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景觀多樣性的理解
從宗教景觀看文化的多樣性
一、設計思路
●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圍繞探索宗教景觀的多樣性展開,目的是使學生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影響,並且使學生學會知識運用和遷移,學會觀察身邊的社會和文化現象。
在第一部分「什麼是宗教景觀?」中,通過對「文化景觀」和「宗教文化景觀」抽象的定義和具體的介紹,使學生對「宗教文化景觀」有初步的認識,並由世界三大宗教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在第二部分「不同的宗教景觀告訴我們什麼?」中,通過三組圖片的對比,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討論探究,在此基礎上領會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融合,不同宗教文化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在第三部分「我們也來試一試」中,對探究活動作了詳盡的要求和指導,使教學活動更有的放矢,並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
● 教學目標
1、 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及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影響。
2、 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比較能力。初步具有觀察身邊社會和文化現象的能力。
3、 通過共同觀察、相互交流,體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會恰當地展示自己、關愛他人、與人合作。
4、在學習和探究活動過程中,初步接受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不同宗教(本土與外來)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教學難點: 探究活動的展開。
● 教學方法
圖示法、範例教學法等
● 教學准備:
收集世界三大宗教、印度佛塔、日本佛寺、中國佛寺、中國南北方的戲台的圖片各一張;教師自己製作的有關宗教景觀研究的小報或網頁。
二、學與教的過程
(新課導入)
先引導學生說出以前所學過的世界三大宗教,然後藉助圖片,說明各大宗教的建築風格差異,這就是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新課教學)
首先可以這樣設問:同學們,你們都旅遊過嗎?在旅遊後給你印象最深的景點是什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加以引導,目的是使學生根據積累的直接經驗正確區分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並由此概括出文化景觀的含義。再由文化景觀引出宗教文化景觀的含義。
【板書】 什麼是宗教景觀?
在學生對宗教景觀的的含義清晰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再次藉助三大宗教的圖片說明:三大宗教的文化景觀差異,建築風格完全不同。一方面說明了人類文化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性的。另一方面也為我們認識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了很好的窗口。下面我們以三大宗教的文化景觀為例,來學習文化之間的差異與融化。
【板書】 不同的宗教景觀告訴我們什麼?
教師先展示學生熟悉的中國佛寺的圖片,由學生扮演導游向其他學生介紹中國佛教建築的形態和構造,再展示印度和日本佛寺的圖片,揭示佛教傳播的路線,然後請學習小組討論三幅圖片所反映的佛教建築的形態和構造的差異並分析其中的原因,討論結束後由每個小組選派代表交流結果。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概括指出:雖同為佛教景觀,但三個國家存在明顯的差異,造成差異的原因是佛教傳入中國和日本後佛寺造型都參照了當地宮室和民宅,這說明外來文化只有與本地文化相結合,才能生存與發展。
【承轉】 剛才我們研究了印度的佛塔、中國和日本的佛寺的建築風格及其形成原因。
既然同一種宗教都存在差異,那麼不同宗教的差異就更大。
教師展示「天主教堂」「佛教寺廟」和「清真寺」的一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可設置如下任務:1、介紹天主教堂和清真寺的建築形態和構造。2、天主教堂和清真寺的建築都採用哪項技術?如果你是設計師,請你告訴大家採用該技術優點。3、說一說
天主教堂和清真寺的建築風格的象徵意義。
【承轉】 通過相同宗教建築和不同宗教建築風格的比較,我們發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宗教景觀差異很大,那麼宗教景觀是否僅受文化差異的影響呢?
教師展示「教堂前面的廣場」、「中國北方的戲台」「中國南方的戲台」的一組圖片,
學生觀察圖片,討論下列問題:
1、 中國和西方的宗教景觀在布局上有何不同?為什麼?
2、 中國南北方宗教景觀在布局上又有何不同?為什麼?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回答。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有必要對前兩目內容作如下總結:通過學習,我們感受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景觀,認識到了宗教景觀和各地的文化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它是一個地區或民族文化建築、生活方式的綜合反映和濃縮。宗教文化只有與本地相結合,才能生存與發展。同時,宗教景觀與自然條件也有一定的關系。
【板書】 我們也來試試。
教師可先引導學生說出本地的宗教景觀,探討深入研究這些宗教景觀或世界各地
其他宗教景觀可以通過的途徑和採用的方法。然後展示自己製作的關於中國佛像研究的圖片及文字資料的小報或網頁。(包括主題:中國佛像研究。內容:1、佛像的發展史,分析其中的影響因素。2、佛像的製作材料及其與社會經濟文化等的關系。3、佛像手的姿勢和象徵意義。3、佛像的手持物和象徵意義。4、寺廟里的佛像鍍金的原因。5、佛像研究的小結等。)並向學生說明研究成果取得的途徑和方法:主要通過查找文獻資料、網路資源,調查本地的佛像,詢問有關人員,掌握了豐富的資料,在對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的基礎上,形成了上述佛像研究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展示結束後,教師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准備】1、本組同學討論確定探究的主題和採用的方法。(教師協調,各組盡可能選取不同的主題)
2、組內成員具體分工,制定具體的活動計劃。
【活動】1、各組成員分工合作,收集文字、圖片資料。
2、對收集的文字、圖片資料進行分析,做好歸類整理。
【討論】(1)反映了哪些問題?
(2)找出其中的原因。(具體由學生根據反映的問題進行探究)
【展示】(1)各組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組討論結果,教師總結和點評。
(2)各組創辦一份《多樣文化景觀專刊》,要求圖片結合文字說明並張貼於教室宣傳處進行展評。
(課堂小結)(學生自主小節)
(1) 本課時你學到了什麼?
(2) 如何開展探究活動?
(3) 你認為開展探究活動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你是怎樣克服困難的?
(課外作業)
完成本課題的課外探究(以下選題作為參考:1、宗教節日與宗教儀式研究。2、基督教對近代中國的影響。3、關於中國清真寺建築的探究。4、宗教藝術探微等。)
(板書設計)
●什麼是宗教景觀?
●不同宗教景觀告訴我們什麼?
1、不同國家的佛寺建築風格。
2、三種宗教建築差異。
3、宗教建築布局上的差異及成因。
三、問題研討
宗教景觀作為社會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羅萬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宗教景觀專題的學習和探究,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有明顯的提升,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重點。
四、知識拓展:
1、 書目推介:(1)《世界三大宗教與中國文化》 (著者:田青 宗教文化出版社)
(2)《佛教二百題》 (主編: 黃頌一 四川人民出版社)
(3)《中國佛教文化小叢書》
(4)《基督教與近代文化》 (主編:朱維錚 上海人民出版社 )
(5)《伊斯蘭教基礎知識》 (主編:馬賢、馬忠傑 東方出版中心)
2、 相關網站:(1)http://www.zhongnanshan.net/fjwh/fjyjz.htm
(2)http://www.buddhism.com.cn/l
(4) http://www.norislam.com/index.html
Ⅱ 物種多樣性統計數據在哪裡可以查詢
不知倒啊 你可以找別人
Ⅲ 景觀多樣性的介紹
景觀多樣性是指不同類型的景觀在空間結構,功能機制和時間動態方面的多樣化和變異性。
Ⅳ 景觀多樣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景觀的價值取向、景觀的社會性、景觀的實用性、景觀的科技性、景觀的生態性、景觀中各要素的協調平衡等方面
Ⅳ 景觀多樣性的描述指標
景觀多樣性的描術指標有:豐富度或相對豐度;Simpson多樣性指數;ShannonWeiner多樣性指數;相對分塊性。
Ⅵ 哪位地理信息系統的高手 可以 提供兩個年份的「三峽庫區森林景觀格局的數據源」
以TM影像和野外調查資料為數據源,基於3S技術對1986-2006年廣州市森林空間格局進行動態分析。結果表明:1986-2006年廣州市森林景觀斑塊數量增加,平均斑塊面積減小,景觀結構破碎化程度有上升趨勢,主要表現在:多樣性指數、分維數增大,聚集度、均勻度減小,在空間和類型上局部變化不同於整體表現。自然地理條件、人口增長、政府政策是導致景觀格局變化及其區域差異的主要驅動力。隨著城市擴展、農田開發等人類干擾的不斷加劇,森林景觀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開發之間的矛盾將愈加突出。
Ⅶ 園林景觀設計知識: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有哪些
植物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個分支,它也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環境多樣性。地球上的植物約有55萬種,其中有花植物為23.5萬種。植物種類多樣性是植物有機體與環境長期的相互作用下,通過遺傳和變異,適應和自然選擇而形成的。植物進化仍在繼續,新的植物種類還會出現。平原,高山,沙漠,戈壁灘,鹽鹼地,赤道,極地,江河湖海及大氣,無一處無植物生長。一滴水、生物體內外,都有可能是某些植物生活的場所。植物和動物、微生物與環境相結合,構成一個自我維持、自我更新、綜合協調的生物系統。絕大多數植物都具有葉綠素及類似的色素,能夠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自行製造養料,他們被稱為自養植物或綠色植物。另外有一部分植物,其體內無葉綠素,不能自行製造養料,他們寄生在其他植物體上,從寄主身上吸取現成的養料而生活,如菟絲子,被稱為寄生植物。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它們與其生存環境形成的復雜的生態系統。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1、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各種遺傳信息的總和。一個物種所包含的基因越豐富,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強。基因的多樣性是生命進化和物種分化的基礎。狹義的遺傳多樣性主要是指生物種內基因的變化,包括種內顯著不同的種群之間以及同一種群內的遺傳變異。此外,遺傳多樣性可以表現在多個層次上,如分子、細胞、個體等。在自然界中,對於絕大多數有性生殖的物種而言,種群內的個體之間往往沒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種群就是由這些具有不同遺傳結構的多個個體組成的。
2、物種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物種多樣性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區域內的物種豐富程度,可稱為區域物種多樣性;其二是指生態學方面的物種分布的均勻程度,可稱為生態多樣性或群落物種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衡量一定地區生物資源豐富程度的一個客觀指標。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物種是能夠(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擁有自然種群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他類群存在著生殖隔離。物種是繁殖單元,由又連續又間斷的居群組成;物種是進化的單元,是生物系統線上的基本環節,是分類的基本單元。在分類學上,確定一個物種必須同時考慮形態的、地理的、遺傳學的特徵。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物種必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①具有相對穩定的而一致的形態學特徵,以便與其他物種相區別; ②以種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間內,占據著一定的地理分布區,並在該區域內生存和繁衍後代; ③每個物種具有特定的遺傳基因庫,同種的不同個體之間可以互相配對和繁殖後代,不同種的個體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不能配育或即使雜交也不同產生有繁殖能力的後代。
3、生態系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所有的物種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制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從結構上看,生態系統主要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所構成。生態系統的功能是對地球上的各種化學元素進行循環和維持能量在各組分之間的正常流動。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態系統組成、功能的多樣性以及各種生態過程的多樣性,包括生境的多樣性、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化等多個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樣性是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基礎,生物群落的多樣化可以反映生態系統類型的多樣性。
從生物多樣性的社會屬性研究,森林或園林景觀多樣性應該作為生物多樣性的第四個層次。景觀是一種大尺度的空間,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觀要素組成的具有高度空間異質性的區域。景觀要素是組成景觀的基本單元,相當於一個生態系統。景觀多樣性是指由不同類型的景觀要素或生態系統構成的景觀在空間結構、功能機制和時間動態方面的多樣化程度。
Ⅷ 什麼是景觀多樣性
景觀多樣性是指一定時空范圍內景觀生態系統類型的豐富性及各景觀生態系統中不同類型的景觀要素在空間結構、功能機制和時間動態方面的多樣化和復雜性。景觀多樣性是較生態系統多樣性更高一層次的多樣性。景觀多樣性主要包括板塊多樣性、類型多樣性和格局多樣性3種類型。板塊多樣性是指景觀中板塊的數量、大小、形狀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類型多樣性是指景觀中不同的景觀類型(如農田、森林、草地等)的豐富度和復雜度;格局多樣性是指景觀類型空間分布的多樣性及各類型之間以及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空間關系和功能聯系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需在上述4個層次上都得到保護。保護的重點應是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珍稀瀕危物種。生態系統多樣性既是物種和遺傳多樣性的保證,又是景觀多樣性的基礎,生態系統的穩定是物種進化和種內遺傳變異的保證。
Ⅸ 如何計算景觀多樣性和景觀破碎度
1)遙感圖象處理(需要專業遙感圖象處理技術),根據的的遙感數據類型進行城市綠地信息提取;
2)進行綠地類型分類,生成綠地景觀類型圖(矢量、柵格數據都可以);
3)下載景觀格局定量分析軟體Fragstats進行景觀指數分析,有40、50種景觀指數,來分析綠地景觀的多義性、聚集度、連接度、破碎度等等,這些計算很容易進行;
4)最關鍵的是有生態學、城市綠地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合理的分析解釋。
要做好這方面的研究,首先至少要掌握三方面的基礎知識合技能:一是遙感方面,至少要掌握ENVI或者ERDAS等大型遙感軟體1個;二是GIS技能,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ARCgis,或者你至少要會ARCVIEW;三是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
如果缺乏這些基本條件,我看你還是先別急著做這方面的研究,先從頭學比較好!
Ⅹ 景觀多樣性的概述
景觀要素可分為斑塊,廊道和基質.斑塊是景觀尺度上最小的均質單元,它的大小,數量,形態和起源等對景觀多樣性有重要意義.廊道成線狀或帶狀,是聯系斑塊的紐帶,不同景觀有不同類型的廊道.基質是景觀中面積較大,連續性高的部分,往往形成景觀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