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革命對人有什麼影響

信息革命對人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2-10-24 22:34:05

⑴ 新技術革命給人類社會生產方面帶來哪些影響

你好,意義有三個方面
整個社會
新技術革命對社會影響是多方面的,如信息技術對改變整個人類社會的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網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將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又如,新材料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將加速社會發展的進程;生物技術的進展,使人類獲得了主動創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創造力。
世界經濟
新技術革命對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新技術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新技術革命通過對社會生產力各要素的變革,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另一方面,新技術革命使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新技術革命推動了傳統產業部門的改造,使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迅速崛起,並且推動了第三產業迅速發展。
人類生活
新技術革命不僅帶來了人類生活方式的現代化,還引發了人的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更新。新技術革命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先進而高質量的物質條件。新技術革命的成果還對人類的傳統觀念帶來巨大的沖擊,對人類的未來觀和傳統的倫理觀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此同時,人們的思維方式的改變、視野的拓寬使人類更加重視創造性思維,富於創新精神。

⑵ 信息革命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歷史上幾次科學技術的大變革都引發了產業結構的變革,從而使人們的工作方式和分工隨之發生變化。比如,農業技術革命使女人采果男人狩獵變成了男耕女織;近代工業革命,促使了產業工人的出現。現代信息產業的發展,同樣將影響人類的職業結構。對於這種影響,有人悲觀有人樂觀。

悲觀主義者認為,信息技術將排擠就業。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新聞周刊》就估計,1980年美國就業人數占總勞動力的28%,而到2000年,降至11%,到2030年更降至3%。許多傳統職業正在消失或萎縮,比如擠牛奶、打鐵等等,而信息革命帶來的新工作和職業,卻遠遠少於減少的就業人數。例如:1977年美國勞工部《職業名稱辭典》同今天對照,竟發現已有約3500個職業不見了,而新增的只有2100個職業。進一步講,新增的職業往往對知識的要求相對更高,很難完全吸納從舊行業退下來的失業者。20世紀90年代初,英國政府為提高印刷行業的質量和效率,准備大力推廣新型的電子印刷設備,結果工會組織大規模遊行示威,經過拉鋸式談判,工人戰勝了新機器。一時的風波雖然平息了,但以後怎麼辦?面對遲早來臨的失業危機,普通工人們並不能總是這么幸運。

樂觀主義者認為,信息革命的影響是利大於弊。首先,影響是漸進的,不會突發性地造成大量職業消失。從三大部門看,農業自動化從技術上看不太遙遠,但農業的就業彈性也大;工業受了自動化技術較大的影響;在第三產業中,自動化剛剛起步,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會影響廣泛,而發達國家中恰恰第三產業是就業人數最多、發展最快的部門,所以只要信息革命不滌盪第三產業,悲觀者所估計的大規模失業就不會出現。第二,信息技術將形成的新行業、新產業其帶動能力比老產業強,所以雖然職業名稱少了,社會總就業量卻擴大了。

信息技術的滲透,導致了人們職業取向的轉變。專家們曾預計,信息服務業將會是未來最大的產業。目前,美國的全部就業者中,已經有55%以上從事信息工作,超過了礦山、農業和製造業的就業總和。隨著社會的發展,總是該有些職業要消亡、有些又必然新生的,這是社會新陳代謝的普遍規律。

知識點

產業結構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兩個方面。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各產業之間相互協調,有較強的產業結構轉換能力和良好的適應性,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並帶來最佳效益的產業結構,具體表現為產業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經濟技術聯系和相互作用關系趨向協調平衡的過程;產業結構高級化,又稱為產業結構升級。是指產業結構系統從較低級形式向較高級形式的轉化過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一般遵循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由低級到高級演進。

⑶ 信息技術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積極影響: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使人類社會正在從工業社會步入信息社會;加快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將成為信息化社會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使文化更加開放化和大眾化。
對科技進步的影響:促進了新技術的變革,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對人們生活與學習的影響:促進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也正發生轉變。
消極影響:1.信息泛濫。2.信息污染。3.信息犯罪。4.對人們身心健康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

⑷ 人類社會發生的5次信息革命對信息傳輸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這是關於軍事理論的題

首頁管理 相冊 標簽雜文針砭(38) 高考花苑(89) 水岸青荇(19) 偶拾玉琮(31) 新課探微(34) 史料小屋(13) 文學偶弄(60) 歷史讀本(11) 學生可傳(16) 飲讀論語(7) 教學評彈(55) 有題可覽(3) 試題中心(4)

第四課 向距離挑戰:交通與信息通訊
周長森 發表於 2010-11-27 20:21:00 第四課 向距離挑戰:交通與信息通訊

【知識結構】

一、立體交通的誕生

1、條件:第二次工業時代,電動機和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汽車工業、航空工業和石油工業的發展。為立體交通的誕生提供了經濟和科技基礎。

2、主要成就:①汽車:1885年卡爾本茨和戴姆勒分別獨立製成最早汽車。②輪船:1887年。③飛機: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開創了人類交通事業的新紀元。

3、影響:①新交通工具的發明,推動了世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鐵路總長度成倍增長,汽輪普遍代替帆船,汽車飛機成為重要交通工具,人類從平面交通時代步入水陸空立體交通時代。②新的交通工具和手段為西方殖民者進行殖民擴張提供技術支持。③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④一些後起國家如中國大力發展交通事業,推動了本國的近代化發展。

二、電訊技術的發明

1、條件:19世紀電磁感應現象和電磁波的發現,以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

2、主要成就:①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歐美國家發展電報線路,1851年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通訊電纜橫跨英吉利海峽將英法連接起來,1866年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鋪設成功,歐美國家的大電報公司將電報線路向全世界擴展,形成遍布全球的電報網。②2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機,電話在通信領域將世界連成一個整體。③無線電之父義大利人馬可尼,1902年試驗成功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通訊,1916年完成短波試驗,從而奠定幾乎所有現代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的技術基礎。

3、影響:①促進電信事業的發展,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經濟聯系進一步密切。②改變了戰爭,使戰爭可以遠距離指揮,戰爭規模擴大。③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思想觀念,促進文化的發展。

三、現代信息技術

1、前提條件:(1)二戰後,和平國際環境為各國經濟、科技提供保障(2)激烈的國際競爭直接推動科技的發展與進步(3)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相對論、量子論、邏輯數學運用等

2、概況:(1)計算機與網路技術:a 1946年 第一台計算機誕生(ENIAC)馮·諾伊曼(美) b 60年代,互聯網(Internet)誕生於軍事通訊系統(美),1969年國際互聯網。c 1991年,WWW網誕生。

(2)電子計算機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幾個階段。互聯網高效率的信息傳輸網路被稱為「信息高速公路」。

3、意義:標志著「信息時代」的出現和「新經濟」的形成。

4、影響:①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重要作用,信息化社會出現;推動人類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和思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②垃圾信息和網路安全問題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創造一個虛擬世界,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一些有害信息腐蝕青少年的心靈。③為自動化和控制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④大大縮短了全球空間的距離,改變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知識闡發】1、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

正確認識科技與經濟的關系,經濟的發展是科技進步的物質基礎,科技的進步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生產力,科學技術隨著生產的需要而產生、發展,但反過來,科學技術又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如指南針用於航海,促進了對外交往范圍的擴大和新大陸的發現。科學技術能否轉化為生產力,還取決於當時的社會條件,包括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人們觀念等。

通過大國的興衰的事例,使學生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當今世界的競爭是十分激烈而又非常殘酷的,國家的競爭實質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科技的進步、發展則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要大力推進、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科技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屹立與世界民族之林。

2、近代以來世界重大科學理論及科技的成就

時期
重大學理論及科技成就
地位

17世紀
波蘭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提出太陽中心說。
否定了基督教會宣揚的地球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

義大利伽利略1632年發表《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論證了哥白尼的日心說;開始了的科學研究方法。
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他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 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伽利略的傑出成就為牛頓經典力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英國牛頓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力學三定律。
經典力學是人類對自然規律第一次進行的理論性概括和總結,形成了牛頓力學體系。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的第一次偉大飛躍。而海王星的發現是證明牛頓力學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範例。

18~19世紀
英國達爾文的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
挑戰了封建神學,否定了神創說,促進了人類認識的飛躍。

英國瓦特於1769年開始改良蒸汽機,吹響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號角新型
新型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成為改造世界的動力機械。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人們開始用煤作燃料,驅動火車、輪船和機器。

19世紀後期,電力作為新能源出現。美國愛迪生一生創造發明電燈等1000多項,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
這些發明創造促進了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從此進入 電力時代。

20世紀
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光速不變原理兩個基本原理,
相對論的提出是物理學領域最偉大的革命。這一理論被後人譽為20世紀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說。使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粒子運動規律的科學。
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有了革命性的進步;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3、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

18世紀60年代以後瓦特研製和改進成功「萬能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標志。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成為改造世界的動力機械,解決了工業革命的動力問題。人們開始用煤作燃料,驅動火車、輪船和機器。動力機的採用為工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的發明是工業革命發展的必然產物,反過來又促進了工業革命轟轟烈烈地展開。

以發電機為標志的電氣技術,提供了更為強大便捷而又廉價的動力,極大的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掀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基本完成,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由於科學家對電的不懈研究,電力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愛迪生發明電燈以及電話、電車、電影和無線電報的出現,說明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

蒸汽機的發明和電力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發生巨大變化,人們生活結構也發生了巨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又有力地推動了社會變革和文明進步。信息交流和交通運輸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資本主義從此確立全球優勢,世界各地聯系更加緊密。科技革命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把人類帶進了萬家燈火、通訊便捷的新世界,人們生活更加舒適、多彩。

20世紀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現,到20世紀90年代 ,知識經濟在美國出現,人類開始從工業化邁向信息化、知識化。全球范圍內的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就是這種轉變的突出標志。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產品不斷升級換代。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社會。以信息高速公路為特徵的信息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還引發了一場學習的革命。然而,互聯網在給社會帶來巨大效能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4、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有:許多技術發明都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首先發生在英國,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以電力、電動機和內燃機為標志;以重工業部門為主體;代表性的產業是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的新興產業部門如電氣、電機製造、鋼鐵、汽車、化工等;幾乎同事在歐美諸國展開,見效快;迎來的是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

5、貝爾因其眾多的發明成果而受到人們的廣泛尊敬,他因此獲得專利並建立公司從事贏利的商業活動。如何看待:貝爾發明電話機緊密了世界的聯系;貝爾獲得專利後建立公司,對普及電話和電話技術的繼續進步起了很大的作用;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讓科技轉化為效益無可厚非。

【知識自測】

1、歷史上的工業革命浪潮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我們習慣上分別稱之為「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這樣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機械特色不同 B.構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動力不同

2、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最關鍵的步驟和主要環節是

A.機器的使用 B.交通工具的創新 C.蒸汽機的改良和使用 D.電的應用

3、《歐洲經濟史》描述了18世紀中期以來歐洲某些地區出現的現象,「貴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財富日益增長的資產階級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戰。雖然他們有時被人輕蔑地說成是『暴發戶』,但是,他們的購買力形成了他們自己競相仿效的基礎」。這段描述說明

A.工業革命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 B.啟蒙思想的傳播消除了人們的等級觀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貴族告別了昔日生活 D.科技進步降低了生產成本,物價相對低廉

4、下列產生於20世紀,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成就有①相對論的提出 ②生物進化論的提出 ③互聯網的出現 ④電燈的發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1954年,美國一個城市管理自來水的專員發現,該市自來水耗費量在某些三分鍾的時段內會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A.當時汽車開始在美國普及,這三分鍾剛好是車主集中洗車的時間

B.黑客通過互聯網攻擊自來水公司的電腦系統,導致數據顯示錯誤

C.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企業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統計數據計算錯誤

D.當時電視開始在美國普及,這三分鍾是廣告時間,大家上廁所集中用水

6、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建立生產流水線,12小時28分鍾組裝一輛汽車;1920年的生產線縮短為1分鍾;1925年又縮為10秒鍾。這表明

A.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 B.科技革命促進了生產合理化和治理科學化

C.生產流水線的出現導致了壟斷組織的誕生 D.美國成為以汽車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

7、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由此證明

A.科技革命是擺脫社會危機的根本出路 B.經濟危機的爆發是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

C.科學技術是社會形態更替的根本標志 D.科技創新能夠推動社會經濟跨越 式發展

8、全球經濟正在恢復並將持續增長,這會帶來許多工作崗位和相應的教育需求,教育將成為英國在21世紀增長幅度最大的產業之一。 導致上述現象的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聯網的誕生 B.城市化進程加快 C.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D.現代科技的發展

9、近代科學始於14—16世紀,隨著大國的興衰變遷,世界舞台上先後出現過五個科學中心,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10、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出現了大量下列標題,如果要用一個專題進行概括的,你會選用

時間
標題

1967.2.17
電視的影響在日本擴大——整個文化受到了2000萬台電視機的影響

1969.3.31
西貢姑娘的服裝樣式正在改變——少女們用超短裙代替了襖代

1960.4.22
學生要刷牙——埃及為學校免費提供牙刷和牙膏

1959.11.8
民間音樂在肯亞衰頹——正式的研究表明藝術因西方的方式而失去原有的價值

1962.11.25
牧童上了開羅的電視——孩子們非常喜歡看,父母們卻為節目的效果而煩惱

1960.7.1
巴布亞人離開石器時代——荷屬新幾內亞的高地人採用了鋼鐵工具,停止了戰斗

A.「新世界」正在全球形成 B.傳統文化的厄運

C.科技時代來了 D.信息改變了生活

11、美國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l世紀簡史》一書中提出,鏟平世界的第一輛推土機是柏林圍牆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開啟。對這種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全球化的趨勢始於冷戰格局的結束 B、信息技術的進步加速了全球化進程

C、柏林牆倒塌消除了東西方之間的隔閡 D、Windows3、0填平了南北之間的鴻溝

12、(2007上海歷史)16世紀,英國思想家莫爾僅僅為人類描繪了一個未來的理想社會—「Utopia」 20世紀中期以來,科學技術正推動我們實現一個「E—topia」。問題:(8分)

(1)「E—托邦」有什麼技術特徵? (2分)

(2)它是怎樣建立起來的?(3分)
(3)試對「E—托邦」作一評價。(3分)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據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學大事年表》記載,明代以前,世界上的重要發明和重大科學成就大約300項,其中中國大約175項,占總數的58%以上。……入清之後便不再有任何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經取得的成果也被棄置遺忘。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復強調:「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三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如果說,在中世紀的黑夜之後,科學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興起,並且以神奇的速度發展起來,那麼,我們要再次把這個奇跡歸功於生產。……」

⑸ 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文明影響

造成知識和信息大爆炸,知識以及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開。對人類來說最難的是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因為畢竟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人類在這樣的時代會覺得不知所措,因為信息太多,腦子需要選擇、處理。

⑹ 人類社會發生的5次信息革命對信息傳輸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第一次:語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創造 第三次:印刷術的發明 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 第五次: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的結合 。每一次信息革命的產生最直接的就是改變世界的政治格局、社會和生活方式,深刻地改變經濟、工業結構;改變產品、服務以及它們的流通;改變消費者價值和行為以及勞務市場。且對社會和政治發生極為深刻的影響,將改變我們對世界和自身的看法,有可能破壞從過去承繼下來的道德價值

⑺ 社會信息化對經濟及人類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有什麼

1、最大限度開發利用起信息資源,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提高社會各領域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水平,為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促進全社會信息化,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社會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化發展的轉型。

2、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傳輸手段廣泛應用為基礎和標志,建立起了各種信息網絡,使得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逐步利用起先進的信息技術;同時,影響和改造了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與管理方式,不斷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類社會的生活質量。

(7)信息革命對人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背景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新技術革命是現今社會信息化的發生背景。信息化依賴於發達的信息處理手段,近30年來,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使信息處理技術有了高度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

自20世紀40年代末由申農創立資訊理論以來的重大發展,且極迅速地擴大了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急劇增加了社會的信息需求量。據有關文獻記載,文獻信息的總和,從1950年起每十年翻一番,到1970年後每五年翻兩番,這種「信息爆炸」現象,實際上就是社會信息化的時代背景的表徵。

⑻ 人類發生的五次信息革命對信息傳輸產生的影響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發生五次信息技術革命。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是語言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是文字的使用。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出現了文字。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是印刷術的應用。11世紀畢升發發明活字印刷術。第四次信息技術革命是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普及應用。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始與20世紀60年代,其標志是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和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
自40年代中期計算機問世以來,在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空前的影響,信息產業應運而生,人類邁向信息社會。到90年代初期,美國每年應用計算機完成的工作量相當於4000億人一年的工作量。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產業已佔發達國家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在世界各國紛紛提出建信息高速公路之際,全世界擁有4億台計算機和10億部電話(1994年初),但是,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傳遞仍不暢通。美國計劃在10-15年內建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數字化大容量光纖通信網路,用以把政府機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家庭的計算機聯網。用90年代計算機網路傳輸33卷《大不列顛網路全書》需要13小時,而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將只需4.7秒。

⑼ 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哪些

呵呵,我這么辛苦可不能讓人家搶了頭功,OK,回答完畢!不滿意我也沒辦法了,有一些題目不好理解,要求簡述的就盡量簡說了,反正是盡力了!
1、信息技術的影響:
(1)積極影響:促進社會的發展、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人們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2)消極影響:信息泛濫、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對人們身心健康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
2、計算機硬體由五大部分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1)運算器:主要任務是執行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2)控制器:是對輸入的指令進行分析,並統一控制和指揮計算機的各個部件完成一定任務的部件;
(3)存儲器:存放計算機中的所有信息,主要包括程序和數據;
(4)輸入設備:是計算機用來接收用戶輸入的程序和數據的設備;
(5)輸出設備:輸出計算機處理後的中間或最後的結果。
3、綠色軟體:是不用安裝就能運行的軟體,由於沒有安裝,它在系統中是獨立存在的,所以可以直接刪除而不會影響系統的穩定;
非綠色軟體:是需要通過安裝程序將該軟體的相關信息和文件寫入計算機中才能運行的軟體;由於安裝時會有信息寫入系統注冊表和有文件復制到了不同的系統夾,要移除時必須用該軟體自帶的卸載程序或在系統的「添加刪除」程序中移除。
4、剪貼板:就像是一個暫時的中轉站,我們要復制或者移動的文件,都是先放在中轉站(剪貼板)裡面,然後從這裡面復制或者移動到其他地方去。
操作:剪貼板不用專門操作,當我們使用無處不在的「剪切」、「復制」、「粘貼」編輯命令時,就已經在操作剪貼板了。
含義:「剪切」是把所選的內容從原來的位置移到剪貼板上,「復制」是把所選的內容復制一份存放到剪貼板上,「粘貼」是把剪貼板里的內容復制或移動到當前位置。
5、在微軟的Office中有個格式刷的工具,用它可以將某處的格式復制到另一處;
用方法是:單擊A點(要復制的格式源)==>點工具欄中的刷子按鈕==>塗黑目標B點的文本;
6、絕對引用:例如D7單元格中的公式為絕對引用「=$B$3」,那麼將其復制到E8單元格,此時E8單元格的公式仍然為「=$B$3」,絕對不變;
相對引用:就是直接使用行列標志,如果公式所在的單元格位置發生改變,引用也相應的發生改變,例如D7單元格中的公式為相對引用「=B3」,那麼將其復制到E8單元格,此時E8單元格的公式會變為「=C4」,相對會變;
7、excel2000的啟動:點桌面的「開始」菜單==>程序==>點「MicrosoftExcel」圖標;
關閉方法:在Excel中點「文件」菜單==>點「退出」
8、視圖就是數據信息的表現形式,在word中數據信息在不同的視圖里的表現形式都不同;
WORD2000有五種視圖:普通視圖方式、聯機版式視圖方式、頁面視圖方式、列印預覽方式、大綱視圖方式;
9、powerporit2000的五種視圖功能:
(1)幻燈片視圖:在這種視圖下,屏幕被當前的幻燈片所獨占,你可以象編輯一副圖像一樣進行操作即可,可以在此上添加任意的操作對象,並且其對象可以進行選擇並進行任意操作。?
(2)大綱視圖:在大綱視圖中,演示文稿會以大綱形式顯示,大綱由每張幻燈片的標題和正文組成;
(3)幻燈片瀏覽視圖:顯示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燈片的縮圖,完整文本和圖片。在幻燈片瀏覽視圖中,可以重新排列幻燈片順序、添加切換和動畫效果、設置電子幻燈片放映時間。
(4)備注頁視圖:顯示選定幻燈片的注釋頁,可在該處為幻燈片創建演講者的注釋。
(5)幻燈片放映視圖:以幻燈方式放映演示文稿的內容。
10、powerporit2000的幻燈片播放的方式:
(1)演講者放映(全屏幕):是常規的放映方式。在放映過程中,可以使用人工控制幻燈片的放映進度和動畫出現的效果;
(2)觀眾自行瀏覽(窗口):在小范圍放映,允許觀眾動手操作;
(3)在展台瀏覽(全屏幕):適用於展台、攤位等無人看管的地方放映。
11、查詢的分類:
(1)「名稱」:按名稱查詢;
(2)「包含文字」:查找包含特定文本的文件;
(3)「日期」:查找在指定日期或指定日期間創建或修改的文件。
(4)「類型」:查找指定類型的文件,例如文本或「寫字板」文檔。
(5)「大小」:查找指定大小的文件。
(6)「高級選項」:指定附加的查找條件。
12、網路協議三要素:
(1)語法:確定通信雙方「如何講」,定義了數據格式,編碼和信號電平等;
(2)語義:確定通信雙方「講什麼」,定義了用於協調同步和差錯處理等控制信息;
(3)同步:確定通信雙方「講話的次序」,定義了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13、地址格式:用戶@郵件伺服器地址。
申請方法:登陸提供郵箱服務的網站,點擊郵箱申請的鏈接,同意注冊條款後輸入個人的相關信息,最後點「注冊」即可。
14、Frontpage2000的視圖:
(1)網頁視圖:最基本的工作環境,主要的操作視圖。其中有三種視圖方式:普通、HTML、預覽;
(2)文件夾視圖:對網站中所有文件及文件夾進行管理的地方,相當於一個擴充的資源管理器,文件夾視圖分為左右兩部分,一是站點文件夾列表、一是站點文件列表。可進行文件屬性的設置等。
(3)報表視圖:集中顯示網站中所有網頁某個方面的統計信息。通過「報表工具欄」來調用。
(4)導航視圖:可以通過導航視圖組織網頁中的網頁。
(5)超鏈接視圖:顯示超鏈接的結構圖。
(6)任務視圖:顯示為當前網頁創建的任務列表,實際上是多用戶的電子任務列表。
15、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是一組人為設計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這些程序隱藏在計算機系統中,通過復制來傳播,滿足一定的條件時被激活,並給計算機系統造成損害甚至嚴重的破壞。
特點:傳染性、潛伏性、寄生性、隱蔽性、破壞性。

⑽ 信息革命將會對世界帶來哪些影響

據報道,世界互聯網大會企業家高峰論壇12月5號上午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慈雲廳順利召開,這是一場有高度、有深度的對話活動, 充分碰撞思維火花,激盪靈感智慧,為現場聽眾帶來一場精彩的思想盛宴。

現代社會信息量巨大,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在信息爆炸式的增長中找到方向。知識本身可以被視為一種服務,通過AR、人工智慧、語音輸入、雲端服務可以識別企業的需求是什麼,從而有利於企業的未來發展,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價值。

人工智慧發展以後,不會讓我們沒有工作,過去我們是為生活而工作,將來工作就是生活,技術不可能也不會替代親情,未來世界應該更有溫度,而且未來世界所有的技術都會使人更平等。

閱讀全文

與信息革命對人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窖嘉賓汽水代理有什麼弊端 瀏覽:629
美豆油為什麼沒交易 瀏覽:256
交易貓買家驗貨拒收怎麼辦 瀏覽:661
現在菏澤哪個水果批發市場還在開 瀏覽:540
去醫院取耳結石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431
膏葯代理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開個保險代理門店需要什麼 瀏覽:7
創遠儀器產品做什麼用 瀏覽:67
產品賣不出去為什麼還要漲價 瀏覽:569
什麼是創新型產品 瀏覽:882
企業管理中企業信息的種類有哪些 瀏覽:999
今年資本市場怎麼啦 瀏覽:805
四川省綿陽市區的寵物市場有哪些 瀏覽:516
數據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103
什麼是合同權利人的代理權 瀏覽:59
小程序怎麼製作1717 瀏覽:715
市場上有哪些三缸suv 瀏覽:439
掃本人信息登記如何顯示通過 瀏覽:852
流通代理商怎麼提升 瀏覽:254
美顏說面膜如何代理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