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時代民眾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信息時代民眾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發布時間:2022-10-22 00:51:38

大數據時代下,如何更好的保護個人信息

在大數據時代下如何保護好個人信息?

數據分析能夠輕易計算出一個人的各種喜好,判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幾率。可以說掌握了用戶的信息就掌握了財富的密碼。而網路的進步讓原本就容易泄露的個人信息變得更加透明。如何保護成了人們指的思考的事情,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

一、軟體購物時避免使用真名

在軟體上購物時用戶姓名的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名字,比如彭於晏老婆等等,但不要使用自己真實的姓名,姓名和手機號是很微妙的組合,通過快遞公司等,這些信息很可能會泄露給電信詐騙方。

信息保護

⑵ 在自媒體時代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權益

自媒體時代網路著作權的保護方式:由著作權人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並請求其提供侵權人的真實身份信息,如果網路服務提供者與侵權人共同侵權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⑶ 現在網路信息化時代,自己隱私安全如何保護

注冊各種平台時,用自己的姓名和平台最後一個字當做名字。比如美團,就肖團,這樣當有騷擾電話打過來問你是不是肖團的時候你就知道是那個網站把你信息賣了,以後少用就OK

⑷ 我國可能立法禁止大數據殺熟,消費者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對於大數據殺熟這個行為想必大家都有切身感受,老客戶要比新客戶看到的價格要貴很多,而且這已經不是新現象,特別像買機票、訂外賣、訂酒店更是殺熟重災區,如果大數據能夠禁止殺熟對消費者的利益和個人信息都能夠得到保障。消費者想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要再下單前貨比三家,平時要多留意同一平台上提供的商品價格變化幅度是否差異過大,如果發現價格歧視保存證據,並且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如果禁止大數據殺熟相關規定能夠出台,對於消費者的利益還是有一定保障的,但是還是有很多互聯網平台依舊是我行我素,因為大數據殺熟隱蔽性高,維權難以舉證。經營者會以商品型號或配置、享受套餐優惠、時間差異等為理由,進行自辯。而作為消費者想要舉證是非常難的。所以治理大數據殺熟不能僅憑行業自覺,更需要的是監管強度,強化日常的制度約束。


⑸ 你如何看待個人簡歷頻繁被賣信息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我覺得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妥,因為這會導致很多人的個人信息泄露,然後會對這些人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甚至會導致這些人的財物受到損失。

很多人在參加工作的時候都有找工作的經歷,我們現在找工作都喜歡到網上投簡歷,因為這樣的方式特別便捷,殊不知我們在投簡歷的時候,我們的個人信息也泄露出去了,很多所謂的招聘平台都會把我們的個人信息售賣給第三方,用戶這個時候完全不知情。

個人簡歷頻繁被賣,體現了這些平台的管理問題。

因為每個人的信息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有著每個人不同的生物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的個人簡歷被販賣出去,那麼這個求職者的生活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不僅會受到很多騷擾電話,甚至會受到一些詐騙的內容,如果這個人的自我防範意識不強的話,很可能會遭受財產損失,這對於廣大求職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安全隱患。

⑹ 個人信息安全該怎樣保護

也有這樣的情況,某公司突然通知你已中獎,要求領取獎品前繳納一定數額的手續費,而你連自己參加了什麼樣的有獎活動都不知道,這些都算不得什麼奇怪的事。更有甚者,你在網上發現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等均在被銷售名錄中,價格為一毛錢。更令人恐懼的是,你的信用卡、醫保卡中的錢被人透支、領取,而你的住房公積金賬戶被注銷,公積金管理機構居然拿出了你已經死亡的證明。 歸結起來,信息被泄露的途徑有二,其一是我們自願填寫,後被不法商人以盈利為目的而銷售。例如,為了辦理銀行卡,我們不得不根據銀行的要求填寫各種資料,在獲得資料後,銀行或其員工出於某種目的,有意或無意地將我們的資料透露給保險公司,於是,我們接到了保險公司的擾民推銷電話。其二是網路泄露。據央視報道,一種名為「頂狐結巴」的病毒,能夠輕易侵入我們的電腦,監視我們的電腦操作並作記錄,由此獲得了我們網路賬戶的密碼,輕松支取我們賬戶中的存款。一種更高明的病毒,甚至能夠侵入我們的計算機,自動操縱計算機,打開我們計算機上任何文件夾,我們的計算機於是成為被拔光了毛的「肉雞」。 個人信息如此重要,豈容他人隨意侵犯?但是,我國目前的立法,尚不足以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目前,我國對個人信息安全最強硬的保護措施,是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七),其規定, 國家機關、金融、電信、醫療等機構在獲得個人信息後,將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給他人的,將被處以刑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得個人信息的,亦將處以刑罰。但是,這樣的事後懲罰措施,效果有限,要想保護信息安全,必須從源頭杜絕。 建立個人信息安全管理機構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普遍做法。例如,在法國,全國信息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個人信息安全,在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公署負責這一事宜。我國尚未有這樣的機構,因此管理上呈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混亂局面。 嚴格的信息收集登記制度對保護信息必不可少。在法國,收集個人信息須經全國信息管理委員會批准,禁止未經許可收集個人資料。經批准收集個人信息時,申請單位必須簽字承諾僅將個人信息用於所申請的事項。譬如,申請從事銀行業務者,不得將其信息用於保險業務或其他業務,如用於其他業務,將遭致監管機關的重罰。當申請單位在向個人收集信息時,法律要求信息收集者必須在信息表中簽字,承諾自己將保護該個人的隱私資料不得外泄,違反承諾須對該個人賠償。此外,公民在申請電話時,只要申明自己不接受廣告和垃圾簡訊,電訊運營商不得向其發送。 面對網路時代,國家必須重視網路信息保護。網路信息盜竊不同於現實中的盜竊,木馬程序完全能夠於無形中竊取個人信息,為保證網路信息安全,國家必須加強反網路盜竊系統,否則,類似網路銀行這樣的現代化交易裝置將無人敢用。 當然,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時,對公民的信息安全教育也非常重要。據稱,在美國,銀行的廢紙筒都有明確提示:「個人信息盜竊非常嚴重,請務必注意保護」。在香港, 政府經常舉辦個人信息安全講座,提高公民的自我信息保護意識,在容易泄露信心安全的場所,有明顯標志提示公民注意信息保護。 如果發生信息泄露,被他人非法利用,外國政府都會科以重罰,通過提高違法成本降低違法率。法國對因泄露隱私信息造成他人聲譽或其他損害者,處於30萬歐元的罰款。在美國,類似情況可能導致100萬美元的罰款。不僅如此,泄露信息者還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對其造成損害之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觸犯刑律者,坐牢在所難免。這樣,在國外,信息安全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責任相互交織,形成了較為嚴密的事後救濟措施。相比之下,我國的信息保護只規定有刑事責任,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在國外已經建立相關制度的情況下,有必要借鑒相關規定完成中國特色的信息保護立法。

⑺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如何在大數據面前保護自己的隱私?首先我們得了解大數據這一概念。
大數據(big data),IT行業術語,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翻譯一下,也就是說,作為這個設備使用者的你,無時無刻都處於設備的觀察之中,各類軟體通過設備觀察你的一舉一動對你進行各式各樣的推薦,作為本該為設備使用者的你卻意外地成為了設備的附庸。
那麼問題來了,軟體是怎麼在茫茫人海中確切識別各類群體再發現到你的,換句話說吧,
你是怎麼接觸或者使用軟體的?對,賬號。
你在賬號中留下的各類和你自身有關信息使得即使不斷更換賬號也依然會被軟體識別為你本人。
那麼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難道就只能容忍那些軟體為所欲為了嗎?也並不是無解,只要讓你不再是「你」即可。有人問這句話是不是病句?
答案當然不是。軟體是怎麼鎖定你身份的?我們在這得了解下當前網路環境,隨著互聯網越來越發達,各類軟體越來越要求實名認證,而答案就藏於實名認證當中,即使你不實名認證,商家只要根據你手機號碼就能間接對你進行認證,如果你的隱私或者在網上的行蹤被他人知曉,那麼很明顯泄露你隱私的人和商家有某種程度上的聯系或者是個能夠躲過商家賬號安全保護的黑客,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通過報警或者直接互聯網法院起訴,起訴誰?當然是沒有盡到保護隱私義務的商家啰,前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除非你是網紅。後種在起訴商家涉及商家信譽與利益情況下要把對方抓出來並賠償就簡單了,只要你能確定泄露來源。當然如果你是個慈悲為懷的大善人,那麼可以試試下面這種方法。
解法其實已經很清楚了,只要讓網上的你不再是「你」,把自己變為他人即可。把無足輕重又沒法改變的就把它留著吧。

⑻ 現代社會,個人信息要怎麼保護

第一,《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應當在開篇列明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性,明確確保信息安全的相關舉措,以提醒公民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的重要性是隨著通訊手段的不斷提升而逐步變得愈發重要。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里,公民的個人信息與個人的人身、財產等切身利益緊密相連。平時我們覺得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如果通過相應的技術處理,比如大數據分析,就能在一些普通信息的基礎上分析出事關個人隱私、信息安全的「敏感信息」,進而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我建議在未來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中開篇即強調公民個人信息對個人、對他人、對國家的重要性,同時明確在現代社會保障信息安全的相關舉措,以提升公民個人保護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二、要明確法律要保護的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我認為要明確法律要保護的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方面,我們應當根據不同人群來界定出符合生活實際需要的由法律予以保護的個人信息,防止不根據實際情況,一刀切的現象出現。比如,對於黨政官員需要受法律保護的個人信息范圍就需要進行特殊規定。因為黨政官員作為人民的公僕,作為國家的公職 人員需要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就需要廣大黨政官員讓渡一部分個人信息權利出來,讓人民群眾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服務者的具體情況,這樣既符合群眾路線的要求,也更好的順應了當前的反腐形勢。
另一方面,法律需要保護的公民個人信息十分龐雜,有些公民個人信息直接關乎公民個人的人格尊嚴,個人隱私等核心利益,需要法律重點保護。但有的公民個人信息並不直接關系公民的切身利益,但經過數字化分析也能構成對公民的侵權,這類型的公民個人信息需要保護的程度無需如「個人敏感隱私信息」那麼強,一般保護即可。因此,這就需要法律對其進行的分類,然後根據類別的不同規定不同的保護力度。

⑼ 垃圾簡訊、騷擾電話頻發,應該如何維護我們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面對這些垃圾郵件和騷擾電話,大多數人都搖頭、掛機,表示無奈。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個人信息權受到了侵犯。垃圾郵件和騷擾電話主要有以下幾種:商家在電商平台上的營銷、以抽獎或中獎為誘餌的欺詐信息、虛假證明和貸款,我們的個人信息無一例外的被竊取,肆意傳播,讓很多人幾乎完全沒有隱私可言。

司法實踐中,個人信息權遭受侵犯時,主要有兩種救濟方式:不需要請求損害賠償的,可以依照民法典人格權編的規定,行使人格權請求權,主張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如需主張損害賠償,則可依照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規定,行使侵權請求權,主張侵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以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當然,騷擾電話和垃圾簡訊背後有一條巨大的灰色產業鏈,關繫到很多商業實體的切身利益,必須從源頭入手,抓住信息泄露的“咽喉”。目前,快遞單和手機軟體是個人信息披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網路平台和企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合理合法地收集業務所必需的信息,而不是超越許可權、跨越國界地收集其他信息;提高平台的安全系數,加強其信息保護能力,防止信息泄露甚至被惡意竊取。此外,對於各種侵權行為,應為用戶提供便捷有效的投訴和維權渠道,如“一鍵式投訴”,以便及時追究侵權責任。只有多管齊下,解決公眾對信息公開的無奈痛點,才能讓公眾的私人生活在互聯網時代變得平和安寧。

⑽ 工信部下架90款侵害用戶權益APP,信息化時代的用戶權益該如何保護

工信部下架90款侵害用戶權益APP,信息化時代的用戶權益該如何保護?信息化時代,每一個人對於自己個人信息和自己在互聯網權利,一定要做好保護,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好的在現代社會生存,下面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朋友們參考:

第三,有效監督相關軟體和APP,這樣才能夠讓老百姓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現在對於很多網路上一些行為監管力度並不是非常夠,而且對於這類軟體和APP也沒有一個統一的部門,來實施管理。這就給很多軟體,以及APP商家帶來了機會,所以他們才能夠想辦法,去侵害用戶權益、所以國家應該加大力度,對這類違法行為進行監督管理,設立一個專門的監管部門進行跟蹤。這樣的話,用戶權益也能夠得到很好保護。

閱讀全文

與信息時代民眾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申請水果交易平台 瀏覽:357
如何在釘釘上用小閑小程序查成績 瀏覽:766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哪些專業可以專升本 瀏覽:140
ajax不返回數據怎麼辦 瀏覽:791
抖音小程序怎麼放在視頻下方 瀏覽:628
壞道硬碟的數據怎麼導出 瀏覽:931
昆明西山區玩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77
程序員發布會是什麼 瀏覽:628
如何讓小程序有黏性 瀏覽:981
碧水源屬於哪個交易所 瀏覽:310
二手房交易哪些證 瀏覽:379
女性護理產品怎麼用 瀏覽:338
段然技術怎麼樣 瀏覽:181
戶戶通電視信息弱怎麼辦 瀏覽:162
聚寶齋手游交易怎麼樣 瀏覽:768
天諭都能交易什麼 瀏覽:433
武漢三菱文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235
pmma產品用什麼保護膜保護 瀏覽:139
怎麼找太陽能預測數據集 瀏覽:770
爬蟲解析數據有什麼用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