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什麼是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

什麼是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

發布時間:2022-09-27 05:36:11

1. 安全生產如何管理好

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嚴細業務保安管理,壓實安全生產責任

《意見》第五條里提到:企業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負全面責任,要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

企業實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同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主要技術負責人負有安全生產技術決策和指揮權,強化部門安全生產職責,落實一崗雙責。

1、嚴格落實「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強化領導責任、技術責任、現場責任、監管責任,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嚴抓嚴管,推行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述責,建立各黨、政一把手安全生產履職正、負面清單,年終考評,檢視責任落實。

2、嚴細業務保安管理。一是釐清安全綜合監管與職能專業監管的關系,明確職能專業監管為安全綜合監管的前置條件;

強化生產組織、技術支持、設備支撐、人力保障,各職能部門制定生產、技術、設備、人力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管理標准,界定交叉業務工作界面,簡潔高效、服務生產,落實職能管理責任;

強化各生產單位安全保證體系作用,建設以班組建設為重點的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做實自主管理,強化過程管控。

3、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樹立「安全是幹部最大的政治,安全是員工最大的福利」的意識,消除「凡安全的事就是安全人員的事」的錯誤觀念和理解,明確業務與安全責任同等重要,敢於擔當,不能偏廢。

4、嚴肅責任追究,以各單位安全績效考評為基礎,以職能管理負責人履職為重點,以生產單位負責人盡責為保障,推行無後果責任追究,施行不安全事件主體責任、職能管理「一事雙查」,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追責。

二、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強化安全風險管理

《意見》第二十一條里指出:強化企業預防措施。企業要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和危害辨識。所以要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觀念,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隱患治理情況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制度,實行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三同時」制度。大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實現安全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的標准化。開展經常性的應急演練和人員避險自救培訓,著力提升現場應急處置能力。

三、加強職業病安全學習、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

《意見》第二十五條里指出:建立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將職業病防治納入各級政府民生工程及安全生產工作考核體系,制定職業病防治中長期規劃,實施職業健康促進計劃。

加快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和淘汰退出,加強高危粉塵、高毒物品等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健全職業健康監管支撐保障體系,加強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職業病診斷鑒定機構和職業健康體檢機構建設,強化職業病危害基礎研究、預防控制、診斷鑒定、綜合治療能力。

(1)什麼是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是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條件。因此,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2.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2021)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加強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應當按照《職業病防治法》、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及《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家職業病診斷標准進行,遵循科學、公正、及時、便捷的原則。第三條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全國范圍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結合本行政區域職業病防治工作實際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衛生資源,實現職業病診斷機構區域覆蓋。第四條各地要加強職業病診斷機構能力建設,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配備相關的人員、設備和工作經費,以滿足職業病診斷工作的需要。第五條各地要加強職業病診斷與鑒定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開展職業健康檢查、進行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系統,不斷提高職業病診斷與鑒定信息報告的准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第六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履行職業病診斷、鑒定的相關義務:

(一)及時安排職業病病人、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治;

(二)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的資料;

(三)承擔職業病診斷、鑒定的費用和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

(四)報告職業病和疑似職業病;

(五)《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的其他相關義務。第二章診斷機構第七條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職業病診斷工作,應當在開展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完整備案材料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備案的醫療衛生機構名單、地址、診斷項目(即《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的職業病類別和病種)等相關信息。第八條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職業病診斷工作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二)具有相應的診療科目及與備案開展的診斷項目相適應的職業病診斷醫師及相關醫療衛生技術人員;

(三)具有與備案開展的診斷項目相適應的場所和儀器、設備;

(四)具有健全的職業病診斷質量管理制度。第九條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備案時,應當提交以下證明其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條件的有關資料:

(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原件、副本及復印件;

(二)職業病診斷醫師資格等相關資料;

(三)相關的儀器設備清單;

(四)負責職業病信息報告人員名單;

(五)職業病診斷質量管理制度等相關資料。第十條職業病診斷機構對備案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合法性負責。

當備案信息發生變化時,應當自信息發生變化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提交變更信息。第十一條設區的市沒有醫療衛生機構備案開展職業病診斷的,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職業病診斷工作的需要,指定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病診斷工作。第十二條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職責是:

(一)在備案的診斷項目范圍內開展職業病診斷;

(二)及時向所在地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職業病;

(三)按照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要求報告職業病診斷工作情況;

(四)承擔《職業病防治法》中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三條職業病診斷機構依法獨立行使診斷權,並對其作出的職業病診斷結論負責。第十四條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建立和健全職業病診斷管理制度,加強職業病診斷醫師等有關醫療衛生人員技術培訓和政策、法律培訓,並採取措施改善職業病診斷工作條件,提高職業病診斷服務質量和水平。第十五條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公開職業病診斷程序和診斷項目范圍,方便勞動者進行職業病診斷。

職業病診斷機構及其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尊重、關心、愛護勞動者,保護勞動者的隱私。第十六條從事職業病診斷的醫師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取得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頒發的職業病診斷資格證書:

(一)具有醫師執業證書;

(二)具有中級以上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熟悉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職業病診斷標准;

(四)從事職業病診斷、鑒定相關工作三年以上;

(五)按規定參加職業病診斷醫師相應專業的培訓,並考核合格。

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本辦法的規定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的職業病診斷醫師培訓大綱,制定本行政區域職業病診斷醫師培訓考核辦法並組織實施。

3. 安全生產信息系統包括哪些內容

2017年安全生產標准化在原先十三要素基礎上,對相關要素進行了重新整合,合並後的要素為8個,如下: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要素優化表
1
5.1目標;
5.2組織e79fa5e9819331333363383935機構和職責;
5.3安全生產投入;
5.1目標職責
5.1.1目標
5.1.2機構和職責
5.1.3安全生產投入
5.1.4安全文化建設
2
5.4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5.2法規制度
5.2.1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
5.2.2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5.2.3文檔管理
3
5.5教育培訓
5.3教育培訓
5.3.1教育培訓管理
5.3.2人員教育培訓
4
5.6生產設備設施;
5.7作業安全;
5.10職業健康
5.4運行控制
5.4.1設備設施管理
5.4.2作業安全
5.4.3職業健康
5
5.8隱患排查和治理;
5.9重大危險源監控
5.5隱患治理
5.5.1隱患排查治理
5.5.2風險管理
5.5.3預測預控
6
5.11應急救援
5.6應急救援
5.6.1應急准備
5.6.2應急響應
7
5.12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
5.7事故查處
5.7.1事故報告
5.7.2事故調查和處理
8
5.13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
5.8持續改進
5.8.1績效評定
5.8.2持續改進

4. 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的十二個基本要素是什麼

1、安全生產目標 。根據自身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總體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
2、組織機構和職責。 按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並建立,明確各級單位、部門和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3、安全投入。 建立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進安全生產條件,按規定提取安全費用,專項用於安全生產,並建立安全費用台賬。
4、法律法規與。 及時識別和獲取本部門適用的、標准規范,對其嚴格遵守,並將相關要求及時轉化為本單位的規章制度,貫徹到各項工作中。
5、 制定安全制度,確定安全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
6、生產設備設施 。企業建設項目的所有設備設施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要求;安全設備設施應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7、作業安全。 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對生產過程及物料、設備設施、器材、通道、作業環境等存在的隱患,應進行分析和控制。
8、隱患排查與治理。 組織事故隱患排查工作,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和特點,可採用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日常檢查等方式進行隱患排查。
9、監控 。依據有關標准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辨識與安全評估,及時登記建檔,並按規定備案。應建立健全,制定和實施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技術措施。
10、配套裝備。
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配備與保護相適應的設施、工具。
11、應急設施。 按規定建立應急設施,配備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並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可靠。
12、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單位、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現在又多加了一條由原來的12條變成了13條: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 。
(4)什麼是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標准化體現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和法制化,強化風險管理和過程式控制制,注重績效管理和持續改進,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規律。
代表了現代安全管理的發展方向,是先進安全管理思想與我國傳統安全管理方法、企業具體實際的有機結合,有效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從而推動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
參考資料來源:瀘州市應急管理局-安全標准化的13個要素

5. 職業病體檢系統方案包含哪些

杏林七賢職業體檢系統



2、職業放射主頁面-症狀


6. 安全標准化的13個要素是什麼

安全標准化的13個要素:
1、安全生產目標 。根據自身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總體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 按照所屬基層單位和部門在生產經營中的職能,制定安全生產指標和考核辦法。
2、組織機構和職責。 按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並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單位、部門和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3、安全投入。 建立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進安全生產條件,按規定提取安全費用,專項用於安全生產,並建立安全費用台賬。
4、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及時識別和獲取本部門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對其嚴格遵守,並將相關要求及時轉化為本單位的規章制度,貫徹到各項工作中。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並發放到相關工作崗位,規范從業人員的生產作業行為。
5、教育培訓 制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確定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
6、生產設備設施 。企業建設項目的所有設備設施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要求;安全設備設施應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應對生產設備設施進行規范化管理,保證其安全運行。
7、作業安全。 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對生產過程及物料、設備設施、器材、通道、作業環境等存在的隱患,應進行分析和控制。對特殊作業及危險性較高的作業活動實施作業許可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對作業行為隱患、設備設施使用隱患、工藝技術隱患等進行分析,採取控制措施。 根據作業場所的實際情況,按照GB2894(《安全標志》)及企業內部規定,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進行危險提示、警示,告知危險的種類、後果及應急措施等。
8、隱患排查與治理。 組織事故隱患排查工作,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和特點,可採用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日常檢查等方式進行隱患排查。隱患排查的范圍包括所有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場所、環境、人員、設備設施和活動。 根據隱患排查的結果,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對隱患及時進行治理。隱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護措施和應急措施。治理完成後,應對治理情況進行驗證和效果評估。
9、重大危險源監控 。依據有關標准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與安全評估,及時登記建檔,並按規定備案。應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實施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技術措施。
10、職業健康 。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職業健康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配備與職業健康保護相適應的設施、工具。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進行檢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予以告知,並將檢測結果存入職業健康檔案。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設置報警裝置,制定應急預案,配置現場急救用品、設備,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11、應急救援。 按規定建立應急設施,配備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並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可靠。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針對重點作業崗位制定應急處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企業發生事故後,應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積極開展事故救援。 定期組織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並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審。根據評審結果,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改進應急管理工作。
12、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單位、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必要時向相關單位和人員通報,並妥善保護事故現場及有關證據。 事故發生後應成立事故調查組,明確其職責與許可權,進行事故調查或配合上級部門的事故調查。 事故調查組應根據有關證據、資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提出整改措施和處理建議,編制事故調查報告。
13、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 。 每年至少一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標准化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定,驗證各項安全生產制度措施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 根據安全生產標准化的評定結果和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系統所反映的趨勢,對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進行修改完善,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安全績效。

7. 網路安全就業前景怎麼樣薪資待遇高嗎

關於如何學習網路安全,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說先掌握計算機基礎原理;有說先學習各種編程語言;還有說先看看系統怎麼操作的......

如今網安人才已經成為國家重視企業追捧的緊缺人才,不少小夥伴也投身到網路安全學習中,但是對於如何學習網路安全知識,說法和建議五花八門,讓不少剛下定決心學習的小夥伴望而卻步、暈頭轉向。
眾所周知,網路安全相關崗位的薪酬很高。可萬萬沒想到會這么高!9月份,獵聘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網路安全行業報告顯示,我國網路安全從業者平均年薪37.33萬元,領跑各大行業,超出常規「多金」的金融業9.77萬元。相較其他行業薪資偏高,足見網路安全行業對人才的重視程度。

不過數據也顯示通過社招的大部分人才都是經驗足、技術強人才。他們薪酬高是高,但也不可忽略這兩點:「經驗足、技術強」。所以在追求高薪的路上,技術的提升必定是不可懈怠的。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幫人加工產品怎麼入賬 瀏覽:63
產品責任險怎麼投保 瀏覽:577
代理記賬怎麼樣 瀏覽:87
用什麼地方可以查到房產信息 瀏覽:377
網上的兼職代理是怎麼做的 瀏覽:319
奢侈品是怎麼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瀏覽:173
首套房交易多少稅 瀏覽:797
商丘哪裡有小家電批發市場 瀏覽:873
資料庫如何計算負數 瀏覽:61
開車技術不行怎麼考科三 瀏覽:950
拍產品圖片攝影棚怎麼調節 瀏覽:115
美團風控怎麼檢測異常數據 瀏覽:123
在期貨交易平台上取錢要多久 瀏覽:610
散戶債券怎麼交易 瀏覽:146
技術大比武怎麼練 瀏覽:740
eq在數控程序里什麼意思 瀏覽:130
小程序怎麼新建 瀏覽:354
今年5月上海有什麼交易會 瀏覽:687
恆生電子數據運營怎麼樣 瀏覽:818
中西信息時代的差異有哪些 瀏覽: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