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老師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

老師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

發布時間:2022-10-05 03:12:23

㈠ 作為教師應該如何應對教育信息化的挑戰

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已十分廣泛,而教育信息化對學校教育所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尤其對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促進教學改革、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等都能起到顯而易見的作用。那麼,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面前應對自如、如何通過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來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課堂教學的實際與學生的需求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必須進行深入的思考。

1.教育信息化對教師意味著什麼?

教育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教育系統的一個基本構成要素,並在教育的各個領域廣泛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教育信息化的技術特點是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徵是開放、共享、交互和協作。教育信息化旨在把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應用於教學過程,其目的是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使教育和教學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跨越新的台階。當然,教育信息化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學形式、學習方式等也會產生巨大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已經形成。但它又是一種有利於教育健康發展和進步的沖擊,因為我們的學校教育已從中初步嘗到了甜頭。

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離不開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師又是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力量。在信息化時代,一個教師如果不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沒有現代人必須具有的信息技術,難以立足於三尺講台,也談不上稱職,更會貽笑大方。因為在如今的社會里,人人已經置身於信息化所覆蓋的環境之中,從舉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假如沒有一些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恐怕會處處遭遇難堪。而校園更是信息化普及的先遣之地,教學大樓、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辦公室等等,哪一處沒有信息化的痕跡?只不過程度有高有低而已。當然,我們的教師要完全適應教育信息化,也需要有一個過程。

那麼,在教育信息化時代,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該有怎樣的實際表現呢?首先,要樹立現代化教育觀念。教師應從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即對學生的多種學習活動進行指導、計劃、組織、協調,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及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能力。其次,要有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這就需要教師熟練掌握相關的電腦知識和有關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學習必需的軟體,培養自己設計和製作課件的能力,做到能進行單機教學和網路教學。

2.教育信息化應該指向課程整合。

在實際教學中,對教師來說,課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非常重要方面,如果他能很好地運用合適的教學軟體進行課程開發,對於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效率無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改革現有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也具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課程整合就是將各種技術手段完美、恰當地應用到課程中,使課堂教學從傳統的教科書、講義、粉筆和黑板中解脫出來,對教師而言,則是走向現代教學的開端。但要達到課程整合的目標,也並非輕而易舉。教師不僅要掌握信息技術手段,還須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本學科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教師在課程整合的過程中,必然會碰到難以預料的問題和困難,這就要求教師注意積累,想方設法獲取各種有用的信息,如有目的地經常上網搜尋信息或閱讀有關紙質媒體、電視媒體、電子讀物,對信息源的了解越多越好,要能從一般人不易察覺之處發現那些隱含的信息,並不斷提高自身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另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對相關信息的整合能力,能夠創造性地策劃、處理和加工所獲得的信息,如設計課堂教學方案、撰寫課件腳本,同時能從實際出發,考慮利用信息的最有效方式,體現嶄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要能經常根據獲取的教育教學的最新信息,組織和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策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經常處於「否定之否定」的狀態,對於特別適合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媒體輔助教學的課程內容,要及時納入到課件製作的范圍,並盡可能地製作成相關的課件用於教學,達到提高教學的目的。

3.教育信息化最終要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培養。

注重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是教師面對教育信息化要注意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面向信息社會的人才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就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會中每一個人賴以生活、學習的基本能力,是進入信息社會的通行證,是實現國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和保證。教育信息化應將每一位學生的信息能力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在信息化社會里,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地選擇信息、利用信息,就會有被信息淹沒的危險。教師應注重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引導和指點學生學會搜集和處理信息,並轉化為自己的一種能力;要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路、書刊、電視等渠道來開展學習(包括網路環境下的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加快上述能力的培養。

在以知識的傳遞、知識的理解為中心的傳統接受式教學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與現代化社會的要求是有相當距離的。要扭轉這種局面,促使學生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思維方法,並教會他們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知識,主動地去探求未知世界。

㈡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

1、教育信息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為龍頭,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2、 信息化人才培養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也是教育信息化順利發展的根本保障和智力支持。信息化人才培養包括三個層面: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識和素質,信息化專業人才培養,信息化師資隊伍建設。最近幾年來,高校廣泛開設了信息技術相關專業和信息技術課程,加大了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設立了示範性軟體學院35所、示範性軟體技術學院35所、國家計算機技術與軟體應用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180個和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了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舉辦了各種師資培訓。總的來說,信息化人才培養規模在不斷擴大,水平在不斷提高。

㈢ 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表現在哪些方面

1、教師的信息意識。

在差不多過去二十年,我講得最多的幾句話,恐怕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谷歌之」。畢竟,以搜索引擎使用為核心的信息檢索,實際上就是教師信息素養的基礎。因為,在今天這樣一個開放的教育世界,我們根本就不缺少資源。在信息時代,我們缺少的是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一線教師。

2、教師的信息能力。

教師的信息素養的第二層,是教師的信息能力,也就是教師藉助各種信息技術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說是和信息打交道的能力。比如,信息檢索、信息獲取、信息加工、信息評價、信息分享、信息表徵等具體的處理信息和加工分享信息的能力。

3、教師的信息倫理與文化。

教師的信息素養的第三層,是教師的信息倫理與文化,也就是教師和信息打交道的倫理和信息文化。

在過去這些年,有關信息倫理和信息文化方面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於是,各種肖像侵權、在網路上出現的知識產權糾紛、網路謠言的傳播、創用共享版權的應用、個人隱私的保護等等。


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必要性:

全球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蓬勃發展,開放課程和在線課程的風起雲涌,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教師,都提供了一個藉助網路,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的管道和機會。

在過去的差不多十年間,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課程,為每一個能夠接入互聯網的人,提供了學習的契機。今天,我們每一個可以接入互聯網的人,都擁有了面向全球,向其他任何人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幾乎任何東西的機會。其中,就包括信息能力、信息倫理和信息文化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機會。

其實,教師的學習,除了向同行學習、在實踐中學習之外,一個越發重要的途徑邊是在實踐社群中的學習。透過網路,在實踐社群中,我們可以向全世界的同行學習,學習他們的學科知識、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法的知識、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提升我們的信息素養。

閱讀全文

與老師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規人事代理有哪些 瀏覽:382
貓達人微信小程序是什麼 瀏覽:507
華為的接入技術主要有哪些 瀏覽:321
如何規范編輯群信息 瀏覽:188
雲悠悠神秘交易行在哪裡 瀏覽:537
飛機控製程序用什麼編程 瀏覽:308
騰訊文檔怎麼批量篩選數據 瀏覽:735
cmd如何結束一個正在運行的程序 瀏覽:506
solidcam程序編輯後處理在哪裡 瀏覽:755
蘋果退錢信息在哪裡看 瀏覽:829
如何快速捕捉財經信息 瀏覽:38
小學信息技術硬體知多少公開課 瀏覽:671
營銷代理叫什麼 瀏覽:106
鋼鐵行業怎麼成一級代理商 瀏覽:752
納米技術什麼病都可以治嗎 瀏覽:255
u盤安裝驅動程序停止怎麼辦 瀏覽:658
問道交易貓用戶登陸id是什麼 瀏覽:355
聽書的市場有哪些看法 瀏覽:798
學技術很苦怎麼辦 瀏覽:106
復必泰三期數據在哪個地方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