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貧困生生活補助上面的學生賬戶名、銀行卡號和開戶行分別是什麼意思怎麼填 謝謝
貧困生生活補助上面的學生賬戶名就是學生姓名,銀行卡號就是補助的錢,打到這個卡上,開戶行就是這個銀行卡的開戶行。
(1)學生補助表中的發放信息指什麼擴展閱讀:
大學申請貧困生條件
一、國家助學金申請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並且有身份證(如果沒有可以用監護人的身份證);
2、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人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須由其法定監護人書面同意);
3、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無違法違紀行為;
4、能夠正常完成學業;
5、因家庭經濟困難所能籌集到的資金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包括學費、住宿費、基本生活費)。
二、國家助學金申請需要提交的資料:
1、國家助學貸款申請書;
2、學生證、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未成年人須提供法定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和書面同意申請貸款的聲明);
3、經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核實確認的《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
三、國家助學金金額
國家助學金主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費用開支。國家助學金的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000元,具體標准在每生每年1500-40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2-3檔。中央高校國家助學金分檔及具體標准由財政部商有關部門確定,地方高校國家助學金分檔及具體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
「為緩解價格漲給大中專學校家庭困難學生基本帶來壓力國務院決定從2015年秋季學起:將普通高等學校國家助學均資助標准從原來生均2000提高到3000,惠及430萬名家庭困難學生,佔在校生總數20%。」
B. 2020年學前教育資助受助學生補助金一卡通發放明細表中的發放人姓名指的是誰
應該是指孩子吧
C. 貧困生補助的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中的民政部門信息一欄怎麼寫
一般是寫縣級部門的民政部門信息,然後給他們蓋章,但有點縣級需要鎮級的民政部門蓋章的,所以你先去縣里的,看他們蓋不蓋,然後再確定是否去鎮級,以免跑來跑去。
教育部《教育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顯示,《綱要》實施以來,我國學生資助工作得到大力發展,各學段資助政策逐步建立健全,資助學生規模較《綱要》實施前大幅增長。
2010—2014年,全國累計資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階段學生(幼兒)達4.1億人次(不包括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項目)。
年均資助8201.26萬人次,較2009年增長25.8%,2006—2010年,全國資助學生規模增長明顯,2010年之後總體規模基本穩定,2014年超8000萬人次。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教育數據:貧困生資助讓每個孩子都成才
D. 中學生生活補助什麼時候發
按照規定國 家助學金發放時間是每月發放 到學生。但是有的學校 為了方便, 都是一年發兩次,一次發一半。 大部分學校對於國家助學金發放時間:一般是在6月中旬發的,而且助學金是分兩次發的,每次發一半,還有一次是在一月份發,大都是在每學期快要結束發的。
義務教育階段內,建檔立卡學生、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等4類家庭經濟困難(以下簡稱「四類」) 的寄宿生和非寄宿生核定納入生活補助范圍。原享受生活補助的非上述「四類」學生不再享受生活補助。
確定「四類」寄宿生生活補助國家基礎標准為年生均(年生均指每個學生一年平均)小學1000元,初中1250元,按照國家基礎標准50%的比例核定「四類」非寄宿生生活補助標准,即,年生均小學500元,初中625元。「四類」學生的生活補助費將通過社保卡發放到受助學生監護人手中,嚴禁以現金等其他形式發放到學生個人手中。
根據寧夏教育廳財政廳《關於調整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補助政策的通知》精神,學生按步驟申請,學校在資助系統里「重點保障人群情況」里查詢認定,「四類」學生系統里沒有信息的列印名單到縣扶貧、民政、殘聯部門認定。
E. 生活補助申請表中的發放信息怎麼填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填寫方法:
1、國家資助。在「非寄宿生生活補助」項目下點擊「資助名單錄入」,再點綠色「+名單錄入」,按照學校貧困學生生活補助表,在頁面「資助業務」欄,選取「非寄宿生生活補助」,點選「年級,班級,學生」,再按要求正確填寫發放時間,發放人,發放金額「250元」,保存。
2、地方政府資助。在地方政府資助欄目下點擊「資助名單錄入」,再點擊頁面中綠色「+名單錄入」。在「資助業務欄」選填「非寄宿生困難生活補助」,選擇「年級,班級,困難學生名」,填報發放時間,發放人,發放金額(250元)。
F. 小學生信息登記表中「是否享受一補"是什麼意思
這里的一補,指的是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兩免一補」是指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教科書費、免雜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這是中國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就學實施的一項資助政策。
「兩免一補」對象的界定標准為:
1、持有農村特困戶救助證的家庭子女;
2、農村人均年收入低於882元的家庭子女;
3、嘩憨糕窖蕹忌革媳宮顱父母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學生;
4、父母離異或喪父、喪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5、因突發事件導致家庭貧困的子女;
6、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
7、因建設征地導致農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積大量減少且造成家庭經濟嚴重困難的學生;
8、當地政府規定的其他需要資助的學生。
(6)學生補助表中的發放信息指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就學實施的一項資助政策。主要內容是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這項政策從2001年開始實施,其中中央財政負責提供免費教科書,地方財政負責免雜費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2005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兩免一補資金70多億元,共資助中西部貧困家庭學生3400萬人。
2006年又從西部地區開始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享受免學雜費政策的學生達到4880萬人。
2007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均享受到了「兩免一補」政策。
1、組織希望獲得「兩免一補」資助的貧困生向學校提出申請。
2、組成由學校、學生家長、村(居)幹部和教師代表參加的評審小組,對申請「兩免一補」學生的家庭貧困程度進行審核,根據分配的名額,擬定受助學生名單。
3、將擬受助學生名單及其家庭貧困程度向社會公布,公示期為7天。
4、學校公示無異後,將受助學生名單及評審公示情況上報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審核確定。
1、 免費教科書:每生每期按實際書款減免;
2、 免雜費:小學每生每期70元,初中每生每期90元,特教每生每期70元;
3、 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每人每年750元。2011年秋季開始標准已調整為:小學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