惡心、嘔吐,多伴有耳鳴、耳悶堵感及波動性的聽力減退(發作時聽力減退,緩解後聽力又基本恢復),約三、四小時後上述症狀會逐漸消失,仿如暴風雨過後雨過天青的感覺。如果未經治療,眩暈會反復發作,病人聽力呈波浪式下降,逐漸變差,耳鳴可能會轉為持續性。梅尼埃病多發生在二十歲至四十歲之間,男女發生率相當,還與遺傳有關,其基本病理特徵是某種原因導致內耳的內淋巴積水腫。內耳之半規管與耳蝸其內都有水的存在,稱為內淋巴液,內淋巴液分泌過多而膨脹導致內淋巴水腫,所以發作時耳內會有漲滿感。
梅尼埃病不會天天發作,發作時間不會少於一小時也不會超過半天,一定會有耳鳴或耳漲的戚覺,初次發作聽力可能不受影響,抓住這幾個原則,就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得梅尼埃病。
3.引起眩暈的原因是什麽?
引起眩暈的疾病種類很多,大約有上百種病可以引起眩暈,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按照病變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大類。中樞性眩暈是由腦組織、腦神經疾病引起,比如聽神經瘤、腦血管病變等,約占眩暈病人總數的30%。周圍性眩暈約佔70%,多數周圍性眩暈與我們的耳朵疾病有關。周圍性眩暈發作時多伴有耳蝸症狀(聽力的改變、耳鳴)和惡心、嘔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部分疾病可反復發作性眩暈,自行緩解。
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前庭器官在人的內耳中,它和耳蝸緊密相連,總稱位聽器官。位置的位,聽覺的聽。前庭負責身體的平衡,耳蝸負責聽聲音。哥倆住"伙單元"。今天暫時不提耳蝸,主要說一下前庭。前庭由三個半規管和球囊、橢圓囊組成。他們的結構非常復雜,硬管里套著軟管,彎彎曲曲。前庭內充滿液體,在管的膨大處又有稱為纖毛的結構,當人體運動或者乘車啟動、加速、減速、轉彎時,前庭內的液體就要流動,帶動毛細胞的纖毛發生相應的彎曲,產生生物電,向內傳到高級神經中樞,使我們感覺倒運動的狀態。向下傳到頸肌和四肢肌肉反射運動來保持平衡。保持兩側前庭功能對稱性和和均衡性,來完成人體協調運動,。前庭系統的任何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或出現病變都會破壞這種平衡,造成平衡紊亂。這時病人就會感到眩暈。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一架飛機,他有兩個引擎,兩個引擎都正常工作時,飛機平穩飛行。如果一個引擎出現故障,飛機就會偏離正常航線或翻滾,但經過飛行員調整,一個引擎的飛機還可以平穩飛行。如果出現故障的引擎時工作時不工作,飛機又會偏離航向。人體就象一架飛機,兩側內耳前庭平衡器好比飛機的兩個引擎,一側前庭出現病變時就會出現眩暈,平衡失調。經過一段時間休息、治療後,眩暈可以緩解。其中大多數情況下是對側前庭代償重新建立平衡的結果,只有少部分病人是受損的前庭功能恢復。如眩暈的病因不能解除,反復影響前庭系統,受損的前庭功能時好時壞,臨床上就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眩暈或漸進性聽力下降。
梅尼埃病是一種原因不明內耳的膜迷路積水,迷路壓增高,壓迫神經節細胞和毛細胞而發生眩暈。是前庭性眩暈里最常見的。他的病因與內淋巴的吸收障礙、免疫反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4.耳朵不是聽聲音的嗎?怎麼和眩暈還有關系?
通常人們只了解耳朵聽覺功能,但它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平衡功能。人體平衡功能是靠前庭、視覺和軀體本體感覺三者共同維持的,其中前庭功能起主導作用。前庭就在人的內耳,兩只耳朵內一邊一個,共同協調配合,調節人體平衡。我們看左圖:負責平衡的前庭和負責聽覺的耳蝸在一起,耳蝸稍靠前,前庭靠後,總稱"位聽器官"。前庭又由後部的三個半規管和中部的橢圓囊、球囊(蘭色部分)組成,橢圓囊、球囊又稱耳石器,它與三個半規管統稱為前庭末梢感受器。半規管負責感知角加速度,如汽車轉彎、飛機翻滾飛行以及各種游藝中的旋轉活動刺激等;橢圓囊、球囊負責感知直線加速度,如汽車的啟動剎車、加減速、電梯升降刺激等。如果前庭受病理刺激或由於車船過度顛簸,頻繁地加減速等刺激,當刺激量超過人的最大耐受限度時病人就要發生眩暈。所以,眩暈與耳朵有密切關系。
5.那麼耳朵里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病人會感到眩暈?
剛才已講過,前庭末梢感受器以及與其相聯系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任何病理刺激都可產生眩暈。常見病因有以下幾種類型:①細菌或病毒侵犯前庭神經,如迷路炎或前庭神經炎。②耳毒葯物中毒,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及水楊酸類等耳毒葯物對內耳前庭系統的毒性損傷;③前庭系統供血不足,如椎基底動脈系統血管痙攣或內耳迷路小動脈發生栓塞等。④內耳膜迷路積水,最常見的就是梅尼埃病。⑤前庭耳石器的耳石由於某些原因脫落掉到敏感區產生不良刺激也引起眩暈,醫學上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總之眩暈的病因很多,還有一些原因至今不明。
6.暈車、暈船我們比較熟悉,原來以為跟汽車的檔次和聞汽油味有關,現在看來是否也與耳朵有關?
暈車、暈船又叫暈動病,它和耳朵有直接關系。前面已經說過,人的前庭負責感知人體空間位置和運動狀態,如果所乘坐車船發生的轉彎、加速、剎車過於頻繁,船體過度搖擺對前庭產生的刺激程度超出人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我們稱為致暈閾值),人就要發生暈動病,這就是常說的暈車暈船。每個人的致暈閾值差異很大,有一些人致暈閾值很低,在別人感到很平常甚至很舒服的車船輕微的晃動,他就發生了眩暈,他就屬於暈動病的易感人群。當然正常人乘車船時間過長,或由於風浪太大,也可以發生暈動病。至於汽油味不是產生暈動病的根本原因,但可以加重和誘發暈動病。
7.耳性眩暈劇烈發作是否發生生命危險?
不會的,它雖然症狀劇烈,但病變集中在內耳系統,發作時病人意識清楚,不會發生生命危險。但應注意以下問題:①若眩暈伴較長時間劇烈嘔吐,應及時就診並適當補充液體。②如果由於化膿性中耳炎引起的眩暈應該即時手術,避免發生嚴重的顱腦並發症。③病人應遠離危險地區,如坑邊、井邊,以免突然摔倒,發生危險。④若病人有動脈硬化或腦動脈供血不足伴發眩暈應早治療原發病,避免病情加重,發生腦梗塞。
8.梅尼埃病眩暈有根治方法嗎?
梅尼埃病(過去稱"美尼爾氏病")尚無根治方法。該病發作時可讓病人靜卧,用些鎮靜止吐葯物、擴張血管葯,病情稍緩解,盡早到醫院治療。該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內耳膜迷路積水,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脫水葯可以減輕症狀。如病情反復發作,症狀明顯,也可選擇手術治療。針對不同病情可採用不同手術方法,如:內淋巴囊減壓分流術、迷路破壞術和各種進路的前庭神經切斷術等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除積水、制止眩暈。
9.為什麼感冒引起眩暈?
感冒本身不會引起眩暈,只是發燒時有頭暈、頭痛,但正如廣告所說"醫學研究證明,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病毒也可以同時侵犯內耳前庭神經,發生前庭神經炎引起眩暈。
10.病人平時不眩暈,只有躺下向某一側翻身時發生短暫眩暈,這是怎麼回事?
他可能患的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由於耳石器的耳石脫落到前庭的某個敏感區,當他向某一側翻身時,耳石隨之運動刺激敏感部位發生眩暈,躲開此位置眩暈緩解。這種病可以應用耳石手法復位,使耳石離開敏感區而治癒。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及復位治療)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患者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位置時出現的短暫劇烈旋轉性眩暈,約占所有眩暈患者的17%~22%。通常有以下特點:⑴多發生在患者向左或向右側卧及轉頭時,有數秒鍾的潛伏期;也有的無潛伏期,一旦轉到該誘發體位,旋轉性眩暈即刻出現。變換頭位後眩暈感立即消失,故患者被迫長期採取某一固定體位。⑵眩暈停止後,患者再快速坐起時又出現與原來側卧誘發的旋轉方向相反的眩暈。⑶眩暈僅持續數十秒,一般不超過1分鍾,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惡心。⑷當反復重復誘發體位後,短時間內誘發性眩暈可減輕,醫學上稱這一特點為"疲勞性"。正因其具有疲勞性、持續時間短及不伴有耳鳴、重聽等上述特徵,我們視之為良性的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本病屬於耳鼻喉科診治范疇,因為內耳由耳蝸和前庭器兩部分構成,前者感受聽力,後者感知和維持人體平衡。前庭器是平衡系統的末梢器官,它們與身體其它系統存在廣泛而密切聯系,故其直接或間接的功能異常是引起眩暈的主要原因。內耳的前庭平衡感受器又包括耳石器和三個半規管兩大部分,前者感知直線加速度,後者感知旋轉的角加速度。例如坐在行進的車中即使閉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車的加速、減速或前進;又如乘坐電梯時那種升、降的感覺,這些都是耳石器感知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病變就在內耳的耳石器。其基本發病過程是由於某種原因使耳石器的耳石脫落並異位進入半規管內,隨著頭在一定方向或位置上的變化耳石也隨之游動,同時對半規管的位置感受器產生了異常刺激,這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就發生了。它常常與下列因素和疾病有關,如:頭部外傷、外淋巴漏、前庭神經炎、迷路自發性病變、病毒性迷路炎、鐙骨手術以及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本病具有自限性,就是說一些患者可不經治療在短期內自愈,預後良好。但也有部分病例長年遷延不愈,甚至有些患者長期輾轉一些醫院,盲目地採用了多種檢查措施,花費大量醫療費卻難以明確診斷,更不能得到有效治療,造成很大痛苦,影響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既往本病缺乏確切有效的治療葯物和措施,傳統的保守治療主要採用前庭鍛煉,但鍛練過程中,患者要耐受反復頭位改變引起的眩暈而難以堅持。而前庭神經切斷術、後半規管阻塞術等手術治療因其固有的危險性、療效的不確定性難以為廣大患者接受。近年,國外學者根據其發病機理設計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即耳石復位法。其基本原理、方法是在特定的儀器監視下,對患者實施特殊的頭位運動,使異位游離於半規管中的耳石復位,從而終止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目前,我國一些大型醫院已經開展這項工作,天津市第一中心耳鼻喉醫院"眩暈診療康復中心"業已率先在我市成功引進這項技術,開展對該疾病的檢測、鑒別和治療工作,其治療過程僅需十幾分鍾,一般一次治療即可立即解除眩暈。該方法簡便易行,已成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首選治療措施。
11.眩暈經常反復發作,發作嚴重時天旋地轉,不敢睜眼,甚至惡心、嘔吐,下瀉,大汗淋漓,但過後又很快恢復正常,針對這種情況還需要治療嗎?
應做治療。首先應到醫院做專科檢查,明確診斷,然後做相應得治療。我們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減少並發症並提高治癒率。
治療包括:1一般性治療;2葯物性治療;3手術治療。
12.患者經常在家中發生眩暈,情況很可怕,患者也很恐懼。此時家人可以採取什麼措施給病人以幫助?
在眩暈急性發作時,應攙扶病人卧床休息,避免頭部活動。拉上窗簾使房間光線暗一些並保持安靜。安慰病人不要緊張,消除恐懼心理。還可給病人一些鎮靜劑,止吐葯物,如安定、維生素B6等等。眩暈症狀稍好轉後再送病人到專科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眩暈緩解後,病人應做適當的頭部和肢體的運動,早日擺脫虛弱狀態,並有利於視覺、本體感覺和前庭之間信號的恢復。

13.為什麼會暈船、暈車、暈機?
運動病又稱暈動病,是暈車、暈船、暈機等的總稱。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時,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過度運動刺激,前庭器官產生過量生物電,影響神經中樞而出現的出冷汗、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群。
內耳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對半規管和前庭的橢園囊和球囊。半規管內有壺腹嵴,橢園囊球囊內有耳石器(又稱囊斑),它們都是前庭末稍感受器,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半規管感受角加(減)速度運動刺激,而橢園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線加(減)速度的變化。當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發生旋轉或轉彎時(如汽車轉彎,飛機作園周運動),角加速度作用於兩側內耳相應的半規管,當一側半規管壺腹內毛細胞受刺激彎曲形變產生正電位同時,對側毛細胞則彎曲形變產生相反的電位(負電),這些神經末稍的興奮或抑制性電信號通過神經傳向前庭中樞並感知此運動狀態;同樣當乘坐工具發生直線加(減)速度變化,如汽車啟動、加減速剎車、船舶晃動、顛簸,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這些刺激使前庭橢園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向中樞傳遞並感知。這些前庭電信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致暈閾值,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要出現運動病症狀。每個人耐受性差別又很大,這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受視覺、個體體質、精神狀態以及客觀環境(如空氣異味)等因素影響,所以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現運動病症狀。

14.如何預防和治療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
確切地講運動病不是真正的疾病,與通常意義上的疾病不同,它僅僅是敏感機體對超限刺激的應急反應。因此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根治或治癒措施,現有的各種防治方法都是暫時緩解症狀或延緩它的發生。
運動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避免或離開能引起該病的環境,但這很不現實。以前防治療運動病多採用葯物,主要為鎮靜止吐葯,如乘暈寧、東莨菪鹼、安定等,抑制中樞興奮,緩解消化道痙攣。但這些葯物多有作用慢,口乾、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療效不理想。市場曾有一種耳後皮膚貼劑,為東莨菪緩釋劑可經皮膚滲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該葯物固有的副作用。其它如:貼肚臍、壓內關穴、開窗通風向前注視等也是常用而作用極有限的方法。還有就是前庭鍛煉方法,如同飛行員訓練一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反復刺激前庭,如:旋轉椅、鞦韆、俯虎、盪船等,使前庭產生適應習服,可以達到減輕運動病症狀的目的。但如果停止訓練或脫離該刺激環境,運動病症狀會再次出現。
既往,世界各個國家的前庭平衡醫學專家長期致力於運動病的防治研究,但收效甚微,終無突破。現在好了,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耳鼻喉研究所、眩暈診療康復中心主任,胡廣艾教授、主任醫師根據前庭平衡醫學原理,結合前庭臨床經典理論,經過十多年臨床潛心研究,發明了一種治療暈動病的儀器-電子防暈儀。該儀器可通過電子振盪產生脈沖電信號,再通過雙耳部電極作用於人體內耳平衡器官-前庭,抵消或削弱人體受到過度運動-直線和角加(減)速度刺激使前庭產生的過量生物電,減少和阻止前庭神經沖動向中樞傳遞,從而提高前庭器官對各種運動刺激的耐受性,達到治療運動病的目的。這是一種全新的、開創性的運動病治療方法,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能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一改往昔旅行時靠服鎮靜葯心煩、口乾、昏昏欲睡的狀態,使今日旅程瀟灑、輕快,盡情飽覽美麗的祖國山水,享受現代文明的快樂。
該研究課題經專家評審鑒定為"國際首創"水平,先後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全國發明博覽會銀獎、國家專利(98326062.1),列為天津市科技創新、推廣產品。該產品(津葯器監(准)字98第226031)一經投放市場,立即得到廣大運動病患者的好評。

15.為什麼暈車的人能夠開車,卻不能乘車?
因為運動病主要是人體前庭神經系統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故前庭神經系統的興奮度的高低是關鍵。前庭神經系統屬於低級中樞,它受大腦皮層高級中樞影響,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抑製作用。當暈車的人開車時,精神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大腦皮層高級中樞高度興奮對前庭系統產生抑製作用,自然就不會暈車了。而以乘客身份乘車時,則不具有這種效應。同樣,當戰斗警報拉響時,原來暈船的海軍將士即刻能夠以昂揚的鬥志投入戰斗。

16.為什麼有些人原來暈車,但得了眩暈症後卻不暈車了?
內耳前庭功能良好是產生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前庭功能喪失,人體也就失去接受各種加(減)速度運動刺激的能力,即各種引起運動病的不良或超限刺激對人體失去作用,所以,原來暈車者在得了眩暈症後,其中部分雙側前庭功能喪失者(耳毒性葯物中毒、雙側迷路切除術、反復的眩暈發作等)就不暈車了。

17.為什麼暈車的人所乘車輛越高級,越容易暈車?
盡管內耳前庭功能良好,能夠接受各種加(減)速度運動刺激,是產生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的基本條件之一,但是適宜產生運動病的加(減)速度運動刺激有一定的范圍,那些高頻率的顛簸(一般車輛產生)不是它的適宜刺激,而衡穩性能較好的車輛在運行中產生的涌動樣的加速度晃動才最合前庭的口味。所以車輛越高級,越容易暈車。

18.汽油味可以引起暈車嗎?
暈車是由於內耳前庭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汽油味可能會加重某些暈車人的惡心症狀,但不是引起暈車的原因。試想,呆在家中聞汽油會暈車嗎?至於有些人對汽油過敏,則另當別論。

Ⅷ 前庭功能檢查的介紹

當人體平衡出現障礙時,如走路向一側偏斜等,就需要作前庭功能檢查以確定前庭器有無疾病、其病變程度和性質。通過觀察前庭系病變引起的自發體征,或通過用某種生理性或非生理性刺激誘發前庭反應進行觀察,以助推斷前庭系病變的程度和部位。前庭功能是維持人體平衡的 3個主要因素之一。負責前庭功能的器官稱為前庭器,位於內耳,包括3個半規管(外、上和後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 橢圓囊和球囊中各有一囊斑,或稱耳石器。這些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 3個半規管司運動平衡(如走路、翻跟頭)。橢圓囊和球囊司靜止平衡(如坐或立)。

Ⅸ 前庭功能紊亂的治療,ORZ

1. 人的前庭是什麼器官?

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長在頭顱的顳骨岩部內。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內耳又稱"迷路"),前庭就在人的內耳中,是內耳器官之一,由三個半規管和球囊、橢圓囊組成。它和耳蝸緊密相連,總稱位聽器官。前庭器官小且復雜,彎彎曲曲硬管里套著軟管,半規管內和球囊、橢圓囊內還充滿著叫內淋巴液的液體。前庭器官有特殊的解剖結構和功能特徵。

2. 前庭感受器有什麼功能?

內耳的前庭和耳蝸總稱位聽器官,顧名思義就是感知位置和聽覺的,前庭感知人體空間位置,後者負責聽覺。前庭的三個半規管感知身體旋轉的角加速度,球囊、橢圓囊感知直線加速度。例如坐在行進的車中即使閉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車的加速、減速或轉彎;又如乘坐電梯時那種升、降的感覺,這些都是半規管、耳石器感知的。
前庭感受器感知人體在空間的位置及其位置變化,並將這些信息向中樞傳遞,主要產生兩個方面的生理效應:一方面對人體變化了的位置和姿勢進行調節,保持人體平衡;另一方面參與調節眼球運動,使人體在體位改變和運動中保持清晰的視覺,故它對保持我們的姿勢平衡和清晰的視覺起重要作用。

3. 前庭與眩暈有什麼關系?

眩暈是一種運動性或位置性幻覺,是體內病理、或生理性位置覺刺激與大腦高級感覺中樞的沖突,是人體平衡系統功能紊亂的表現,包括患者自身旋轉感或周圍景物旋轉感、擺動感、漂浮感、升降感及傾斜感等。而那些頭重、昏昏沉沉的感覺及暈厥則不屬於眩暈范疇。
人體平衡系統也是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平衡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內耳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的主要神經末梢感受器官(其次為視覺和本體感受器)。三者只要其中任何一種感受器向中樞傳入的沖動與其它兩種感受器的傳入沖動不協調一致,便產生眩暈。另一方面,因內耳前庭神經系統是維持人體平衡功能的主系統,且與全身其它系統存在廣泛聯系,其自身疾患或其它系統疾患累及前庭系統均能導致眩暈。故眩暈多由內耳前庭系統不協調引起,約占眩暈病例的70%。

4. 前庭功能檢測對人體有什麼傷害嗎?

由於大家對前庭功能及其檢測的情況比較陌生,一些患者對前庭檢測存在一些畏懼心理,經常把就診過程倒置,即將應最先做的前庭檢測放到最後進行,往往是既延誤診治,又增加就診成本費用。其實前庭檢測是屬生理性、功能性檢查,盡管檢測過程中少數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惡心等不適,但它對人體無沒有任何損害,故前庭檢測屬無創性檢測。

閱讀全文

與橢圓囊和球囊偵測什麼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交易所系統維護是多久 瀏覽:16
個人承包市場國家有哪些規定 瀏覽:358
傳遞信息怎麼更清晰 瀏覽:482
隱藏正在運行的程序是什麼 瀏覽:614
變電安裝技術總結怎麼寫 瀏覽:484
代理洗漱用品怎麼樣 瀏覽:691
國外農產品電商平台有哪些 瀏覽:951
白石洲到福田農批市場地鐵怎麼走 瀏覽:213
一份市場數據調查多少錢 瀏覽:598
夢幻剛買的好寶寶多久能交易 瀏覽:539
景泰牛肉麵調料怎麼代理 瀏覽:508
市場營銷沒用怎麼辦 瀏覽:329
公司產品被仿冒怎麼走法律程序 瀏覽:516
進貨時贈送產品為什麼有庫存單價 瀏覽:688
信息管理屬於哪個學科大類 瀏覽:325
世界最先進的停車場技術有哪些 瀏覽:657
交易所usdt怎麼解凍 瀏覽:945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服多少錢 瀏覽:217
村民如何查詢被征地信息 瀏覽:614
微信上的小程序如何徹底刪除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