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資料庫系統層次包括哪些

資料庫系統層次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3-12-19 18:09:57

Ⅰ 傳統資料庫系統的幾個層次

傳統的資料庫系統分為3個層次,按ANSI的定義分別為物理模式、概念模式和外部模式。傳統的資料庫採用這種層次結構是因它所管理的數據而決定的。在這種資料庫中,數據主要是抽象化的字元和數值,管理和操縱的技術也是簡單的比較、排序、查找和增刪改等操作,處理起來容易,也比較好管理。
最低層也就是第一層,稱為媒體支持層,第二層稱為存取與存儲數據模型進行描述。第三層稱為概念數據模型層,是對現實世界用多媒體數據信息進行的描述,也是多媒體資料庫中在全局概念下的一個整體視圖。第四層稱為多媒體用戶介面層,完成用戶對多媒體信息的查詢描述和得到多媒體信息的查詢結果。

Ⅱ 資料庫管理系統根據模型不同,可分為四個層次

資料庫管理系統根據模型不同,可分為四個層次?
資料庫管理系統常見的數據模型:

1、層次模型
將數據組織成一對多關系的結構,層次結構採用關鍵字來訪問其中每一層次的每一部分;

2、網狀模型
用連接指令或指針來確定數據間的顯式連接關系,是具有多對多類型的數據升喊組織方式;

3、關系模型
以記錄組或數據表的形式組織數據,以便於利用各種肆鋒地理實體與屬性之間的關系進行存儲和變換,不分層也無指針,是建立空間吵雹野數據和屬性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數據組織方法。

Ⅲ 資料庫系統包括七個層次的內容

第7層 應用層:OSI中的最高層。為特定類型的網路應用提供了訪問OSI環境的手段。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要。應用層不僅要提供應用進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換和遠程操作,而且還要作為應用進程的用戶代理,來完成一些為進行信息交換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傳送訪問和管理FTAM、虛擬終端VT、事務處理TP、遠程資料庫訪問RDA、製造報文規范MMS、目錄服務DS等協議;
第6層 表示層:主要用於處理兩個通信系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式。為上層用戶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問題。它包括數據格式交換、數據加密與解密、數據壓縮與恢復等功能;
第5層 會話層:—在兩個節點之間建立端連接。為端系統的應用程序之間提供了對話控制機制。此服務包括建立連接是以全雙工還是以半雙工的方式進行設置,盡管可以在層4中處理雙工方式 ;
第4層 傳輸層:—常規數據遞送-面向連接或無連接。為會話層用戶提供一個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優化的數據傳輸服務機制。包括全雙工或半雙工、流控制和錯誤恢復服務;
第3層 網路層:—本層通過定址來建立兩個節點之間的連接,為源端的運輸層送來的分組,選擇合適的路由和交換節點,正確無誤地按照地址傳送給目的端的運輸層。它包括通過互連網路來路由和中繼數據 ;
第2層 數據鏈路層:—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層,為網路層提供一個數據鏈路的連接,在一條有可能出差錯的物理連接上,進行幾乎無差錯的數據傳輸。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
第1層 物理層:處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以便透明的傳送比特流。

數據發送時,從第七層傳到第一層,接收數據則相反。

Ⅳ 關系資料庫的四個層次結構是什麼

1.層次模型

層次模型是資料庫系統中最早使用的模型,它的數據結構類似一顆倒置的樹,每個節點表示一個記錄類型,記錄之間的聯系是一對多的聯系,基本特徵是:

* 一定有一個,並且只有一個位於樹根的節點,稱為根節點;
* 一個節點下面可以沒有節點,即向下沒有分支,那麼該節點稱為葉節點;
* 一個節點可以有一個或多個節點,前者稱為父節點,後者稱為子節點;
* 同一父節點的子節點稱為兄弟節點。
* 除根節點外,其他任何節點有且只有一個父節點;

圖11.7是一個層次模型的例子。

層次模型中,每個記錄類型可以包含多個欄位,不同記錄類型之間、同一記錄類型的不同欄位之間不能同名。如果要存取某一類型的記錄,就要從根節點開始,按照樹的層次逐層向下查找,查找路徑就是存取路徑。如圖11.8所示。

層次模型結構簡單,容易實現,對於某些特定的應用系統效率很高,但如果需要動態訪問數據(如增加或修改記錄類型)時,效率並不高。另外,對於一些非層次性結構(如多對多聯系),層次模型表達起來比較繁瑣和不直觀。
2.網狀模型

網狀模型可以看作是層次模型的一種擴展。它採用網狀結構表示實體及其之間的聯系。網狀結構的每一個節點代表一個記錄類型,記錄類型可包含若干欄位,聯系用鏈接指針表示,去掉了層次模型的限制。網狀模型的特徵是:

1. 允許一個以上的節點沒有父節點;
2. 一個節點可以有多於一個的父節點;

例如,圖11.9(a)和圖11.9(b)都是網狀模型的例子。圖11.9(a)中節點3有兩個父節點,即節點1和節點2;圖11.9(b)中節點4有三個父節點,即節點1,節點2和節點3。

由於網狀模型比較復雜,一般實際的網狀資料庫管理系統對網狀都有一些具體的限制。在使用網狀資料庫時有時候需要一些轉換。例如,如圖11.10所示。

網狀模型與層次模型相比,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能更直接地描述現實世界,性能和效率也比較好。網狀模型的缺點是結構復雜,用戶不易掌握,記錄類型聯系變動後涉及鏈接指針的調整,擴充和維護都比較復雜。
3.關系模型

關系模型是目前應用最多、也最為重要的一種數據模型。關系模型建立在嚴格的數學概念基礎上,採用二維表格結構來表示實體和實體之間的聯系。二維表由行和列組成。下面以教師信息表和課程表為例,說明關系模型中的一些常用術語:
表11.1 教師信息表(表名為:tea_info)
TNO(教師編號)

NAME(姓名)

GENDER(性別)

TITLE(職稱)

DEPT(系別)

805

李奇



講師

基礎部

856

薛智永



教授

信息學院

表11.2 課程表(表名為:cur_info)
CNO(課程編號)

DESCP(課程名稱)

PERIOD(學時)

TNO(主講老師編號)

005067

微機基礎

40

805

005132

數據結構

64

856

1. 關系(或表):一個關系就是一個表,如上面的教師信息表和課程表。
2. 元組:表中的一行為一個元組(不包括表頭)。
3. 屬性:表中的一列為一個屬性。
4. 主碼(或關鍵字):可以唯一確定一個元組和其他元組不同的屬性組。
5. 域:屬性的取值范圍。
6. 分量:元組中的一個屬性值。
7. 關系模式:對關系的描述,一般表示為:關系名(屬性1,屬性2,... ...,屬性n)。

關系模型中沒有層次模型中的鏈接指針,記錄之間的聯系是通過不同關系中的同名屬性來實現的。 關系模型的基本特徵是:

1. 建立在關系數據理論之上,有可靠的數據基礎;
2. 可以描述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聯系。
3. 表示的一致性。實體本身和實體間聯系都使用關系描述。
4. 關系的每個分量的不可分性,也就是不允許表中表。

關系模型概念清晰,結構簡單,實體、實體聯系和查詢結果都採用關系表示,用戶比較容易理解。另外,關系模型的存取路徑對用戶是透明的,程序員不用關心具體的存取過程,減輕了程序員的工作負擔,具有較好的數據獨立性和安全保密性。
關系模型也有一些缺點,在某些實際應用中,關系模型的查詢效率有時不如層次和網狀模型。為了提高查詢的效率,有時需要對查詢進行一些特別的優化

閱讀全文

與資料庫系統層次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據如何寫連筆 瀏覽:602
已知市場價如何計算批發價 瀏覽:228
微信公眾平台小程序怎麼製作 瀏覽:647
宜春哪裡有古玩交易 瀏覽:850
亳州微商代理加盟怎麼做 瀏覽:565
快銷品產品價格如何大幅度下調 瀏覽:59
團購小程序自助餐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858
代理商品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299
網供市場在哪裡 瀏覽:359
如何拷貝cpu模塊的程序 瀏覽:508
微信小程序收費如何設置 瀏覽:478
怎麼購美元2級市場 瀏覽:791
改單招錄取信息應該去哪裡改 瀏覽:760
早上勞務市場在哪裡 瀏覽:838
南昌集貿市場都有哪些 瀏覽:610
日化產品怎麼做的銷量最大 瀏覽:564
裝修菜市場什麼門最實用 瀏覽:365
什麼網站能提供飯堂信息 瀏覽:573
萊西市哪裡有賣牛的市場 瀏覽:903
電腦里的plc程序怎麼導入plc裡面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