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性能測試二八定理
性能測試二八定理: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列托法則(定律)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分析方法:
80/20分析法檢驗兩組類似數據之間的關系,並用來改變它們所描述的關系。一個主要用途是去發現該關系的關鍵起因——20%的投入就有80%的產出,並在取得最佳業績的同時減少資源損耗。
假如20%喝啤酒的人喝掉70%的啤酒,那麼這部分人應該是啤酒製造商注意的對象。盡可能爭取這20%的人來買,最好能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啤酒消費。啤酒製造商出於實際理由,可能會忽視其餘80%喝啤酒的人,因為他們的消費量只佔30%。
同樣的,當一家公司發現自己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顧客時,就該努力讓那20%的顧客樂意擴展與它的合作。這樣做,不但比把注意力平均分散給所有的顧客更容易,也更值得。再者,如果公司發現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產品,那麼這家公司應該全力來銷售那些高利潤的產品。
80/20分析法的第二個主要用途是對80%的投入只產出20%的生產狀況進行改進,使之發揮有效作用。
不同於線性思維,我們應該系統並謹慎地應用80/20分析法,因為線性思維會導致對80/20原則的誤解,也可能會導致濫用。「不要輕易地認為某一變數是關鍵的原因是其他每個人都會關注……這就是線性思維。80/20分析法賦予的最有價值的洞察力總是檢驗別人都忽視的非線性關系。」
『貳』 什麼叫柏拉圖法則
帕拉圖法則是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在對19世紀應國社會各階層的財富和收益統計進行分析時發現:80%的社會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社會財富的20%。
之後,在對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度的社會財富分配的統計資料做分析時,這種現象反復出現。這些數據足以證明社會財富的分配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這種不平衡是可以預期的。
「柏拉圖法則」也叫「二八法則」「柏拉圖定律」、「80/20法則」、「80/20定律」、「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等。
(2)數據分析二八原則是什麼擴展閱讀:
世人開始對「二八法則」深刻了解,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了,歸功於哈佛大學語言學教授吉普夫和羅馬尼亞裔的美國工程師朱倫。
1949年,哈佛大學語言學教授吉普夫發現了「最省力法則」,那就是對「二八法則」的重新發現與解釋。
他的「最省力法則」說的是:資源總是會自我調整,目的是使工作量減少。而大約20-30%的資源,與70-80%的資源活動有關。
後來,羅馬尼亞裔的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通過自己的分析和研究發現,在產品品質中隱含著「80/20法則」。在他的倡導和實踐下,「80/20法則」成為全球品質革命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