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osi參考模型分為哪幾層各層的功能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包括7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各自的作用如下:
1、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聯接,負責數據流的物理傳輸工作。物理層傳輸的基本單位是比特流,即0和1,也就是最基本的電信號或光信號,是最基本的物理傳輸特徵。
2、數據鏈路層是在通信實體間建立數據鏈路聯接,數據鏈路控制子層會接受網路協議數據、分組的數據報並且添加更多的控制信息,從而把這個分組傳送到它的目標設備。
3、網路層是以路由器為最高節點俯瞰網路的關鍵層,它負責把分組從源網路傳輸到目標網路的路由選擇工作。互聯網是由多個網路組成在一起的一個集合,正是藉助了網路層的路由路徑選擇功能,才能使得多個網路之間的聯接得以暢通,信息得以共享。
4、傳輸層使用網路層提供的網路聯接服務,依據系統需求可以選擇數據傳輸時使用面向聯接的服務或是面向無聯接的服務。
5、會話層的主要功能是負責維護兩個節點之間的傳輸聯接,確保點到點傳輸不中斷,以及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會話層在應用進程中建立、管理和終止會話。會話層還可以通過對話控制來決定使用何種通信方式,全雙工通信或半雙工通信。會話層通過自身協議對請求與應答進行協調。
6、表示層的主要功能是處理在兩個通信系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數據格式變化、數據加密與解密、數據壓縮與解壓等。在網路帶寬一定的前提下數據壓縮的越小其傳輸速率就越快,所以表示層的數據壓縮與解壓被視為掌握網路傳輸速率的關鍵因素。
7、應用層採用不同的應用協議來解決不同類型的應用要求,並且保證這些不同類型的應用所採用的低層通信協議是一致的。應用層中包含了若干獨立的用戶通用服務協議模塊,為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提供專用的程序服務。
OSI簡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連。 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路互連模型。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路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即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⑵ 網路數據是怎麼傳輸的
上圖是iso的七層網路體系結構,每一層都有其相應的工作協議。
數據傳輸過程如下:(如qq)
在發送主機A上,發送的數據經過應用層時,應用層對數據進行了包裝,它在要傳輸的數據上加了一個應用層首部AH後,繼續向傳輸層傳送。
傳輸層接收到應用層的數據後,將數據+應用層AH當做數據,給它進行包裝,加上自己的首部,此時的數據變為數據+應用層AH+傳輸層PH,繼續向會話層傳送。
依此類推,數據每傳遞一層,便增加相應協議的首部。
直到傳輸至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將加了自己首部的數據交給物理層後,轉換為高低跳躍的比特流,這時候的數據才能在線路上傳輸。
接收端的接收過程與發送過程相反,在接收主機B上,能夠通過電信號識別出比特流識別,將收到的信息遞交給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收到數據後,剝離發送時添加的數據鏈路層首部DH,把數據提取出來,遞交給網路層。
同樣的,網路層剝離自己的首部NH,還原後將數據遞交給傳輸層。依此類推,至應用層將其首部AH剝離後,即可還原成最原始的發送數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