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據可視化展示用pyhton如何實現
Python數據可視化的工具不少,Matplotlib、Pyecharts、Seaborn、Plotly、Bokeh這幾個都可以用,具體看自己的展示需求來進行選擇。
1、Pyecharts
網路開源的可視化工具,支持30+種圖表,網上有詳細的中文文檔與demo,操作很簡單,遇到問題也很好找答案。
2、Matplotlib
Matplotlib應該是最廣泛使用的Python可視化工具,支持的圖形種類非常多,對於數據展示可以很自由地進行表達。
3、Plotly
Plotly也是一款非常強大的Python可視化庫,內置完整的交互能力及編輯工具,支持在線和離線模式,提供穩定的API以便與現有應用集成,很好用,但是想要好,要先學好。
4、Bokeh
Bokeh是一個專門針對Web瀏覽器的呈現功能的互動式可視化Python庫。它可以做出像D3.js簡潔漂亮的交互可視化效果,但是使用難度低於D3.js。
5、Seaborn
Seaborn是為了統計圖表設計的,它是一種基於matplotlib的圖形可視化庫,也就是在matplotlib的基礎上進行了更高級的API封裝。
『貳』 如何將數據進行數據可視化展現
當前,許多企業已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也累積了相當的人力資源業務數據。然而,正如業內的那句老話「rich data, poor information」,以前累積的數據,並沒有很好的得到利用。原因是這些數據來源太廣,格式不統一,並且其中極少量的數據記錄格式不正確;同時,累計的數據量相當龐大,但許多細節對高層管理人員來說並不重要,他們需要快速、全面的掌握企業的人力資源全貌,綜合、全面、宏觀的信息支持,將是領導們關注的對象。
面對龐大復雜的員工管理數據,企業高管人員需要通過數據來了解他們的員工會做什麼?應該僱傭誰?應該晉升誰?誰是頂層員工?誰有可能離職?
在數據分析方面,藉助於DataViz自助式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展現功能,深度挖掘人力資源數據,通過可視化動態交互探索數據規律。輔助企業高管更加直觀和高效地洞悉潛藏在數據背後的知識與智慧。
『叄』 數據怎樣可視化
有了數據之後,對數據分析就是成了最關鍵的環節,我公司的分析師就曾對我說過一句話:數據分析主要對整體分析,而不執著於特殊的個體數據,這樣才能夠給產品提供宏觀、有效的參考價值。
海量的數據讓用戶通過逐條查看是不可行的,圖像化才是有效的解決途徑。少量的數據可以通過表格工具生成圖表、透視表的方式進行分析,但是大數據的分析就需要藉助專門的可視化工具了,常見的可視化工具包括:Tableau、BDP、Davinci、Quick BI、有數等。
大部分商用數據可視化工具的計算、圖表展示雖然比較強大,但是卻無法做到實時數據快速生成,數據也多為push(固定的范圍)的方式,有時候數據還需要二次加工滿足可視化產品的規則(商用產品多考慮通用性,無法適用於所有企業的數據規范)。
除此之外,現在很多圖表插件的開源化(如:Echart、GoogleChart),以及行業內對數據安全性等的考慮,越來越多的公司也開始進行數據可視化的私有化部署。
『肆』 如何實現大數據可視化
1.考慮用戶
管理咨詢公司Aspirent視覺分析實踐主管Dan Gastineau表示,企業應使用顏色、形狀、大小和布局來顯示可視化的設計和使用。
Aspirent使用顏色來突出希望用戶關注的分析方面。而大小可有效說明數量,但過多使用不同大小來傳遞信息可能會導致混亂。這里應該有選擇地使用大小,即在咨詢團隊成員想要強調的地方。
2.講述連貫的故事
與你的受眾溝通,保持設計的簡單和專注性。顏色到圖表數量等細節可幫助確保儀錶板講述連貫的故事。MicroStrategy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Saurabh
Abhyankar說:「儀錶板就像一本書,它需要考慮讀者的設計元素,而不僅僅是強制列出所有可訪問的數據。」儀錶板的設計將成為推動部署的因素。
3.迭代設計
應不斷從視覺分析用戶獲得反饋意見。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探索會引發新的想法和問題,而隨時間和部署推移提高數據相關性會使用戶更智能。
從你的受眾徵求並獲取反饋意見可改善體驗。谷歌雲端數據工作室首席產品經理Nick
Mihailovski表示,快速構建概念、快速獲取反饋意見並進行迭代可更快獲得更好的結果。另外,還可將調查和表格整合到精美的報告中,也可以幫助確保大數據的可視化結果確實有助於目標受眾。
4.個性化一切
應確保儀錶板向最終用戶顯示個性化信息,並確保其相關性。並且,還應確保可視化在設計上反映其所在的設備,並為最終用戶提供離線訪問,這將讓可視化走得更長遠。Mihailovski說,通過精心設計的互動式可視化來吸引觀眾以及傳播數據文化,這會使分析具有吸引力和富有樂趣。
5.從分析目標開始
應確保數據類型和分析目標可反映所選的可視化類型。Mihailovski稱:「人們通常會採用相反的方法,他們先看到整潔或模糊的可視化類型,然後試圖使其數據相匹配。」對於大數據項目的可視化,簡單的表格或條形圖有時可能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