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全球信息化會帶來哪些產業的崛起

全球信息化會帶來哪些產業的崛起

發布時間:2022-10-08 12:54:51

1. 全球信息化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沖擊

信息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與全球化的進程相伴而生並隨著傳播手段(主要是大眾傳播手段)的成熟不斷發展的。信息全球化已不再是一個停留在紙面上的名詞或概念,它已經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在各方面產生著影響,並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既是全球化或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又是將這一過程不斷推向前進的強大動因。它以地空合一的信息高速通道作為傳輸渠道,以漸趨普及的多媒體電腦作為收發工具,是一種高效率、大容量、極具開放性的傳播媒體。新聞信息一旦進入網路,就將無視國界的存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收看或調閱,行政控制或干預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小。

"全球化"是一個可以從多個角度加以探討的概念,其內涵十分豐富。美國斯坦福大學理論社會學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指出,所謂全球化,就是"某個場所發生的事物受到遙遠地方發生的事物的制約和影響,或者反過來,某個場所發生的事物對遙遠地方發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義;以此種關系將遠隔地區相互連結,並在全世界范圍內不斷加強這種關系"的過程。這一定義描述了全球化的運行狀態,揭示了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和必然結果。

縱觀全球化的歷史演進過程可知,信息全球化是以下列因素為依託的,信息全球化的影響因素:
1、傳播屏障的消除,信息的自由流動;
2、傳播媒體的跨地區、跨國界經營;
3、傳播手段的高度現代化;
4、各國政府對信息控制的減少。

2. 社會信息化對經濟及人類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有什麼

1、最大限度開發利用起信息資源,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提高社會各領域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水平,為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促進全社會信息化,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社會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化發展的轉型。

2、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傳輸手段廣泛應用為基礎和標志,建立起了各種信息網絡,使得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逐步利用起先進的信息技術;同時,影響和改造了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與管理方式,不斷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類社會的生活質量。

(2)全球信息化會帶來哪些產業的崛起擴展閱讀:

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背景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新技術革命是現今社會信息化的發生背景。信息化依賴於發達的信息處理手段,近30年來,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使信息處理技術有了高度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

自20世紀40年代末由申農創立資訊理論以來的重大發展,且極迅速地擴大了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急劇增加了社會的信息需求量。據有關文獻記載,文獻信息的總和,從1950年起每十年翻一番,到1970年後每五年翻兩番,這種「信息爆炸」現象,實際上就是社會信息化的時代背景的表徵。

3. 信息時代造就了哪四大產業

信息時代造就了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信息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一個新階段。信息化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等先進技術基礎上產生的。信息化使人類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獲得並傳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將提供給人類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進全球各國人們之間的密切交往和對話,增進相互理解,有利於人類的共同繁榮。信息化是人類社會從工業化階段發展到一個以信息為標志的新階段;信息化與工業化不同。信息化不是關於物質和能量的轉換過程,而是關於時間和空間的轉換過程;在信息化這個新階段里,人類生存的一切領域,在政治、商業,甚至個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和分配為基礎。
信息化是從有形的物質產品創造價值的社會向無形的信息創造價值的新階段的轉化,也就是以物質生產和物質消費為主,向以精神生產和精神消費為主的階段的轉變。有人把信息化歸納為"四化"和"四性"。
信息時代的前途是文化信息時代,當文化業產業達到總產出的一半時,信息業也就以文化性為其特色,此時即為宣布進入文化業時代;同時指出,網際網路要前進、變革,前途仍然是信息交流的工具,電子科學正在為走進文化業時代做出巨大的、決定性的貢獻.

4. 信息化從哪些途徑促進工業化發展

(1)製造業信息化、智能化概況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產出在 2012 年就超過世界總量的 20%,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然而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情況十分突出:核心技術缺乏,80%以上高端技術依靠從國外進口;產品附加值不高,利潤低下;勞動生產率較低。

(2)金融行業信息化概況

金融行業信息化的實質,是新興的信息技術對傳統金融業的一場經濟革新,主旨在於把金融業變成典型的基於信息化技術的產業,信息系統成為金融產業戰略決策、經營管理和業務操作的基本方式。

(4)全球信息化會帶來哪些產業的崛起擴展閱讀

國務院於 2015 年發布的《中國製造 2025》拉開了中國版「工業 4.0」的大幕,國家確定了通過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國策,推動製造企業實施製造業信息化。

製造業信息化將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製造技術相結合,可以改善製造企業的經營、管理、產品開發和生產等各個環節,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企業的創新能力,降低消耗;

帶動產品設計方法和設計工具的創新、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製造技術的創新以及企業間協作關系的創新,從而實現產品設計製造和企業管理的信息化、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的智能化、製造裝備的數控化以及咨詢服務的網路化,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已經出台的《中國製造 2025》產業規劃的第一個 5 年的重點扶持領域就是「智能製造」,其核心技術基礎是「信息物理系統」(CPS),核心載體是「智能工廠」。可以預見,製造業信息化技術將引領大型製造企業的蓬勃發展。

5. 信息化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有哪些作用

信息化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是通過信息產業的經濟作用予以體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產業的支柱作用

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支柱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1)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近年來信息產業以3倍於國民經濟的速度發展,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不斷攀升,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率不斷提高,間接貢獻率穩步提高。(2)信息產業將發展成為最大的產業。到2005年年底,中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佔全國外貿出口比重將超過30% ,其在國家外貿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各產業中位居前列,將發展成為最大的產業。

2、信息產業的基礎作用

信息產業是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

(1)通信網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網路與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強大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和軟體業是確保網路與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

(2)信息技術和裝備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各國爭奪科技、經濟、軍事主導權和制高點的戰略性產業。

3、信息產業的先導作用

信息產業是國家經濟的先導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4個方面:

(1)信息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社會再生產的基礎。

(2)信息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群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帶動其他高新技術產業騰飛的龍頭產業。

(3)信息產業的不斷拓展,信息技術向國民經濟各領域的不斷滲透,將創造出新的產業門類。

(4)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將縮短技術創新的周期,極大提高國家的知識創新能力。

4、信息產業的核心作用

信息產業是推進國家信息化、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核心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3個方面:

(1)通信網路和信息技術裝備是國家信息化的物資基礎和主要動力。

(2)信息技術的普及和信息產品的廣泛應用,將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

(3)信息產業的發展大量降低物資消耗和交易成本,對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集約型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6. 5G時代要來臨,哪些行業會迅速崛起

5G是第五代通信技術,具有大帶寬,低延時,與物互聯的一些特性。5G的波長也到了毫米級。據現今的5G測試點來看,5G的帶寬可以達到1G左右的級別。5G可以促使通信行業更加快速發展,畢竟5G就是通信行業的產物,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又會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或5G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後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Release-15中的5G規范的第一階段是為了適應早期的商業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階段將於2020年4月完成,作為IMT-2020技術的候選提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ITU IMT-2020規范要求速度高達20 Gbit/s,可以實現寬信道帶寬和大容量MIMO。

7. 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1、信息產業

隨著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進展,世界對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長,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對於各個國家、地區、企業、單位、家庭、個人都不可缺少。

信息技術已成為支撐當今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基石。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產業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競相投資、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部門。

2、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代表著當今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信息的重要生產要素和戰略資源的作用得以發揮,使人們能更高效地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從而推動傳統產業不斷升級,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運行效率。

3、勞動力

隨著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人們的就業結構正從農業人口為主、工業人口為主向從事信息相關工作為主轉變。

(7)全球信息化會帶來哪些產業的崛起擴展閱讀:

有人將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特徵——數字化、網路化、多媒體化、智能化、虛擬化,當作信息技術的特徵。我們認為,信息技術的特徵應從如下兩方面來理解:

1、信息技術具有技術的一般特徵——技術性。具體表現為:方法的科學性,工具設備的先進性,技能的熟練性,經驗的豐富性,作用過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術具有區別於其它技術的特徵——信息性。具體表現為:信息技術的服務主體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處理與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決定信息技術還具有普遍性、客觀性、相對性、動態性、共享性、可變換性等特性。

8. 信息化時代帶來的影響

社會經濟結構以服務性行業為主導,實現共生共融。信息技術日益發展,顛覆了傳統思維模式,為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網路經濟迅猛發展,機遇優先、首發效應、網路增值、路徑依賴和鎖定效應,使信息產品擁有絕對的市場份額,專業和技術階層逐漸成為職業主體。

1、社會經濟結構以服務性行業為主導,實現共生共融。

2、信息技術日益發展,顛覆了傳統思維模式,為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3、網路經濟迅猛發展,「機遇優先」、「首發」效應、「網路增值」、「路徑依賴」和「鎖定效應」,使信息產品擁有絕對的市場份額,專業和技術階層逐漸成為職業主體。

4、知識創新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引領社會未來的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已經成為地球村。

9. 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的融合會給產業帶來哪些新的增長點

當前,製造業正面臨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挑戰,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並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引發製造業發展理念、製造模式、手段、技術體系和價值鏈的重大變革。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的融合會給產業帶來哪些新的增長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的融合會給產業帶來哪些新的增長點?

現在世界各大國家都在注重製造工業,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部分製造訂單正在流失,中國製造業架構在發生變化。但是中國製造擁有很多資源,關鍵是如何連接在一起,靠的是雲製造。

中國從加工業、一般貿易、自主製造三個過程經歷了幾十年,過程中有的企業表現得非常好,也有的企業被淘汰了。面對當前的互聯網時代,企業對世界紡織格局的適應性越來越脆弱,越來越不適應。下一步隨著互聯網進步的不斷發展,中國紡織的定位將更重視傳播中國文化,讓全世界的消費者通過中國服裝了解我們,認可我們,這是今後中國紡織企業應該走的一條路。

如何利用雲智慧實現兩化融合?

中國做紡織服裝大國已經很多年,始終沒有成功轉化為時尚大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品牌缺乏創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並且擁有很多設計資源,在當前這個時代下,運用互聯網雲技術把好的設計師資源聚集起來,與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進行對接,打通創意的通道。陳霄介紹,江蘇塔塔富埠時尚雲科技有限公司是為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技術企業,可為紡織企業提供消費者行為、分析、預測、精準營銷等一系列的服務。

10. 信息社會的影響

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所推動的信息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進入21世紀,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愈加深刻。世界經濟發展進程加快,信息化、全球化、多極化發展的大趨勢十分明顯。信息化被稱為推動現代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現代社會發展的均衡器。信息化與經濟全球化,推動著全球產業分工深化和經濟結構調整,改變著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競爭格局。從全球范圍來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信息化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轉換和升級。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業、信息服務業、通信業、金融保險業等一批新興產業迅速崛起,傳統產業如煤炭、鋼鐵、石油、化工、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日漸下降。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突出。國內外已有專家把信息產業從傳統的產業分類體系中分離出來,稱其為農業、工業、服務業之後的「第四產業」。
第二,信息化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信息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技術含量高,滲透性強,增值快,可以很大程度上優化對各種生產要素的管理及配置,從而使各種資源的配置達到最優狀態,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擴大了社會的總產量,推動了經濟的增長,在信息化過程中,通過加大對信息資源的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各種物質資源和能源的投入,減少物質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改變了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
第三,信息化引起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的變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化的綜合網路遍布社會各個角落,信息技術正在改變人類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和娛樂方式。數字化的生產工具與消費終端廣泛應用,人類已經生活在一個被各種信息終端所包圍的社會中。信息逐漸成為現代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一些傳統的就業崗位被淘汰,勞動力人口主要向信息部門集中,新的就業形態和就業結構正在形成。在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其信息業從業人員已佔整個社會從業人員的一半以上。一大批新的就業形態和就業方式被催生,如彈性工時制、家庭辦公、網上求職、靈活就業等。商業交易方式、政府管理模式、社會管理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信息化浪潮的持續深入使人類社會日漸超越「工業社會」,而呈現「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信息技術促進生產的自動化,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得到充分體現;信息產業形成並成為支柱產業;信息和知識成為重要社會財富;管理在提高企業效率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服務業經濟形成並占據重要的經濟份額。
信息化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負面、消極的影響。這主要體現在信息化對全球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極不平衡,信息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利益並沒有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和社會階層得到共享。數字化差距或數字鴻溝加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也加大了一國國內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不發達地區間的差距。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勞動者對具體勞動的依賴程度逐漸減弱,對勞動者素質特別是專業素質的要求逐漸提高,從而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結構性失業。數字化生活方式的形成,使人類對信息手段和信息設施及終端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在基礎設施不完善、應急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將造成生產生活的極大影響。另外,信息安全與網路犯罪、信息爆炸與信息質量、個人隱私權與文化多樣性的保護等等,也是信息化帶給人類社會的新的挑戰。

閱讀全文

與全球信息化會帶來哪些產業的崛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龍崗市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557
如何獲得癌症發病數據 瀏覽:955
現在市場生豬什麼價 瀏覽:503
圖文信息處理技術專業怎麼樣 瀏覽:65
山西素肉技術培訓多少錢 瀏覽:907
蘋果手機微信怎麼逐條回復信息 瀏覽:703
如何靜止電腦程序開機自啟 瀏覽:630
浙江金華交通技術學院有哪些專業 瀏覽:52
我的世界什麼東西都可以交易 瀏覽:916
皇茶什麼加盟代理 瀏覽:366
南寧龍屯農貿市場是哪個開發商的 瀏覽:809
如何查看會展信息 瀏覽:745
華港燃氣公司客戶信息怎麼看 瀏覽:893
小程序我的訂單如何隱藏 瀏覽:573
岳西有哪些名牌產品 瀏覽:279
微信運動如何顯示小程序 瀏覽:436
工廠技術員考核表怎麼寫 瀏覽:353
程序員和架構師哪個好 瀏覽:589
代理的價格表叫什麼 瀏覽:515
蝦皮用erp系統如何上傳產品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