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統計數據來源主要由哪些 簡述普查和抽樣調查的特點
普查的特點:普查結果准確,精確度高,但普查工作量大,具有破壞性,費人力、物力和時間較多。
抽樣調查的特點:精確度、難度相對不大,實驗無破壞性,調查結果比較近似。
普查:專門組織的、以獲取一定時點或時期內現象總量資料為目的的一次性全面調查。
隨機抽樣調查:基於隨機性原則,從調查現象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以樣本調查結果推斷總體情況的調查方法。
非隨機抽樣調查:指抽樣時不是遵循隨機原則,而是按照研究人員的主觀經驗或其它條件來抽取樣本的一種抽樣方法。
(1)被抽樣調查的原始數據叫什麼擴展閱讀:
抽樣調查數據之所以能用來代表和推算總體,主要是因為抽樣調查本身具有其它非全面調查所不具備的特點,主要是:
(1)調查樣本是按隨機的原則抽取的,在總體中每一個單位被抽取的機會是均等的,因此,能夠保證被抽中的單位在總體中的均勻分布,不致出現傾向性誤差,代表性強。
(2)是以抽取的全部樣本單位作為一個「代表團」,用整個「代表團」來代表總體。而不是用隨意挑選的個別單位代表總體。
(3)所抽選的調查樣本數量,是根據調查誤差的要求,經過科學的計算確定的,在調查樣本的數量上有可靠的保證。
(4)抽樣調查的誤差,是在調查前就可以根據調查樣本數量和總體中各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進行計算,並控制在允許范圍以內,調查結果的准確程度較高。
❷ 統計調查主要搜集什麼資料
統計調查主要搜集的是原始資料。
統計調查是根據統計研究預定的目的和任務,運用科學的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客觀實際搜集資料的過程。統計調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資料,所謂原始資料是指向被調查者直接搜集的、尚待經過整理過渡到總體特徵的綜合資料。原始資料整理後所形成的反映總體綜合特徵的資料,稱為次級資料。次級資料是從其他來源獲得的、已經經過加工整理的資料。
統計調查所取得的資料包括原始資料和次級資料兩種。原始資料是統計調查人員通過直接觀察、詢問被調查者而得到的最初的、直接的信息,通常以數據或文字形式表現。這些資料未經加工處理,是最接近事實真相的第一手信息。例如,通過人口普查可以直接得到每個家庭的人口數、年齡、性別等原始信息。
次級資料則是對原始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分析後得到的信息,通常以統計數據、圖表、報告等形式呈現。這些資料是對原始資料的提煉和概括,能夠更直觀地反映總體的特徵和規律。例如,根據人口普查得到的原始資料,可以進一步計算出人口總數、平均年齡、性別比例等次級資料。
在統計調查中,搜集原始資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因為它直接關繫到統計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為了保證原始資料的質量,統計調查人員需要遵循科學的抽樣方法、採用合適的調查工具、確保數據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並對數據進行及時的整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