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據鏈 什麼意思
數據鏈
在談到海軍通信系統時,經常會碰到鏈路(Link)和線路(Circuit)這兩種術語,不少人使用起來並不十分嚴格。但是,西方海軍使用起來是有嚴格定義的:
鏈路:表示一套完整的設施,包括完成通信所使用的設備、訓練及程序,如衛星通信鏈路、11號數據鏈、16號數據鏈等,鏈路是一種固定能力。
線路:表示建立電文傳輸的一種通信途徑,如電傳線路,高頻話音線路等。一個通信線路就是一種臨時的通信途徑。
數據鏈首先用於海軍戰術數據系統(NTDS),它是第一代艦載或機載自動化通信系統,1961年研製成功。當時通過使作戰情報中心(CIC)計算機化來解決空戰難題。目前,美國現役艦船約200艘裝備NTDS系統,其中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和兩棲攻擊艦。海軍戰術數據系統使用11號鏈、4號鏈和14號鏈。此外,在北約和美國海軍中還使用4A號鏈、16號鏈等。11號鏈是一條用於交換戰術數據的數據鏈。例如,交換發現敵情報告,還可用於協調作戰區域內各個平台。11號鏈使用戰術數據信息數據鏈A的數據格式,美國軍用標准MIL-STD-188-203-1說明了11號鏈的詳細情況。11號鏈通常用來聯通參加作戰的戰術部隊,如海上艦艇、飛機和岸上節點。主要採用高頻傳播,在視距范圍內它可使用特高頻頻段實現各種作戰平台的互連。只有那些能處理並顯示作戰態勢及目標信息的平台才裝有11號鏈設備。
11號鏈支持戰斗群各分隊之間海軍戰術數據系統的數據傳輸,它採用高頻無線電設備時,數據傳輸速率為2275比特/秒。海軍戰術數據系統是一個支持各級戰斗指揮人員的海軍艦載戰術指揮控制系統。11號鏈採用輪詢技術(也叫點名呼叫),為各部隊之間提供通信並交換數據信息。
美國海軍目前使用的數據終端機有AN/USC-35(V)、AN/USQ-76(V)、AN/USQ-83和AN/USQ-111(V)等。後兩種型號設備是90年代初才裝備部隊的,其功能齊全,適用於北約各國海軍裝備。
16號鏈支持戰斗群各分隊之間的綜合通信、導航和敵我識別,用於聯合戰術信息分配系統。16號鏈使用戰術數字信息數據鏈J型作為數據格式。戰術數據信息數據鏈J一般用於把參戰的部隊互連起來。例如,把海上部隊、飛機和岸節點互連起來。它用於交換聯合戰術數據,使用具有抗干擾能力的特高頻無線電設備。
目前使用的數據終端有三種類型:一類用於大型飛機、水面艦艇和接入陸地主網的網關設施;二類用於作戰飛機和小型艦;三類用於地面移動部隊和小型無人駕駛飛機。
4A號鏈是一種半雙工或全雙工飛機控制鏈路,供所有航空母艦上的艦載飛機使用。開始引入4A號鏈時是為了支持自動著陸系統,後來發展成為通過交換狀態和目標數據來協調E-2C"鷹眼"預警飛機和F-14A"雄貓"戰斗機的手段。4A號鏈也用於校正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慣性導航系統。
4A號鏈使用特高頻,在整個頻率范圍內,射頻信道間隔25千赫茲。為了連接各種裝置和交換目標信息,4A號鏈採用了單頻時分多址技術。用於作戰飛機控制和目標信息的數據率為5千比特/秒。
典型的4A號數據鏈終端由特高頻無線電台、數據機、密碼設備、數據處理器和用戶介面設備組成。在4A號鏈路中有兩種類型的終端:控制站終端和飛機終端,它們以半雙工方式工作。但是,控制端終端還必須能夠工作在全雙工方式。半雙工信道則完成對聯機性能的監視功能。
HAVEQUICK最初是美國空軍發展高級戰術通信計劃的一項內容,目前國內還沒有統一的譯名。該計劃是打算在更先進的通信技術出現之前,快速開發和採取有效的措施來保護重要的特高頻通信不受敵方的干擾。整個計劃80年代初執行。HAVEQUICKⅡ是該計劃的一部分。它是一種特高頻戰術無線電設備,用於艦艇與各種節點(如其他艦艇、飛機和岸上部隊)之間戰術數字數據的交換。它為現用的高頻無線電設備提供了電子反對抗功能,如AN/ARC-182和AN/WSC-3就具有了這種功能。
公用寬頻帶數據鏈是一條圖像數據通信數據鏈,用於從空中平台到艦艇的圖像數據傳輸,如從偵察機到艦艇的圖像數據傳輸。它提供了由空中偵察機獲取感測器信號的航空母艦和裝備有其它數據鏈的飛機之間的自動化通信。公用寬頻帶數據鏈的工作頻段是X頻段和Ku頻段。公用寬頻帶數據鏈的對艦船鏈路傳輸速率為10.71兆比特/秒~274兆比特/秒,而艦船到飛機鏈路傳送速率為200千比特/秒。該鏈路的艦用終端是AN/USQ-123,它支持由飛機到艦船的圖像數據通信。該系統在飛機和艦船之間有兩條通信線路,分別使用X波段和Ku波段的頻率。該系統早期稱之為模塊化內部聯絡數據鏈,以航空母艦為節點,接收來自偵察機和其他飛機的感測器信息,其中包括光電、紅外、合成孔徑雷達和信號情報。而上行鏈路要對機載終端發送控制信息,其艦載終端由天線和射頻分系統、多鏈路處理器分系統、圖像處理分系統及其他艦載系統組成。
輕型機載多用途系統(LAMPS)數據鏈是艦船和LAMPS直升機之間的戰術數據鏈路。LAMPS直升機下行鏈路無線電台把機上感測器系統的雷達和聲納所獲得的數據傳送到直升機母艦上。
LAMPS數據鏈艦載終端是AN/SRQ-4,其組成包括裝有天線罩的AS-3274定向天線,AS-3275全向天線,C-10425天線控制/監視器,OR-209收發信機和KG-45密碼設備等。
LAMPS數據鏈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工作在G波段,它是一個全雙工鏈路,其數據速率為25兆比特/秒。
1號鏈是一條使用陸上通信線路的數據鏈。它用於防空數據的自動交換。為了在兩條數據鏈之間交換防空信息,1號鏈藉助使用數據緩沖裝置,自動地把數據重新格式化,其傳送速率為2.4千比特/秒。14號鏈是一條在高頻和特高頻這兩種頻率上工作的數據系統。它通過安裝有11號鏈路的指定艦船以及其他的平台提供計算機控制的戰術數據廣播。14號鏈發送標準的每分鍾100字電傳,這樣使由戰術數據交換支持的區域防禦和攻擊任務的、沒有裝備NTDS的艦船的戰術數據處理設備的成本降至最低。
計算機和遠程通信技術的結合是信息技術的核心,近幾年有了巨大的發展。美國海軍正在執行其「哥白尼體系結構」計劃,全面地改革其指揮控制系統,其中戰術數據信息交換系統主要用於數據信息傳輸和交換。數字數據網路將成為未來海軍通信的主要方式。
(摘自中國工程技術河北信息網)
② 戰斗機數據鏈是什麼意思
數據鏈技術作為當今軍用信息技術的核心,從其登上軍事舞台伊始,就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關注。那麼日新月異的數據鏈技術又是從那裡起步與發展的呢?
20世紀50年代:戰術協同需求催生數據鏈
在當今世界各國軍隊中,美國海軍最
早啟動數據鏈建設。美國海軍由水面艦艇、水下潛艇、航空兵、陸戰隊等多兵種組成,其作戰特點為海域遼闊、平台眾多、兵力分散、組織復雜。每個作戰平台都是相對封閉、獨立的作戰個體,無線通信是各作戰平台對外聯系的惟一手段。因此,相對於其他各軍兵種,美國海軍對戰術協同的需求尤其迫切。
20世紀50年代,美國海軍為解決艦(主要是航母)機協同問題,提出在各類艦載作戰飛機與水面艦艇之間建立數據鏈接關系,以實現艦艇對艦載作戰飛機的指揮引導,於是研製出了第一台數據鏈設備:LINK4。早期的LINK4功能有限、技術簡單,只是單向傳輸信息,作戰飛機只能接收信息。
數據鏈最早用於解決艦機協同問題,並不是偶然的,因為「平台移動速度越快,戰術協同的需求越迫切」,並且,戰術協同的反應時間必須遠遠大於作戰平台相互作用的反應時間。需要指出的是,導彈既是一種武器,也是一種特殊的作戰平台。導彈的出現,特別是其攻擊距離的大幅度延伸,使戰術協同的需求在戰場的每一個角落、對攻防雙方都變得迫切起來,而且對戰術協同反應時間的要求極高。運動速度極快的作戰平台的出現,是數據鏈應運而生、並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20世紀70年代:實現點與點雙向互聯
繼LINK4之後,美國於上世紀60年代又開發出了LINK11數據鏈。LINK11可以利用各種現役的HF和UHF電台,使用輪詢協議組網,數據速率一般不高於2500bps。LINK11B採用與LINK11相同的信息編碼標准,可用於多種信道,建立點對點鏈接。LINK11主要用於艦船之間、艦船與飛機之間、艦隊與岸上指揮機構之間的情報交換。美軍EP-3系列的預警飛機就配裝了該數據鏈的終端設備。LINK11B的信息傳輸標准與物理信道無關,可以在任何點對點數據鏈路上傳輸,包括通過數據機在模擬話音信道和數據信道上傳輸。
在LINK4的基礎上,美軍從7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了LINK4A/C兩套系統,採用半雙工方式實現了雙向通信,並於1983年形成TADILC傳輸技術標准。LINK4A數據鏈工作在UHF頻段,採用FSK調制方式,使用命令/響應協議以及時分多路傳輸(TDM)技術,數據速率為600~5000bps,基本上無保密和抗干擾能力,主要用於海軍對艦載飛機的指揮引導。LINK4C從80年代開始裝備,採用與LINK4A大體相同的技術體制,增加了抗干擾措施。LINK4A/C是用於引導和被引導飛機之間傳送指揮引導命令和目標數據,在超短波信道傳輸串列時分多路信號。一旦發現敵目標,飛機上的計算機能夠自動跟蹤和推算目標未來的位置,為准備攔擊的飛機發送信息,把飛機引導到截擊點或目標,同時被引導的飛機能通過引導信息觸發一種特別的應答信息,做出應答。
20世紀90年代:具備跳擴頻與抗干擾能力
LINK16(北約國家稱為16號鏈)是由美國普萊西和柯林斯公司研製的JTIDS(三軍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來實現的,20世紀90年代初才正式裝載平台。它是一種雙向、高速、保密、抗干擾數據鏈,用於美三軍及北約各國軍隊,傳輸監視和武器控制等八大類信息。16號鏈大大地擴展了11號鏈和4A/C號鏈的信息流量,工作在960~1215MHz頻段,傳輸速率為28.8kbPs~238kbPs,採用TD鄄MA方式組網,具有跳擴頻相結合的抗干擾方式,跳頻速率為76900次/秒;具有話音/數據加密傳輸、抗干擾、組網靈活和無中心節點等特點,能同時支持大約30個網路工作,網內成員多達上百個甚至更多,在採用大功率對流層散射信道的條件下能夠覆蓋480×960km2的區域。每個成員利用一個或多個所分配的時隙依次發送信息,並可通過中繼實現超視距數據傳輸。目前北約國家為了實現各種作戰飛機之間的信息傳輸,共同提出了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MIDS)開發計劃,主要開發類似於LINK16信息標準的小型化端機,用於裝備作戰飛機和地面部隊。
未來:保密傳輸與抗干擾性能更優
LINK22是北約組織共同開發的下一代數據鏈系統,也稱為北約組織改進型11號鏈(NILE)。LINK22有兩大設計目標,一是取代LINK11;二是在信息格式上與LINK16兼容。因此,LINK22採用了由LINK16衍生出來的信息標准,以及LINK16的結構和協議。同時,LINK22在其HF和UHF工作頻段上採用跳頻工作方式來提高抗干擾能力,其通信距離為300英里,主要用於海軍艦艇的數據傳輸。LINK22是一個保密、抗干擾的戰術數據通信系統,採用TDMA或動態TDMA組網控制,最大可以支持不同的傳輸媒介的40個網路同時運行,支持F系列和F/J系列報文的傳輸與轉換。在數據傳輸方面,LINK22同時支持JTIDS和單音LINK11的數據傳輸方式,在UHF波段採用JTIDS體制,傳輸速率為12.6kbPs,在HF波段採用單音LINK11的傳輸體制,傳輸速率為500至2600kbPs。
除了上述幾種數據鏈外,法國軍方研製的W鏈、義大利研製的「ES」鏈等,其基本性能和功能都與LINK11相同,主要工作方式為點名詢問,僅在傳輸幀格式上有所不同。以色列自行開發了ACR-740數據鏈,該型數據鏈還增加了一種CSMA方式。另外,俄羅斯也在各個時期發展了自己的數據鏈系統和裝備。
③ 計算機網路(三)數據鏈路層
結點:主機、路由器
鏈路:網路中兩個結點之間的物理通道,鏈路的傳輸介質主要有雙絞線、光纖和微波。分為有線鏈路、無線鏈路。
數據鏈路:網路中兩個結點之間的邏輯通道,把實現控制數據傳輸協議的硬體和軟體加到鏈路上就構成數據鏈路。
幀:鏈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封裝網路層數據報。
數據鏈路層負責通過一條鏈路從一個結點向另一個物理鏈路直接相連的相鄰結點傳送數據報。
數據鏈路層在物理層提供服務的基礎上向網路層提供服務,其最基本的服務是將源自網路層來的數據可靠地傳輸到相鄰節點的目標機網路層。其主要作用是加強物理層傳輸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將物理層提供的可能出錯的物理連接改造成為 邏輯上無差錯的數據鏈路 ,使之對網路層表現為一條無差錯的鏈路。
封裝成幀就是在一段數據的前後部分添加首部和尾部,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幀。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層上交的比特流後,就能根據首部和尾部的標記,從收到的比特流中識別幀的開始和結束。首部和尾部包含許多的控制信息,他們的一個重要作用:幀定界(確定幀的界限)。
幀同步:接收方應當能從接收到的二進制比特流中區分出幀的起始和終止。
組幀的四種方法:
透明傳輸是指不管所傳數據是什麼樣的比特組合,都應當能夠在鏈路上傳送。因此,鏈路層就「看不見」有什麼妨礙數據傳輸的東西。
當所傳數據中的比特組合恰巧與某一個控制信息完全一樣時,就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使收方不會將這樣的數據誤認為是某種控制信息。這樣才能保證數據鏈路層的傳輸是透明的。
概括來說,傳輸中的差錯都是由於雜訊引起的。
數據鏈路層編碼和物理層的數據編碼與調制不同。物理層編碼針對的是單個比特,解決傳輸過程中比特的同步等問題,如曼徹斯特編碼。而數據鏈路層的編碼針對的是一組比特,它通過冗餘碼的技術實現一組二進制比特串在傳輸過程是否出現了差錯。
較高的發送速度和較低的接收能力的不匹配,會造成傳輸出錯,因此流量控制也是數據鏈路層的一項重要工作。數據鏈路層的流量控制是點對點的,而傳輸層的流量控制是端到端的。
滑動窗口有以下重要特性:
若採用n個比特對幀編號,那麼發送窗口的尺寸W T 應滿足: 。因為發送窗口尺寸過大,就會使得接收方無法區別新幀和舊幀。
每發送完一個幀就停止發送,等待對方的確認,在收到確認後再發送下一個幀。
除了比特出差錯,底層信道還會出現丟包 [1] 問題
「停止-等待」就是每發送完一個分組就停止發送,等待對方確認,在收到確認後再發送下一個分組。其操作簡單,但信道利用率較低
信道利用率是指發送方在一個發送周期內,有效地發送數據所需要的時間占整個發送周期的比率。即
GBN發送方:
GBN接收方:
因連續發送數據幀而提高了信道利用率,重傳時必須把原來已經正確傳送的數據幀重傳,是傳送效率降低。
設置單個確認,同時加大接收窗口,設置接收緩存,緩存亂序到達的幀。
SR發送方:
SR接收方:
發送窗口最好等於接收窗口。(大了會溢出,小了沒意義),即
傳輸數據使用的兩種鏈路
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將使用介質的每個設備與來自同一通信信道上的其他設備的通信隔離開來,把時域和頻域資源合理地分配給網路上的設備。
當傳輸介質的帶寬超過傳輸單個信號所需的帶寬時,人們就通過在一條介質上同時攜帶多個傳輸信號的方法來提高傳輸系統的利用率,這就是所謂的多路復用,也是實現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的途徑。多路復用技術把多個信號組合在一條物理信道上進行傳輸,使多個計算機或終端設備共享信道資源,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信道劃分的實質就是通過分時、分頻、分碼等方法把原來的一條廣播信道,邏輯上分為幾條用於兩個結點之間通信的互不幹擾的子信道,實際上就是把廣播信道轉變為點對點信道。
頻分多路復用是一種將多路基帶信號調制到不同頻率載波上,再疊加形成一個復合信號的多路復用技術。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帶寬超過單個原始信號所需帶寬的情況下,可將該物理信道的總帶寬分割成若千與傳輸單個信號帶寬相同(或略寬)的子信道,每個子信道傳輸一種信號,這就是頻分多路復用。
每個子信道分配的帶寬可不相同,但它們的總和必須不超過信道的總帶寬。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防止子信道之間的千擾,相鄰信道之間需要加入「保護頻帶」。頻分多路復用的優點在於充分利用了傳輸介質的帶寬,系統效率較高;由於技術比較成熟,實現也較容易。
時分多路復用是將一條物理信道按時間分成若干時間片,輪流地分配給多個信號使用。每個時間片由復用的一個信號佔用,而不像FDM那樣,同一時間同時發送多路信號。這樣,利用每個信號在時間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條物理信道上傳輸多個信號。
就某個時刻來看,時分多路復用信道上傳送的僅是某一對設備之間的信號:就某段時間而言,傳送的是按時間分割的多路復用信號。但由於計算機數據的突發性,一個用戶對已經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不高。統計時分多路復用(STDM,又稱非同步時分多路復用)是TDM 的一種改進,它採用STDM幀,STDM幀並不固定分配時隙,面按需動態地分配時隙,當終端有數據要傳送時,才會分配到時間片,因此可以提高線路的利用率。例如,線路傳輸速率為8000b/s,4個用戶的平均速率都為2000b/s,當採用TDM方式時,每個用戶的最高速率為2000b/s.而在STDM方式下,每個用戶的最高速率可達8000b/s.
波分多路復用即光的頻分多路復用,它在一根光纖中傳輸多種不同波長(頻率)的光信號,由於波長(頻率)不同,各路光信號互不幹擾,最後再用波長分解復用器將各路波長分解出來。由於光波處於頻譜的高頻段,有很高的帶寬,因而可以實現多路的波分復用
碼分多路復用是採用不同的編碼來區分各路原始信號的一種復用方式。與FDM和 TDM不同,它既共享信道的頻率,又共享時間。下面舉一個直觀的例子來理解碼分復用。
實際上,更常用的名詞是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1個比特分為多個碼片/晶元( chip),每一個站點被指定一個唯一的m位的晶元序列,發送1時發送晶元序列(通常把o寫成-1) 。發送1時站點發送晶元序列,發送o時發送晶元序列反碼。
純ALOHA協議思想:不監聽信道,不按時間槽發送,隨機重發。想發就發
如果發生沖突,接收方在就會檢測出差錯,然後不予確認,發送方在一定時間內收不到就判斷發生沖突。超時後等一隨機時間再重傳。
時隙ALOHA協議的思想:把時間分成若干個相同的時間片,所有用戶在時間片開始時刻同步接入網路信道,若發生沖突,則必須等到下一個時間片開始時刻再發送。
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協議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協議思想:發送幀之前,監聽信道。
堅持指的是對於監聽信道忙之後的堅持。
1-堅持CSMA思想:如果一個主機要發送消息,那麼它先監聽信道。
優點:只要媒體空閑,站點就馬上發送,避免了媒體利用率的損失。
缺點:假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站點有數據要發送,沖突就不可避免。
非堅持指的是對於監聽信道忙之後就不繼續監聽。
非堅持CSMA思想:如果一個主機要發送消息,那麼它先監聽信道。
優點:採用隨機的重發延遲時間可以減少沖突發生的可能性。
缺點:可能存在大家都在延遲等待過程中,使得媒體仍可能處於空閑狀態,媒體使用率降低。
p-堅持指的是對於監聽信道空閑的處理。
p-堅持CSMA思想:如果一個主機要發送消息,那麼它先監聽信道。
優點:既能像非堅持演算法那樣減少沖突,又能像1-堅持演算法那樣減少媒體空閑時間的這種方案。
缺點:發生沖突後還是要堅持把數據幀發送完,造成了浪費。
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的工作流程:
由圖可知,至多在發送幀後經過時間 就能知道所發送的幀有沒有發生碰撞。因此把乙太網端到端往返時間為 稱為爭周期(也稱沖突窗口或碰撞窗口)。
截斷二進制指數規避演算法:
最小幀長問題:幀的傳輸時延至少要兩倍於信號在匯流排中的傳播時延。
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避免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其工作原理如下
CSMA/CD與CSMA/CA的異同點:
相同點:CSMA/CD與CSMA/CA機制都從屬於CSMA的思路,其核心是先聽再說。換言之,兩個在接入信道之前都須要進行監聽。當發現信道空閑後,才能進行接入。
不同點:
輪詢協議:主結點輪流「邀請」從屬結點發送數據。
令牌:一個特殊格式的MAC控制幀,不含任何信息。控制信道的使用,確保同一時刻只有一個結點獨占信道。每個結點都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令牌持有時間)獲得發送數據的權利,並不是無限制地持有令牌。應用於令牌環網(物理星型拓撲,邏輯環形拓撲)。採用令牌傳送方式的網路常用於負載較重、通信量較大的網路中。
輪詢訪問MAC協議/輪流協議/輪轉訪問MAC協議:基於多路復用技術劃分資源。
隨機訪問MAC協議: 用戶根據意願隨機發送信息,發送信息時可獨占信道帶寬。 會發生沖突
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MAC Multiple Access Control )協議:既要不產生沖突,又要發送時佔全部帶寬。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簡稱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使用廣播信道。其特點有
決定區域網的主要要素為:網路拓撲,傳輸介質與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區域網的分類
IEEE 802標准所描述的區域網參考模型只對應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與物理層,它將數據鏈路層劃分為邏輯鏈路層LLC子層和介質訪問控制MAC子層。
乙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匯流排區域網規范,是當今現有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准。乙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及沖突檢測)技術。 乙太網只實現無差錯接收,不實現可靠傳輸。
乙太網兩個標准:
乙太網提供無連接、不可靠的服務
10BASE-T是傳送基帶信號的雙絞線乙太網,T表示採用雙絞線,現10BASE-T 採用的是無屏蔽雙絞線(UTP),傳輸速率是10Mb/s。
計算機與外界有區域網的連接是通過通信適配器的。
在區域網中,硬體地址又稱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MAC地址:每個適配器有一個全球唯一的48位二進制地址,前24位代表廠家(由IEEE規定),後24位廠家自己指定。常用6個十六進制數表示,如02-60-8c-e4-b1-21。
最常用的MAC幀是乙太網V2的格式。
IEEE 802.11是無線區域網通用的標准,它是由IEEE所定義的無線網路通信的標准。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圍,所覆蓋的范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城市或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
廣域網的通信子網主要使用分組交換技術。廣域網的通信子網可以利用公用分組交換網、衛星通信網和無線分組交換網,它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區域網或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如網際網路(Internet)是世界范圍內最大的廣域網。
點對點協議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數據鏈路層協議,用戶使用撥號電話接入網際網路時一般都使用PPP協議。 只支持全雙工鏈路。
PPP協議應滿足的要求
PPP協議的三個組成部分
乙太網交換機
沖突域:在同一個沖突域中的每一個節點都能收到所有被發送的幀。簡單的說就是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台設備發送信息的范圍。
廣播域:網路中能接收任一設備發出的廣播幀的所有設備的集合。簡單的說如果站點發出一個廣播信號,所有能接收收到這個信號的設備范圍稱為一個廣播域。
乙太網交換機的兩種交換方式:
直通式交換機:查完目的地址(6B)就立刻轉發。延遲小,可靠性低,無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埠的交換。
存儲轉發式交換機:將幀放入高速緩存,並檢查否正確,正確則轉發,錯誤則丟棄。延遲大,可靠性高,可以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埠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