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豬肉價格的漲跌與哪些因素有關
相信大家現在都注意到了豬肉的價格已經大幅下跌,從之前的每斤30塊錢已經降到了每斤十塊錢左右,有的可能甚至更低一點,每件商品的價格都會產生波動,有漲價的時候也有下跌的時候,這跟供需比例有很大關系,當然跟其他的因素也有關系,那麼豬肉的價格漲跌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系呢?這個話題,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一、我認為豬肉價格的漲跌跟養殖戶的多少有很大關系。
由於這兩年豬的價格居高不下,相對於喂豬的成本來說,利潤還是比較高的,因此有很多人開始投入的養豬的行列,豬肉的數量也大幅上漲,既然供應的豬肉多了,價格肯定也就下來了,這也符合一般的市場規律,只不過這次豬肉價格的跌幅以及速度似乎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很多人可能認為肉肉的價格已經很難再回到以前的水平了,但是在短短的幾個月里,這的價格就從30塊錢降到了十塊錢。
關於“豬肉價格的漲跌與哪些因素有關?”這個話題,各位有什麼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2. 每天的豬價到底由誰來定
1,大家都知道豬周期,每過幾年,都會伴隨著豬價的漲跌起伏,出欄量少(養殖量下降或者一些疾病疫情)豬價格就會漲,出欄量大(養殖量大或者疾病疫情少)豬的價格就會跌,16-17還是處於新一輪的豬價上漲周期,在這個周期,養殖戶要抓住機會,賺錢相應還是比較容易的,落袋為安。
2,各個環節所起到的不同作用,豬的作用就是提供源源不斷的豬肉,某種程度上來說,豬也可以算是生產機器,產品就是豬肉,消費者購買豬肉會受到豬價影響。豬周期的形成也只是生產環節無序造成的,也會受到外界環境的一些影響,當然節假日等會造成一定波動。消費環節起到的作用有限。
3,屠宰場是有一定定價權的,可以壓欄,不過這個情況要根據情況來定,兩廣地區,屠宰場只是作為幫助豬經濟和批發商的角色存在的,這樣定價權幾乎沒有,在其他一些地方,屠宰場可以控制豬肉的上市時間(冷凍儲藏),按市場的價格,自身的意向來選擇什麼時候出售。
4,大型農牧企業,雙匯,雨潤等企業,在一些地區是有著生豬定價權的,它們都有自己的養殖場,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左右豬價的。生豬批發商,在屠宰場起不到除了屠宰之外其他作用的時候,一些生豬批發商就填補了市場空白,他們通過信息流通來掌握上下游的豬的信息,既熟悉消費環節的消費需求又熟悉養殖環節。
5,養殖戶和養殖企業,這個主要就是供求關系,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養殖戶可以有更多的話語權,但大多數情況下,養殖戶只能接受豬經濟的價格定位。養殖企業越大,定價權越高,比如溫氏,主要是參與到生豬定價當中,是對於整個市場的生豬價格影響。
3. 生豬價格不斷下跌,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
我國豬肉價格的變化,是受到各種環境的影響。最初是一些家畜的疾病,這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生,以至於豬肉漲價。一般來說,次年就會恢復正常,後來又遭遇了新冠。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豬肉價格長期上漲。原來10+一斤,後來30+、40+、50+,很多人表示豬肉吃不起。
如今豬肉價格下降,是因為新冠逐漸恢復正常,各地的生豬提供量上來了。物以稀為貴,豬肉多了價格自然就低了。根據新聞的報道,一些地區已經下降到10+、20+的價格。
各地的豬肉價格下調,對於老百姓們非常陌生。新聞上已經跌破30,可自己去菜市場一看,價格還是沒有變化。其實豬肉的下調,是從農批開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下調,慢慢會影響到普通的菜市場。
另外,從養豬場到老百姓,中間有企業和市場。而他們作為中間商,肯定是要賺差價的。因此我們在去買肉的時候,就會感覺價格的下調,沒有新聞上說得那麼明顯。這是時間問題,過一段時間再去市場里看,就會發現價格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