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常見的數據交換技術有哪些啊
通常使用的數據交換技術有三種:
◆線路交換;
◆報文交換;
◆分組交換。
一、數據交換技術線路交換:
所謂線路交換是通過網路中的節點在兩個站之間建立一條專用的通訊線路。電話系統,這種線路交換系統,在兩個站之間有一個實際的物理連接,這種連接是節點之間的連接序列。在傳輸任何數據之間都必須建立點到點的線路。
如站1發送一個請求到節點2,請求與站點2建立一個連接,那麼站點1到節點1是一條專用線路。在交換機上分配一個專用的通道連接到節點2再到站點2的通訊。至此就建立了一條從站點1經過節點2再到站點2的通訊物理通道。
這樣就可以將話音從站點1傳送到站點2了,一般來說這種連接是全雙工的,可以在兩個方向傳輸話音(數據)。在數據傳送完成後,就要進行對建立的通道進行拆除,一般情況下由這兩個站中的其中一個來完成,以便釋放專用資源。
二、數據交換技術報文交換:
這種交換方式不需要在兩個站點之間建立一條專用通路,如果一個站想要向站點2發送一個報文(信息的一個邏輯單位),它把站點2的地址(編碼方式,叫做地址碼)附加在要發送的報文上。然後把報文通過網路從節點到節點進行發送,在每個節點中(如要通過多個節點才能發送到站點2)完整地接收整個報文且暫存這個報文。
然後再發送到下一個節點。在交換網中,每個節點是一個電子或機電結合的交換設備,每個節點通常是一台通用的小型計算機。它具有足夠的存儲容量來緩存進入的報文。一個報文在每個節點的延遲時間等於接收報文的所有位所需要的時間,加上等待時間和重傳到下一節點所需要的排隊延時時間。
報文數據交換技術有以下優點:
◆線路效率較高,這是因為許多報文可以用分時方式共享一條節點到節點的通道。
◆不需要同時使用發送器和接收器來傳輸數據,網路可以在接收器可用之前暫時存儲這個報文。
◆在線路交換網上,當通訊量變得很大時,就不能接受某些呼叫。而在報文交換上卻仍然可以接收報文,只是傳送延遲會增加。
◆報文交換系統可以把一個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地。
◆能夠建立報文的優先權。
◆報文交換網可以進行速度和代碼的轉換,因為每個站都可以用它特有的數據傳輸率連接到其他點,所以兩個不同傳輸率的站也可以連接,另外還可以轉換傳輸數據的格式。
三、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方式兼有報文交換和線路交換的優點。其形式上非常像報文交換。主要差別在於分組交換網中要限制傳輸的數據單位長度,一般在報文交換系統中可傳送的報文數據位數可做得很長。
而在數據交換技術中,傳送報文的最大長度是有限制的,如超出某一長度,報文必須要分割成較少的單位,然後依次發送,我們通常稱這些較少的數據單位為分組。這就是報文交換與分組交換所不同之處。
以例A站發送一個分組到節點4,節點4暫存它,然後把它發送到節點與節點5把它發送到節點6,然後送到E站,分組中包含了數據和目的地址碼。分組拷貝暫存起來的目的是為了糾正錯誤。在網路中是通過數據報和虛電路來管理這些分組流的。
『貳』 常用的數據交換技術有那幾種各有哪些特點
首先,我想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數據在通信雙方間進行傳輸,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互聯。但在大型網路中,讓所有設備都兩兩相連是不實際的。取而代之的是通過中間節點的網路進行數據傳輸。這些節點並不關心數據的內容,而是提供一個交換設備,使數據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直至到達目的地。
這些節點的互相連接形成了網路,而終端就連接在網路中的某個節點上。
通常,網路系統所採用的數據傳輸技術有以下三種: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的原理是:在數據傳輸時,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有一條利用中間節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鏈路,此線路將一直保持到數據傳輸結束。若是這兩個節點之間的通信量很大,則可同時建立多條連接。
使用這種技術,在傳輸數據之前會事先建立一條端到端的線路。舉個例子,在兩個終端A,B之間有由a、b、c、d、e五個節點組成的網路,A與a直連,B與b直連,而a、b節間無直接連接。A向a發出連接請求,要與B通信。此時,A到a的電路是專用的,早已存在。而節點a必須在通向節點b的路徑中找到下一條支路。如果它選擇了到c的電路,則在此電路上分配一個未用的通道,並告訴要連接b。於是,c在重復a的動作並如此循環直至連接到b,最終建立起到B的線路。這樣,a、b之間就有了一條專有線路用於A、B間的通信。這種傳輸自然是相互的。數據經過節點時幾乎沒有延遲和阻塞,除非線路有意外或節點出現故障。數據傳輸完成後,由通信的某一方發出拆除電路請求,對方作出相應釋放鏈路。
電路交換的有點在於數據傳輸可靠、迅速,且保持原有序列。但是,一旦通信雙方佔有一條通道後,即使不傳送數據,其他用戶也不能使用,造成資源浪費。
電路交換適於數據傳輸要求質量高,批量大的情況。典型的是電話通信網路。
報文交換
為解決電路交換佔用通道的缺陷,報文交換產生。其原理是:數據以報文為單位傳輸,長度不限且可變。數據傳送過程採用存儲-轉發的方式。發送方在發送一個報文時把目的地址附加在報文上,途徑的節點根據報文上的地址信息,將報文轉發到下一個節點,接力式的完成整個傳送過程。每個節點在受到報文後,會將之暫存並檢查有無錯誤,然後通過路由信息找出適當路線的下一個節點的地址,再把報文傳送給下一個節點。這個過程中,報文的傳輸只是佔用兩個節點之間的一段線路,而其他路段可傳輸其他用戶的報文。於是,這種解決方案不會像電路交換佔用終端間的全部信道。但是,報文在經過節點時會產生延遲。這段延遲包括接收報文所有位(bit)所需的時間,等待時間和發送到下一個節點所需的排隊延遲。
相對於電路交換,報文交換的優點有:線路效率高;節點可暫存報文並對報文進行差錯控制和碼制轉換;電路交換網路中,通信量很大時將不能接收某些信息,但在報文交換網路中卻仍然可以,只是延遲會大些;可以方便地把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節點;建立報文優先權,讓優先順序高的報文優先傳送。
報文交換也是存在缺點的。首先,它不能滿足實時互動式的通信要求,經過網路的延遲可能會有不小的變化。其次,有時節點收到的報文太多以致不得不丟棄或阻止某些報文。最後,對交換節點的存儲量有較高要求。
分組交換
為了更好地利用信道資源,降低節點中數據量的突發性,在報文交換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分組交換。在分組交換的網路中,每個分組的長度有一個上限,因此,一個較長的報文會被分割成若干份。每個分組中都包含數據和目的地址。傳輸過程和報文交換類似,只是由於限制了每個分組的長度,減輕了節點負擔,改善了網路傳輸性能。
分組交換的特點是:1、把數據傳送單位的最大長度作出了限制,從而降低了節點所需的存儲量。2、分組是較小的傳輸單位,只有出錯的分組會被重發而非整個報文,因此大大降低了重發比例,提高了交換速度。3、源節點發出第一個報文分組後,可以連續發出隨後的分組,而這時第一個分組可能還在途中。這些分組在各節點中被同時接收、處理和發送,而且可以走不同路徑以隨時利用網路中的流量分布變化而確定盡可能快的路徑。
終端與主機間的通信通常採用分組交換。
有資歷的玩家也許還聽說過分組交換還分成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兩類。那這兩類方式都有什麼不同呢?其實,這種區別有些類似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所謂虛電路方式就是在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事先建立一條邏輯電路。由於這條線路不是專用的,於是就稱只為「虛」的。兩個終端之間,鏈路的建立、拆除和數據傳輸都很像電路交換,差別僅僅是電路是否專用。很明顯,虛電路方式是面向連接的交換方式,常用於數據交換量大的情況。至於數據報方式,傳輸的每個分組都被稱為數據報,每個數據報自身都攜帶足夠的地址信息。在這種方式里,不需事先建立連接(不管是不是虛的)。具體過程不用多說,其實也就是變了樣的報文交換。這個數據報方式是面向無連接的,通常用於互動式會話中每次傳送的數據報不長的情況。
『叄』 常用的數據交換方式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一、線路交換
所謂線路交換是通過網路中的節點在兩個站之間建立一條專用的通訊線路。如圖1的電話系統,這種線路交換系統,在兩個站之間有一個實際的物理連接,這種連接是節點之間的連接序列。在傳輸任何數據之間都必須建立點到點的線路。如站1發送一個請求到節點2,請求與站點2建立一個連接,那麼站點1到節點1是一條專用線路。在交換機上分配一個專用的通道連接到節點2再到站點2的通訊。至此就建立了一條從站點1經過節點2再到站點2的通訊物理通道。這樣就可以將話音從站點1傳送到站點2了,一般來說這種連接是全雙工的,可以在兩個方向傳輸話音(數據)。
二、報文交換
這種交換方式不需要在兩個站點之間建立一條專用通路,如果一個站想要向站點2發送一個報文(信息的一個邏輯單位),它把站點2的地址(編碼方式,叫做地址碼)附加在要發送的報文上。然後把報文通過網路從節點到節點進行發送,在每個節點中(如要通過多個節點才能發送到站點2)完整地接收整個報文且暫存這個報文,然後再發送到下一個節點。在交換網中,每個節點是一個電子或機電結合的交換設備,每個節點通常是一台通用的小型計算機。它具有足夠的存儲容量來緩存進入的報文。一個報文在每個節點的延遲時間等於接收報文的所有位所需要的時間,加上等待時間和重傳到下一節點所需要的排隊延時時間。
報文交換有以下優點
1、線路效率較高,這是因為許多報文可以用分時方式共享一條節點到節點的通道。
2、不需要同時使用發送器和接收器來傳輸數據,網路可以在接收器可用之前暫時存儲這個報文。
3、在線路交換網上,當通訊量變得很大時,就不能接受某些呼叫。而在報文交換上卻仍然可以接收報文,只是傳送延遲會增加。
4、報文交換系統可以把一個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地。
5、能夠建立報文的優先權。
6、報文交換網可以進行速度和代碼的轉換,因為每個站都可以用它特有的數據傳輸率連接到其他點,所以兩個不同傳輸率的站也可以連接,另外還可以轉換傳輸數據的格式。
三、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方式兼有報文交換和線路交換的優點。其形式上非常像報文交換。主要差別在於分組交換網中要限制傳輸的數據單位長度,一般在報文交換系統中可傳送的報文數據位數可做得很長,而在分組交換中,傳送報文的最大長度是有限制的,如超出某一長度,報文必須要分割成較少的單位,然後依次發送,我們通常稱這些較少的數據單位為分組。這就是報文交換與分組交換所不同之處。
『肆』 4、 常用的數據交換技術有哪幾種各有何特點
通常,網路系統所採用的數據傳輸技術有以下三種: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的原理是:在數據傳輸時,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有一條利用中間節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鏈路,此線路將一直保持到數據傳輸結束。若是這兩個節點之間的通信量很大,則可同時建立多條連接。
使用這種技術,在傳輸數據之前會事先建立一條端到端的線路。舉個例子,在兩個終端A,B之間有由a、b、c、d、e五個節點組成的網路,A與a直連,B與b直連,而a、b節間無直接連接。A向a發出連接請求,要與B通信。此時,A到a的電路是專用的,早已存在。而節點a必須在通向節點b的路徑中找到下一條支路。如果它選擇了到c的電路,則在此電路上分配一個未用的通道,並告訴要連接b。於是,c在重復a的動作並如此循環直至連接到b,最終建立起到B的線路。這樣,a、b之間就有了一條專有線路用於A、B間的通信。這種傳輸自然是相互的。數據經過節點時幾乎沒有延遲和阻塞,除非線路有意外或節點出現故障。數據傳輸完成後,由通信的某一方發出拆除電路請求,對方作出相應釋放鏈路。
電路交換的有點在於數據傳輸可靠、迅速,且保持原有序列。但是,一旦通信雙方佔有一條通道後,即使不傳送數據,其他用戶也不能使用,造成資源浪費。
電路交換適於數據傳輸要求質量高,批量大的情況。典型的是電話通信網路。
報文交換
為解決電路交換佔用通道的缺陷,報文交換產生。其原理是:數據以報文為單位傳輸,長度不限且可變。數據傳送過程採用存儲-轉發的方式。發送方在發送一個報文時把目的地址附加在報文上,途徑的節點根據報文上的地址信息,將報文轉發到下一個節點,接力式的完成整個傳送過程。每個節點在受到報文後,會將之暫存並檢查有無錯誤,然後通過路由信息找出適當路線的下一個節點的地址,再把報文傳送給下一個節點。這個過程中,報文的傳輸只是佔用兩個節點之間的一段線路,而其他路段可傳輸其他用戶的報文。於是,這種解決方案不會像電路交換佔用終端間的全部信道。但是,報文在經過節點時會產生延遲。這段延遲包括接收報文所有位(bit)所需的時間,等待時間和發送到下一個節點所需的排隊延遲。
相對於電路交換,報文交換的優點有:線路效率高;節點可暫存報文並對報文進行差錯控制和碼制轉換;電路交換網路中,通信量很大時將不能接收某些信息,但在報文交換網路中卻仍然可以,只是延遲會大些;可以方便地把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節點;建立報文優先權,讓優先順序高的報文優先傳送。
報文交換也是存在缺點的。首先,它不能滿足實時互動式的通信要求,經過網路的延遲可能會有不小的變化。其次,有時節點收到的報文太多以致不得不丟棄或阻止某些報文。最後,對交換節點的存儲量有較高要求。
分組交換
為了更好地利用信道資源,降低節點中數據量的突發性,在報文交換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分組交換。在分組交換的網路中,每個分組的長度有一個上限,因此,一個較長的報文會被分割成若干份。每個分組中都包含數據和目的地址。傳輸過程和報文交換類似,只是由於限制了每個分組的長度,減輕了節點負擔,改善了網路傳輸性能。
分組交換的特點是:1、把數據傳送單位的最大長度作出了限制,從而降低了節點所需的存儲量。2、分組是較小的傳輸單位,只有出錯的分組會被重發而非整個報文,因此大大降低了重發比例,提高了交換速度。3、源節點發出第一個報文分組後,可以連續發出隨後的分組,而這時第一個分組可能還在途中。這些分組在各節點中被同時接收、處理和發送,而且可以走不同路徑以隨時利用網路中的流量分布變化而確定盡可能快的路徑。
終端與主機間的通信通常採用分組交換。
『伍』 計算機網路的數據交換技術有四種,分別是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
電路交換:端對端通信質量因約定了通信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傳送大量數據效率高。
報文交換:無須預約傳輸帶寬,動態逐段利用傳輸帶寬對突發式數據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分組交換:具有報文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路生存性能好。
信元交換又叫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的。
(5)數據交換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報文交換的原理是當發送方的信息到達報文交換用的計算機時,先存放在外存儲器中,待中央處理機分析報頭,確定轉發路由,並選到與此路由相應的輸出電路上進行排隊,等待輸出。一旦電路空閑,立即將報文從外存儲器取出後發出,這就提高了這條電路的利用率。
報文交換雖然提高了電路的利用率,但報文經存儲轉發後會產生較大的時延。分組交換也是一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但與報文交換不同,它是把報文劃分為一定長度的分組,以分組為單位進行存儲轉發。
這就不但具備了報文交換方式提高電路利用率的優點,同時克服了時延大的缺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據交換
『陸』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方式有哪幾種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有:
(1)線路交換。在數據傳送之前需建立一條物理通路, 在線路被釋放之前,該通路將一直被一對用戶完全佔有。
(2)報文交換。報文從發送方傳送到接收方採用存儲轉發 的方式。在傳送報文時,只佔用一段通路;在交換節點中需要 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因此,這種方式不滿足實時通信的 要求。
(3)分組交換。此方式與報文交換類似,但報文被分成組傳 送,並規定了分組的最長度,到達目的地後需重新將分組組裝成報文。這是網路中最廣泛採用的一種交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