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務會計報告的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相關機構、企業管理人員、職工和社會公眾等
是的,財務會計報告的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相關機構、企業管理人員、職工和社會公眾等。
一、財務會計報告是企業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的書面報告。財務會計報告是指單位會計部門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並對外提供的反映單位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及所有者權益等會計信息的總結性書面文件。
二、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根據《會計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1、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指企業以一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由會計賬簿的數據整理得出,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書面文件,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主體和核心。企業會計報表按其反應的內容不同,分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變動表。其中,相關附表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補充報表。主要包括利潤分配表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附表。2、會計報表附註,會計報表附註是為便於會計報表使用者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會計報表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會計報表附註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利於增進會計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和突出重要的會計信息。
三、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
2. 應該向哪些利益相關者提供賬目績效信息
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股東、債權人、經營者、職工和作為征稅者的政府。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信息由原來單純地向股東提供會計信息,轉而向債權人、政府、職工、經營者等提供。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由於對目標企業投資動機的不同,對會計信息需求的側重點也有不同。只有深人地分析不同利益相關者各自的不同需求和在需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提出解決相應問題的合理建議,這對提高股東、債權人、經營者等利益相關者使用會計信息的效率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利益相關者的界定
目前,我國對「利益相關者」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學者們普遍認同一個觀點:利益相關者是和企業有著密切聯系的群體或個人,他們都對企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他們會受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基於此,可以把利益相關者定義為:利益相關者是指在企業中進行了一定的投資,並承擔一定的風險與義務的群體或個人,其活動可以影響企業目標的實現,同時也會受到企業實現目標過程的影響。據此,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股東、債權人、經營者、職工和作為征稅者的政府。
會計信息的特徵
會計信息是企業從會計視角所揭示的經濟活動情況,包括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等。一般意義的會計信息是一個廣義上的概念,包括兩層含義:(1)指企業的經濟活動情況(主要是財務活動);(2)「財務報表信息」即藉助於財務報表這種物質形式所披露的信息。實質上,貼務報表僅僅是企業會計信息的「載體」。
會計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徵外,還有其獨特的特徵。首先,以貨幣計量的價值信息為主,即企業所擁有的有價值資產均可通過貨幣來計量,會計信息最終的表現形式是以貨幣的方式體現財務報表上,以便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使用。其次,綜合性。即目標企業所擁有的無論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不同的資產都有不同的計量單位,不同計量單位的資產最終都要轉化為價值統一計量。最後,連續性。即企業公布會計信息,必須是以連續性計量企業連續發生的經濟活動為基礎的,這樣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連貫性。
3.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什麼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1、投資者。對投資者而言,通過對會計報表的閱讀和分析,可重點了解其投資的完整性和投資報酬,企業資本結構的變化、未來的獲利能力和利潤分配政策等。
2、債權人。對債權人而言,通過對會計報表的閱讀和分析,可重點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了解其債權的保障和利息的獲取,以及債務人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按期償付債務。
3、政府及其機構。對政府及其機構而言,通過閱讀和分析會計報表,可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社會資源的分配情況,以作為決定稅收等經濟政策和國民收入等統計資料的基礎。
4、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對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而言,通過閱讀和分析會計報表,可了解企業的發展趨勢、經營活動的范圍,為選擇投資和貸款方向提供依據。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4. 事業單位會計報表能夠給信息使用者提供哪些會計信息
事業單位會計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舉辦(上級)單位、債權人、事業單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關者。
但為了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就要由政府組織、管理或者委託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從事社會公共產品的生產,以滿足社會發展和公眾的需求。
事業單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會效益,同時,有些事業單位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為實現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和社會服務系統的良性循環,根據國家規定向接受服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功能特徵:
1.服務性。這是事業單位最基本、最鮮明的特徵。事業單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衛等領域,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公益性。公益性是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決定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但在一些領域,某些產品或服務,如教育、衛生、基礎研究、市政管理等,不能或無法由市場來提供。
5. 會計是個信息系統,主要為誰提供信息
為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例如為經營者提供公司經營情況的信息,使其能夠更好地管理,讓所有者能夠更加了解其投入的資金的使用情況,使政府可以對公司進行更好地監督等等。總的來說是提供和決策相關的信息
6. 企業財務會計信息使用者包括哪些
是的。
以上人員都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
例如:
投資者通過財務報表,來判斷是否要對企業繼續投資。
債權人通過財務報表,來判斷是否要借錢給企業。
政府通過財務報表,來了解本轄區經濟發展狀況及稅收狀況。
企業管理人員通過財務報表,來衡量自己的經營成果。
職工通過財務報表,來了解自己的工資等權益是否能得到保障。
社會公眾是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他們通過財務報表來判斷是否與企業發生直接經濟業務等。
7. 會計能提供哪些信息為誰提供這些信息 會計的本質是什麼 舉例說明會計信息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作用.
會計能提供所有經濟活動交易的數據,事項,摘要。分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主要為公司內部決策的制定管理者提供信息。而財務會計是為投資企業的股東,債權人,經營者,政府,公司員工,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
會計本質就是管理活動。比如說,財務報表,投資者關心的是企業的投資回報率,根據幾個年終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就可以看出企業經營狀況,經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還可以知道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了解這些信息不僅可以獲利,還可以迴避風險。
會計分類
按核算主體及目的分類
按核算主體及目的不同可分為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
預算會計:以實現公共職能為目的,以公共資產為核算對象,以公共事務為核算依據,以公共業務成果為主要考核指標,其具有「公共性」、「非營利性」、「財政性」的特點。是適用於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單位和各類非營利組織的會計體系。
財務會計: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實體為核算對象,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為改善企業內部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服務。是適用於各類企業及營業性組織的會計體系。
按報告對象分類
按其報告的對象不同而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
財務會計:編制財務報表,為企業內部和外部用戶提供信息。財務會計的信息是提供廣泛的用戶。其重點在於報告財務狀況和營運狀況,主要是對外部提供參考。
管理會計:主要是對企業的管理層提供信息,作為企業內部各部門進行決策的依據。沒有標準的模式、不受會計准則的控制。
8. 向哪些人提供會計信息
財務會計是依據會計法規的要求,採用會計核算的專門方法,對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進行確認和計量,記錄收入的取得、費用的發生和利潤的形成及分配過程,並定期編制財務報告,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是指會計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後產生的,為會計管理和企業管理所需要的經濟信息。會計信息使用人分為三大類:經營人、權益人和相關利益集團。
會計信息使用人包括內部使用人和外部使用人。
內部使用人,是指符合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的信息使用人,如經理、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等。
外部使用人是指與企業形成權利義務關系或者職能管理關系的信息使用人。包括股東、銀行、客戶、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等。
9. 1.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有哪些
會計信息主要用來處理企業經營過程中價值運動所產生的數據,按照規定的會計制度,法規,方法和程序,把他們加工成有助於決策的財務信息和其他經濟信息。具體地說,會計信息是指會計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後產生的,為會計管理和企業管理所需要的經濟信息。它包括:反映過去所發生的財務信息,即有關資金的取得,分配與使用的信息,如資產負債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種財務分析報表,對未來具有預測作用的決策信息,年度計劃,規劃,金額等。會計通過信息的提供與使用來反映過去的經濟活動,控制目前的經濟活動,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
會計信息是指會計單位通過財務報表、財務報告或附註等形式向投資者、債權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
簡單歸納:管理層,投資者,債權人,監督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