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沒有患腎炎到底看尿常規中的哪幾項,怎樣的值才算正常
有了蛋白尿,很有可能就得了腎炎。在檢查中,尿檢結果會有陽性和陰性兩種,如果蛋白質含量越多,那用來表示的「+」號就會越多,同時得腎病的概率就越大。
蛋白質和紅細胞是尿常規檢查的兩個重要指標。如果蛋白質檢查中有了「+」號,那就要注意了,就要及時去醫院明確診斷,積極治療。
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沒有或者僅有微量的蛋白,檢查結果可判斷是陰性(-),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多到0.15g/24h以上的時候、檢查尿蛋白﹥150mg/d,那就是說人體排出尿蛋白量明顯多了,尿常規可判斷是陽性(+)。
尿液中蛋白質+的增多或者變少,就可以很清楚的反應出腎損傷的程度還有疾病治療的情況,如果說一直是陽性,那可能腎臟發生了變化。
那麼是不是尿蛋白檢查中有了「+」號,就說明患了腎病?
1.首先要確定「+」是否一直有,如果檢查多次只有一次出現,其他時候都是正常的,那就不能說是患上了腎病,還需要再去醫院復查從而確診是什麼病症。
2.一個「+」只能說明有得了腎小球腎炎或者尿路感染這種疾病的可能性。「+」過多那就很有可能是得了腎炎或是泌尿系統的炎症,要確定是不是腎炎,還需要再做檢查。
3.要是只有一點蛋白尿,沒有出現血尿還有水腫,高血壓,腎功能不正常等情況,一般都是病情比較輕,但是還是要定期去做尿檢。
那麼,尿蛋白「+」變少了,就說明病情有所好轉嗎?
對於已經得了腎病的人,一般檢查出來了病人都會看一下「+」的數量,以此來判斷病情目前情況。醫生也會看這些。但是尿蛋白越多「+」號,就說明病情越重嗎?其實不是的,蛋白尿作為腎臟疾病檢查標志之一不能單方面確定病情,尿液中蛋白含量的多少,也不直接說明腎病發生變化的嚴重程度。
比如說,如果尿蛋白變少了,一方面是腎臟的病變發生了好轉,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大多數的腎小球纖維化,使得體內的蛋白質無法過濾,說明腎功能日漸不好、病情加重。
所以,腎臟受損的情況,嚴重與否,不能僅僅靠著蛋白尿多少來判斷,還要看一下身體其他的一些狀況、還有腎功能檢查,尤其是腎活檢等一些檢查數據來整體分析診斷。
Ⅱ 如果得了腎炎 血常規會有什麼異常
慢性腎小球腎炎臨床表現不一。患者可存在相當長的無症狀的尿常規異常期(尿檢時發現蛋白尿、血尿)。患者多數以蛋白尿和(或)水腫為首發症狀,輕者僅顏面、眼瞼及下肢輕微浮腫,重症可表現為周身水腫,甚至出現胸腔、腹腔積液。早期可表現出乏力、腰部酸痛、食慾不振、夜尿增多等。部分患者以高血壓首發,出現頭暈、頭痛,甚至高血壓腦病等。晚期可出現慢性腎衰竭症狀,如惡心、嘔吐,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