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太陽光傳播到海王星需要多長時間
海王星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光速30萬公里每秒,太陽光傳播到海王星大概需要250分鍾 答案補充 木星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4332.589天,約合11.86年
『貳』 太陽光傳到海王星需要多少時間我想知道太陽光傳到海王星需要多少時間
海王星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光速30萬公里每秒,太陽光傳播到海王星大概需要250分鍾
『叄』 從地球到海王星有多遠乘飛船走多長時間
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公轉軌道: 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49,532 千米(赤道)
質量: 1.0247e26 千克
龍御天下
榜眼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公轉軌道: 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49,532 千米(赤道)
質量: 1.0247e26 千克
在古羅馬神話中海王星(古希臘神話: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在天王星被發現後,人們注意到它的軌道與根據牛頓理論所推知的並不一致。因此科學家們預測存在著另一顆遙遠的行星從而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觀察到海王星,它出現的地點非常靠近於亞當斯和勒威耶根據所觀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經過計算獨立預測出的地點。一場關於誰先發現海王星和誰享有對此命名的權利的國際性爭論產生於英國與法國之間(然而,亞當斯和勒威耶個人之間並未有明顯的爭論);現在將海王星的發現共同歸功於他們兩人。後來的觀察顯示亞當斯和勒威耶計算出的軌道與海王星真實的軌道偏差相當大。如果對海王星的搜尋早幾年或晚幾年進行的話,人們將無法在他們預測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僅有一艘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於1989年8月25日造訪過海王星。幾乎我們所知的全部關於海王星的信息來自這次短暫的會面。
由於冥王星的軌道極其怪異,因此有時它會穿過海王星軌道,自1979年以來海王星成為實際上距太陽最遠的行星,在1999年冥王星才會再次成為最遙遠的行星。
海王星的組成成份與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種各樣的「冰」和含有15%的氫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相似於天王星但不同於土星和木星,它或許有明顯的內部地質分層,但在組成成份上有著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很有可能擁有一個岩石質的小型地核(質量與地球相仿)。它的大氣多半由氫氣和氦氣組成。還有少量的甲烷。
海王星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
作為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上呼嘯著按帶狀分布的大風暴或旋風,海王星上的風暴是太陽系中最快的,時速達到2000千米。
和土星、木星一樣,海王星內部有熱源--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陽能的兩倍多。
在旅行者2號造訪海王星的期間,行星上最明顯的特徵就屬位於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左圖)。黑斑的大小大約是木星上的大紅斑的一半(直徑的大小與地球相似),海王星上的疾風以300米每秒(70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把大黑斑向西吹動。旅行者2號還在南半球發現一個較小的黑斑極一以大約16小時環繞行星一周的速度飛駛的不規則的小團白色煙霧,現在得知是「The Scooter」(右圖)。它或許是一團從大氣層低處上升的羽狀物,但它真正的本質還是一個迷。
然而,1994年哈博望遠鏡對海王星的觀察顯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許就這么消散了,或許暫時被大氣層的其他部分所掩蓋。幾個月後哈博望遠鏡在海王星的北半球發現了一個新的黑斑。這表明海王星的大氣層變化頻繁,這也許是因為雲的頂部和底部溫度差異的細微變化所引起的。
海王星也有光環。在地球上只能觀察到暗淡模糊的圓弧,而非完整的光環。但旅行者2號的圖像顯示這些弧完全是由亮塊組成的光環。其中的一個光環看上去似乎有奇特的螺旋形結構。(右圖)
同天王星和木星一樣,海王星的光環十分暗淡,但它們的內部結構仍是未知數。
人們已命名了海王星的光環:最外面的是Adams(它包括三段明顯的圓弧,今已分別命名為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和互助Fraternity),其次是一個未命名的包有Galatea衛星的弧,然後是Leverrier(它向外延伸的部分叫作Lassell和Arago),最裡面暗淡但很寬闊的叫Galle。
海王星的磁場和天王星的一樣,位置十分古怪,這很可能是由於行星地殼中層傳導性的物質(大概是水)的運動而造成的。
通過雙目望遠鏡可觀察到海王星(假如你真的知道往哪兒看),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僅僅一個小圓盤,那麼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遠鏡。Mike Harvey的行星尋找圖表指出此時海王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這個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細致的定製。
海王星的衛星
海王星有8顆已知衛星:7顆小衛星和海衛一。
衛星 距離(千米) 半徑(千米) 發現者 發現日期
海衛三 48000 29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四 50000 40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五 53000 74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六 62000 79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七 74000 96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八 118000 209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一 355000 1350 2.14e22 Lassell 1846
海衛二 5509000 170 Kuiper 1949
海王星的自轉周期為22小時左右,它的赤道面和軌道面的交角是28度48分,海王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很接近正圓形,軌道面和黃道面的夾角很小,只有1度8分,它以平均每秒5.43公里的速度公轉,大約要164.8年才能繞太陽一周,從1846年發現到現在,它還沒走完一個全程呢
『肆』 太陽系內8大行星公轉周期各為多少
1、水星,公轉周期:87.70 天。
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它為「辰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
2、金星,公轉周期:224.701天。
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出現於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又是昏星,黃昏後出現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
3、地球,公轉周期(日):365.2422。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
4、火星,公轉周期:686.98 日。
火星為距太陽第四近,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國古代稱「熒惑星」,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的現象稱為熒惑守心。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
5、木星,公轉周期:11.8618 年。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行星中質量最大的一顆,它的質量是所有其他的7顆行星的總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被稱為「行星之王」。
6、土星,公轉周期:10832.327天。
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是農神的名稱。
7、天王星,公轉周期:84.323326年。
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其小。
8、海王星,公轉周期:60327.624天。
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4)信息傳遞到海王星要多久擴展閱讀:
被除名冥王星
1930年由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的冥王星曾被認為是行星,但2006年8月24日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26屆大會,經兩千餘天文學家表決通過———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 」。
冥王星被排除在大行星之外的原因:
作為行星,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以近似圓形的軌道圍繞恆星運轉。
二、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
三、能逐漸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天體。
冥王星對第三條不符,且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一)過於巨大,形成了雙行星系統。根據這個定義,冥王星被除名為矮行星。
『伍』 如果兩個星球的人想要聯系,可以實現即時通訊嗎
將會有火星沖日的時刻,目前火星也正在向地球靠近中,因此今年被認為是極好的「火星探索年」,我國和美國、歐洲、俄羅斯等的航天機構都有火星探索計劃,未來一段時期內,人類將迎來「探火」熱潮期。
『陸』 已知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5*10^8km,太陽光傳播到海王星需要的時間為
海王星與太陽的距離約為45億千米 光速為30萬千米每秒 應該是15000秒
『柒』 時間存在嗎
時間存在嗎?你可能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當然嘍,時間肯定存在!否則的話,鬧鍾不會大清早把我從被窩里拉出來,一節課不會要上45分鍾,老爹老娘不會一把年紀,而我也不是黃毛小子……」
的確如此,時間在流逝,我們需要承受其加諸於我們的效應。那麼,何謂「時間」?是小時嗎?早在4000年前,埃及人和巴比倫人就依據太陽在空中的運動軌跡——這其實是地球自轉造成的表相——將一天劃分為24小時。
直至1960年,1秒都相當於平均太陽日的1/86400。可是,問題出現了:這意味著地球一直在勻速轉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隨著觀測和測量技術的昌明發達,天體物理學家意識到,地球的自轉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轉速度平均每個世紀減緩0.00164秒。微不足道。
不過,經過數個世紀的積累,一天會變得越來越長,每秒的長度也將因此而改變。麻煩嘍……你能想像1米隨時間推移變成1.01米、1千克變成1.2千克嗎?絕對不行!為了精確計量時間,1秒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是1秒!物理學家開始著手尋找某種固定持續1秒的現象以解決難題,它必須完全穩定,和地球自轉沒有任何關系。於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1秒變成了「銫-133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輻射震盪9192631770周」。
人們根據原子振盪來定義1秒的長度。激光刺激下的鍶原子比目前的官方標准銫原子鍾更精確。
換個簡單說法,就是……當你向某個原子,比如銫-133施加能量,它會立即吸收,並以電磁波的形式再將能量釋放出來。這種電磁波可被視作一連串在水面擴散開來的波浪,有波峰和波谷。好了,當你數完9192631770個波峰和波谷,正好過去了1秒。鑒於原子不會隨時間改變特性,1秒的長度從此恆定不變。
跟隨原子的節奏
但是,這個定義能具體告訴我們時間是什麼嗎?不能。舉例來說,當我們使用米尺來計量木板的長度,在得到數值之前,我們的雙眼就能直觀地感知到長度。當我們說到某個物品的質量,我們清楚地知道物品的質量取決於其構成物質。
可時間呢?它看不見摸不著。那麼,我們測量的是什麼?虛無。無論我們的參照物是地球自轉抑或表針轉動,我們只是在不同的時長之間比較。假如洗碗時,手錶的分針移動了1/6圈,我們能推斷出用了10分鍾;假如午睡時,太陽在空中偏移了15°,那就說明睡了1小時……無論何時,我們總是通過對比另一種運動來評估一個行為的用時。
我們看見表針在動,於是我們說「這就是時間」……但在物理學家看來,這顯然不夠,他們希望「看見」時間,比如構成時間的基本粒子,就像他們已經捕捉到的「產生」質量的希格斯玻色子。
在大型強子對撞機觀測到的因質子碰撞而產生的希格斯玻色子候選事件:上方的緊湊渺子線圈實驗展示出衰變為兩個光子(黃虛線與綠實線)的事件,下方的超環面儀器實驗展示衰變為四個μ子(紅徑跡)的事件。
只不過物理學家越是想要確定時間,後者就越是不可捉摸……「時間不可捉摸?怎麼會,至少有些概念是我們確信無疑的,比如,過去現在和未來……」你真的這么以為?那就來談談現在吧。所謂「現在」,就是你念出這兩字的當時當刻,而這一刻似乎放之四海而皆準,你是這么想的吧?但你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舉個例子吧,比如你想知道「此刻海王星上發生了什麼」。很難精確回答這個問題。
這樣說吧,假設在這顆距離太陽45億千米的氣態巨行星的衛星上,人們建立了基地。駐扎在那邊的朋友和你用超現代的Skype保持聯系。只要他願意,你就能在他的房間裡面看見他。他也如此。
時差
早上9點,你到達自己的房間,打開電腦,想知道你的朋友同一時間在幹嘛。電腦屏幕上,你看見他坐在床上閱讀。由此得出結論:在你打開電腦的同時,你的朋友正在看書。那麼他一定也能看到你的即時所為吧?同一時間,如果你的朋友放下書本,坐在床上望向電腦,他會看見你來到電腦前面嗎?不會。他會看見你的卧室一片漆黑。
光線從地球抵達海王星需要 4 個小時,因此,你在地球上看見海王星衛星上的朋友,那已經是 4 小時前的他了。同樣的,他看見的也是 4 小時前的你!所謂「現在」,著實難以定義……
這很正常:現在是凌晨1點,你當然在呼呼大睡。凌晨1點?沒錯,因為信息傳遞也需要時間,而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略小於300 000千米/秒)。圖像大致用了4小時才走完從地球到海王星的距離。
因此,早上9點你看見的關於你朋友的圖像,其實4個小時之前就已經攝錄下來。而在你的電腦屏幕上,你看見你的朋友在看的關於你的影像更要早上4個小時。兩個4小時,就是8小時的時差。好一個同時啊!由於距離這個因素「作祟」,三個不同的時刻同時存在於所謂的「現在」中。對於一個「顯而易見」的概念來說,這也夠尷尬的……
各有各的時間
這還沒完。距離不但妨礙我們定義一個共有的現在,而且不同星球上時長還不一致!這是愛因斯坦的重要發現之一,他的狹義相對論對此進行過論述。
假如你乘坐高速飛船繞月球飛行,飛船上的你會覺得時鍾的運動一切正常。你地球上的親人也有同樣的感覺。只是……當你返回地球後,他們會劈頭蓋臉地罵你:「你不是說只去3天嘛,怎麼走了一星期!」你表示抗議:「沒有啊,就去了3天啊!」
怪事出現了!你們拿出各自的手錶來證明,手錶證明你們都沒瞎說……對於你的親人和你而言,時間都在正常流逝。可是,時長並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因為你的運動接近光速,導致手錶不再同步運轉。想要弄明白這等怪事,只要讀一下光子鍾的內容就行,你就會發現真相並不神秘。此外,看過《星際穿越》的讀者已經知曉有時間膨脹這么回事,這是電影中的一個重要設置。
在 電 影《 星 際 穿 越》中,主人公庫珀和布蘭德在一個接近黑洞的星球上滯留了幾分鍾才返回遠處的飛船。踏上飛船後,他們發現同伴老了 20 多歲!時間膨脹簡直是駭人聽聞。但這次並不是速度擾亂了時鍾,始作俑者是引力。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把引力看作是空間和時間的扭曲。
因此,即使能和海王星建立實時聯系,但由於星球轉速不同,還是會引起時差。愛因斯坦曾證明,處於相對運動中的兩位觀察者是無法在「同時性」這個概念上達成一致的。
當然,狹義相對論的結果只有在接近光速的條件下才能感知,繞太陽轉動的地球和海王星並不屬於此種情況。實際操作中,我們能夠在海王星和地球之間營造某種「同時性」,但只是近似,在物理學家眼中離正宗的「同時性」差得遠呢。
所以說,所謂存在一個巨型的萬能鍾表,能夠統一地為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250萬光年)和銀河系計時,從而為所有人定義出「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是想得美。
仙女座星系
沒有普世的時間,時間因人而異。只不過在宇宙某個小小的角落,在我們地球上,相對論的效應微乎其微。我們由此產生錯覺,以為普世的時間真的存在,這只是因為我們對這個問題鑽研得還不夠深入……
沒有過去和未來的粒子
方才的太空之旅稍稍改變了你對時間的認知?別指望向物質核心的漫遊能帶來更舒服的答案!原子核里的質子會聽見時間的滴答聲嗎?不會……時間之河從它們身上流過,就像水流掠過鴨毛,不留一絲痕跡。質子不會衰老。質子不會死亡。保守估計,它有10^33年的壽命,遠高於宇宙的歲數。圍繞質子運行的電子也是如此,它們是永恆的。時間不會對它們造成影響。
質子誇克結構的簡單示意圖,每個單獨誇克的顏色可以隨意設定,但是必須用到三種不同顏色,混合成為白色。
好吧,老實說,這些都是例外。很多粒子有生命年限,從萬億分之一秒至數個小時,此後便衰變成其他粒子或純能量。啊!總算有看似正常的現象了……也只是看似而已。因為粒子和時間的關系有點活絡。它們會輕而易舉地把「過去」和「未來」攪成一鍋粥!想像一下倒放電影的情形,你立馬就能明白是怎麼回事。
當物理學家觀看他們最為鍾愛的「大片」之一——質子碰撞時,他們可以從結尾看到開頭,也能從開頭看到結尾,毫無難度。根據物理法則,只需滿足一項條件:倒放的電影應透過一面特殊的鏡子來觀看,這鏡子不僅能倒置影像,還能顛倒其量子特性,從而使其和正向播放的影片一模一樣。
對於我們而言,即使是在鏡子中,倒放的電影也是無法理解的。但在粒子物理學的范疇中,時間能夠向不同的兩個方向流逝。你將發現這個理論能帶著我們走很遠。你聽說過反物質吧?每個粒子都擁有其反物質:相同的質量,但電荷(以及其他量子特性)相反。反物質粒子就像是粒子在「特殊」鏡子當中的倒影。
盡管讓反物質變得家喻戶曉的是《星際迷航》(柯克船長的「進取」號飛船正是用反物質作為燃料),但它其實真的存在!
星際迷航海報
正電子作為電子的反粒子已經多次被探測器探察到。然而,反物質和物質的一大特點是:兩者無法共存。正電子和電子一旦相遇就會消失,轉變成兩個光子。
亂七八糟的時間
不過這次「相遇」還有另一種詮釋方式:電子碰到的不是正電子,而是在時間中逆行的光子!整個過程就像是兩個粒子交換了各自的行進路線。
逆行的光子於是沿時間之河而下(這不會改變它的屬性:光子正是它自己的反粒子,根本無法區分一枚時光倒流的光子和一枚沿時間之河而下的光子),而電子則開始沿時間之河回溯而上。在我們的眼中,它就是和電子質量相同的粒子,但所有特性正好相反,也即所謂的正電子,電子的反物質。
關於反物質的這一闡述解釋了為何所有粒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質量相同,特性相反。因為每顆粒子都有可能撞上某顆回溯時間的光子,自己也逆時而行。不過你要明白,這只是對反物質的一種解釋,甚至連一些物理學家也覺得荒誕不經呢。
管他呢。從純數學的角度來看,當我們用方程式描述粒子和反粒子的相遇,時間的流逝就沒有了偏向性,過去和未來沒有任何意義。
面對此類怪相,有些物理學家甚至懷疑起時間的存在來!目前物理學的一大重點是要調和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前者描繪引力所主宰的宇宙,後者描繪粒子世界。相對論於粒子一竅不通,引力也完全無視量子物理法則。因此,物理學家致力開發一種替代理論,能在微觀物理與宏觀物理之間達成統一。
這是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拍攝的照片,兩個鉛原子核相撞迸發出粒子束。這些粒子有的能永恆存在,有的還能回溯時間。
這一努力暫時還未能獲得成功,但有些思路似乎前景可觀。其中之一就是圈量子引力論。看它的名字就知道它有多復雜,三言兩語沒法說清。但該理論關於時間的觀點讓我們頗感興趣。很簡單:時間根本不存在,幻象而已!
研究該理論的科學家試圖重寫物理法則,在他們的方程中去除時間變數t。截至目前,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會失敗。時間來日無多了……
巨大幻象?
時間,幻象?難以相信,因為這個「幻象」使我們的生活井然有序。幻象從何而來?一個簡單的實驗能給我們一點提示……拿一個放滿水的玻璃杯,往裡面滴一滴墨水。起初,你能在透明的液體中間看見一滴墨水。墨水漸漸化開,很快,整杯水變成了墨水的顏色。
;
墨滴最終完全融入水中。此刻,熵(墨水加清水這一系統的混亂)達到了最大值。熵不會減弱,因此我們以為有「之前」和「之後」之分,從而感到時間流逝。
這個實驗,你可以重復做上10次,最終你都會得到一杯墨水的稀釋物。從單個分子角度來看,墨水沒有「理由」混合入水中。沒有一條物理法則會強迫分子混合。不過熱力學第二定律倒是認為,一個獨立系統(此處是指清水加墨水的杯中物)會自發地演變成一種平衡狀態,更加穩定,也更加無序。
用物理語言來解釋就是「熵」增加了。沒聽過這詞?記住嘍,「熵」是指某個系統的混亂程度。對啦!混亂是可以測量的……那也就是完整地描述一個系統所需的信息量。信息量越大,越是混亂。
熔冰——増熵的經典例子
假如你的卧室里只有一張床,一個衣櫥,一張書桌,你能輕而易舉地向你的小夥伴描繪卧室的布局。與此相反,如果床沒鋪好,臭襪子亂丟,書本隨便攤在書桌上,那你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才能讓你的朋友對你的卧室有精確的印象。後一種情況「熵」更高。
根據熱力學定律,所有獨立系統的熵會自發地增長。這就給時間安上了「方向的箭頭」……單向箭頭哦。對嘍!熵會讓某些經驗變得不可逆轉,這就能定義過去和未來了。比如墨水滴絕不會在水杯中重新聚合。
理論上來說,沒有什麼能阻止墨水分子重新聚合。但就總體來看,墨水分子絕無機會再聚為墨水滴。相較於涇渭分明的兩種物質構成的某系統,混合物總是更難描繪。重新聚合墨水滴意味著減少系統里的熵,這是不可能的事兒!簡直是聞所未聞。你可以整理干凈你的卧室,減少卧室的熵。可你一旦介入,卧室就不再是一個獨立系統。
你整理房間的努力也在釋放能量,放出熱能,於是增加了整個宇宙的熵。最終,整體熵的增加會抵消局部熵的減少,兩者無法割裂開來。所有系統都在向混亂發展。古老文明的廢墟就是明證……
混亂避無可避
你在不經意間可能注意到了,熵的介入只是用來描述充斥各種粒子的復雜系統,而在單個粒子的層面,熵沒有了意義,所以說粒子似乎逃脫了時間的魔爪。那我們呢?作為復雜系統,我們當然要承受熵的效應。
然而,你可能會問:鮮活的生命體就是一個小小的奇跡,竟然能將各種細胞、器官組織得井井有條,和混亂風馬牛不相及嘛!可是注意嘍,別忘了熵的精確定義:熵的增加是針對獨立系統。如果完全隔離一個有機體,沒有食物,沒有呼吸的氣體,它就會死去、分解……這不就是混亂的表現嘛!
我們能夠維持機體的秩序,是因為持續不斷地通過空氣和食物獲得能量。我們限制了身體內部的熵,卻增加了整個宇宙的熵。我們的軀體會不由自主地屈服,漸漸失靈,直至死亡。熵最終擊敗肉體,迎來勝利。我們感受到的時間不是鍾表發出的滴答聲,而是這場註定失敗的抗爭:我們的機體無法對抗混亂。
首贊
+1
平台聲明
推薦閱讀
生下一兒一女後,女子才發現同居男友竟是22年前殺妻兇犯,連名字都是假的
光明網 前天16:40 548.2萬+
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失聯前晚「非要出門」 被妻子看到凌晨3點 親屬稱其近半年來狀態不太好
中國青年網 23小時前 357.4萬+
3.4米長罕見眼鏡王蛇溜進村民家 警方:攻擊性強且有劇毒
光明網 7小時前 69.7萬+
滄州男子買了7萬多翡翠,知道真實價格後呆了!
廣告
對庄翡翠
剛剛
「我的政治前途沒了,我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新京報 昨天11:28 209.4萬+
俄媒:特朗普以為中國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是在玩火
光明網 昨天09:53 223.9萬+
黨委書記發絕筆信後溺亡,成都大學稱震驚!此前聲明配合調查
南方都市報 20小時前 139.8萬+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被查:分管電力,兩天前尚在考察項目
澎湃新聞 2小時前 31.2萬+
在滄州生活,你需要一個靈魂依靠,下載認識TA
廣告
立即下載
Soul
剛剛
國內又一地檢出1例陽性!立即隔離!全面排查!
光明網 19小時前 118.8萬+
「要是輸了,我可能離開美國」
觀察者網 3小時前 38.3萬+
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於傑兼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黨委書記
澎湃新聞 前天12:04 200.4萬+
江西3死1傷滅門命案現場仍有血跡 鄰居稱此前兇手常來受害人家幫忙
光明網 7小時前 116.1萬+
在Soul奇遇,相似的靈魂總會匯聚
廣告
Soul
剛剛
姐夫炒股虧1100萬元,上海律師助姐姐取證被控故意傷害
澎湃新聞 3小時前 8.4萬
男子離家出走20年,終跟家人團聚,得知父親去世放聲痛哭
南方都市報 3小時前 8萬
河北男子山東殺人潛逃20年,在柳州買菜被擒
光明網 7小時前 75.3萬+
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溺亡,全面調查!
南方都市報 6小時前 43.1萬+
找到和你興趣相投的朋友
廣告
Soul-靈魂社交
剛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法規司副司長陳偉被查
新京報 6小時前 62.0萬+
本次疫情快結束了嗎?失職人員如何處理?青島副市長回應4個熱點關切
北青網 6小時前 138.5萬+
珠江口將再添過江通道:獅子洋通道開始籌建,計劃明年底開工
澎湃新聞 5小時前 34.1萬+
感染新冠的白宮新聞秘書自曝已痊癒,還曬帶娃照
環球網 3小時前 44.4萬+
神秘男子去銀行取錢,經理看了支票數字都蒙了
軍事 搜狐閱讀
司機停車忘拉手剎將自己撞死,家屬起訴路邊違停車輛索賠百萬
南方都市報 3小時前 39.6萬+
北京一女子突遭陌生男子撲倒扼頸,警方:正在調查
新京報 20小時前 43.1萬+
中國大使警告加方勿庇護香港暴徒後,特魯多仍在釋放錯誤信號
澎湃新聞 2小時前 13.4萬+
美國食葯監局前局長:中國五天內完成900萬人檢測,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的任務」
國際在線 昨天21:10 27.0萬+
小伙救美被公司開除,誰知他剛離開,公司就亂套了
都市 搜狐閱讀
與孫楊打官司,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花費超60萬美元
澎湃新聞 前天11:47 101.2萬+
武漢一轎車停車場中箭,箭頭穿透兩層鋼板
澎湃新聞 3小時前 26.5萬+
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寶華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澎湃新聞 5小時前 85.4萬+
青島副市長:4天沒睡覺是口誤,是4天沒睡好覺
澎湃新聞 2小時前 5.1萬
在線直播>>全國校花同台PK讓你看花眼
巴西政府「不買中企疫苗」,因總統在借機報復州長?巴西醫學專家發出警告
環球網 8小時前 30.0萬+
印度家紡訂單急轉中國調查:有企業單月訂單猛增4~5倍,還有企業增配1.5倍打包工仍得再聘臨時工
『捌』 已知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5*10^8km, 太陽光傳播到海王星需要的時間是
地球:S1=V1T1
海王星:S2=V2T2
S2/S1=30
應為默認光速都一樣V1=V2
所以S2/S1=T2/T1
T2=(S2XT1)/S1=30T1
光到地球的時間你會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