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承諾失信敏感輿情是什麼意思
承諾失信敏感輿情是圍繞承諾這一主體,而產生的輿論信息的合集。
對於政務單位來說,網路敏感輿情會危害政務單位執法的公信力,容易造成群眾信任危機,干擾政務部門依法公正地開展監察、管理、審計等活動,妨礙政務部門履行職責。
網路敏感信息主要指的是什麼:網路敏感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兩類,一類是企業內部敏感信息,如公司重大決策、公司合同、公司重要的會議記錄、公司伺服器用戶名和密碼、公司開發的項目應用程序和腳本。
Ⅱ 敏感內容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違反國家現行法律法規。
· 破壞社會公共安全。
· 鼓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
· 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
· 宣揚色情、淫穢、暴力、教唆犯罪。
· 攻擊政府、政府官員。
· 含有種族、膚色、性別、性取向、宗教、民族、地域、殘疾、社會經濟狀況等歧視內容的問題和回復。
· 含有侮辱或誹謗他人,對他人構成傷害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
· 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 含有破壞社區公共秩序的內容。
· 灌水或張貼垃圾信息。
· 宣傳無關內容,發表含有廣告性質的問答。
· 含有影響網友正常瀏覽的內容或格式。
· 與欄目主題無關的內容。
· 違反網站的其它具體規定的情況
Ⅲ 什麼是涉及敏感信息
所謂敏感信息是指其丟失.不當使用或未經授權被人接觸或修改會不利於國家利益或聯邦政府計劃的實行或不利於個人依法享有的個人隱私權的所有信息。
Ⅳ 敏感信息主要指什麼
Ⅳ 敏感信息保護四嚴禁」內容是什麼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敏感信息保護四嚴禁內容
1、嚴禁在互聯網計算機及與之相連的軟體,U盤,移動硬等移動存儲介質上存儲,處理國家秘密和內部敏感信息;
2、嚴禁在互聯網網盤和雲盤中存儲國家秘密和內部敏感信息;
3、嚴禁使用互聯網電子郵箱收發國家秘密和內部敏感信息;
4、嚴禁在即時通信,微信,微博,論壇等互聯網應用中發布國家秘密和內部敏感信息。
Ⅵ 如何監控公司敏感信息
企業敏感信息的管控辦法
1.做好敏感信息的收集
既要求及時發現,又要防止遺漏。因此,建議藉助一些專業的大數據輿情監控系統,如識微商情,在實現全網信息覆蓋監測的同時,還能提供7*24小時的實時監測,幫助企業全面、及時獲取關注的敏感動態。與此同時,對於不同類型的敏感信息可通過關鍵詞自動分類識別,同步生成可視化的分析圖表、簡報,第一時間上報到相關責任人,為後續的處理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2.做好敏感信息的引導
首先是官方微信、微博、網站、視頻賬號的及時發聲,在基於事情真相的基礎上第一時間澄清說明,並在調查結果出來的同時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使事態朝正面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還應該通過權威媒體正面信息維護壓制負面出現,提高企業聲譽及說服力。
3.做好敏感信息的處理
在企業遇到一些不利的敏感信息時,不要著急,首先看是不是侵權誹謗,如果是,通過舉報就可以處理掉了。如果是中性提問,或者是侵權不太厲害,那麼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聯系危機公關來處理,如果對方惡意攻擊性很強,那就要通過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Ⅶ 敏感信息與工作秘密的區別
敏感信息與工作秘密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不利於個人的行為,後者是與國家或商業有關的;敏感信息是指其丟失,不當使用或未經授權被人接觸或修改會不利於國家利益或聯邦政府計劃的實行或不利於個人依法享有的個人隱私權的所有信息;工作秘密是指各級國家機關產生的事項,其主體是各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或其他社會團體,則大多數產生的是商業秘密。
Ⅷ 涉密信息包括哪些
涉密信息包括國家政務、安全、科技、軍事等領域的絕密文件及保密設施的信息及內容等,一般范圍為對內涉密及對外涉密。另外一類為企業單位的商業保密文件的信息內容等。
我國的國家秘密分為秘密、機密、絕密三級,涉密信息也按照秘密、機密、絕密三級進行分級管理。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保密管理原則,涉密信息使用單位應負責本單位涉密信息分級保護的具體實施工作。
涉密信息分級保護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單位內部的保密、商業秘密、信息化、業務工作、密碼、保衛和人事等部門,各相關部門只有密切合作、統籌實施,才能保障整個工作的順利進行。
(8)企業敏感信息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涉密信息保密規定:
1、規劃和建設計算機信息系統,應當同步規劃落實相應的保密設施。
2、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研製、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保密要求。
3、計算機信息系統應當採取有效的保密措施,配置合格的保密專用設備,防泄密、防竊密。所採取的保密措施應與所處理信息的密級要求相一致。
4、計算機信息系統聯網應當採取系統訪問控制、數據保護和系統安全保密監控管理等技術措施。
5、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訪問應當按照許可權控制,不得進行越權操作。未採取技術安全保密措施的資料庫不得聯網。
Ⅸ 敏感信息保護四嚴禁的內容是什麼
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個人隱私、敏感信息。
嚴禁使用非涉密計算機及其網路存儲、處理、傳輸涉密信息。不在非涉密網路中存儲、處理、傳輸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個人隱私、敏感信息,不使用互聯網電子郵箱、即時通信工具(QQ、微信、MSN、微博)等辦理涉密業務,或者存儲、處理、傳輸涉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