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收集勞務信息
(1)勞務信息的內容
勞務信息的內容主要包括:①勞務經紀人資源信息,包括經紀人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戶口所在地、主要務工地、用工單位、務工項目、勞務收入、工作表現及務工人數、有效通訊聯系方式等。此類信息由各鄉鎮勞動保障站負責採集並及時報送勞動就業局職業介紹所。勞務經紀人有義務將詳情及時告知本鄉鎮勞動保障站。②勞動力資源信息,包括剩餘勞動力的數量、性別、文化程度、年齡結構、技術結構及其行業分布、勞動力的求職意向。此類信息由各鄉鎮勞動保障站負責採集並及時報送勞動就業局職業介紹所。③勞動力需求信息(用工信息),包括用工單位的經濟性質、用工形式、所需勞動力的數量、條件及工種、崗位分布,用工單位可提供的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等。此類信息應由各級信息處理中心通過會議、文書、電訊、新聞廣告、計算機網路傳遞、調查預測等形式獲取,匯總於職業介紹所信息處理中心,由該中心進行審核、驗證,採集其中真實可靠的、符合《勞動法》規定的信息。④與勞務市場有關的政策、法規、資料、數據等。此類信息可通過縣勞動就業局勞務辦進行採集。(2)勞務信息的服務體系
當前許多地方都建立了官方的勞務信息服務體系。其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①各鄉(鎮)勞務輸出工作保障站設立專(兼)職勞務輸出信息採集人員(兼職人員可在村幹部或優秀勞務經紀人中聘請),負責收集並及時向縣級勞務輸出信息處理中心(設在縣勞動就業服務局職業介紹所)傳遞和反饋勞務信息,形成縣、鄉、村勞務用工信息網絡。
②勞務信息員將信息分類整理,建檔登記,並及時報送給縣級勞務信息處理中心。信息處理中心對收集到的各類信息進行審核、匯集、整理,發布有關勞務用工信息,並向上級勞動部門報送信息統計資料和傳遞資料庫信息。用工信息的發布內容條目不可過多,文字不可過長,做到條目清晰、表述准確、言簡意賅。
③勞務用工信息發布的主體是縣級勞動就業局及其下設的職業介紹所,受委託的勞務輸出工作保障站。勞務用工信息的發布主要方式有新聞廣告、勞務市場信息欄、電子通訊、計算機網路傳遞等。
④勞務信息的刪除及反饋。勞務信息處理中心要定期刪除超過時效的勞務用工信息,對使用後的勞務用工信息經統計後轉入相應的信息庫。對備份資料庫,要妥善編號保存。信息員對信息使用情況要進行跟蹤服務,勞務經紀人對信息使用情況要及時反饋,勞動就業局職業介紹所或鄉鎮勞動保障站對不準確用工信息,要及時糾正。
農村勞務經紀人可以通過官方勞務信息服務體系獲得相關的信息,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渠道得到相關信息。(3)勞務信息的發布
用工單位、勞務經紀人面向社會在縣、鄉發布用工信息,須經縣勞動就業服務局職業介紹所或鄉鎮勞動保障站審核批准後,在勞動市場信息欄或指定地點發布。縣勞動就業局職業介紹所、鄉鎮勞動保障站本著真實性、時效性、合法性、可靠性原則,嚴格審核用工信息。未經許可,嚴禁各用工單位或個人私自發布用工信息廣告,嚴禁本縣新聞媒體或電信行業發布用工信息。違者視其情節輕重按勞動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或追究其他責任。
用工信息的發布內容條目不可過多,文字不可過長,但內容要全,易操作,且條目簡明,表述准確。
『貳』 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具有哪些功能
(一)系統的主要構成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構成可分為宏觀決策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基層單位管理平台和部辦公管理系統四部分,見圖一。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結構總圖見圖二。
1.宏觀決策系統
宏觀決策系統是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其作用主要是通過多種渠道採集和整理統計數字信息,經過匯總、交換和分析,對政策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持,對政策執行狀況進行監測。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系統
宏觀決策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基層單位管理平台部辦公系統
統計信息管理系統
監測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
政策法規系統
就業服務與失業保險管理系統
養老保險管理系統
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管理系統
工傷保險管理系統
工資收入管理系統
勞動關系管理系統
職業技能開發管理系統
辦公管理系統
查詢系統
運轉系統
外部信息接入系統
對外信息交換系統
圖一系統構成圖
宏觀決策系統的數據來源主要有四種:
一是常規統計報表制度採集的信息。
二是抽樣調查和典型調查採集的信息。
三是國家統計部門、國家信息部門及其他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等發布的信息。
四是通過對各業務管理系統的分布式資源資料庫進行「掃描」得到統計信息。這種方式可支持高頻度、高靈活度的信息採集,信息質量可靠且信息量大。隨著各業務管理系統的建設,這種方式將成為宏觀決策系統信息採集新的重要渠道。但該方式並不能完全取代常規統計報表和抽樣調
查。
在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中這四種數據來源將長期並存。
2.業務管理系統
業務管理系統是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主幹部分。管理的內容涉及勞動者個人、企業和其他勞動組織和微觀信息。業務管理系統一般包括直接面向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險部門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進行管理、服務和指導的事務處理部分(簡稱「前台」),及對業務管理系統中擁有
的微觀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為各級宏觀管理提供決策支持的部分(簡稱「後台」)。業務管理系統的主要內容和功能詳見附件一。一般說來,由業務管理系統建設的資源資料庫主要建在中心城市。宏觀決策系統對資源資料庫的「掃描」可有三種方式,詳見附件二。
3.基層單位管理平台
基層單位管理平台是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部分。是企事業基層單位用於人事、工資、崗位、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管理,並與財務管理和企業生產管理相銜接的系統軟體。其指標體系要求科學完整,在滿足各單位自身管理需要的同時,也要滿足宏觀決策系統和業務管理系
統數據採集的需要。特別要保證社會保險基金統一征繳的需要。
4.部辦公系統
部辦公系統包括辦公管理系統、查詢系統、運轉系統等方面的內容(見圖三)。這些系統就信息內容而言相對獨立,各系統軟體開發也相對獨立。該系統開發的主要目的是為機關有關廳司事務管理提供輔助支持手段。系統開發、運行建立在部機關統一的網路上,發揮系統效用,實現信
息共享。
(二)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
宏觀決策系統、各業務管理系統及基層單位管理平台在系統的數據採集處理過程中是一個完整的數據流,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各系統之間的基本關系見圖四。
宏觀決策系統
各業務管理系統
基層單位管理平台
圖四系統基本關系示意圖
#131.系統內部的關系
宏觀決策系統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各項政策決策者。該系統將從各業務管理系統資源資料庫「掃描」得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通過經濟模型等分析手段,提供政策監控信息和決策建議。各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橫向聯系比較緊密,為宏觀決策系統提供數據支持,是宏觀決策系統的支柱。
基層單位管理平台是宏觀決策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微觀數據採集的基礎。
勞動和社會保險各項工作相互關聯,要求宏觀決策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和基層單位管理平台之間,各業務管理系統之間,以及部—省—市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險部門之間所建立的信息系統要保持順利、良好的信息疏通,為此必須建立統一的信息分類和編碼體系。宏觀決策系統建設一個網
絡並對宏觀決策所需信息資源進行集中管理。
2.與外部系統的關系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家人口、教育、工商、銀行、稅務、衛生等系統關系密切。待條件成熟時與有關部門共同協商,統一標准和介面,在全社會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
三、系統建設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一)建設的現狀
原勞動部信息中心結合勞動部的工作任務,制定了《勞動管理信息系統總體設計方案》,並經部黨組批准,從1989年開始實施。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1.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
目前,已有15個省市勞動部門相繼成立了信息中心,其餘的省區市明確了信息工作綜合管理機構,初步建立了一支信息技術隊伍。同時制定了各項管理制度和開發規范。
2.系統的開發建設
(1)宏觀決策系統完成了統計信息採集的自動化處理過程,支持了常規統計報表和抽樣調查等信息採集方式。
(2)在業務管理系統中,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系統已有用於不同平台的職業介紹系統統一版本軟體在各地應用,現正進一步制定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系統發展規劃綱要。
養老保險工作的管理模式已趨於成熟,信息系統建設在全國各地的進展程度不一,尚無統一版本的軟體。
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工資收入、勞動關系和職業技能開發管理系統因業務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或需求分析不明確,未做具體規劃。
(3)基層單位管理平台的主體軟體「勞資人事管理系統」,目前已進入推廣階段。
(4)部辦公系統中辦公管理軟體已在部機關區域網上運行。部分軟體需按照新的工作流程進行修改。
(5)部機關區域網實現了對處一級的支持,進行了勞動和社會保障系統內聯網的規劃,建設了部機關的內聯網中心站,已具備和中國互聯網及國際互聯網相聯通的能力和條件。開通了部——省計算機遠程風和電子郵件系統、部機關——勞科院微波通信網。
一些有條件的省市也建立了省(市)——地市(區縣)勞動保障部門遠程通信網或廳(局)的區域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在系統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解決和克服,主要表現在:
1.信息機構和信息系統管理體制不適應系統建設的要求;
2.宏觀決策需要不明確,業務流程不規范且穩定性很差;
3.標准規范不統一,影響系統間的互聯互通;
4.應用軟體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5.重復建設,導致資源浪費;
6.系統建設和系統應用方面的人力、財力、物力不足;
7.思想認識不統一,對信息系統建設缺乏應有的理解和支持。
四、重點工作安排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三二一」工作目標和信息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今後四年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期工程(1998.10—2000.12):重點做好系統的規劃標准制定、業務系統軟體開發、宏觀決策資料庫建設及網路建設等工作。
1.制定信息系統核心部分的標准,包括軟硬體基本要求、數據交換標准、主要的信息分類和編碼標准。進行IC卡的調研與統一規劃。
2.推廣《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部級和省級宏觀決策資料庫,提高分析預測和決策水平。
3.完成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業務前台統一軟體的開發。在中心城市進行市內網與資源資料庫的建設。
4.在總結各地系統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養老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規劃綱要。統一基層數據採集指標分類體系、標准和規范,完成統一版本軟體的開發工作。
5.規范醫療保險業務流程、作好需求分析,建立統一的信息分類編碼標准和信息交換標准,開展主體模式統一軟體的開發工作。
6.完成集人事、工資、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管理及財務、生產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新版基層單位管理平台軟體,並在全國推廣。
7.根據部新的業務流程修改辦公管理軟體,對已投入使用的軟體加強培訓,在1999年底使我部的辦公自動化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
8.完善部機關區域網,建立網路管理系統和網路安全體系,加強上網信息資源的組織工作。加快省級網路中心的區域網建設,1999年建成部——省級內部互聯網。
二期工程(2001.01—2002.06):重點做好建設資源資料庫、實現「掃描」方式的信息採集和構建全國信息網等工作。
1.繼續進行養老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試點與推廣工作。
2.構建就業服務與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全國信息網路。
3.進行中心城市養老保險資源資料庫建設,以「掃描」方式進行信息採集。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進度表詳見附件三。
五、支撐條件
為了實現系統建設目標,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基礎工作。
1.加強對系統建設和系統應用的宣傳力度,使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對系統建設迫切性、重要性及其基本內容有正確的認識。
2.理順信息系統管理體制,成立部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重大問題的組織協調工作,辦公室設在部信息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部信息中心負責對省市級系統建設進行技術指導。省及中
心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信息中心(信息系統綜合管理機構)承擔本級系統建設、管理任務。省及中心城市系統建設的規劃和設計方案須符合部里統一的規劃和標准,並報我部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縣區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不得自行進行系統建設。
3.加強各級信息機構建設,有條件的省和中心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建立專門的信息系統綜合管理機構(信息中心),並配備專職信息人員。
4.強化對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的培訓,提高信息系統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各級業務部門應用系統的操作能力。
5.擴大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了解掌握信息技術發展動態,學習先進技術,吸取先進經驗,保持系統建設的先進性和動態性。
6.建立完善和投資體制,廣泛開辟投資渠道。宏觀決策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必須由財政撥款支持。各業務管理系統的建設,由財政撥款支持,也可本著誰投資誰獲益和財政補貼相結合的原則,爭取多方面的投資。對於前台運行部分,在財政撥款不足的情況下,應允許合理收取適當費
用。
對於系統規劃標准、資源資料庫建設試點、宏觀決策網路建設這三項重點工作,要優先給予資金保證。
附件:1.業務管理系統的主要內容和功能
2.資源資料庫建設的三種模式
3.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進度表
圖二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結構總圖
圖三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部辦公系統部分)結構示意圖
附件1 業務管理系統的主要內容和功能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險業務的內容,業務管理系統可分為以下七個專業系統:
1.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系統
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系統主要依託於勞動力市場信息網。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由部、省、市三級分級管理,內容包括勞動力市場供求的就業服務、勞動力就業管理和失業保險基金的征繳、發放等,為勞動力供求信息共享、勞動力市場信息的分析預測發布、失業狀況分析預測、失業保
險基金管理和失業保險金發放以及勞動就業、失業管理提供服務。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系統的功能結構可分為事務處理層和管理決策支持層。事務處理層又稱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管理「前台」,主要功能包括職業介紹、失業保險等事務處理和數據採集工作。使用對象主要是就業服務和
失業保險執行機構、培訓機構、用人單位和社會公眾。管理決策支持層又稱「後台」,主要功能是通過對資源資料庫的原始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和使用經濟模型等方法提供分析預測信息,為宏觀決策系統提供支持。使用對象主要是就業、失業和培訓政策的決策者、職業介紹和失業保險執行機
構的管理者和社會公眾。
2.養老保險管理系統
養老保險管理系統包括在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和個人帳戶管理、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金發放以及基金運轉、儲備、調劑等方面的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與其他四個險種統一征繳,分別使用。按照省級統籌的管理要求和中心城市建庫的系統模式,養老保險管理系統實行部、
省、市三級管理,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和發放信息進行採集、存儲、分析,對基金運行狀況和宏觀調劑進行監控和預測,為養老保險業務管理和政策決策提供現代化手段。
養老保險管理的功能結構也可分為事務處理層(前台)和管理決策支持層(後台)。事務處理層主要包括在職職工個人基本信息管理、養老保險繳費記錄、個人帳戶管理及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記錄等工作。信息採集主要通過基層單位管理平台的信息交換及業務前台記錄等方式。採集
到的信息存放於養老保險資源資料庫中,通過網路互聯,可供有關方面進行查詢,離退休人員可憑卡領取養老金。前台部分的主要使用對象是養老保險執行機構工作人員、管理者和社會公眾。管理決策支持層主要對養老保險資源資料庫進行分析,建立養老保險預警系統,掌握參加養老保險
的企業、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動態情況,掌握基金運行狀況,對基金進行宏觀調劑,為宏觀決策系統提供支持。後台部分的主要作用對象是社會保險政策的決策者和社會保險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
3.醫療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管理系統
醫療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都是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基金征繳、個人醫療帳戶管理、職工基本信息管理、醫院和葯品管理、職工看病及住院管理、育齡女職工管理及女職工生育記錄等內容。基金征繳可藉助於基層單位管理平台與其他社會保險基金一起進入系統
管理,職工基本信息管理也可從基層單位管理平台中提取。與其他保險不同的是,醫療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還依賴於醫院系統的建設,因此,醫療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系統要同醫院系統之間互留介面,保證基礎信息可交換。
4.工傷保險管理系統
工傷保險管理系統主要內容包括保險基金征繳與發放、傷亡事故管理、職工傷殘評定、傷殘撫恤、遺屬撫恤和職業病待遇等內容。基礎信息主要從基層單位管理平台提取,工傷資源資料庫是對傷亡事故和職工傷殘、職業病的記錄。對資源資料庫進行分析可得到相應的統計數據,是制定
勞動安全衛生和工傷保險等政策的依據,並可對基金運行狀況進行監控,分行業統計的工傷和職業病情況以及保險待遇支出情況,將為制定行業費率提供決策依據。如果不考慮勞動保護其他方面的工作,相對於其他社會保險管理系統,工傷保險系統的模式相對比較簡單,網路規模和信息容
量要小一些。
5.工資收入管理系統
工資收入管理系統是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與工商、銀行、稅務等部門的聯網,可有效地監控企業的工資管理,幫助企業建立自我約束機制。該系統的建設可完全取代目前工資總額手冊制度的手工操作方式,既方便了企業,也使宏觀調控落到實處。通過銀行代發工資、個人收
入登記制度的推行,對了解個人收入狀況和個人所得稅的征繳,也都是有利的。
6.勞動關系管理系統
勞動關系管理系統包括勞動合同管理、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勞動爭議處理、突發性事件處理、勞動監察、勞動關系宏觀預測等方面的內容,其數據採集可以從基層單位管理平台中提取,勞動爭議處理案件在業務前台中記錄。該系統可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提供重要手段,也為宏觀決
策系統提供支持。
7.職業技能開發管理系統
職業技能開發管理系統包括職業技能鑒定、職業技能培訓、擇業指導等方面的內容。該系統與就業服務系統關系密切,對宏觀決策系統也可提供支持。
附件2 資源資料庫建設的三種模式
資源資料庫包括兩種重要的信息資源。一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險業務前台登記的信息所產生的,包含各相關業務內容的微觀信息資料庫。二是現行統計報表制度中的統計報表超級匯總資料庫(即基層表資料庫)。對業務前台而言,資源資料庫是業務信息的數據存放、交換、管理和處理的
集散地,為業務前台管理,如信息查詢、信息交換等提供支持。同時,對資源資料庫進行「掃描」,可以獲得准確及時的統計信息,是宏觀決策系統重要的數據來源,在宏觀決策系統數據流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見圖1)。
圖1 宏觀決策系統數據流程圖(略)
資源資料庫建設可採取三種模式。
理想的模式是多個業務管理系統共享一個資源庫,信息分段管理(見圖2)。這樣一方面減少了信息的冗餘度,保證了信息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易於與國家人口系統或我們最終要建設的勞動力資源資料庫等系統對接,對宏觀決策系統的支持也更好。但是,目前各地的業務管理系統已
經不同程度地開始建設,有的系統已經交付使用,各系統之間的規劃設計不統一,標准規范也不統一,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很難統一起來。因此,這種模式只適合於新建系統的地區,且須有良好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
圖2 資源資料庫建設的模式一(略)
模式二是各業務管理系統獨立運行,同時建立冗餘的共享資源資料庫,對宏觀決策系統進行支持,並為各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提供支持,待條件成熟再向模式一過渡(見圖3)。模式二保護了已有的投資,並且解決了將來與人口等系統對接的問題。但信息高度冗餘,增加了運
行費用,且保持數據的一致性難度較大。
圖3 資源資料庫建設的模式二(略)
模式三是各業務管理系統獨立運行,對於宏觀決策系統的信息要求,通過指令分解和指令翻譯,然後由各業務系統分別完成(見圖5)。這種模式保護了已有投資,降低了系統建設的難度,但加大了應用軟體開發和中間管理的難度,且與人口等系統對接困難,對宏觀決策系統的支持程
度較弱。
圖4 資源資料庫建設的模式三(略)
就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而言,應以建設第一種模式資源資料庫為方向,其他兩種模式應逐步向第一種模式過渡。
附件3 勞動和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進度表
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承擔本級相應的系統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