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提出:「從新的和更加廣泛的意義上講,信息技術是對教與學的全過程進行構思、實施和評估的系統方式,既包括技術的資源,又包括人的資源以及人機之間的交互關系,並以此來實現更有效的教育。」信息技術在本質上是為達到既定的教育目標、優化教學過程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因此,信息技術必須對當代的教育教學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技術;作用;教育教學
一、新型教育模式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的傳遞主要靠教師對學生的灌輸,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被動狀態,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也不利於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在以知識為關鍵要素的信息時代,傳統教學模式里培養出來的人難以適應知識翻新速度快、問題出現類型復雜的時代要求。如果我們依然守著舊的教學方法不改,將會落後於知識經濟的時代。因此,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與核心,必然要進入教學領域,並對當代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了轉變這種教育模式,我認為發展與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現代化,關鍵在於「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目前,在國內外,基於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教育技術應用大體有基於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的「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模式」、基於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用於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基於互聯網路的「網路教學」模式、基於計算機模擬技術的「虛擬現實教學模式」這四種模式。
總的來說,新型教學模式區別於傳統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探究發現者;媒體由輔助教師演示、講解的工具轉變為學生手中的認知工具;教學過程轉變為「創設學習環境,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
二、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1、信息技術可以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對多種信息具有數據處理、編輯、存儲、播放等功能,成為學校課堂教學信息呈現的重要手段。多媒體技術集各種功能於一身,多媒體課件承載著多種信息,具有處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視頻、三維動畫的綜合能力,集中了幻燈、投影、電影、電視、錄音、錄像、立體模型等教學媒體的優點,並且具有人機交互的獨到之處。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學媒體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
Ⅱ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好處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吸引學生,激發興趣,創設課堂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慾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有趣因素和藝術魅力,運用現代技術表現手段多樣化的特點,充分喚起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維持在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便設計CAI課件,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效果逼真的聲響,給學生以多種感官刺激,在聲、光、色、像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關鍵在於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和聯想,由於觀察了直觀、動畫的圖片,教學的重難點頓時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學效率。
網路可以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及時更新,可以實現師生交流與溝通。通過網站,獲得學科的最新信息,為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多媒體技術不僅具有模擬性,而且可以生動直觀地展示原來無法直接展示的東西,擺脫了傳統的,被動的注入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為學習者提供圖文、音像並茂,豐富多彩的互動式人機界面,激發學習興趣,並為其實現探索和發現知識創造有利條件,達到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意義,實現獲取知識和創造新的知識。
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信息技術媒體越來越廣泛地被老師接受,也越來越廣泛地發揮了作用。它那聲情並茂,色、情、景水乳融的效果,創設了優美的課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教學煥發出奪目的光輝,產生了偉大的藝術魅力。
Ⅲ 談談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而教師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術,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理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本文試著從以下方面來論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分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促進學生知識內化;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幫助學生獲取技能和經驗;使課堂練習方式多樣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製作具有實效性的教學課件;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作用
傳統的課堂教學因其固有的弱點而經常遭致批評。然而,在可預見的將來,課堂教學仍然會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教育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變革。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完全有必要對教學過程重新認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由此可見,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為了能夠在教學中合理又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我們首先需要充分理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術的運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中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有賴於先進的教學媒體,幫助學生做出各種學習的反應。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僅限於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和簡單的幻燈片演示來完成。枯燥無味,缺乏生動性,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在多媒體信息技術介入教學後,像一股春風一樣,催促著我們教育觀念以及教育模式的改變,使我們的師生能夠共享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享受最前沿的教學資源,給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機遇。它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讓教師從繁重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
二、信息技術的運用,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
信息技術走進課堂後,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學習資料和教師幫助主動獲取知識。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取代了粉筆在黑板上塗抹,變成了好看的圖片、影視資料在熒屏上展示,學生們在直觀的感受中創設了情境,體會語言就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進入思維中,參與到學生的理解、欣賞、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發生碰撞、產生共鳴、情感交流得到實現。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誘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而這一切,都是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結果,更加體現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例如,一位教師在教《稱象》這篇課文時,根據課文內容適時的播放課件,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全相同的事物畫面或事理。另外,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教師通過資源共享,博採眾長,更好的發揮了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輔導作用。教師備課時,可先輸入關鍵詞,在網上搜索與之有關的資料,在進行分類製成課件,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根據需要,一點滑鼠,迅速調出,方便快捷。資料調出學生可根據需要、或興趣去學習。這樣真正實現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真正成為了學生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了學生拓寬視野。學生在積累大量素材的條件下,做到了課堂氣氛真正活躍起來,激發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自覺性。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良好的興趣就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但不是每個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事物、知道而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感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滿足他們這些需求。而傳統的教學和現在的許多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完全隔離,致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日益衰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教學課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有效地再現實物的可觀屬性,使學生感知事物的藝術效果,在大腦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畫面,創設了一定的情景,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真正的進入角色,進行情感體驗,從而有效的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興趣,有利於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藉助生動形象的畫面理清學習思路,與作者進入同樣的境界,從而領會課文的主旨。如:《林海》是一篇描寫大興安嶺美麗的風景課文。教師在講解段意時,可事先製作出反映大興安嶺嶺、林、花、等風景的課件,讓學生
Ⅳ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究竟有什麼作用
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教學課堂,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
遠程教育網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各地各級的優秀教師雲集在這個空間中,他們為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學支援.通過網路交流,我們可以學習到他們新的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實踐證明,經常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用於課堂教學的教師,他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總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就要求教師有相當的計算機使用技能,計算機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評價個人文化素質的標准.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每個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教師,更應該積極的推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用於教學課堂,這樣利人又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