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教育數據常用指標有哪些

教育數據常用指標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3 06:33:37

①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有哪些量化指標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統計指標體系是對標志有關教育發展狀況的一系列參數的科學界定,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指標體系中通過指標呈現的信息可以從橫向和縱向等不同角度更加准確地描述教育體系的動態變化,揭示教育體系中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評估教育體系的進展[1]。因此,發展有效、系統、科學的指標體系,用於監控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實施績效和運行結果,促進其質量的不斷提升,是世界各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領域。如歐盟提出要運用國家監督制度,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畢業生向勞動力市場及繼續教育與培訓的過渡進行監測。澳大利亞提出要對職業教育適應勞動力市場情況進行實時監督,以提高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及其結果的透明度[2]。
目前,我國教育部及統計局也都建立了系統的教育數據信息統計工作,現有的教育數據信息統計機制涉及如下方面:一是教育部網站定期對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的相關數據進行公布,其涉及職業教育的主要指標包括中等職業學校(機構)數、各類學生數、教職工數等。二是我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定期發布《中國教育統計年鑒》,從教育事業發展和辦學條件兩方面呈現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的相關數據,在具體指標方面,涉及職業教育機構數、在校生數、招生數、分科學生數、分性別學生數、教師員工數、專任教師數、教育經費投入等。
此外,近年來,我國一些民間機構也開展了職業教育數據的調研和統計工作,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麥可思研究院,這一機構從2009年開始出版《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和《高職人才培養質量報告》,從畢業生就業和人才培養的角度提供高職學生畢業後的相關數據,其指標涉及就業率、就業質量、能力與知識培養質量、職業發展等方面。
總體來看,我國目前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職業教育數據信息發布制度。但是,目前的制度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數據發布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二是所發布的數據僅僅是描述職業教育發展的具體狀態,對於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及勞動力市場關系的指標數據涉及較少,不能衡量職業教育的具體運行效率;三是目前所發布的信息僅僅起到了一種信息公開的作用,沒有發揮出對職業教育發展的監控作用。
從國際視野來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一些重要國際組織都非常重視加強職業教育與培訓指標的研究和制定,並從整個國家或地區職業教育體系評估、職業教育機構運行績效評估或對職業教育的某個側面進行評估等不同角度構建了一系列指標體系。本文旨在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對國際社會職業教育評估指標體系進行研究分析,從而為我國建立科學、系統的職業教育評估指標體系提供借鑒。
二、國際職業教育評估指標體系概述
(一)關於職業教育體系及其總體發展情況的評估指標
UNESCO出版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全球數據初始研究》首次用數據的形式考察了世界上196個國家和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其所涉及的主要指標領域包括:一是各國職業教育基本體制,具體為職業教育層次和項目的多樣化情況。二是各層次職業教育項目具體發展情況,考察的具體指標包括職業教育項目在初中、高中及高等教育等不同層次教育中的入學年齡、學習年限、總入學率、男性入學率、女性入學率、性別均等指數、職業教育學生數占該層次總入學人數比例等。三是對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情況,主要指標包括職業教育與培訓經費在總教育經費中所佔比重、僱主對職業教育的投資水平等[3]。

近年來,隨著歐盟推進職業教育與培訓一體化戰略的「哥本哈根進程」的實施,歐盟更加重視從整個共同體層面對成員國職業教育發展情況進行評估和數據報告,並為此開發了系統的指標體系。具體來說,歐盟的職業教育評估指標體系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一是機會、吸引力和靈活性;二是技能發展與勞動市場相關性;三是整體過渡和就業趨勢。在這一框架下,具體指標包括29個,見表1[4]。
歐洲培訓基金會(ETF)為評估中東歐各國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系統水平的指標,具體包括:教育成就和勞動力市場,包括人口的教育成就水平及對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參與等指標;公民獲得教育與培訓的機會,包括對職業培訓的參與率、對高中階段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參與率、對高等教育的參與率;中等教育早期離校者和輟學者比例;對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投入水平,包括職業教育與培訓公共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份額、職業教育參與率與公共支出的關系等指標[5]。
(二)關於職業教育質量或運行績效的評估指標
近年來,為提高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運行效率,各國紛紛對職業教育實施了績效本位的撥款模式。這一制度實施的基礎就是對某一職業教育機構具體辦學情況作出准確評估,相關國家在這方面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評估指標體系。如芬蘭職業教育與培訓績效指標21世紀初期得到發展,2002年開始運用於績效撥款中,2011年對指標進行了修訂,其具體指標有: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學生繼續學業比例;學生在預期時間內完成教育與培訓情況;學生輟學情況;教師員工的職業資格情況;對教師員工職業發展投入的資源。愛爾蘭主要運用如下指標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質量進行評估:培訓參與者完成培訓數量;培訓參與者獲得職業資格的類型和數量;培訓參與者完成培訓後的去向;培訓參與者完成培訓後的就業質量,即對工作的滿意程度[6]。作為典型的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瑞典國家勞動力市場委員會自1979年以來主要運用如下指標對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開展評估:學生完成培訓6個月後的就業情況;在所有參與培訓人員中,完成培訓者的比例;培訓的有用性。後來,瑞典政府又對其進行了改革,根據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重要領域,將指標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量化指標:所提供課程及其參與者數量,學生就業率;二是定性指標:企業滿意程度,受訓者滿意程度[7]。

數據分析中的基本指標

用戶行為類指標

用戶行為指標是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最大區別。傳統行業,用戶行為發生在門店裡,極難用數字化手段記錄,因此只有在發生交易時,才能記錄數據。

傳統企業的大部分數據都是交易數據。而互聯網行業依託小程序/H5/APP,能記錄用戶在每個頁面的點擊,相當於在網上店鋪的每一步動作都有記錄,因此能分析很多東西。

具體到指標上,可以套用AARRR模型,分模塊展開:

拉新:主要用於分析拉新的轉化效率與質量。拉新是很多互聯網公司最重要的任務,拉新成本是很多互聯網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因此拉新關注度極高。

通過這些指標的分析,能讓負責商品運營的同事直觀看到商品暢銷/滯銷情況,從而調整商品進銷存計劃,避免商品積壓/缺貨。

注意,虛擬商品原則上是沒有庫存的(或者說庫存想設多少設多少)。但是濫發虛擬商品,又會引發互聯網中通貨膨脹與商品貶值。比如游戲里稀有皮膚賣的貴,是因為稀有才貴,為了短期收入搞大優惠,一但爛大街,反而大家都不稀罕了。

所以控虛擬商品的庫存,不是看商品動銷率或者在庫時間,而是看GMV整體目標。在達成GMV整體目標情況下,高中低端商品保持一個穩定的庫存結構,避免爛大街。

③ 教育統計學統計指標有哪些

統計指標簡稱指標,是反映同類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綜合數量特徵的范疇及其具體數值。
特點:
1、數量性
所有的統計指標都是可以用數值來表現的,這是統計指標最基本的特點。統計指標所反映的就是客觀現象的數量特徵,這種數量特徵是統計指標存在的形式,沒有數量特徵的統計指標是不存在的。
2、綜合性
綜合性是指統計指標既是同質總體大量個別單位的總計,又是大量個別單位標志差異的綜合,是許多個體現象數量綜合的結果。統計指標的形成都必須經過從個體到總體的過程,它是通過個別單位數量差異的抽象化來體現總體綜合數量的特點的。
3、具體性
統計指標的具體性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統計指標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數字,而
是一定的具體的社會經濟現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質的基礎上的量的集合。這一點使社會經濟統計和數理統計、數學相區別。二是統計指標說明的是客觀存在的、已經
發生的事實,它反映了社會經濟現象在具體地點、時間和條件下的數量變化。這點又和計劃指標相區別。

④ 評價教育效率的單項指標包括哪些

評價教育效率的單項指標投入要素可分為: 人力資源利用率指標、 物力資源利用率指標、 財力資源利用率指標等。
其中人力資源利用率指標主要有: 教職工與學生比、 教師與學生比、 教師平均授課時數、 中小學的班師比、 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等。
物力資源利用率指標主要有: 年物力資源利用率、 固定資產利用率、 低值易耗品與材料利用率、 校舍利用率、 教室利用率、 教學儀器設備利用率、 圖書利用率等。
財力資源利用率指標又可細分為綜合指標、單項指標和結構指標。

⑤ 中國教育監測與評價統計指標體系是什麼

中國教育監測與評價統計指標體系如下:

所謂的教育監測與評價統計指標體系指的是為了充分發揮教育統計工作對教育管理、科學決策和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而建立的評價體系,用於指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科學開展教育事業發展監測與評價工作。

文件內容摘要:

修訂後的指標體系分為綜合教育程度、國民接受學校教育狀況、學校辦學條件、教育經費、科學研究等5類共120項,與修訂前的指標體系相比,保留原指標36項,修訂整合原指標50項,新增指標34項。

修訂後的指標體系中,有18項為國際組織的常用教育指標,有18項借鑒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教育監測評價指標,並結合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情況進行了適當調整。修訂後的指標體系更具科學性和針對性,能夠更好地監測與評價各級教育事業發展狀況。

以上內容參考教育部-中國教育監測與評價 統計指標體系2020

⑥ 應該根據什麼指標是衡量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

應該根據人均受教育年限衡量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是某一特定年齡段人群接受學歷教育的年限總和的平均數。學歷教育指普通教育和成人學歷教育,不包括各種非學歷培訓。

其中普通教育包括普通小學、普通中等學校(初中、高中)、中等職業學校(職業初中、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普通高等學校。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高校在校生總數與高等教育學齡總人口(18—22歲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重要指標。

2019年中國高等教育概括

2019年,全國共有高等學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比上年增加25所。普通本科院校1265所,比上年增加20所;高職(專科)院校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成人高校268所,比上年減少9所;全國共有研究生培養機構828個。

全國研究生招生91.7萬人,比上年增加5.9萬人,增長6.8%;招收博士生10.5萬人,招收碩士生81.1萬人。國家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加強應用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力度。

2019年,招收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10386人,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數的9.9%,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47.4萬人,占碩士研究生招生總數的58.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全國普通本專科招生914.9萬人,比上年增加123.9萬人,增長15.7%,增幅較大。成人本專科招生302.2萬人,比上年增加28.9萬人,增長10.6%。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人均受教育年限

以上內容參考 教育部—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⑦ 在教育數據處理中使用哪種數據分析指標頻率比較高

自然是平均分、優生率、及格率和學困生率的漿頻率比較高。

⑧ 教育統計學中常用的統計指標有哪些,試對其各自的作用及其適 用條件作出說明

一個完整的統計指標包括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兩個部分。數量指標為反映總體規模大小的各種總量指標。一般是把總體單位個數加總或把總體單位的某個標志值加總計算出來的,如工業企業數、職工人數、工農業總產值等。

質量指標是說明總體內部或總體之間數量關系的指標,通常是由兩個有聯系的指標對比計算出來的,如勞動生產率、單位產品成本、產品合格率、工時利用率、單位面積產量等。指標按其數值計量單位的屬性,可分為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

實物指標的計量單位是根據事物本身的物理性質和外部特徵規定的。其中有些用自然單位表示,如機床按台,汽車按輛;有些用度量衡單位表示,如鋼鐵按噸,木材按立方米;有些用專用單位表示,如電力按度,熱量按卡;有些用復合單位表示,如客輪用艘/重載排水量/載客位等。

價值指標的計量單位是貨幣,如工業總產值、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等。產品價值指標可對各種不同產品的產量進行加總計算。

應用廣泛

統計指標體系是指用來刻畫於描述總體基本狀況和各個變數分布特徵的綜合數量。例如,全國人口總體的基本狀況和性別分布特徵可用總人口數,男性人口數,女性人口數,男女性別比例,男性人口比重,女性人口比重等指標來描述。

統計指標是指反映總體現象數量特徵的概念,它包括三個構成要素:指標名稱,計量單位,計算方法,這是統計理論與統計設計上所使用的統計指標涵義,統計指標是反映總體現象特徵的概念和具體數值,按照這種理解,統計指標除了包括上述三個構成要素外,還包括時間限制,空間限制,指標數值。

閱讀全文

與教育數據常用指標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分數線多少 瀏覽:573
山東正宗燒烤怎麼代理 瀏覽:195
如何查找燒錄程序的串口 瀏覽:294
查到錄取信息為什麼不顯示專業 瀏覽:296
職稱信息歷史數據梳理目的是什麼 瀏覽:919
成都燃氣配件批發市場有哪些 瀏覽:50
eplc登錄程序在哪裡 瀏覽:479
廈門信息學校2021中職收多少分的 瀏覽:94
診斷證明需要哪些信息 瀏覽:513
駕駛證信息卡有哪些 瀏覽:692
直播數據考核標准多少算及格 瀏覽:656
投訴商家怎麼查商家信息 瀏覽:160
一級市場怎麼發行幣 瀏覽:652
墨跡日活數據是多少 瀏覽:731
葵花籽抗病高產品種是什麼 瀏覽:230
網路信息安全如何掙錢 瀏覽:250
如何成為網店代理商 瀏覽:699
模擬人生免費版種豆子怎麼交易 瀏覽:723
代理設置關閉什麼意思 瀏覽:500
為什麼需要場內交易員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