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刷臉時代,我們的臉部數據去了哪裡
採集人臉數據納入到資料庫中。鎂客網粗略統計了幾個包含人臉數據較多,且常用的人臉數據集,從發布機構來看,多為科技公司和高校,獲取渠道有三個:1、爬取互聯網數據;2、源自雅虎旗下網路相冊Flickr;3、新聞機構、商業公司等。從公開報道來看,目前美國政府的臉部識別資料庫已經有5200萬條數據,佔全美人口的三分之一。盡管這個數字已經很龐大,但是仍舊落後於公司收集的用戶臉部數據。消費者隱私保護組織和科技行業代表的分歧,是用戶授權。那麼臉部識別軟體的政府監管,將如何進行。
NTechLab最近宣布,他們的技術現在可以檢測情緒、年齡、性別。他們認為「這將對零售和安全項目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包括允許閉路電視攝像機檢測潛在的罪犯和逃犯,如果他們表達恐懼,仇恨或緊張等情緒,就可以將其標記為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