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哪個網站查詢每年的通貨膨脹率
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通脹率都是默認等同於CPI漲幅可以從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查找,操作步驟為:
1、進入國家統計局官網,點擊統計數據 欄的數據查詢 。
重要指標:
1、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生產者價格指數(Procer Price Index),是衡量製造商和農場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價格指數。它主要反映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成本價格變化情況。
2、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通貨膨脹率
2. 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數據來源是什麼在通貨膨脹嚴重時期,可採取什麼措施有什麼好處又會帶來什麼後果
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一般有三個:
CPI消費者價格指數,是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和基期比值算出來的;
PPI生產者價格指數,用來衡量生產原料和中間投入品等的,也是給定的一組商品;
還有一個GDP deflator就是GDP平減指數,用名義GDP與實際GDP比率計算的物價水平衡量指標。
還漏了一個通貨膨脹率,就是根據通貨膨脹定義的出來的(Pt-Pt-1)/Pt-1
(t-1是下標)
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美歐日仍然在實施量化寬松和經濟刺激的背景下,反通貨膨脹應採取以下非常規對策:
首先,繼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並形成產業鏈,保持或加快原有經濟發展速度,使資金保值增值需求得到滿足,人為地降低經濟發展速度可能反而加劇通貨膨脹。
第二,繼續推進人民幣緩慢地升值,形成合理的匯率波動空間,加大加快對外投資。
第三,行業投資、重大項目繼續採取區別對待政策,對老百姓重要消費商品、緊缺領域,運用政策支持擴大投資,如農產品、房地產等方面。繼續有選擇性地擴大投資。
第四,提高資源價格,提高勞動力價格,擴大內需應對外需疲弱,收緊外資在國內的資產收購及一般性投資,收緊外資在房地產方面的投資、投機活動,繼續嚴格嚴控資本項下外匯投機資金的進出。
第五,因通貨膨脹已使部分工薪階層和低收入階層生活水平下降,加大補貼力度,強制推高工薪階層工資的增速和低收入群體的補貼高於通脹水平。
第六,動用中央儲備,確保市場供應;改善價格環境,促進價格穩定,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加強農產品期貨和電子交易市場監管,抑制過度投機行為,取締非法交易。
第七,推進股市繁榮,加快金融市場建設,構築資金池以便吸納房地產市場退出來的資金和外來熱錢,使資金保值增值需求得到滿足,也有利於推進金融快速發展,使股市、創業板和期貨市場等金融市場能成為良好的投資資金與消費資金的儲金池,較好地吸納當前過剩的流動性。
3. 我國最近幾年關於通貨膨脹的數據有哪些
你好!
2010年通貨膨脹率3.3%
2009年-0.7%
2008年5.9%
2007年4.8%
2006年1.5%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4. 通貨膨脹的數據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流通中的貨幣量超過了實際所需要的。公式:流通所需貨幣量=商品價值總量(單位商品價值量x商品總數量)除以貨幣流通次數。謝謝,請採納
5. 通貨膨脹率歷史數據有哪些
通貨膨脹率的歷史數據可以從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查找,通脹率都是默認等同於CPI漲幅。
通貨膨脹率,也稱為物價變化率,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
經濟學上,通貨膨脹率為:物價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貨膨脹為准)。以氣球來類比,若其體積大小為物價水平,則通貨膨脹率為氣球膨脹程度。或說,通貨膨脹率為貨幣購買力的下降程度。
在實際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計算通貨膨脹,而是通過價格指數的增長率來間接表示。由於消費者價格是反映商品經過流通各環節形成的最終價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對貨幣的需要量。因此,消費者價格指數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世界各國基本上均用消費者價格指數(我國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即CPI來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
CPI
CPI也稱為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有利於政府了解全國各地價格變動的基本情況,分析研究價格變動對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的影響,同時也滿足各級政府制定政策和計劃、進行宏觀調控的需要,以及為國民經濟核算提供參考和依據,是國家對居民發放物價補貼的依據。
消費者物價指數屬於消費指數的其中一項,消費指數是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消費指數的分類包括:人均消費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及消費者信心指數。
PPI
PPI的中文名稱叫做生產價格指數,是反映企業生產成本變化的一種指數。
PPI由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其數據來源於對廣大企業生產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三個生產環節的調查,記錄各環節對應物資的價格變化情況,經過復雜的計算形成最終數據。
若企業生產環節物價普遍上漲,PPI指數就會上升。企業因自身的生產成本提高,但又不願犧牲自身的利潤,所以就會提升產品的出廠價。從而導致最終商品的銷售價上漲,最後苦的還是消費者。
市面上還存在著一種受經濟學家們重視的核心PPI。因統計中容易將收到季節和供需影響的食物及能源去除在外,所以能更加准確地衡量企業生產成本。PPI主要用於國家計算工業生產發展速度和企業分析經濟效益當中,也是國家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通常還會結合CPI用於反映通貨膨脹的情況。
6. 通貨膨脹
筆者在((五)「金銀」價值在哪裡?)一文中已簡要闡述了關於貨幣的性質和通貨膨脹的一般性原理,
如:一國貨幣的總發行量要以該國實際保有的社會物質資料價值總量為基礎,與其同等比例發行。以使「貨幣」這種「價值符號」能更合理的執行其「社會商品交換中介」的職能。如果貨幣發行量嚴重超出或不足其應有適當發行量,就可能導致「通脹」或「通縮」
需強調的是,筆者講的只是「可能」可能導致通脹或通縮,就是說這種結果並不是必然的!下面我們就單獨拿通脹來進行分析。
假如某社會有物質資料「糧食」十斤,那麼該社會貨幣發行量就應以十元為比較合理(一元對一斤方便計算)。但是政府卻實際發行了一百元貨幣量,那麼實際上「一百元貨幣」所代表的「實體價值」依然只有「十斤糧食」,那麼實際上就造成了,貨幣單位值(元)相對於物質資料糧食單位值(斤)的數字量的虛脹,由原本十元貨幣對十斤糧食,變為了一百元貨幣對十斤糧食,就是所謂「通貨膨脹」。
但是,接下來筆者卻要告訴大家,這里所說通脹並不是我們通常所面對的通脹。實際上,通脹是存在兩個類型的。為了清楚表達,我們且稱剛講過的通脹為「數據型通脹」亦或「潛伏型通脹」。
大體分析了「數據型通脹」的基本特徵後,接下來再講另一種通脹,才是真正闖入我們生活的「生活型通脹」亦暫稱「暴發型通脹」
那麼「生活型通脹」又是怎樣一種特徵呢?
其實所謂生活型通脹,才是真實具體的通脹。我們一般老百姓,對其是有最切身體會的,既然是「生活型」通脹,就基本上可以推斷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了。因為所謂生活型通脹具體就表現為我們日常所需的物質資料商品價格「普遍暴漲」(是普遍而不是個別,是暴漲而不是一般價格上揚),!相對而言,我們普通百姓手中有限的貨幣資本就會嚴重縮水貶值,導致我們入不敷出;導致我們生活陷入困境;導致我們對社會對政府出現不滿情緒...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後,是否考慮過這種現象是如何引起的呢?
事實上,我們很多所謂的經濟學家就是將通脹誘因簡單歸之於政府過多發行紙質貨幣,並信奉「以金銀做為流通貨幣」就不會導致通脹,這種觀點很普遍;很正統;很官方;似乎還很真理...可偏偏它卻是一種十足謬論和極度荒誕的邏輯!若不加以糾正,表面上是經濟學家們愚誤,實則是,普通人民百受其害!
筆者是一小人物,絕不敢挑戰真理!當真有何異論出口,多緣於我所面對的並不是什麼真理,充其量那隻是種偽真理!
有關「金銀價值」認定,筆者已有闡述,這里無需重贅,但又需強調:金.銀與紙,亦或其它某種物相互間無論存在何種物質形態上的差別,一旦作為「商品中介物」存在,便都只不過是貨幣材質的一種而已!只不過金銀作為一種天然造物,其存在歷史已經和必將貫穿人類社會始終,其作為商品交換之物早已深深植根於普遍人類的頭腦意識里。故,其在人類意識當中具有了某中不可抹殺的意像價值。同時,它也不會象紙幣價值一樣會隨政府信用價值的消失而消失。但無論怎樣,也無法說明,金銀貨幣會比紙質貨幣多出什麼「價值維護」甚至「再造」功能...
其實,所謂通脹,真實的通脹只是一種社會物質資料價格普遍暴漲現象(是普遍而不是個別,是暴漲而不是一般價格上揚),這種現象根本上講其實只是由於「供求關系」變化影響所形成的,亦或說它只是自由市場經濟的一種必然基本規律...
在這里有必要先專門闡述一下關於「供求關系」的概念!
所謂供求---供給與需求,一般性觀點會認為:這是一對分割對立的概念,實則不然!嚴格地講,所謂「供求關系」只是一種建立在雙方「無特權差異」基礎上的「平等價值互換」關系。供給與需求只是同一個內容的兩種基本形式而已,它們表現為既相互統一又相互對立...同一個市場主體既充當「供給方」角色同時也是「需求方」角色。因為他供給了某實際商品,而需求了對方同等價值的貨幣。反過來講,作為一般性「需求方」,既充當了「需求方」角色同時也是「供給方」角色。因為他需求了某實際商品而供給了同等價值的貨幣。
所謂「供求關系」其實就是「商品」與「貨幣」的互換關系,實際只是某兩種或多種同等價值商品在時間與空間上錯位後的互換。(所謂通脹就是這種互換關系的失衡)
作為真實的通脹,是一種社會物質資料價格普遍暴漲現象,這種現象根本上講,其實只是由於「供求關系」變化影響所形成的。政府多發貨幣也不過意圖人為影響供求關系格局(通脹亦所謂貨幣政策之一種)。那麼所謂的政府超經濟總量多發貨幣行為真的會導致真實通脹嗎?絕對不一定,雖然這絕對造成了意想空間上的數據型潛伏通脹,但卻不一定導致現實生活中的通脹、暴發真通脹。
因為潛伏型通脹暴發為真通脹需要至少兩個以上基本條件:
首先,社會物質商品總供給要處於實際萎縮與短缺狀態。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不具備這項條件!任何國家所謂的生產過剩都是相對的。廣大基層勞動人民的真實需求幾乎從未真的滿足過!
那麼接下來第二個基本條件也很關鍵,那就是政府所多發的貨幣是否真的進入廣大勞動人民的口袋,也就是說政府增發貨幣是否真正有效致力於提升廣大有「需求」但沒「需求能力」的普通人民的需求能力...如果僅僅是增發貨幣,而不論其去向,最種使其盡數流入原本需求就充分滿足的富人手中,那麼富人要麼會把它儲存起來,要麼繼續「投機倒把」,用這筆意外之財以財套財...盡管他們也可能增加某些消費,但其必定只是消費所謂高檔行業(更多是嫖賭包等淫迷享受)。這少數富人的局部高消費,又對廣泛商品領域有多大刺激呢?當增發貨幣仍然只是流入少數富人口袋,政府疲於增發行為,卻難解消費不火之困惑...所積累下的更多是總貨幣流量與總商物質價值量對比而言的潛伏通脹,數據通脹,而不是即時現實的生活型通脹...盡管這埋下經濟危機的種子...
說到這里我們是否會突然發現?所謂「數據型通脹」,原來只是中國人的「高儲蓄率」問題!
盡管,社會總貨幣量遠高於實際總物質價值量,處於數據型通脹狀態之下,但那些多餘的傢伙卻大多躲在富人的保險箱里,並沒出來搗亂(影響消費品價格)!
由此斷定,多發貨幣並不是真通脹的誘因!
真通脹只是社會總物質消費品相對短缺時期的物以稀為貴...
再來看,如果果真以金銀做流通貨幣就不會通脹,我們豈不是可以忽略甚至放棄物質資料的生產,而一門心思去尋找挖掘金銀嗎?這很明顯只是一種笑談!實際上,貨幣終究是因其所代表的實體價值而有價值的,當人類生活消費品匱乏到極點時,任何材質的貨幣都難以阻止通脹的出現。
來做個假設:
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在洪災中被同時困到一個孤島上,他們需要耐心等待洪水退去,才可能繼續生存下去。也許幾天;也許十幾天;也許更久...而此時,富人只帶了大批金子;窮人只帶了僅有的干糧。若干時刻後,兩人都餓了,窮人掏出干糧開始咀嚼。而富人摸摸自己的金子,又望望周邊的環境,才發現自己逃生時的攜帶選擇是多麼的愚蠢!但他還在打算用金子去買窮人的干糧...朋友們,請想一想,從人的本能出發,窮人會賣干糧給他嗎?我想富人唯寄希望於窮人的慈善之心了!因為此時.此刻.此境.富人的金子已不具有任何價值。而只有盡可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或許,窮人心性善良,會分一些干糧給富人,與其共渡難關,但這絕不會是因為富人的金子,如果窮人真的自私,且具備起碼算計之心,他不會分一粒干糧給富人,哪怕自己的干糧足夠兩個人維持到洪水退去...因為他可以不去管富人,由他餓死後,可以將他所有金子據為己有...當然這種假設我們可以設計多種結果,但每一種結果都不能否定金子在那種情況下已毫無價值的道理。
下面,再反過來假設:
有一天我們的社會到了絕對生產過剩地步...也就是當所有人的消費需求都充分滿足以後還有剩餘產品,(當然在一個廣闊的社會空間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現實出現的)屆時政府發行更多貨幣,並公平派發到每個人手裡,那麼消費會增加嗎?消費品價格會受刺激嗎?
最終,正反兩種假設後得出結論:當社會消費品極度缺乏時任何材質貨幣都會通脹;當社會消費品絕對過剩時,任何材質貨幣,無論發行多少,如何分配都不會形成通脹。
還如前面所述,形成通脹要有兩個基本條件:
一.社會物質商品總供給要處於實際萎縮與短缺狀態。
二.政府所多發的貨幣真的進入廣大勞動人民的口袋。
這是政府主觀增發貨幣製造潛伏型通脹,可以暴發為現實生活型通脹的必備條件。只有真的有需求卻困於收入過低未曾真的滿足的人們才會在收入增加的情況下增加消費!但這種增加並非是無限的...
再做假設一:我原本每天吃一棵白菜就能滿足正常需求,突然一天我的資本收入大增,可我會因此每天吃兩棵白菜嗎?當然不會!因為我的食量是一定的,充其量我會在白菜質量上有所挑剔...
假設二:我雖然每天吃一顆白菜,但實際上並不能滿足正常需求,我是由於收入不多,所以省吃儉用,原本兩棵白菜才能吃飽,可為節省開支,我就只吃一顆白菜,混半飽完事!假如我的收入突然大增,消費資本不再緊缺,我當然會考慮每天買兩棵白菜把肚皮填飽。可是即便我收入繼續增加,我也不會每天買三棵白菜的...因為那毫無意義!
前者,我是個消費充分滿足狀態下的富人!
後者,我是個消費一直未曾真正滿足的窮人!
至此,將不難看出富人手中貨幣再增加也不太會增加消費。窮人手裡貨幣增加,也僅限於補足原本不足的消費。由此進一步可以看出單純增發貨幣並不能促使經濟無限增長(所謂的消費增長)但相對而言,讓窮人手中貨幣量增加對所謂經濟增長有「一定」作用(窮轉富會選擇補足原本空缺的需求)而僅僅是富人更富(貨幣增加),對所謂經濟增長卻無明顯作用!只會增加貨幣擠壓.淤滯(拉高儲蓄率)或者能投機市場更加活躍...
那麼真正的經濟增量來自哪裡呢?請參見(一)社會生產的內延與外延性規律
補充:
其實我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通貨膨脹只是一般經濟現象,真正影響普通人生活的是失衡,分配失衡,收入失衡,只因為政府增發的貨幣只流入部分人口袋,而他們會比原來增加消費.從而帶動物價有所上漲,但這並不影響那些收到政府增發的貨幣的人的生活.據此道理,如果政府所增發貨幣能夠公平派發到每個人手裡.雖然會引發通貨膨脹.但所有人的可支出貨幣也多了.兩相抵消.除了政府多費些幣紙外.還能消化相對過剩的產品,除此外與經濟運行並無大的關系,當然這只是理論上講,現實政府不可能把貨幣按人頭發的... 但我們只須知道,無論政府的貨幣政策是擴張型的還是收縮型的.最終收傷害的只是那些收入沒保障的底層人民!收入沒增長,消費沒增加,只因別人增加消費拉高物價.自己卻要被迫增加支出...這就是所謂通脹對社會的不利影響.那些收入增長遠高於通脹的人.也高喊通脹影響自己生活,實在是無病呻吟...更讓政府難以體察普通人們的艱難生活
轉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ba89c10100f4s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