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一體化什麼時候提出的

信息一體化什麼時候提出的

發布時間:2022-10-21 03:08:40

Ⅰ 機電一體化一詞的來由是什麼

、日本企業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機電一體化技術」這一概念,當時他們取名為「Mechatronics」,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於一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成為一門綜合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和機械技術等交叉的系統技術,目前正向光機電一體化技術(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發展,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機械 [jīxiè]
1. [machine;machinery]∶利用力學原理構成的裝置
2. [mechanical;rigidly;inflexibly]∶比喻拘泥於成規,刻板而不知變通
機械(machine),源自於希臘語之mechine及拉丁文mecina,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現代中文之「機械」一詞為機構為英語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機構的特徵有: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機器具備機構的特徵外,還必須具備第三個特徵即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以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 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日本的機械工程學對機械概念做如下定義(即符合下面三個特徵稱為機械machine):
機械是物體的組合,假定力加到其各個部分也難以變形。
這些物體必須實現相互的、單 把施加的能量轉變為最有用的形式,或轉變為有效的機械功。
[編輯本段]機械的特徵
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
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機器具備機構的特徵外,還必須具備第三個特徵即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以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的機構。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來看,機構和機器並無區別泛稱為機械。
[編輯本段]機電一體化的含義
1。
機電一體化技術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 機械技術 機械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於如何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它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的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系統製造過程中,經典的機械理論與工藝應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同時 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均屬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3) 系統技術
系統技術即以整體的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 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介面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保證。
(4) 自動控制技術
其范圍很廣,在控制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後的系統模擬,現場調試,控制技術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適應控制、自診斷校正、補償、再現、檢索等。
(5) 感測檢測技術
感測檢測技術是系統的感受器官,是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節的關鍵環節。其功能越強,系統的自動化程序就越高。現代工程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經受嚴酷環境的考驗,它是機電一體化系統達到高水平的保證。
(6) 伺服傳動技術 包括電動、氣動、液壓等各種類型的傳動裝置,伺服系統是實現電信號到機械動作的轉換裝置與部件、對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質量和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
2、機電一體化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機械、電子、液(氣)壓一體化技術基本理論,掌握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操作、維護、調試和維修,掌握應用機電一體化設備加工的工藝設計和加工工藝系統控制要求向機械繫統提的基本方法 級工程技術人才。
(2)主幹課程:
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加工機床、機械加 等)等都包含在其中了。
[編輯本段]機械-機械工程分類
機械的種類繁多,可以按幾個不同方面分為各種類別,如:按功能可分為動力機械、物料搬運機械、粉碎機械等;按服務的產業可分為農業機械、礦山機械、紡織機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為熱力機械、流體機械、仿生機械等。
另外,機械在其研究、開發、設計、製造、運用等過程中都要經過幾個工作性質不同的階段。按這些不同階段,機械工程又可劃分為互相銜接、互相配合的幾個分支系統,如機械科研、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機械運用和維修等。
這些按不同方面分成的多種分支學科系統互相交叉,互相重疊,從而使機械工程可能分化成上百個分支學科。例如,按功能分的動力機械,它與按工作原理分的熱力機械、流體機械、透平機械、往復機械、蒸汽動力機械、核動力裝置、內燃機、燃氣輪機,以及與按行業分的中心電站設備、工業動力裝置、鐵路機車、船舶輪機工程、汽車工程等都有復雜的交叉和重疊關系。船用汽輪機是動力機械,也是熱力機械、流體機械和透平機械,它屬於船舶動力裝置、蒸汽動力裝置,可能也屬於核動力裝置等等。
分析這種復雜關系,研究機械工程最合理的分支系統,有一定的知識意義,但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
[編輯本段]機電一體化系統組成
1.機械本體 機械本體包括機架、機械連接、機械傳動等,它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起著支撐系統中其他功能單元、傳遞運動和動力的作用。與純粹的機械產品相比,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技術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強,這就要求機械本體在機械結構、材料、加工工藝性以及幾何尺寸等方面能夠與之相適應,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節能、小型、輕量、美觀的特點。
2.檢測感測部分 檢測感測部分包括各種感測器及其信號檢測電路,其作用就是檢測機電一體化系統工作過程中本身和外界環境有關參量的變化,並將信息傳遞給電子控制單元,電子控制單元根據檢查到的信息向執行器發出相應的控制。
3.電子控制單元 電子控制單元又稱 和節奏發出相應的指令,控制整個系統有目的地進行。
4.執行器 執行器的作用是根據電子控制單元的指令驅動機械部件的運動。執行器是運動部件,通常採用電力驅動、氣壓驅動和液壓驅動等幾種方式。
5.動力源 動力源是機電一體化產品能量供應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統控制要求向機械繫統提供能量和動力使系統正常運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電能、氣能和液壓能,以電能為主。

信息化時代的概述

信息化時代歷史背景由大機器、大工業和大量人員所從事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方式不再是主流,而第三產業即服務性產業將明顯增加,信息類無形產業將成為關鍵資源,有力氣但未受過教育或受教育較少的人將面臨失業。擁有信息和知識的國家將是富有的國家,這樣的富國將與信息貧窮落後的國家分道揚鑣。國旗、軍隊和貨幣是第二次浪潮國家的象徵和主權的標志,第三次浪潮的全球化趨勢將打破這類國家主權模式和封閉狀態,信息一體化將使國家之間傳統的國界概念逐步淡漠。托夫勒認為,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進入真正的信息社會,世界正處於新舊時代的交替之中,信息時代已經出現,但工業社會的規模經濟還存在,沒落的體力勞動和先進的腦力勞動共存。 美國CNN報道說:「在21世紀,我們將處在一個無固定化職業的社會。」不管你是老闆,還是工薪族,如果你認為你現在的職業或事業是可以終生不變的,那將是非常危險和不現實的想法。由於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變化一 中國進入一個20:80的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20:80社會含義是什麼呢?20:80是世界上一個著名分配法則,全世界20%的人擁有這個國家80%的財富,80%的人在為20%的人實現夢想。20%的是富人,80%的是窮人。說明中國已經進入一個兩極分化時代。 變化二 中國正進入教育大眾化時代,競爭更加激烈,就業壓力更大。
80年代的大學生可謂是「天之驕子」,「上帝的寵兒」,一時成為黨政機關、工廠單位的香餑餑。但僅隔如此幾年,大學生遍地都是。大樓掉下一磚頭,砸到的十個人中有七個是大學生,兩個是碩士生,一個是博士生。此話說得雖誇張,但形象說明就業競爭相當激烈。
據統計,2006年全國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為950萬名,曾創下歷史最高記錄。2007年到2010年,中國高考報名人數將進入一個持續的高峰期,在此期間,每年的高考人數都將超過1000萬人。1977年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年,當時的錄取比例只有29比1,而現在的高考錄取比例已經是2比1。這說明畢業後找工作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了。
據估計,在過去的20年中,有多達60萬中國人到國外留學,其中16萬人選擇了回國。這些人被稱為「海龜」,也就是海歸的諧音。但是,現在歸國的海龜越來越多,以至於他們現在獲得一個最新稱呼——「海帶」,也就是從國外歸來之後沒有工作長時間待業的意思。據《文匯報》報道,上海2006年找不到工作的海龜達到了7000人。
「畢業即失業」,多麼殘酷的現實。有歌曲唱「愛要越挫越勇,愛要肯定執著」,是現在找工作的真實寫照。「面霸」是現在大學畢業生的一句行話,是指樂此不疲參加面試的人;「面霸」再被拒絕無數次而堅忍不拔的,就成了「拒無霸」。難道,我們就要一直為找份工作而疲於奔命,就不能跳出這個傳統模式嗎? 變化三 中國進入一個老齡化社會。
在中國,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已經超過1.32億,而且每年呈20%速度遞增。
第一:社會保障,養老保險,第二:養兒防老,第三:自我就業。 變化四 世界進入一人多職業的社會,個人創業成為一種時尚。
大家看過一本叫做《學習的革命》的書沒有?作者在這本書中寫到:「在21世紀,你最大的僱主,將是你自己!」個人創業已成為一種趨勢。也就是說:現在的世界進入了一人多職業的時代。

Ⅲ 鹽城市縣一體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統上線時間

3月份。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鹽城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市縣一體化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方案》,試點建設市縣一體化信用信息系統。系統建設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2022年3月份已正式上線運行。

閱讀全文

與信息一體化什麼時候提出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工資系統如何錄數據 瀏覽:20
如何調出電腦主程序界面 瀏覽:254
微波遙感採用什麼技術 瀏覽:516
三菱plc改程序怎麼寫 瀏覽:107
交易貓蘋果區如何填寫 瀏覽:887
武昌東湖技術開發區在哪裡 瀏覽:142
spss年級屬於什麼類型的數據 瀏覽:37
如何看好市場龍頭 瀏覽:296
如何申請水果交易平台 瀏覽:357
如何在釘釘上用小閑小程序查成績 瀏覽:766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哪些專業可以專升本 瀏覽:140
ajax不返回數據怎麼辦 瀏覽:791
抖音小程序怎麼放在視頻下方 瀏覽:628
壞道硬碟的數據怎麼導出 瀏覽:931
昆明西山區玩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77
程序員發布會是什麼 瀏覽:628
如何讓小程序有黏性 瀏覽:983
碧水源屬於哪個交易所 瀏覽:312
二手房交易哪些證 瀏覽:381
女性護理產品怎麼用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