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會計信息包括哪些內容哪些會計信息對財務報表分析有用
會計信息包括會計單位通過財務報表、財務報告或附註等形式向投資者、債權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其中附註中的內容表示無法在財務報表中用會計科目表示出來的一些經濟信息,其內容有可能會影響財務報表的分析。具體下來有:
1 財務報告本身的局限性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
在我國資本市場十多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許多目前難以用貨幣單位進行計量的資產和負債,都未能在財務報告中進行反映。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活動發生的日益頻繁,需要企業披露各方面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現行財務報告所披露的信息還不能滿足各方面的需要。
1.1 財務報告中估計和判斷的運用
由於現行財務會計模式下的確認以權責發生制為主,財務會計處理過程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估計和判斷:如壞賬准備的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殘值的確定、無形資產經濟壽命的認定等項目。但現行財務會計模式卻掩蓋了這個固有的特點,在財務報表上列示的彷彿是十分確定的數字,這大大影響了財務報告使用者對財務會計信息的理解和運用。
1.2 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的不及時
企業幾乎每天都要發生交易事項,只要經營狀況正常,其會計信息的生產就必然是連續的、不間斷的。但是,由於受到技術手段和信息生產成本、傳遞成本的嚴格限制,會計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間斷的。生產的連結性與披露的間斷性之間的矛盾,使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其結果是:一方面當用戶得到信息時,許多會計信息已失去了相關性;另一方面,那些佔有信息優勢的人可利用信息披露的時間差而進行內幕交易,導致了投資者之間的非公平競爭,使證券市場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1.3 財務報告分析的數據可比性較弱
由於企業使用的會計政策和核算方法不同,將使有關指標失去可比性。如果兩企業的規模也大致相當,由於折舊方法、存貨發出成本、壞賬准備的計提都是由企業自行決定,兩企業採用的折舊方法不同,存貨計價方法不同,壞賬准備的計提比例也不同,即使兩企業在同一時期有相同的業務收入,利潤也會相差很大,無法根據利潤來評價兩企業的經營業績,從而使由此而產生的有關分析指標失去可比性。
2 會計政策的選擇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
會計政策具有一定彈性,企業管理當局可以在政策范圍內,「靈活」地選擇會計政策,而會計政策的選擇直接影響到財務報告的質量 。
2.1 會計政策的局限性
我們知道,列入報表的僅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我們對報表的分析僅僅是分析了那些報表中列示的經濟資源,實際上,企業有許多經濟資源或是受客觀條件制約、或是受會計方法的制約而並未在報表中得到體現。例如,企業的人力資源的價值未能在報表得到反映。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力資源逐漸成為第一資源,作為提供生產經營信息的信息系統會計由注重成本逐漸轉向對企業整體價值的關注。與物質資本投入不同,人力資源轉化為生產不是直截了當,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作用和影響是巨大深遠的。
2.2 會計計量方法的局限性
會計計量是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的前提,這就要求有一個能綜合各類經濟業務的計量單位作為計量各項經濟業務的影響及其結果的共同尺度.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這個共同尺度只能是貨幣單位,因為貨幣是價值的表現形態,具有其他任何計量單位所不具備的綜合能力。會計所提供的主要是企業經濟活動是可以用貨幣計量的數據和信息。然而就用貨幣單位作為會計統一的計量尺度,實質上存在著貨幣是穩定的這一假設,因為如果貨幣不穩定就沒法把它作為統一的標准尺度。然而這一假設在現實生活中受到了持續通貨膨脹的沖擊。
B. 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有哪些
財務報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進行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點,也有共同的要求。從企業總體來看,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企業權益的結構,估量對債務資金的利用程度。
2、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分析企業資產的分布情況和周轉使用情況。
3、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企業利潤目標的完成情況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變動情況。
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內容互相聯系,互相補充,可以綜合的描述出企業生產經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償債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穩健保證,而營運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物質基礎,盈利能力則是前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對前兩者的增強其推動作用。
C. 財務報表分析存在哪些問題
1、會計處理方法及分析方法對報表可比性的影響。會計核算上不同的處理方法產生的數據會有差別。企業長期投資採用成本法與採用權益法所確認的投資收益也不一樣。從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來看,某些指標計算方法不同也會給不同企業之間的比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2、通貨膨脹的影響。在通貨膨脹時期,有關數據會受到物價變動的影響,使其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引起報表使用者的誤解。折舊費是按固定資產原價提取的,利潤是扣減這種折舊費計算出來的,由於折舊費定低了,企業將無力重置價格已上漲的資產。
3、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均是企業過去經濟活動的結果。用這些數據來預測企業未來的動態,只有參考價值,並非絕對合理可靠。而且等報表使用者取得各種報表時,可能離報表編制日已過去多日。
4、報表數據信息量的限制。由於報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數據是有限的。對報表使用者來說,可能不少需要使用的信息,在報表或附註中找不到。
5、報表數據的可靠性問題。有時,企業為了使報表顯示出企業良好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會在會計核算方法上採用其他手段來粉飾財務報表。這時財務報表分析就容易誤入歧途。
(3)對財務報表分析信息有哪些要求擴展閱讀:
財務報表分析意義
財務報表能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揭示企業未來的報酬和風險;可以檢查企業預算完成情況,考核經營管理人員的業績,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幫助將企業的財務指標與有關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所處的地位,因此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從報表中獲取符合報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認識企業活動的特點,評價其業績,發現其問題。
D. 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是什麼
CFA一二級有財務報表分析內容,CFA三級考試時沒有財務報表分析科目。2019年cfa一級財報科目權重佔比是:15%,2019年cfa二級財報科目權重佔比是:10%-15%。
2019年CFA一級財務報表分析刪除了一個reading表內表間關系&權責發生制,權重從20%下調到了15%。直接從48道題降至36題
2019年CFA二級財務報表分析,概念和分析,基本不涉及計算
財務報表分析考綱變化情況新增一個分析金融機構的reading,大多為概念和分析,基本不涉及計算。
E. 財務報表分析有哪些局限性
你好 很榮幸能回答
1.財務報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根據會計准則要求,財務報表格式相對固定。財務報表對企業復雜的經濟業務均以貨幣加以計量並表現出來,但不反映會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信息;其次,從信息的發生時間上看,財務報表只能對已經發生了的歷史財務信息加以列報,無法反映使用者決策時可能需要的各項預測信息。即使是採用了一些技術手段對未來趨勢進行預測,也是將建立在財務報表提供的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只是一個歷史的假設;再次,根據目前的會計准則要求,就同一性質的經濟業務企業可以根據實際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還可以採用一定的會計估計方法。這樣就為企業操縱會計報表數據留下一定空間,減少財務信息的公信力。
2.財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這些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較分析法對應用范圍有較大限制。例如,在進行行業內數據比較時,需要選取同行業相同且盡可能類似性質的業務,同時還需要滿足企業的規模和運作模式類似或相同的條件。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則主要表現在:如果單純使用比率分析方法,那麼所得出的結論僅僅是通過堆砌數據指標而形成的分析結果;由於這些是數據是歷史形成,所以常常無法判斷是否足以為企業未來財務和經營狀況形成一個可靠的基礎。因素分析法在實踐中應用比較廣泛。但是這個方法在使用時,要謹慎確定因素分解的相關性,注意各個因素的順序性,而且分析過程存在某些假設前提。
3.財務報表分析人員專業素質的局限性
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和評估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通常是由企業財務部門的分析人員來完成。每個財務人員限於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對財務報表的理解和判斷能力、財務分析方法理論和實踐的深度和廣度有著較大的差異。這些自身專業素質的差異往往導致每個分析人員所得出的財務分析和指標計算的結果略有不同。再者,如果分析人員不完全了解的分析過程和指標之間的關系,單憑計算結果進行判斷,也很難對企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況有一個全面的描述與把握。
F. 財務報表的分析需要哪些步驟
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根據分析任務的不同,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確立分析標准,確定分析目標,制定分析方案,收集數據信息,核實並整理信息資料,分析現狀,作出分析結論,反饋。
(1)確立分析標准。
這一步驟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站在何種立場進行分析,二是以何種標准進行分析比較。財務報表使用者因為立場不同,所以分析目的也各有差異。沒有比較,就不能稱其為分析,因此財務報表分析注重比較。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比較時,必須有一個客觀的標准,並以此為標准來衡量企業財務報表中的有關資料,從而較為客觀地確定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確定分析目標。
財務報表分析目標,依分析類型的不同而不同:信用分析目標,主要是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投資分析目標,主要是分析投資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經營決策分析目標,是為企業產品、生產結構和發展戰略方面的重大調整服務;稅務分析目標,主要分析企業的收入和支出情況。
從分析形式來說,有:日常經營分析,主要分析實際完成情況及其與企業目標偏離的情況;總結分析,要對企業當期的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進行全面分析;預測分析,要弄清企業的發展前景;檢查分析,要進行專題分析研究。
(3)制定分析方案。
分析目標確定之後,要根據分析量的大小和分析問題的難易程度制定出分析方案。例如是全面分析還是重點分析,是協作進行還是分工負責。要列出分析項目,安排工作進度,確定分析的內容、標准和時間。
(4)收集數據信息。
分析方案確定後,根據分析任務,收集分析所需數據資料。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都與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相關聯,會計信息只反映經濟活動在某一時期的結果,並不反映經濟活動發生發展的全過程;財務報表能部分地反映產生當前結果的原因,但不能全面揭示所分析的問題。因此,需要分析者收集相關資料信息。
信息收集內容一般包括:宏觀經濟形勢信息;行業情況信息;企業內部數據,如企業產品市場佔有率、銷售政策、產品品種、有關預測數據等。
信息收集可通過查找資料、專題調研、座談會或相關會議等多種渠道。
(5)核實並整理信息資料。
首先核對和明確財務報表是否反映了真實情況,是否與所收集到的資料有較大出入。作為企業內部分析,如發現資料、數據不真實、不全面,可進一步查對,尋求真實情況。但對企業外部分析者來說,就比較困難。
對於具體資料的整理,首先要將資料分類,例如可以分成經濟、產業和個別公司企業等三大類,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資料分類後,對於重復的、過時的、矛盾的資料予以剔除,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負擔,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企業概況整理。因為習慣上必須在分析報表的前言部分對所分析企業的概況作一個介紹,所以扼要整理諸如企業歷史、業務范圍、股東人數、職工人數、研究發展等資料,可以便於以後撰寫報告。
(6)分析現狀。
分析現狀是指根據分析目標和內容,評價所收集的資料,尋找數據間的因果關系,聯系企業客觀環境情況,解釋形成現狀的原因,揭示經營失誤,暴露存在的問題,提出分析意見,探討改進的辦法和途徑。
(7)作出分析結論。
由於企業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和企業外部環境的多變性,要求我們撰寫財務報表分析報告時遵守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一般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下面我們僅列出幾條,更多的分析原則應該來自於讀者自身的實踐經驗。
①盡可能地收集所需資料,掌握真實情況。
財務報表分析的依據是所掌握的信息資料。由於各項財務報表分析目標之間具有相關性,所以我們在進行分析前,既要掌握分析目標所需指標的資料,又要了解相關指標的因果關系;既要收集企業內部的報表資料,又要掌握企業環境的變化情況;既要有客觀數據資料,又要有文字意見材料。只有充分地佔有信息資料,才能作出正確的分析結論。一個新情況、新信息的出現,有可能改變分析結論。
②指標對比,綜合判斷。
企業的經濟業務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指標數值也具有相對性。同一指標數值,在不同的情況下反映不同的問題,要通過指標對比、指標綜合來分析問題、揭露矛盾。比如,企業擁有大量銀行存款,這可能是企業銷售量劇增的結果,也可能是企業無事可做,不善於利用資金的反映。要通過指標聯系,綜合分析判斷,得出分析結論。
③點面結合,抓住重點。
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往往一兩個指標不能說明問題,既要對指標本身的數值作出分析解釋,又要對該指標數值對其他方面所產生的影響作出解釋,要通過一個指標的變化,追溯到其他指標的變化。要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能就指標論指標。比如,企業資金結構的惡化,要同企業實現利潤情況、企業資金增減情況結合分析,看是否會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通過分析,抓住關鍵和本質。
④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
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財務報表分析也是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由於現代企業面臨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而這些外部環境有時很難定量,但環境的變化卻對企業的產業發展、投資目標的實現以及企業銷售情況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時,要作出定性判斷,在定性判斷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定量分析和判斷。
⑤靜態與動態相結合。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我們所收集到的信息資料,一般是過去情況的反映。在新的形勢下,同樣的投入可能會有不同的產出。因此,要時刻注意數值的時間性,在弄清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在當前情況下的可能結果。要聯系企業和投資者、決策者的實際情況,靜態和動態相結合,對指標值的含義作出判斷,以便為決策服務。不結合實際情況,就不可能提出建設性的分析意見。
(8)反饋。
反饋強調將新資料投入下一個資料處理系統,希望能改善產出,並且使分析結果及決策更為准確。由於經濟的發展充滿不確定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資料產生了,原來重要的資料可能已變得次要,原來次要的或受忽略的資料,卻變得非常重要。因此,財務報表分析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新資料的反饋工作不可忽視。例如,今年所做的財務分析,等到明年再分析時,應補充今年增加的資料,並剔除不合時宜的舊的資料。
G.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有哪些局限性
一.財務報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根據會計准則要求,財務報表格式相對固定。財務報表對企業復雜的經濟業務均以貨幣加以計量並表現出來,但不反映會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信息;其次,從信息的發生時間上看,財務報表只能對已經發生了的歷史財務信息加以列報,無法反映使用者決策時可能需要的各項預測信息。即使是採用了一些技術手段對未來趨勢進行預測,也是將建立在財務報表提供的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只是一個歷史的假設;再次,根據目前的會計准則要求,就同一性質的經濟業務企業可以根據實際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還可以採用一定的會計估計方法。這樣就為企業操縱會計報表數據留下一定空間,減少財務信息的公信力。 二.財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這些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較分析法對應用范圍有較大限制。例如,在進行行業內數據比較時,需要選取同行業相同且盡可能類似性質的業務,同時還需要滿足企業的規模和運作模式類似或相同的條件。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則主要表現在:如果單純使用比率分析方法,那麼所得出的結論僅僅是通過堆砌數據指標而形成的分析結果;由於這些是數據是歷史形成,所以常常無法判斷是否足以為企業未來財務和經營狀況形成一個可靠的基礎。因素分析法在實踐中應用比較廣泛。但是這個方法在使用時,要謹慎確定因素分解的相關性,注意各個因素的順序性,而且分析過程存在某些假設前提。 三.財務報表分析人員專業素質的局限性 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和評估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通常是由企業財務部門的分析人員來完成。每個財務人員限於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對財務報表的理解和判斷能力、財務分析方法理論和實踐的深度和廣度有著較大的差異。這些自身專業素質的差異往往導致每個分析人員所得出的財務分析和指標計算的結果略有不同。再者,如果分析人員不完全了解的分析過程和指標之間的關系,單憑計算結果進行判斷,也很難對企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況有一個全面的描述與把握
H. 財務報表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准則為規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過去有所謂「財務三表」的說法,指的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最基礎運用的三種財務報表,這三種報表分別是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表)、損益平衡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其中「現金流量表」是從「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兩者間推算而得,具有驗算效果。
除上述財務三表外,亦有人提出所謂的第四表與第五表,第四表為股東權益變動表。四表的功能如下:
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或損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它反映企業收入、支出及盈利的表現。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它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及資本的期末狀況。
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它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的來龍去脈,當中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融資活動三部份。
股東權益變動表(Statement of Stockholders Equity)
I. 做財務報表分析工作需要具備什麼要求
債權人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主要是看債權人有無債務違約的風險。財務報表分析,又稱財務分析,是通過收集、整理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中的有關數據,並結合其他有關補充信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進行綜合比較和評價,為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管理決策和控制依據的一項管理工作。財務報表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但是單純從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還不能直接或全面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不能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營成果的高低,只有將企業的財務指標與有關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所處的地位,因此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做好財務報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揭示企業未來的報酬和風險;可以檢查企業預算完成情況,考核經營管理人員的業績,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