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見的容災備份技術有哪些
容災備份常見的的技術類型一般分成3類:
1、應用級別。跟據不同應用而設計的保護方式,能夠對應用數據進行細致的保護,像是ORACLE中自帶的DATA GUARD或是RMAN,但這種保護方式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對應用也必須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對關鍵數據進行保護及恢復,且系統及應用多半不能自行恢復
2、系統級別。依據系統的邏輯分區或是數據文件來進行保護,但無法針對應用內的數據變化進行保護,像是操作系統自帶的系統備份,或是傳統的冷備份及第三方保護工具,優點是不須對應用有很深的了解,但必須對系統有一定的技術水平,才能對關鍵應用或是系統數據進行保護及恢復
3、存儲級別。使用存儲的保護機制對磁碟分區進行保護,如快照或是鏡像,優點是不須對系統或是應用有很深的了解,但在保護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保證及校驗方便性上較前二者差。
❷ 目前有哪些容災備份技術
傳統的容災備份方案大多基於遠程復制技術。遠程復制是指運用復制技術將數據以同步或者非同步的方式存儲到異地災備中心中,其主要實現方式有三種:1.利用主機遠程復制軟體或硬體 。2.利用存儲自身的復制軟體。3.利用資料庫軟體產品。遠程復制的方式可以實現數據級的容災,但是一旦發生災難,無法保證業務的連續性。此外,一旦出現資料庫邏輯錯誤或人為誤刪除的情況,遠程復制不能修復數據錯誤,也不能找回誤刪除的數據,更談不上100%恢復數據並保障數據的可用性了。
2011年全球存儲網路工業協會SNIA發布了一份CDP持續數據保護技術的研究文檔,打破了容災備份領域的傳統格局。國內唯一一家符合SNIA對CDP定義的產品是和力記易的備特佳容災備份軟體。以CDP持續數據保護技術為核心,可以構建異地桌面端或伺服器端的文件、資料庫和應用的全需求平台,能夠防範數據丟失、修復數據錯誤,還能保障業務連續,全方位滿足不同的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要求。
❸ IT系統的災備技術手段主要有哪些種類
1、主機型遠程容災
主機型遠程容災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安裝在伺服器的數據復制軟體,或是應用程序提供的數據復制/災難恢復工具(如資料庫的相關工具),利用TCP/IP網路連接遠端的容備伺服器,實現異地數據復制。
2、存儲型異地容災
存儲系統型異地容災 顧名思義是基於存儲系統(光纖磁碟陣列、NAS)的模式。通過存儲系統內建的固件(firmware)或操作系統,通過IP網路或DWDM、光纖通道等傳輸介面連結,將數據以同步或非同步的方式復制到遠端。知名的存儲系統型遠程容災方案有SRDF、TrueCopy、PPRC等。
3、虛擬化容災方式
虛擬化容災方式是一種網路存儲型遠程容災架構,是在前端應用伺服器與後端存儲系統之間的存儲區域網路(SAN),加入一層存儲網關,這個網關和我們所了解的網路網關不同,以虛擬存儲的代表技術美國飛康軟體公司的方案為例,它結合了IPStor專用管理器,前端連接伺服器主機,後端連接存儲設備,它的角色就好像是存儲網路中的交通警察,所有的I/O都交由它來控制管理。當然,現在也出現了旁路(side-band)的控制方式,對於IO流量進行旁路監控和分流,實現異地數據復制。
❹ 什麼是數據容災備份
容災備份系統是指在相隔較遠的異地,建立兩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統,互相之間可以進行健康狀態監視和功能切換,當一處系統因意外(如火災、地震等)停止工作時,整個應用系統可以切換到另一處,使得該系統功能可以繼續正常工作。容災技術是系統的高可用性技術的一個組成部分,容災系統更加強調處理外界環境對系統的影響,特別是災難性事件對整個IT節點的影響,提供節點級別的系統恢復功能。
從其對系統的保護程度來分,可以將容災系統分為:數據容災和應用容災
數據容災就是指建立一個異地的數據系統,該系統是本地關鍵應用數據的一個實時復制。
應用容災是在數據容災的基礎上,在異地建立一套完整的與本地生產系統相當的備份應用系統(可以是互為備份),在災難情況下,遠程系統迅速接管業務運行。數據容災是抗禦災難的保障,而應用容災則是容災系統建設的目標。
❺ 網路容災技術主要基於什麼
網路容災就是網路服務系統和網路存儲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還能保障用戶正常應用。現在主要的技術就是同時運行兩套系統,比如一台網路服務系統伺服器,一般是同樣型號的兩台伺服器做雙機,當主伺服器因為某些原因當掉時,備份伺服器可以頂替主伺服器,繼續提供相應的服務,從而保證業務的連續性。
❻ 數據容災的核心技術分為哪幾類
之前比較常見的有同步復制(鏡像)、快照、鏡像+快照這些,在2011年,全球存儲網路工業協會提出了新的概念——CDP持續數據保護技術,能夠同時滿足:1、有變化就備份、2、至少備份到另外一個地方、和3、可以恢復到任意時間點。國內也有專門生產CDP容災備份的廠家,例如:和力記易,專業的CDP容災備份軟體甚至早於CDP概念問世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客戶了。
❼ 數據容災技術哪家比較好推薦下
龍慧網路算得上是專家型的了,有適合各個行業的不同功能的自主研發的容災備份軟體產品及一體化解決方案
❽ 資料庫的容災方案有哪幾種,分別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簡單的說幾句吧。其實這個解決方案呢,主要是要先考慮成本問題,其他的,技術問題其實都很容易解決,但是企業應用上,最大的限制就是成本。下面以ORACLE資料庫為例,簡單說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資料庫類型並不重要,解決方案都是大同小異。)
1、基於存儲層的容災復制方案
這種技術的復制機制是通過基於SAN的存儲區域網進行復制,復制針對每個IO進行,復制的數據量比較大;系統可以實現數據的同步或非同步兩種方式的復制。對大數據量的系統來說有很大的優勢(每天日誌量在60G以上),但是對主機、操作系統、資料庫版本等要求一致,且對絡環境的要求比較高。
2、基於邏輯卷的容災復制方案
這種技術的機制是通過基於TCP/IP的網路環境進行復制,由操作系統進程捕捉邏輯卷的變化進行復制。其特點與基於存儲設備的復制方案比較類似,也可以選擇同步或非同步兩種方式,對主機的軟、硬體環境的一致性要求也比較高,對大數據量的應用比較有優勢。其目標系統如果要實現可讀,需要創建第三方鏡像。個人認為這種技術和上面提到的基於存儲的復制技術比較適合於超大數據量的系統,或者是應用系統的容災復制。
3、基於oracle redo log的邏輯復制方式
使用這種方式的主要有一些第三方的軟體,以及oracle自己的DATAGUARD 中的logical Standby。目前,國外已經有了很多比較成熟的產品及成功案例,國內也有類似的產品, 但在產品的成熟程度和成功案例上跟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
使用oracle以外的獨立進程,捕捉redo log file 的信息,將其翻譯成sql語句,再通過網路傳輸到目標端資料庫,在目標端資料庫執行同樣的sql。如果其進程趕不上oracle日誌切換,也可以捕捉歸檔日誌中的內容。也有的產品在源端以事務為單位,當一個事務完成後,再把它傳輸到目標端。所有的產品一般都是以表為單位進行復制,同時也支持大部分DDL的復制(主要在oracle9i環境中)。
資料庫的吞吐量太大時,其實據會有較大的延遲,當資料庫每天的日量達到60G或更大時,這種方案的可行性交差;實施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停機時間,來進行數據的同步和配置的激活;復制環境建立起來以後,對資料庫結構上的一些修改需要按照規定的操作流程進行,有一定的維護成本。
❾ 容災的關鍵技術
在建立容災備份系統時會涉及到多種技術,如:SAN或NAS技術、遠程鏡像技術、基於IP的SAN的互連技術、快照技術等。這里重點介紹遠程鏡像、快照和互連技術。 遠程鏡像技術是在主數據中心和備援中心之間的數據備份時用到。鏡像是在兩個或多個磁碟或磁碟子系統上產生同一個數據的鏡像視圖的信息存儲過程,一個叫主鏡像系統,另一個叫從鏡像系統。按主從鏡像存儲系統所處的位置可分為本地鏡像和遠程鏡像。遠程鏡像又叫遠程復制,是容災備份的核心技術,同時也是保持遠程數據同步和實現災難恢復的基礎。遠程鏡像按請求鏡像的主機是否需要遠程鏡像站點的確認信息,又可分為同步遠程鏡像和非同步遠程鏡像。
同步遠程鏡像(同步復制技術)是指通過遠程鏡像軟體,將本地數據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復制到異地,每一本地的I/O事務均需等待遠程復制的完成確認信息,方予以釋放。同步鏡像使拷貝總能與本地機要求復制的內容相匹配。當主站點出現故障時,用戶的應用程序切換到備份的替代站點後,被鏡像的遠程副本可以保證業務繼續執行而沒有數據的丟失。但它存在往返傳播造成延時較長的缺點,只限於在相對較近的距離上應用。
非同步遠程鏡像(非同步復制技術)保證在更新遠程存儲視圖前完成向本地存儲系統的基本操作,而由本地存儲系統提供給請求鏡像主機的I/O操作完成確認信息。遠程的數據復制是以後台同步的方式進行的,這使本地系統性能受到的影響很小,傳輸距離長(可達1000公里以上),對網路帶寬要求小。但是,許多遠程的從屬存儲子系統的寫沒有得到確認,當某種因素造成數據傳輸失敗,可能出現數據一致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大多採用延遲復制的技術(本地數據復制均在後台日誌區進行),即在確保本地數據完好無損後進行遠程數據更新。 遠程鏡像技術往往同快照技術結合起來實現遠程備份,即通過鏡像把數據備份到遠程存儲系統中,再用快照技術把遠程存儲系統中的信息備份到遠程的磁帶庫、光碟庫中。
快照是通過軟體對要備份的磁碟子系統的數據快速掃描,建立一個要備份數據的快照邏輯單元號LUN和快照cache。在快速掃描時,把備份過程中即將要修改的數據塊同時快速拷貝到快照cache中。快照LUN是一組指針,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碟子系統中不變的數據塊(在備份過程中)。在正常業務進行的同時,利用快照LUN實現對原數據的一個完全的備份。它可使用戶在正常業務不受影響的情況下(主要指容災備份系統),實時提取當前在線業務數據。其「備份窗口」接近於零,可大大增加系統業務的連續性,為實現系統真正的7×24運轉提供了保證。
快照是通過內存作為緩沖區(快照cache),由快照軟體提供系統磁碟存儲的即時數據映像,它存在緩沖區調度的問題。 早期的主數據中心和備援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備份,主要是基於SAN的遠程復制(鏡像),即通過光纖通道FC,把兩個SAN連接起來,進行遠程鏡像(復制)。當災難發生時,由備援數據中心替代主數據中心保證系統工作的連續性。這種遠程容災備份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實現成本高、設備的互操作性差、跨越的地理距離短(10公里)等,這些因素阻礙了它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目前,出現了多種基於IP的SAN的遠程數據容災備份技術。它們是利用基於IP的SAN的互連協議,將主數據中心SAN中的信息通過現有的TCP/IP網路,遠程復制到備援中心SAN中。當備援中心存儲的數據量過大時,可利用快照技術將其備份到磁帶庫或光碟庫中。這種基於IP的SAN的遠程容災備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低、可擴展性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基於IP的互連協議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