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告虛假信息刑法多少條

告虛假信息刑法多少條

發布時間:2022-09-30 21:47:18

❶ 傳播虛假信息判幾年

法律分析:故意傳播虛假信息構成犯罪的,一般處3至7年有期徒刑。相關法律規定: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二 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❷ 宣傳虛假信息犯什麼法

法律分析:1.情節輕微的,違法但不構成犯罪,按《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2.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構成犯罪,按《刑法》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處刑。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有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❸ 散布虛假信息承擔刑事責任的標准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對於累犯,不適用緩刑。
這並不等於公民就可以編造、故意傳播其他虛假信息,如果公民編造或者故意傳播其他虛假信息,雖然不構成犯罪,但也構成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上的行政違法行為,照樣要受到法律的處罰的。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時,之所以將虛假的信息限於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和警情,這是因為這虛假的「四情」均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很容易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任何國家機關和公民都必須嚴肅和認真對待,一旦有人編造或者故意傳播這四類虛假的信息,就可能引起社會的恐慌,嚴重影響公民的公共生活,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從而引發公共安全危機。

(3)告虛假信息刑法多少條擴展閱讀:編造虛假的險情的後果?
不管是編造虛假信息罪,還是傳播虛假信息罪,主觀上都必須是出於故意,行為人如果不是故意編造或者根本就不明知是虛假信息而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則不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刑法修訂案》第一百七十條,法院對構成傳播虛假信息罪的犯罪分子,依據犯罪情節判刑,有兩個區間,輕則可以判三年以下,如果情況特別嚴重,最高可以判七年徒刑。

❹ 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量刑標准

法律分析:1、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擾亂社會秩序:(1)致使機場、車站、碼頭、商場、影劇院、運動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秩序混亂,或者採取緊急疏散措施的;(2)影響航空器、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正常運行的;(3)致使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廠礦企業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活動中斷的;(4)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區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5)致使公安、武警、消防、衛生檢疫等職能部門採取緊急應對措施的;(6)其他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❺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立案標准

法律分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是情節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行為必須達到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程度才構成犯罪。而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徵。「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可以分為「嚴重擾亂」和「社會秩序」兩個方面來理解,而這兩者的判斷都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和抽象成分,因而在司法實踐中除了進行社會危害性的實質判斷外,還必須以現實公共秩序遭到破壞作為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行為入罪的處罰基礎。社會秩序的范圍包括公共場所秩序、公共交通秩序、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秩序、公民日常生活秩序、職能部門正常工作秩序等方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❻ 傳播虛假信息罪標准

法律分析:1、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1)致使機場、車站、碼頭、商場、影劇院、運動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秩序混亂,或者採取緊急疏散措施的;(2)影響航空器、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正常運行的;(3)致使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廠礦企業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活動中斷的;(4)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區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5)致使公安、武警、消防、衛生檢疫等職能部門採取緊急應對措施的;(6)其他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❼ 提供虛假信息文件罪是怎麼判刑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前款規定的人員,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一款規定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評估事務所、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或法律服務機構等單位與公司惡意串通,指定其人員為該公司出具虛假的驗資證明等文件,情節嚴重的,則該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主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前款規定的人員,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❽ 散布虛假信息罪立案標准

散布虛假信息罪立案標准為: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 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❾ 傳播虛假信息罪標准

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量刑標準是: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明知是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更多關於傳播虛假信息罪標准,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26112161519966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閱讀全文

與告虛假信息刑法多少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西清香型酒有哪些代理品牌 瀏覽:171
希捷是做什麼產品的 瀏覽:496
上海做老房子交易的中介有哪些 瀏覽:673
數據線車載藍牙鄭州哪裡有賣的 瀏覽:214
演算法中代理模型是什麼 瀏覽:717
excel數據怎麼導入外部 瀏覽:436
如何入住微信小程序 瀏覽:976
哪個微信小程序可以看戶型圖 瀏覽:587
奶粉dha含量看哪個數據 瀏覽:335
練吃雞技術在哪裡練 瀏覽:325
存在的科學技術問題是什麼意思 瀏覽:414
怎麼測量產品孔的角度 瀏覽:643
昆明的菜市場為什麼都關了 瀏覽:198
白天菜市場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38
什麼是攝影信息特性 瀏覽:428
遠洋市場帝王蟹多少錢 瀏覽:468
督促程序的范圍是什麼 瀏覽:699
康寶萊代理人一般多少錢 瀏覽:448
殖民地模擬器怎麼和商人交易 瀏覽:692
外匯交易平台哪裡學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