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設銀行的身份證信息過期了有什麼影響
根據監管要求,針對在我行留存身份證件有效期過期超過90天,且未更新的客戶,中止賬戶交易。為確保賬戶可正常使用,請盡快登錄最新版手機銀行,首頁上方搜索框輸入「客戶信息修改」,點擊入口後辦理信息更新。
溫馨提示:
1.身份證件有效期更新實時生效,賬戶管控一般也可實時解除(如未恢復請聯系開戶當地網點咨詢處理)。
2.申請賬戶交易臨時應急恢復至次日24時,每個客戶每年2次應急恢復機會。具體操作可關注「中國建設銀行客戶服務」公眾號,輸入「應急恢復」。
(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2. 證件過期了銀行卡怎麼處理
銀行卡身份證過期之後有兩種辦法可以更新:1、在發行銀行的營業網點更新身份信息是最傳統,最常見的更新渠道。持卡人需要將新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帶到營業網點以處理身份信息更新服務;2、更新開證行網上銀行的身份信息。如果網上銀行已經啟用了身份信息更新功能,持卡人可以根據網上銀行的提示在線更新其身份信息。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在與客戶的業務關系存續期間,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關注客戶及其日常經營活動、金融交易情況,及時提示客戶更新資料信息。對於高風險客戶或者高風險賬戶持有人,金融機構應當了解其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經濟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等信息,加強對其金融交易活動的監測分析。客戶為外國政要的,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資金來源和用途。
3. 銀行卡身份信息過期了怎麼辦
銀行卡身份證過期之後有兩種辦法可以更新:1、在發行銀行的營業網點更新身份信息是最傳統,最常見的更新渠道。持卡人需要將新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帶到營業網點以處理身份信息更新服務;2、更新開證行網上銀行的身份信息。如果網上銀行已經啟用了身份信息更新功能,持卡人可以根據網上銀行的提示在線更新其身份信息。
法律依據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在與客戶的業務關系存續期間,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關注客戶及其日常經營活動、金融交易情況,及時提示客戶更新資料信息。
對於高風險客戶或者高風險賬戶持有人,金融機構應當了解其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經濟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等信息,加強對其金融交易活動的監測分析。客戶為外國政要的,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資金來源和用途。
辦理銀行卡要身份證。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第六條,個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時,應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使用實名。
代理他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的,代理人應當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件。
第七條,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的,金融機構應當要求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進行核對,並登記其身份證件上的姓名和號碼。代理他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的,金融機構應當要求其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件,進行核對,並登記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件上的姓名和號碼。
不出示本人身份證件或者不使用本人身份證件上的姓名的,金融機構不得為其開立個人存款賬戶。
申請信用卡和借記卡的過程是不一樣的:
1、申請信用卡時,需攜帶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或身份證復印件)、居住地證明單位收入證明或個人資產證明等材料,到銀行櫃台辦理有關手續,需要填寫申請表,其中填寫信息要求真實。填寫好申請表之後,要到開戶行總行備案,由開戶行總行對申請資料進行審核後才能將卡下發。
2、申請借記卡相對簡單,只需要攜帶自己有效證件,主要是身份證,到開戶行填寫申請表,當時就可以將卡發給申請人。
(3)高風險賬戶持有人應了解哪些信息擴展閱讀:
同一銀行開卡不能超4張: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起,同一客戶在同一機構開立借記卡原則上不得超過4張(不含社保類卡)。
同時,《通知》還規定,同一代理人在同一商業銀行代理開卡原則上不得超過3張。代理開立的借記卡,需代理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櫃面辦理卡片啟用後方可使用。
《通知》還要求,針對已經擁有超過4張借記卡的客戶,銀行要主動與客戶聯系核查,發現非本人意願辦理的,應中止服務。
4. 如何通過中國銀行網銀更新證件信息
打開手機OPPOReno6,再打開中國銀行APP7.1.6版本。首先用戶登錄手機銀行,點擊首界面下方「我的」頻道; 然後用戶進入「我的」頻道後,點擊「安全與設置」;最後用戶進入「個人信息」欄目,選擇界面最下方的「更新身份證件有效期」。按照界面提示拍照並上傳身份證的正反面,按照頁面提示進行相關驗證後即可。除此以外,持卡人可通過中行營業網點、中銀客信通小程序等渠道進行更新。
拓展資料:
一、 其他更新證件的方法
如果身份證已過期,有四種方法可以更新。一是通過手機銀行自助辦理,可以實時更新。具體來看,點擊「我的—設置—證件有效期維護」,然後上傳新身份證驗證。二是去線下網點辦理,通過智能櫃員機操作。將有效身份證件放到智能櫃員機上辦理業務,櫃員機會識別、讀取二代身份證信息並更新。三是使用線下網點叫號機。拿著新身份證到銀行網點,在排隊叫號機上刷身份證取號,機具便可自動更新身份證信息。四是通過線下網點櫃台辦理,向櫃員表明更新訴求,也可以實時更新。
二、 身份證過期將對銀行賬戶產生哪些影響?
如果在銀行預留的身份信息沒有及時更新,銀行賬戶交易將在以下范圍受到限制: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智能終端、ATM、櫃台業務、POS機刷卡消費、理財購買、轉賬匯款等動賬類交易;此外,借貸交易也將受到控制,但批量交易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第十六條、《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等相關規定,對在該行留存的身份信息存在不完整、不真實等情況的客戶名下賬戶中止提供金融服務。
三、 銀行證照要求
1、 格式大小要求 銀行招聘考試網申環節都會要求考生上傳證件照,照片大小依銀行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要求30K以內,格式jpeg/gif/jpg,尺寸為100*140。1寸證件照的大小2.5*3.5cm。
2、照片質量要求影響照片質量的另一個因素是圖片的像素,也即通常所說的解析度,是反映照片文件的一個重要指標。圖片的解析度越高,單位面積的像素密度就越大,圖片就越清晰、越細膩;反之,如果圖片的像素不夠高,那沖印出的相片就可能模糊不清,色彩也不夠鮮明,極有可能使照片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
四、《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在與客戶的業務關系存續期間,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關注客戶及其日常經營活動、金融交易情況,及時提示客戶更新資料信息。對於高風險客戶或者高風險賬戶持有人,金融機構應當了解其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經濟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等信息,加強對其金融交易活動的監測分析。客戶為外國政要的,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資金來源和用途。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
5.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的全文是什麼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是為了預防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規範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行為,維護金融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於2007年6月21日發布,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規範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行為,維護金融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下列金融機構:
(一)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
(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三)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四)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
(五)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並公布的其他金融機構。
從事匯兌業務、支付清算業務和基金銷售業務的機構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義務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金融機構應當勤勉盡責,建立健全和執行客戶身份識別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戶」的原則,針對具有不同洗錢或者恐怖融資風險特徵的客戶、業務關系或者交易,採取相應的措施,了解客戶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質,了解實際控制客戶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實際受益人。
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安全、准確、完整、保密的原則,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確保能足以重現每項交易,以提供識別客戶身份、監測分析交易情況、調查可疑交易活動和查處洗錢案件所需的信息。
第四條金融機構應當根據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方面的法律規定,建立和健全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等方面的內部操作規程,指定專人負責反洗錢和反恐融資合規管理工作,合理設計業務流程和操作規范,並定期進行內部審計,評估內部操作規程是否健全、有效,及時修改和完善相關制度。
第五條金融機構應當對其分支機構執行客戶身份識別制度、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金融機構總部、集團總部應對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工作作出統一要求。
金融機構應要求其境外分支機構和附屬機構在駐在國家(地區)法律規定允許的范圍內,執行本辦法的有關要求,駐在國家(地區)有更嚴格要求的,遵守其規定。如果本辦法的要求比駐在國家(地區)的相關規定更為嚴格,但駐在國家(地區)法律禁止或者限制境外分支機構和附屬機構實施本辦法,金融機構應向中國人民銀行報告。
第六條金融機構與境外金融機構建立代理行或者類似業務關系時,應當充分收集有關境外金融機構業務、聲譽、內部控制、接受監管等方面的信息,評估境外金融機構接受反洗錢監管的情況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書面方式明確本金融機構與境外金融機構在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方面的職責。
金融機構與境外金融機構建立代理行或者類似業務關系應當經董事會或者其他高級管理層的批准。
第二章 客戶身份識別制度
第七條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和從事匯兌業務的機構,在以開立賬戶等方式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為不在本機構開立賬戶的客戶提供現金匯款、現鈔兌換、票據兌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務且交易金額單筆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應當識別 客戶身份,了解實際 控制 客戶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實際受益人,核對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影印件。
如客戶為外國政要,金融機構為其開立賬戶應當經高級管理層的批准。
第八條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核對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
第九條金融機構提供保管箱服務時,應了解保管箱的實際使用人。
第十條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和從事匯兌業務的機構為客戶向境外匯出資金時,應當登記匯款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賬號、住所和收款人的姓名、住所等信息,在匯兌憑證或者相關信息系統中留存上述信息,並向接收匯款的境外機構提供匯款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賬號、住所等信息。匯款人沒有在本金融機構開戶,金融機構無法登記匯款人賬號的,可登記並向接收匯款的境外機構提供其他相關信息,確保該筆交易的可跟蹤稽核。境外收款人住所不明確的,金融機構可登記接收匯款的境外機構所在地名稱。
接收境外匯入款的金融機構,發現匯款人姓名或者名稱、匯款人賬號和匯款人住所三項信息中任何一項缺失的,應要求境外機構補充。如匯款人沒有在辦理匯出業務的境外機構開立賬戶,接收匯款的境內金融機構無法登記匯款人賬號的,可登記其他相關信息,確保該筆交易的可跟蹤稽核。境外匯款人住所不明確的,境內金融機構可登記資金匯出地名稱。
第十一條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從事基金銷售業務的機構在辦理以下業務時,應當識別客戶身份,了解實際控制客戶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實際受益人,核對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客戶身份 基本信息,並留存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一)資金賬戶開戶、銷戶、變更,資金存取等。
(二)開立基金賬戶。
(三)代辦證券賬戶的開戶、掛失、銷戶或者期貨客戶交易編碼的申請、掛失、銷戶。
(四)與客戶簽訂期貨經紀合同。
(五)為客戶辦理代理授權或者取消代理授權。
(六)轉託管,指定交易、撤銷指定交易。
(七)代辦股份確認。
(八)交易密碼掛失。
(九)修改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等資料。
(十)開通網上交易、電話交易等非櫃面交易方式。
(十一)與客戶簽訂融資融券等信用交易合同。
(十二)辦理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確定的其他業務。
第十二條對於保險費金額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且以現金形式繳納的財產保險合同,單個被保險人保險費金額人民幣2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2000美元以上且以現金形式繳納的人身保險合同,保險費金額人民幣20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2萬美元以上且以轉賬形式繳納的保險合同,保險公司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確認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核對投保人和人身保險被保險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指定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投保人、被保險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並留存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三條在客戶申請解除保險合同時,如退還的保險費或者退還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金額為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保險公司應當要求退保申請人出示保險合同原件或者保險憑證原件,核對退保申請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確認申請人的身份。
第十四條在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請求保險公司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如金額為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保險公司應當核對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確認被保險人、受益人與投保人之間的關系,登記被保險人、受益人身份基本信息,並留存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五條信託公司在設立信託時,應當核對委託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了解信託財產的來源,登記委託人、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並留存委託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六條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金融機構在與客戶簽訂金融業務合同時,應當核對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並留存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七條金融機構利用電話、網路、自動櫃員機以及其他方式為客戶提供非櫃台方式的服務時,應實行嚴格的身份認證措施,採取相應的技術保障手段,強化內部管理程序,識別客戶身份。
第十八條金融機構應按照客戶的特點或者賬戶的屬性,並考慮地域、業務、行業、客戶是否為外國政要等因素,劃分風險等級,並在持續關注的基礎上,適時調整風險等級。在同等條件下,來自於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監管薄弱國家(地區)客戶的風險等級應高於來自於其他國家(地區)的客戶。
金融機構應當根據客戶或者賬戶的風險等級,定期審核本金融機構保存的客戶基本信息,對風險等級較高客戶或者賬戶的審核應嚴於對風險等級較低客戶或者賬戶的審核。對本金融機構風險等級最高的客戶或者賬戶,至少每半年進行1次審核。
金融機構的風險劃分標准應報送中國人民銀行。
第十九條在與客戶的業務關系存續期間,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關注客戶及其日常經營活動、金融交易情況,及時提示客戶更新資料信息。
對於高風險客戶或者高風險賬戶持有人,金融機構應當了解其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經濟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等信息,加強對其金融交易活動的監測分析。客戶為外國政要的,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資金來源和用途。
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
第二十條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方式確認代理關系的存在,在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要求對被代理人採取客戶身份識別措施時,應當核對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登記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的種類、號碼。
第二十一條除信託公司以外的金融機構了解或者應當了解客戶的資金或者財產屬於信託財產的,應當識別信託關系當事人的身份,登記信託委託人、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
第二十二條出現以下情況時,金融機構應當重新識別客戶:
(一)客戶要求變更姓名或者名稱、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種類、身份證件號碼、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
(二)客戶行為或者交易情況出現異常的。
(三)客戶姓名或者名稱與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和司法機關依法要求金融機構協查或者關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錢和恐怖融資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稱相同的。
(四)客戶有洗錢、恐怖融資活動嫌疑的。
(五)金融機構獲得的客戶信息與先前已經掌握的相關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
(六)先前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點的。
(七)金融機構認為應重新識別客戶身份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條金融機構除核對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外,可以採取以下的一種或者幾種措施,識別或者重新識別客戶身份:
(一)要求客戶補充其他身份資料或者身份證明文件。
(二)回訪客戶。
(三)實地查訪。
(四)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核實。
(五)其他可依法採取的措施。
銀行業金融機構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時,按照法律、行政法規或部門規章的規定需核對相關自然人的居民身份證的,應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建立的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進行核查。其他金融機構核實自然人的公民身份信息時,可以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建立的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進行核查。
第二十四條金融機構委託其他金融機構向客戶銷售金融產品時,應在委託協議中明確雙方在識別客戶身份方面的職責,相互間提供必要的協助,相應採取有效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
符合下列條件時,金融機構可信賴銷售金融產品的金融機構所提供的客戶身份識別結果,不再重復進行已完成的客戶身份識別程序,但仍應承擔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責任:
(一)銷售金融產品的金融機構採取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符合反洗錢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辦法的要求。
(二)金融機構能夠有效獲得並保存客戶身份資料信息。
第二十五條金融機構委託金融機構以外的第三方識別客戶身份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夠證明第三方按反洗錢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辦法的要求,採取了客戶身份識別和身份資料保存的必要措施。
(二)第三方為本金融機構提供客戶信息,不存在法律制度、技術等方面的障礙。
(三)本金融機構在辦理業務時,能立即獲得第三方提供的客戶信息,還可在必要時從第三方獲得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身份證明文件的原件、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委託第三方代為履行識別客戶身份的,金融機構應當承擔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責任。
第二十六條金融機構在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時,應當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報告以下可疑行為:
(一)客戶拒絕提供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
(二)對向境內匯入資金的境外機構提出要求後,仍無法完整獲得匯款人姓名或者名稱、匯款人賬號和匯款人住所及其他相關替代性信息的。
(三)客戶無正當理由拒絕更新客戶基本信息的。
(四)採取必要措施後,仍懷疑先前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五)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時發現的其他可疑行為。
金融機構報告上述可疑行為參照《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2號發布)及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章 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5)高風險賬戶持有人應了解哪些信息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辦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並公布的其他金融機構。
參考資料
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公報-2008年第6號
6. 如果客戶為外國政要,金融機構為其開立賬戶時,應採取什麼措施
如客戶為外國政要,金融機構為其開立賬戶應當經高級管理層的批准。
在與客戶的業務關系存續期間,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關注客戶及其日常經營活動、金融交易情況,及時提示客戶更新資料信息。
對於高風險客戶或者高風險賬戶持有人,金融機構應當了解其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經濟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等信息,加強對其金融交易活動的監測分析。客戶為外國政要的,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資金來源和用途。
(6)高風險賬戶持有人應了解哪些信息擴展閱讀:
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
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方式確認代理關系的存在,在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要求對被代理人採取客戶身份識別措施時,應當核對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登記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的種類、號碼。
7. 在一個銀行被列入高風險客戶,其他銀行卡還能用嗎
這客戶就被銀行列為了高風險賬戶,現在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要是被銀行列為高風險賬戶了,這要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被標注高風險,要看是儲蓄卡還是信用卡:
1.儲蓄卡: 如果是銀行儲蓄卡顯示高風險,可能是因為儲戶的身份證信息未更新、可能是因為有反洗錢認定的痕跡、也可能是因為存在被盜刷的可能,因此被銀行標注高風險,遇到這種情形,投資者需要本人持卡和有效證件去櫃台解除。
2.信用卡: 信用卡被標注高風險客戶,可能是因為:刷卡過於頻繁、存在未履約行為,如逾期、惡意透支、頻繁申請貸款等現象、也可能是名下負債過高或個人徵信中有大量不良記錄等。
因此,信用卡用戶如果被標注高風險,可撥打對應的客服電話詢問其原因,詢問客服要如何解決。
3.信用卡使用情況直接和個人的徵信掛鉤,信用卡使用得當,會增加誠信記錄,那麼客戶就要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前償還一些金額不是很大貸款等。銀行會不定時評估,通過了核審,很快就可以恢復為正常客戶了,但如果徵信記錄差,會影響自己以及下一代的政審資格,投資者要合理利用好信用卡。
4.如果跟銀行櫃台協商辦理並未成功解決的話,建議先向銀行了解清楚被列入反洗錢高風險客戶黑名單的具體情況,收集好相關的證據,向銀行提起申訴。在此過程中如果發現侵權行為,可以通過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知識拓展:從三項銀行的洗錢固有風險「客戶風險、業務風險和地域風險」來分析,不難發現銀行面對的洗錢高風險,常存在很多業務或產品中,值得銀行注意。
8. 史上最嚴銀行客戶信息核實工作開啟 手機號重復過多將停辦業務
近日,多家銀行集體發布公告稱將開展客戶個人信息核實工作,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核實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國籍、職業、聯系電話、聯系地址(家庭地址或工作地址)、身份證件類型及號碼、證件有效期限。核實信息之多,可謂史上最嚴。
手機號重復需提交合理說明
浦發銀行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第十六條、《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將開展個人客戶身份信息核實工作,信息核實內容包括職業等非常規信息。
此前銀行對於客戶身份識別主要依賴於身份證等物理信息,相關的清理整改也一直在持續進行,而此次銀行大面積對存疑客戶的信息進行核實則更為嚴格。
浦發銀行表示,如不能依照要求補齊信息,浦發銀行將從6月開始對留存身份信息存在不完整、不真實等情況的客戶名下賬戶採取措施,直至客戶更新信息並經信用卡中心核驗。措施包括停止受理客戶主動發起的兌換積分需求;禁止客戶非面對面溢繳款轉出、取出;不予新增或調高授信額度;不予辦理各現金類分期業務;降低信用卡額度。
廣發銀行的客戶信息核實也增加了許多內容,例如若客戶留存的聯系電話與多人重復,客戶必須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有效手機到銀行網點辦理核實或提交合理說明,若不提交前述信息,銀行將暫停賬戶的非櫃面業務。
此外,客戶在銀行新增開立I類戶,導致名下I類戶超過一個的,必須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賬戶資料到網點辦理降級或銷戶,只保留一個I類戶。廣發銀行要求客戶在5月17日前提交信息,否則將停止相關的金融服務。
總體來看,國有大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從4月開始陸續停止了對於留存身份證件過期客戶的金融服務,城商行、農商行等給出的調整期則較長,對於不合規的客戶未立即停止相關服務。
根據要求,金融機構對於高風險客戶或者高風險賬戶持有人,應當了解其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經濟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等信息,加強對其金融交易活動的監測分析。客戶為外國政要的,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資金來源和用途。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
非法跨境炒房炒股風險大
除嚴查賬戶安全外,對於賬戶可能涉及的非法交易風險提示,多家銀行也均發布了相關公告。
銀行風險提示顯示,目前通過網路平台開展外匯按金交易未經批准;境內個人跨境境外購房、直接進行跨境證券投資,相關外匯業務屬於資本項目項下業務,按照可兌換進程管理,目前尚未明確開放。直接或間接開展、參與上述相關外匯業務,涉嫌違規。請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財產損失。
中信銀行在公告中指出,一些網路平台、中介機構從事非法外匯按金(也稱外匯保證金,一般指客戶投資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保證金,按一定杠桿倍數在擴大的投資金額內進行外匯交易)交易及推介境內個人跨境境外炒房炒股活動,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個別平台甚至涉嫌金融詐騙,造成 社會 公眾財產損失。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徐天曉)
9. 個人信息更新一定要去銀行辦理嗎
一般是需要的,身份證過期銀行卡是能用的。這兩個是相對獨立的卡片。如果是拿著過期的身份證去辦理新的銀行卡,這是不能辦理的。需要拿著新補辦的身份證或者拿著相關的身份證明辦理。
工商銀行的客服人員也表示:「如證件到期後需要更新,本人應持新證件辦理開戶證件信息變更,時限沒有要求,有空時前去辦理即可。
其他情況下,需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發證機關開具的身份證件要素變更證明及客戶名下的所有賬戶(含儲蓄卡/存單/存摺),到全國任意營業網點辦理手續。」對於軍人、武警客戶,如網點無法判斷為同一人。
還需出示軍隊或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辦理;若為信用卡客戶,根據國家監管部門要求,可攜帶卡片、有效身份證件以及相關材料前往發卡機構網點辦理,相關材料以發卡機構要求為准。
(9)高風險賬戶持有人應了解哪些信息擴展閱讀:
對於高風險客戶或者高風險賬戶持有人,金融機構應當了解其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經濟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等信息,加強對其金融交易活動的監測分析。客戶為外國政要的,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資金來源和用途。
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
第二十條金融機構應採取合理方式確認代理關系的存在,在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要求對被代理人採取客戶身份識別措施時,應當核對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登記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的種類、號碼。
第二十一條除信託公司以外的金融機構了解或者應當了解客戶的資金或者財產屬於信託財產的,應當識別信託關系當事人的身份,登記信託委託人、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