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財務報表裡包含哪些信息為何說利潤表最容易造假
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體部分,裡麵包含的信息是非常多的,主要是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其中損益表也被稱為利潤表或者收益表,是最容易造假的。利潤表可以反映企業賺了錢還是虧了錢,或者在哪裡賺了錢,在哪裡虧了錢。為了讓企業面上更加好看,很多的上市公司就有可能採用一些方法來對利潤表進行優化,有些是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有些就直接是財務造假了。比如說企業借了一些錢,公司就有可能把這些錢當做企業的盈利所得,然後把其中的借款給抹去。外行人是看不懂的,就有可能被企業的繁華給迷惑住,認為企業的利潤是很可觀的。
上市公司也可能進行財務造假,這樣就能讓公司看起來特別的有前景,也能騙到一些投資。
B. 財務報表包括哪些 財務報表是什麼
1、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至少包括」四表一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及附註。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2、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我國財務報表的種類、格式、編報要求,均由統一的會計制度作出規定,要求企業定期編報。目前,國營工業企業在報告期末應分別編報資金平衡表、專用基金及專用撥款表,基建借款及專項借款表等資金報表,以及利潤表、產品銷售利潤明細表等利潤報表; 國營商業企業要報送資金平衡表、經營情況表及專用資金錶等。
C. 財務報表包括哪些內容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財務報表附註等。
1、利潤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當前國際上常用的利潤表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
2、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報告之一,所表達的是在一固定期間(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內,一家機構的現金(包含銀行存款)的增減變動情形。
3、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靜態體現,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平衡公式。
依照一定的分類標准和一定的次序,將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具體項目予以適當的排列編制而成。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是反映公司本期(年度或中期)內至截至期末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的報表。其中,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應當全面反映一定時期所有者權益變動的情況。
5、財務報表附註
財務報表附註旨在幫助財務報表使用者深入了解基本財務報表的內容,財務報表製作者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的有關內容和項目所作的說明和解釋。
D. 財務報表有哪些
法律分析: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是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四條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製作。
E. 財務報表都包括哪些內容
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財務狀況變動表和財務報表附註。
拓展資料
財務報表是隨著商業社會對會計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來越高而不斷發展的。主要有: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財務報表注釋,其他財務報告和會計界爭論的第四財務報表。
1、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總括地反映會計主體在特定日期(如年末、季末、月末)財務狀況的報表。
資產負債表的雛形產生於古義大利,隨著商業的發展,商賈們對商業融資的需求日益加強。高利貸放貸者出於對貸款本金安全性的考慮,開始關注商賈們的自有資產狀況,資產負債表於是孕育而生。
2、利潤表
利潤表也稱收益表、損益表,它是總括反映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如年度、季度、月份)內經營及其分配(或彌補)情況的一種會計報表。
隨著近代商業競爭不斷加劇,商業社會對企業的信息披露要求越來越高,靜態的、局限於時點的會計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已無法滿足信息披露的要求。人們日益關注的是企業持續生存能力,即企業的盈利能力,於是,期間報表即損益表開始走上歷史舞台。另一種觀點認為,損益表出現的直接原因是近代稅務體系發展的要求。
3、財務狀況變動表
財務狀況變動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通常是年度)內資金的來源渠道和運用去向的會計報表,是一張綜合反映企業理財過程,以及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報表。
以現金為基礎編制的財務狀況變動表又叫做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它是反映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的會計報表。其目的在於提示償債能力和變現能力;現金流量表的前身是資金錶,最早出現於1862年的英國。1908年,威廉_莫斯_考爾在他撰寫的會計教科書中,正式稱該表為「來龍去脈表」,若干年後,稱該表為「資金錶」。自20世紀70年代後,資金錶成為西方國家企業對外必編的財務報表之一。
我國長期以來實行計劃經濟,國有企業的資金由財政部和銀行管理,企業只需編制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1985年財政部頒布了《中外合資企業會計制度》及1992年1月1日起執行的《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合資企業和股份制試點企業必須編制「財務狀況變動表」。1992年財政部頒布了《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必須編制財務狀況變動表或現金流量表。1998年3月,財政部頒布了具體會計准則《現金流量表》規定以現金流量表代替財務狀況變動表。
4、財務報表附註
財務報表附註是為了便於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的內容而對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
其主要內容有:主要會計政策、會計政策的變更情況、變更原因及其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非經營項目的說明、財務報表中有關重要項目的明細資料、其他有助於理解和分析報表需要說明的事項。
5、會計界關於第四財務報表的爭論
第四財務報表爭論的起因:巴林銀行的倒閉、對沖基金的異軍突起、東南亞金融危機和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的清盤。
第四財務報表要求企業披露主要是三表之外的事項包括:披露企業面臨的或有事項、企業所從事業務的詳細介紹,並附上詳盡的風險分析和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F. 財務報表包括哪些
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或股東權益變動表)和財務報表附註。
1、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它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及資本的期未狀況。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和利潤分配能力等。
2、利潤表(或稱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Profit and Loss Account)
它反映本期企業收入、費用和應該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的金額和結構情況。
3、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它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的來龍去脈,當中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三部份。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Statement of change in equity)
它反映本期企業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總量的增減變動情況還包括結構變動的情況,特別是要反映直接記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5、財務報表附註 (Notes to financial statements)
一般包括如下項目
(1)企業的基本情況;
(2)財務報表編制基礎;
(3)遵循企業會計准則的聲明;
(4)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
(5)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及差錯更正的說明;
(6)重要報表項目的說明;
(7)其他需要說明的重要事項,如或有和承諾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等。
在財務報表中,如果附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它可信性將會更高。所以在周年股東大會上,財務報表一般要附有審計報告。
在上市公司中的公司年報,按上市規則,除了財務報,還有公司主席業務報告、企業管治報告等多份非會計文件。 不過,股民最關心的,還是公司年報內的派息建議,及分析財務報表上的贏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