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創建數據中心
盡可能利用機架空間
如果想要最大化地利用數據中心的地面空間,毫無疑問要使用機架安裝設備,當然機架自身也並不是沒有缺陷。由於只有這些可用的機架空間,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們就顯得很重要。這就意味著需要選擇能夠最大化地利用機架空間的網路硬體。
不論我們所要購買的是什麼設備,我們都無法忽視「綠色」的潮流。不論是網路硬體還是一些完全不相關的東西,其製造商都想要提高產品的環保程度。
作
為一名IT專家,我並不特別在意我的網路交換機是否是綠色的。但這並不表示我不關心環保,其實我是很關心這個問題的。而問題是,如果我必須在能耗和性能兩
者之間進行選擇,那麼我會選擇性能。但盡管如此,我依然相信總有一種方式可以同時很好地平衡能耗節約、性能保障和空間節省的設計要求。
在我
看來,節省空間和能耗的最佳方法就是盡可能購買埠數最多的網路交換機。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這種方法是有意義的,因為每個交換機都需要單獨輸入電源。一般
來說,一台大交換機所消耗的電量要少於兩台小交換機所消耗的,但也有例外。通常來講,能源供應越少,產生的熱量就越少。反過來講,就意味著空調不需要一直
高負荷運轉,這對環保是有好處的。
與使用很多小型交換機相比,使用備有大量埠的交換機可以有效地減少對於機架空間的消耗,這使我們可以獲得更多可用的機架空間。
購買大型交換機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通常來講,購買少量大型交換機來替代大量小型交換機是有一定意義的。盡管如此,我們還需要考慮其它一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價格。有時,購買幾台小型交換機比買一台大型交換機還要便宜。然而,有時候情況卻正好相反。這主要取決於我們所購設備的用途。但是,如果你的預算有問題,那就需要先四處看看,貨比三家。
使
用大型交換機的第二個問題是你總是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同一個籃子中」,它處理的事務太多,如果出錯造成的影響會很大。據我的經驗,交換機很少出錯,但
並不是從不出錯。如果真的出現問題,而我們使用的是大型交換機,那麼這個錯誤將影響到更多的人。無論使用的交換機有多少埠,重要的一點是要准備一台備用
交換機以便應對交換機出錯的情況。
我想談的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交換機的吞吐量。有些低端交換機無法在同一時間為所有交換埠提供足夠的帶寬。標准情況下,一台交換機的總帶寬必須是每個埠額定總量的兩倍,再加上專門用於上行埠的帶寬。
比
如,假設購買一台有24個埠的Gb級交換機。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確認每個埠可以以Gb速度運行。我曾見過有些低端交換機聲稱是Gb級的,但只有幾個埠
支持Gb速度。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埠必須能進行自動偵測,同時還需要支持較低速度,因為有些網路設備(如列印機)仍然需要使用低速傳輸。
雖然每個埠都是1Gb,但無論如何埠都是全雙工的,這就意味著埠可以同時執行傳輸和接收兩種任務。一台24埠的交換機,總交換帶寬將需要48Gb,還不包括用於傳輸的上行埠。否則,網路流量就將出現速度減緩現象。
上
行埠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交換機上使用的埠越多,需要的上行帶寬就越多。因此,需要尋找可以提供撥號上行信道並支持10Gb上行速度的交換
機。在進行使用的時候,要先確定可以連接到一起的交換機總數。重要的是要確定所有交換機的埠總數能夠滿足當前需要,並且預留有足夠的擴展空間。
㈡ 如何建立連接而有效的數據中心
每次談到數據中心效率的時候,能源消耗通常是人們想到的第一條,特別是伺服器電力消耗和冷卻效率。然而,高效率數據中心的內容還有很多其它方面。
效率考量應該全面,從數據中心的整個實體基礎設施中獲得。數據中心實體基礎設施的主要部分包括:
電力/冷卻系統
空間
設備
寬頻(連接)
照明系統
我認為將來的數據中心將從整個實體基礎設施層面進行效率優化。
在拉斯維加斯的2015年AFCOM數據中心世界大會上,我將就連接而高效的數據中心發表看法。大會將於4月19-23日在米高梅酒店舉辦。我的報告安排在4月20日上午11:30,地點是Barbados A&B會議室。我將討論如果只著眼於數據中心電力消耗,就有可能失去建立真正高效的數據中心的機會。
只著眼於能源效率,數據中心運營人員可以實現電力方面的運營成本節約;然而,如果從整個實體基礎設施層面考慮效率問題,他們可以更有效地擴展、管理並運行數據中心。實體基礎設施的各個方面並不是相互分隔的,它們互相影響。
比如,在設計數據中心的時候,在機架、吊艙、計算機大廳和建築等各個層面採用模塊化設計。各個層面的模塊化設計兼具擴展性和效率。另一個例子是數據中心伺服器通過雙絞線電纜連接主數據網路時。其它實體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可以使用雙絞線電纜布線與頻道管理網路之外的網路連接。數據中心的低壓布線如安全攝像機網路、設施保安布線和照明布線也可使用雙絞線布線。在這些基礎設施組成中使用同一種類型的布線帶來管理效率。
我還建議使用單一監控系統如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來運行實體基礎設施,而不是使用多個監控系統,這可以帶來更高的運營效率。
如果您採取全面考慮能源和實體基礎設施的方法,那麼您將有機會更好地使用您的數據,作出更好的業務決策——這就是連接而高效的數據中心。
㈢ 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如何辦理
互聯網數據中心(IDC)辦理分為材料准備、網上審核、制證和領取證書三個階段,詳細流程如下:
一、材料准備階段: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書面申請,內容包括:申請經營電信業務的種類、業務覆蓋范圍、公司名稱和聯系方式等;
(二)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
(三)公司概況,包括:公司基本情況,擬從事電信業務的人員、場地和設施等情況;
(四)公司章程、公司股權結構及股東的有關情況;
(五)經營電信業務的業務發展和實施計劃及技術方案;
(六)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和質量保障的措施;
(七)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八)證明公司信譽的有關材料;
(九)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依法經營電信業務的承諾書。
二、網上審核階段:審批單位會有5個工作日內做出審批回復,及時溝通未通過原因,及時修改問題;審批單位在網上審核通過後,會給出電子版受理通知書;
三、制證和領取證書階段:網上審核通過後,一般在40-60個工作日內,審批單位會通知領取證書
㈣ 如何搭建模塊化數據中心
如果你是用回車換的行,可以去記錄\N數,如果那是自動換行,那你就只能計算每行字數*行數來截取字元串了。
㈤ 如何構建雲數據中心
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趨勢觀察家袁國寶在他的新作《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一書中寫到詳細雲數據中心的構建步驟主要分為3步。
新基建
一、虛擬化
利用軟硬體管理程序將物理資源映射為虛擬資源的技術被稱為虛擬化技術。對關鍵IT資源進行虛擬化,是打造雲數據中心的基礎和前提。
雲數據中心需要虛擬化的關鍵IT資源主要有伺服器、存儲及網路。其中,伺服器虛擬化主要包括Unix伺服器虛擬化與x86伺服器虛擬化。Unix伺服器又被稱為小型機,而小型機廠商普遍為自身的小型機產品開發了差異化的虛擬化程序,導致這些虛擬化程序無法對其他廠商的小型機產品進行虛擬化。
目前,市場中常見的x86伺服器虛擬化產品有VMware ESX/ESXi、微軟的Hyper-V、開源KVM虛擬機等。Oracle和華為等伺服器廠商還開發了基於Xenia內核的虛擬化平台。
雲數據中心需要同時調用不同廠商以及不同類型的伺服器資源,而對伺服器進行虛擬化後,便可以有效解決不同伺服器間的硬體差異問題,使用戶獲得標准邏輯形式的計算資源。
存儲虛擬化的邏輯為:在物理存儲系統上增加一個虛擬層,從而將物理存儲虛擬化為邏輯存儲單元。通過存儲虛擬化,雲數據中心服務商可以將不同品牌、不同級別的存儲設備資源整合到一個大型的邏輯存儲空間內,然後對這個存儲空間進行劃分,以便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要。
網路虛擬化涉及到了網路設備及網路安全設備、網路本身的虛擬化。其中,需要虛擬化的網路設備及網路安全設備有網卡、路由器、交換機、HBA卡、防火牆、IDS/IPS、負載均衡設備等。網路本身的虛擬化主要涉及到FC存儲網路與IP網路的虛擬化。
目前,個體與組織對網路需求愈發個性化,為了更加低成本地滿足其需求,雲數據中心廠商對網路進行虛擬化成為必然選擇。與此同時,網路虛擬化後,雲數據中心可以在網路環境與多層應用環境中將非同組用戶實現邏輯隔離,這既能提高數據安全性,又能降低網路管理復雜性。
將關鍵IT資源進行虛擬化後,雲數據中心服務商便可以對這些資源進行統一調配與集中共享,大幅度增加資源利用率。測試數據顯示,未虛擬化前,數據中心IT資源利用率僅有10%~20%,而虛擬化後的資源利用率達到了50%~60%。
二、資源池化
資源池化是指IT資源完成虛擬化後,為其標上特定的功能標簽,再將其分配到不同的資源組,最終完成其池化。
資源池化可以解決不同結構IT設備的規格與標準的差異問題,對資源進行邏輯分類、分組,最終將資源用標准化的邏輯形式提供給用戶。資源池化過程中,雲數據中心服務商可按照硬體特性,對不同服務等級的資源池組進行劃分。雲數據中心的資源池主要包括伺服器資源池、存儲資源池及網路資源池。
存儲資源池化過程中,雲數據中心服務商需要重點分析存儲容量、FC SAN網路需要的HBA卡的埠數量、IP網路所需的網卡埠數量等是否與自身的業務規模相匹配。
網路資源池化過程中,雲數據中心服務商則需要重點分析進出口鏈路帶寬、HBA卡與埠數量、IP網卡與埠數量,安全設備埠數量與帶寬等是否與自身的業務規模相匹配。
三、自動化
自動化是指使IT資源都具備按照預設程序進行處理的過程。如果說IT資源的虛擬化與池化能夠讓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存儲空間、網路帶寬與鏈路等成為動態化的基礎設施,那麼,IT資源的自動化便是讓數據中心獲得了一套能夠對基礎設施進行自動化管理的有效工具。
雲數據中心可以利用基於SOA的流程管理工具對數據中心的業務任務、IT任務進行統一IT編排。然後利用可編程的工作流程工具從資產中解耦工作流程及流程的執行邏輯。在IT編排工具的幫助下,系統設計師可以對現有工作流程進行修改,添加新的工作流程,甚至利用可重復使用的適配器對資產進行修改等,不需要重新開展工作,有效降低開發人力、物力成本。
㈥ 全業務數據中心數據中台試點建設
沒太懂你這個是什麼意思。
數據中台其實可以分兩種 ,一種是大型企業的。另一種是中小企業的。
大型企業像阿里巴巴那種自己有超大的伺服器集群之類的,硬體非常的扎實。
中小企業的就沒必要了。
我公司的數據中台就是面向中小企業的在線數據中台,支持PC、移動、微信、釘釘等四端同步。具體要建成什麼樣你可以試著操作一下,有免費版,公司人數不多的情況下,使用免費版就可以拉。
㈦ 電商數據中心的組建
主要是對數據進行管理分析,其實管理分析平台很多電商平台就已經提供了,主要是對購買數據和潛在客戶進行挖掘,然後進行精準營銷。
我建議可以在營銷部門中劃出一個電商營銷部門,因為在還是屬於營銷范疇,可以結合更多的營銷數據進行組合式營銷。
其次,互聯網營銷領域不同於傳統領域,更需要互聯網專業團隊和互聯網營銷工具的准確應用,才能事半功倍。
現在也有專業的網路營銷公司專門為大型企業做網路營銷策劃。
具我的經驗,如果像傳統大型企業協調起來會比較費時費力,選擇外包比較明智,等積累一定的電商人力和知識之後收回自己做。如果是一般中小電商可以自己成立部門摸索,但需要專業的指導,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㈧ 數據中心建設方案
數據中心最初被稱為計算中心,在科技發展越來越大的現代社會,數據中心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施耐德電氣針對現下的社會提出了數據中心建設方案。
數據中心是信息化社會的IT基礎設施,作為機構信息系統的運行中心、測試中心和災備中心,承擔著機構的核心業務運營、信息資源服務、關鍵業務計算、數據存儲和備份,以及確保業務連續性等重要任務。
數據中心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數據中心的六個基本要素和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發,可以分為以下組成部分:
1.數據中心發展現狀及趨勢:
2.數據中心可持續發展能力
3.數據中心規劃
4.數據中心的節能
5.數據中心建設管理
6.數據中心專業化運維
7.數據中心成本分析
8.數據中心建設模式分析
9.數據中心與信息系統災難恢復
10.企業級數據中心評價體系
當今社會,那些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數據中心已暴露出了較多的問題,例如供電能力不足、無法實現在線擴容、機房送回風不順暢產生局部熱點、數據中心能耗巨大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數據中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大大縮短了數據中心的正常生命周期。為避免這些問題,通過對數據中心建設方案的調查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初期資源規劃考慮不周、缺乏業務可持續性資源計劃考慮。
2.數據中心機房功能性差,缺乏全局規劃
3.建築層高過低、結構承載能力不足,嚴重製約空間不合理。
4.供電設計密度低,系統可靠性差,不能在線擴容。
5.系統設計缺乏經濟性考慮,日常運行能耗大、營運成本高。
6.運維管理缺乏長期性、穩定性及適應性的考量,易出現管理混亂。
數據中心建設已經完成了標准體系,為了有效地幫助各單位數據中心建設與管理者掌握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不斷提升建設與管理水平,從而有效加強數據中心置運行支撐能力,施耐德對此作出了數據建設方案,解決了用戶在數據中心建設中遇到的難題、最新需求,提出了數據建設中的價值建議。
㈨ 在什麼中可以創建業務數據中心
在管理中心中可以創建業務數據中心,並進行業務數據中心的運維。
什麼叫數據中心?維基網路給出的定義是「數據中心是一整套復雜的設施。它不僅僅包括計算機系統和其它與之配套的設備(例如通信和存儲系統),還包含冗餘的數據通信連接、環境控制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各種安全裝置」。
在雲大行其道的今天,隨著數據中心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新技術的層出不窮,數據中心變得越來越復雜。
大型數據中心往往是由很多功能不一的單元系統組成,其運維工作需要具備方方面面的知識,包括硬體、網路、伺服器、存儲、安全以及業務上的東西,需要一體化聯動地去做好運維工作。
當一個數據中心的規模非常大,其面臨的技術挑戰和問題也會比較多,很多在小環境小體系下不是問題的問題在這樣的規模下也就凸顯出來了,所以要做好大型數據中心的運維工作。
對整個數據中心方方面面涉及到的技術體系都要花費較長時間來進行系統學習,只有對這個數據中心整體非常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運維方案。
自己結合特定需求進行開發一些監控運維軟體,對整個數據中心進行高效管理與監控,提升整個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減少故障的發生,從而將運維工作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一個大型的數據中心內部往往都包含了很多小系統,運維工作都是圍繞著這些具體的應用系統展開的,具體的可以分為基礎運維管理、日常業務運維、網路、伺服器、存儲、安全六大部分,本文就來說一說一般大型的數據中心應該具備的哪些運維方法和能力。
首先從數據中心的基礎運維管理方面來說,則主要有硬體配置管理、可維護性優化、監控、報警處理、自動化運維、斷網,斷電、機房容災等運維工作。硬體配置管理包含機櫃里每台伺服器的型號和硬體配置,並清楚是哪些業務系統在使用這些伺服器。
即便是虛擬化運行環境,也需要知道這些虛機都在哪些物理機組成的資源池中流動。數據中心物理機和虛機數量都很龐大,使用自動化運維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動化運維不僅能提升運維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減少人為的參與,同時讓數據中心自己管理自己,釋放人力。並對數據中心可能發生的故障還做好監控與報警處理,以便能夠在故障發生的第一時間知曉問題。
往往一次大的故障都是從開始的一點小故障逐漸擴展最終引發整個大系統的崩潰的,所以在出現一些小的異常時一定要及時消除,而這些異常就要靠完善的監控和報警系統來檢測。從數據中心的日常業務運維方面考慮,則主要有日常檢查、應用變更、軟硬體升級、突發故障等。
具體來說:
1、日常檢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任何的故障在出現之前都可能會有所表現,小的隱患不消除,可能導致重大的故障出現,所以數據中心日常的例行檢查工作枯燥,但也很重要,可以及時發現一些運行中的隱患。
根據數據中心承載業務重要性的不同,要對數據中心裡的所有運行的設備進行例行檢查。檢查伺服器應用服務是否正常,CPU內存等利用率是否正常。對應用業務進行檢查,看業務運行是否正常。還有對數據中心的機房環境也要進行檢查,環境的溫度、濕度、灰塵是否合乎要求。
空調、供電系統進行運行良好,設備運行是否過熱,地板、天窗、消防、監控都是檢查的部分。空調漏水、設備漏電都會對數據中心正常穩定運行產生危害,千萬不可大意。
2、應用變更:數據中心承載的業務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業務的多樣化和不斷發展,經常要對業務進行調整,包括伺服器和網路的設置。因此要對伺服器和網路設備操作很熟悉,主要需要掌握Linux伺服器命令和網路協議。要根據應用的需要,及時准確做出變更。
3、軟硬體升級:數據中心的設備一般運行周期是五年,不斷地有設備需要逐漸淘汰進行更換,也有一些設備因為存在軟體缺陷需要升級,因此軟硬體升級也是維護工作的一部分。軟硬體升級時需要做好回退機制,以防升級出現問題時無法回退,業務長時間無法恢復。
當接手數據中心維護工作就會發現,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升級,幾乎每個月都要有升級操作,熬夜升級工作成了維護人員的家常便飯。
4、突發故障:沒有任何一個數據中心是不出故障的,在數據中心運行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於突發故障,高水平的維護人員可以靜下心來冷靜分析故障的觸發原因,迅速找到解決的方法,如果在短時間內找不到解決方法,也可以通過切換到備用設備上先恢復業務,再進行分析。
這時擁有高水平的維護人員對於一個數據中心至關重要,在關鍵時刻就能派上用場。雖然這些工作看起來有些平常,但千萬別小看它們。數據中心日常維護工作實際上非常重要,關乎著整個數據中心業務的正常運行。只有重視數據中心的維護工作,才能給數據中心一個平安。
從數據中心網路方面考慮,則主要有網路硬體設備、ACL、OSPF、LACP、VIP、協議分析、流量、負載均衡、二三四七層情況、網路監控、萬兆板卡、核心交換等。
網路是數據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工作運行的基本保證,沒有網路數據中心就無法運轉起來,所以保證網路穩定是數據中心運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這里不僅要關注網路的硬體問題,還要關注SDN軟體定義的網路。
一般傳統IT架構中的網路,根據業務需求部署上線以後,如果業務需求發生變動,重新修改相應網路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防火牆)上的配置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
而在當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瞬息萬變的業務環境下,網路的高穩定與高性能還不足以滿足業務需求,靈活性和敏捷性反而更為關鍵。SDN所做的事是將網路設備上的控制權分離出來,由集中的控制器管理。
無須依賴底層網路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防火牆),屏蔽了來自底層網路設備的差異,而控制權是完全開放的,用戶可以自定義任何想實現的網路路由和傳輸規則策略,從而更加靈活和智能。進行SDN改造後,無需對網路中每個節點的路由器反復進行配置,網路中的設備本身就是自動化連通的。只需要在使用時定義好簡單的網路規則即可。
如果你不喜歡路由器自身內置的協議,還可以通過編程的方式對其進行修改,以實現更好的數據交換性能。比如網路自研交換機,可以直接支持SDN的遠程配置與管理特性,從而實現上線全自動配置。
未來,自研交換機還會更進一步和伺服器自動化上線結合,提升伺服器交付和管理效率。網路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涉及太多的設備和協議、軟體層技術,所以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加深對網路技術的理解,這樣才能做好網路運維工作。
從數據中心伺服器方面考慮,則主要有文件系統、內核參數調優、各種硬碟驅動、內核版本、Kernel panic等。
Linux系統不僅在伺服器,在網路操作系統也占據著主流地位,掌握Linux系統的使用才能更好地處理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的運維工作,Linux是運維工作的一項基本技能。除了熟悉Linux系統的操作,還要對伺服器的運行狀態和內核運行狀態進行監控與管理,減少伺服器故障的發生。
一般大型的數據中心都包含有成千上萬台的伺服器,幾乎每天都會有伺服器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對伺服器有深入理解才能很好地消除問題。
為了防止伺服器故障引發業務中斷,所以一般在伺服器上都要部署虛擬化技術或者集群技術,當一台伺服器物理硬體故障時,業務可以平滑切換到其它伺服器上,業務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這些虛擬化技術增加了運維的難度,也需要對虛擬化技術進行不斷深入學習。
另外數據中心伺服器的定製化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雲計算需要大規模部署,因此需要伺服器具有更高的部署密度、節能而且易於管理,但對於每個節點的計算能力要求並不十分苛刻。
而廠商生產的普通意義上的伺服器由於要適應多種應用,則更多兼顧性能、擴展性,忽略了成本和能耗。而如果是專門為雲定製的伺服器,會針對雲的特點進行優化設計,從而更加符合用戶的需要。
對於企業來說,它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試想一下,即使每台定製化伺服器節省的電力有限(4電源改2電源),但對於大規模部署的數據中心來說,長此以往,成本的節約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如Google所擁有的伺服器都是自己設計,採用定製化托盤,內建電池做備用電源,相比傳統伺服器成本和耗電都要低得多,這也為Google節省了大筆的電力開支。
從數據中心存儲方面考慮,架構更加多樣和復雜化。在雲計算、虛擬化、大數據等相關技術進入數據中心後,存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塊存儲、文件存儲、對象存儲支撐起多種數據類型的讀取;集中式存儲已經不再是數據中心的主流存儲架構。
海量數據的存儲訪問,需要擴展性、伸縮性極強的分布式存儲架構來實現。在大規模系統支撐上,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對象存儲等技術,為存儲的各種應用提供了高度可伸縮、可擴展和極大的彈性支撐和強大的數據訪問性能,並且因為這些分布式技術對標准化硬體的支持。
使得大規模數據中心存儲得以低成本的建設和運維。當然分布式存儲不是要取代現有的盤陣,而是為了應付高速成長的數據量與帶寬而產生的新形態存儲系統。另外就是軟體定義存儲,它代表了一種趨勢,即存儲架構中軟體和硬體的分離,也就是數據層和控制層的分離。
對於數據中心用戶而言,通過軟體來實現對存儲資源的管理和調度,實現存儲資源的虛擬化 、抽象化、自動化,能夠完整的實現數據中心存儲系統的部署、管理、監控、調整等多個要求,使得存儲系統具備靈活、自由和高可用等特點。
企業及互聯網數據以每年50%的速率在增長,新增數據中結構化數據總量有限,多數為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數據中心存儲架構隨著業務發展也需要極強的彈性適應能力,低成本、海量擴展、高並發性能是面向大型雲數據中心運營存儲架構的基本技術屬性。
如何進行數量龐大且雜亂無章的數據存儲與深度應用處理,並迅速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形成商業決策將成為各類型企業生存基礎,也是今後存儲以及圍繞存儲架構不斷衍生的業務發展方向。
最後從數據中心安全方面來考慮,安全就是若干個小項:攻擊保護、升級備份、抓BUG/找BUG、腳本工具、數據安全、服務巡檢等項目,其中每一項拿出來其實都包含很多的內容。
比如說到攻擊與保護,這個主要指的是防止外來的異常入侵者對數據中心發起的惡意和無意攻擊,惡意攻擊就是有人故意的使用各種攻擊方法,進入到數據中心內部,將重要的數據竊取或者破壞,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也有的是無意的攻擊,因為整個數據中心是要與外界保持互聯互通的,運行是動態的,變化的,不可避免會有一些異常流量攻擊數據中心,有時甚至來自於數據中心內部,比如某些伺服器中毒,或者硬體故障。
構造出了環路,異常流量等網路故障,這些都會影響到數據中心的運行,所以如何做好數據中心的攻擊與保護是一個很大的題目,這並不是在數據中心裡部署幾台安全設備就能解決的,需要對整個數據中心進行全面的統一規劃,並有針對性地部署一些安全防護措施。
而且隨著各種黑客技術的提升,安全防護措施也要不斷提升,這是一個不斷學習與完善的過程,只要數據中心還在運行,這個完善就不會停止。為了方便運維,也要做好一些執行腳本,以便在出現突發事件時,能夠快速處理問題。
比如一個數據中心的業務出現異常,為了快速恢復業務,需要將路由進行調整,將流量全部引到其它的數據中心,這就需要在核心路由器上進行調整,這時有個現成的腳本就可以自動執行,達到快速切換的目的。數據中心還應該准備很多其它工作的腳本,以便緊急的時候快速使用。
通過以上的分析您一定很驚訝,原來數據中心運維包含這么多內容,大大小小數十項,而且每一項包含的內容說起來都不那麼簡單,也涉及很多的技術知識。通常數據中心是一個公司、企業或政府部門的信息處理中心。
幾乎所有的業務都要經由數據中心才能完成,所以數據中心對於一個企業或政府部門至關重要。而一個數據中心能否穩定和高效運行,運維是真正的關鍵。只有將這些方方面面的運維工作做好做細做到位,數據中心才能長期穩定。
㈩ 如何建設企業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採用結構化,高密度,合理的線纜路由管理減少對冷熱通道的阻礙,光銅產品的選取大幅提升網路帶寬,這些措施能為節能降耗做出相關大的貢獻,從而提升數據中心的能效比。
根據在眾多構建綠色數據中心的經驗,綜合布線的合理規劃和布局會節省數據中心2-3%的電力。這主要取決於如下的幾點:
1、合理規劃數據中心
合理有效的線纜布局決定了網路物理層的基礎,對於節約電能、節能降耗起到重要作用。要據TIA-942標准,將數據中心劃分成
MDA,HDA,EDA,ZDA等幾大區域。從MDA到HAD採用OM3預連接光纜,從而優化主配線區到列頭櫃之間的連接。解決從主交換路由到每一列機櫃
的列頭櫃二層交換機的連接。每列列頭櫃交換機及KVM設備通過絧纜或光纜跳線再連接到每一個伺服器上去。它的優點是節省從主交換機到用戶伺服器線纜的數
量,從而減少對機房冷熱通道的阻隔。
目前,大多數數據中心內整體設計所支持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Gb/s。但是,根據網路和雲計算的發展普遍共識是,傳輸速率會向10Gb/s推進。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的3~5年的時間里,支持10Gb/s傳輸的鏈路會成為數據中心的主流。基於此種情況,ISO以及TIA制定了關於光纖和銅纜支持
10Gb乙太網傳輸的標准。數據中心的規劃建設應充分考慮到適用性,立足現有需求,並兼顧未來的拓展。
2.高密度,高帶寬提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利用率
在相同的數據中心面積基礎上,通過提高數據中心密度來達到有效的利用,在網路物理連接層面主要體現在高密度線纜管理方面。
角形配線架無需增加理線設備;高密度光纖配線架可大幅提升光纖配線密度;橋架式光銅混合配線架使用於機櫃上方可支持288芯光纖,減少櫃內空間
佔用;MPO連接器是一種多芯的光纖連接器,像IEC61754-7,TIA/EIA568C.3等標准中都有MPO連接器的規定。MPO最近幾年也廣泛
應用於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採用MPO的好處在於密度特別高,至少是普通LC連接器的3倍以上。以上這些新產品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節約40%以上的機櫃
空間,提升數據中心密度。合理的數據中心布局,對於光銅纜路由的合理設計可大量節省線纜投入。
3.優質的產品選型,精準的製造工藝
布線系統的綠色節能還體現在散熱性上,線纜的散熱性好了,可以節約大量的機房空調所消耗的電量。直徑更小的Cat6A萬兆屏蔽電纜和直徑更小的
光纖解決方案意味著對製冷系統效率的影響被減到最低,屏蔽解決方案因為更低的信噪比需求可以有效地減少伺服器設備驅動屏蔽銅纜網路所需的功率消耗,光纖布
線系統相對高速銅纜系統需要消耗的功率更低。
綠色數據中心布線系統較之有源的網路設備,將持續工作15年,甚至更久。優質的產品,精準的製造工藝是延長綜合布線系統壽命及穩定的重要保證。延長整體系統的使用壽命,也是減少重復投資,綠色節能的重要體現。
4.高性能、高傳輸,精益求精,精細化管理與實施
根據摩爾定律所確定的計算機設備熱負荷規律,數據中心的配置無法實現有效的管理。數據中心環境需要考慮所安裝的解決方案及如何安裝和部署這些解
決方案。在最近10年中,各公司的數據中心和樓宇配線設施中都大量地增加了網路設備數目,這些設備在增加關鍵性功能的同時,卻使得數據中心的管理變得復
雜。在全球發展放緩經濟環境中,投資方都在期望簡化自己數據中心管理,以創建一個安全、易於管理且能夠根據不可預知的工作負荷和業務需求的變化靈活調整的
網路基礎架構。採用良好的布線系統管理軟體有利於系統的可維護性,保持布線系統最大的效率,而不會因為布線管理混亂所產生許多沒有利用的鏈路產生不必要的
能源消耗。
總結
最後,隨著全球氣候日趨變暖和能源日趨緊張、能源成本不斷上漲,數據中心正面臨著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成本的嚴峻挑戰,而綠色也成為
未來數據中心的必然發展趨勢。在綠色數據中心建設過程中,綠色環保和綠色節能是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數據中心內不斷增加的新需求對綠色布線的要求呈動態的多
樣性,在規劃選擇綜合布線系統時,需要在帶寬、靈活性、可擴展性和成本等要素之間尋求平衡。綜合布線作為基礎系統在更小的空間內提供更高的帶寬,作為綠色
無源系統盡可能的降低能耗與增加環保意識,已成為當今許多數據中心綠色布線部署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