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製造的虛假財務信息
立信CPA注會小編整理網友分享,上市公司造假手段再高明,也會露出蛛絲馬跡。人類智慧的結晶———復式記賬法,使會計各個賬戶存在著很嚴密的勾稽關系,三大會計報表的金額也存在相互對應的關系。造假只能是無中生有,或拆東牆補西牆,必有破綻可尋。在上市公司年報正式公布之際,筆者對上市公司可能採取的不正當手段來掩蓋其業績的方式方法做了小小的總結,在此提供給讀者,以幫助大家來識別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真偽。
一、上市公司財務信息造假的具體表現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表現為公司的財務數據不能准確反映上市公司真實的經營情況,即信息失真。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違反法律的惡意造假行為。
如偽造會計原始憑證、偽造合同,虛增銷售收入。這種造假行為是十分惡劣的,純粹是子烏虛有。
(2)利用虛假包裝、關聯交易或報表性重組所形成的業績虛胖。
上市公司為了首次發行股票、再融資、扭虧,造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首次上市發行的公司多數是非整體改制上市,通過剝離非經營性資產,讓最優質的資產上市,但又先天發育不良,生產經營往往是通過關聯交易進行的;關聯交易的發生是非市場化的,產品定價的調控性較強,這種交易形成的業績往往是不可信的;報表性重組所形成的業績只能解燃眉之急,不具有可持續性,這種業績也是虛假的。這種業績虛胖往往來年就會露出醜陋的嘴臉。
(3)利用非經常損益來粉飾業績。非經常損益其性質上屬於一次性收益,穩定性、可靠性都較差。
(4)利用會計政策手段來操控利潤。這種手段的運用有時候還是屬於合法的范圍之內,並且影響金額並不是很大。但在關鍵的時候也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成效。
二、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失真的識別
無論會計人員造假手段如何高超,但他不會完全脫離實際,因此依靠上市公司的三大會計報表,再結合上市公司行業的基本面,我們可從以下方面初步判斷上市公司是否有做假賬的可能。
(1)用毛利率或主營業務利潤率判斷上市公司利潤真實性。
一個公司要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主營業務利潤率或毛利率保持一個穩定的數值是至關重要的,並且要在同行業中保持前列。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要想長期保持在行業前列又是困難的。假若一個企業的該項指標異乎尋常地高於同行業的平均水平,我們就應該抱著懷疑、謹慎的態度來看待。以藍田股份為例,2000年年報以及2001年中報顯示,藍田股份水產品的平均毛利率約為32%,飲料的平均毛利率達46%左右,而身處同行的深深寶的毛利率約20%,馳名品牌承德露露毛利率不足30%。從公司銷售的產品結構來看,相關產品都應是低附加值商品,出奇高的毛利率的確很難令人置信。
(2)判斷應收賬款增長幅度是否大幅超過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
對於處於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保持一定的賒銷以擴大銷售范圍是很正常的,各個行業的特性、競爭程度不同,也導致主營業務收入與應收賬款的比值(應收賬款周轉率)有所差異,如商業企業一般採取現銷,周轉率就應該較高。但如果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慢,或者應收賬款增長幅度驚人,那麼對於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真實性就應有所懷疑,有可能是關聯交易產生的虛假銷售收入,應收賬款長期掛賬。如北大科技2000年主營業務收入大幅減少的同時,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卻大幅增長,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余額總計比上年末增加25984.35萬元,增長率為181.96%。
(3)判斷公司支付的所得稅多少,並與利潤總額進行比較。
目前上市公司所得稅採取先征後返的政策,所得稅率現在一般是33%,所得稅的稅基是應納稅所得額是從利潤總額調整而來,但總的來說相差不大。若支付的所得稅與利潤總額的比例與公司的所得稅率相比小很多,那說明公司的利潤總額虛假成分可能性較大。財經記者對銀廣夏的懷疑之一也是該公司的上交所得稅較少。
(4)判斷公司利潤是否來自於主營利潤總額的構成。
主要有三大層次:利潤總額Κ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補貼收入,對於一個非投資管理型的企業,營業利潤表明了公司主營業務盈利額的大小,這也是公司利潤總額的主要來源。目前卻存在著一部分上市公司是「投資收益挑大樑」的現象,說明利用投資收益來操縱利潤比較普遍。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大多屬於一次性,用非經常性損益撐起的業績只能是「曇花一現」。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上市公司的造假也並非無懈可擊,只要投資者能夠認真閱讀財務報表,採取縱向和橫向的比較方法,我們是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問題的,以避免自己遭受較大的損失。
② 授信企業虛假信息如何識別
授信企業虛假信息如何識別
在這經濟下行的新常態下,除了市場經濟環境等原因外,授信企業提供的虛假信息是導致信貸風險頻發的主要因素,在實踐中,不僅一些問題企業為了達到掩蓋真相的目的會提供虛假信息、做假賬,就是有些正常企業也普遍存在信息失真現象,甚至虛構事實,以迎合信貸要求,企業造假的手段復雜化和隱蔽化與銀行信貸人員的識別能力是不對稱的。有效甄別授信企業的虛假信息成為新常態下信貸經營管理的難點和重點。
一、授信企業提供虛假信息的主要表現形式
授信企業提供的信息是銀行信貸決策的最為重要的基礎材料,企業應該盡可能提供詳細、可靠和真實的信息,使申報材料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但是企業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對提供信息進行刻意安排、粉飾報表、製造假象,主要表現如下:
1、關聯關系不真實。
為規避集團客戶統一授信管理,不少授信企業通過採取虛假驗資、循環驗資、虛假股權轉讓等手段,在各地注冊成立多個新的關聯公司作為承貸主體,其實際控制人一般不以投資人身份出現,不在相關隱性從屬企業任職,不在企業群體中使用相同或相近的企業名稱,而往往是通過跨區域間接投資、代理持股、裙帶人員持股等隱蔽手段控制相關的從屬企業,成員結構非常復雜,企業全面的關聯關系難以識別,一些成員企業流離在集團授信之外,導致各家銀行多頭授信,風險敞口擴大。
2、信貸資金用途不真實。
不少授信企業貸款資金支付依據不實,以某個企業或集團為關聯核心進行虛假交易和改變交易資金用途及流向,將流動資金貸款用於不符合企業實際的非相關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或股權投資、房地產項目開發;表外產品如貿易融資產品被用於套現,轉而投入股市、期市、房地產等非經營周轉用途;有的企業為了獲得高額收益,將自有資金甚至信貸資金通過民間借貸渠道借出,甚至充當資金“掮客”,通過媒介借入借出雙方來賺取利差等。不論哪種情況,一旦市場發生根本變化,企業資金鏈斷裂,商業銀行往往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3、貿易背景不真實。
新常態下市場行情不景氣,企業資金鏈緊張或斷裂,利用與銀行的合作信任,提供虛假合同、資金用途、票據、倉單和交易對手等,虛擬交易背景;供應鏈企業間提供不真實的應收應付賬款和境內外企業間無真實背景進行信貸融資,以應對資金流動性不足或“急救”資金斷裂局面。此外,企業對交易對手真實情況了解不深透,交易後資金無法收回,造成交易與背景的真實性風險。
4、財務報表不真實。
企業提供給銀行的財務數據普遍存在失真情況,如通過關聯交易、虛假應收賬款等手段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通過少提或不提折舊增加利潤,通過改變費用攤銷期限來改變當期利潤,通過虛假存貨、應收賬款來增加資產並降低資產負債率,還有虛增長期投資,隱瞞真實或有負債等,以致財務報表不能真實反映授信企業的經營狀況及風險事項,導致信貸風險難以把控。
5、經營信息不真實。
為了到達融資目的,有意提供虛假信息,如在經營過程中的貨物流轉、庫存、出庫與實際不相符,產品訂單合同銷售數量及價格失真,質押倉單多家銀行融資等,特別是有些企業實際開工嚴重不足,人員流失嚴重,用水用電量持續下降,但提供的信息反映企業經營情況良好。此外,擔保抵押不真實。如通過各種手段嚴重高估抵押物價值,或保證人為隱性關聯企業等,僅滿足形式擔保要求,一旦發生風險難以真正彌補損失。
二,授信企業提供虛假信息的主要識別方法
勿庸諱言,新常態下授信企業提供虛假材料是比較普遍的,其手法也是多種多樣,花樣不斷翻新。為此,信貸人員必須運用各種甄別方法和技巧,深入細致調查分析,多方交叉驗證,還原授信企業的客觀真實面貌,重點掌握以下基本識別方法:
1、正向分析法。
正向分析主要採取順查法,重點核查授信企業提供申貸材料的真實性:
首先,從源頭上仔細查閱、驗證、核實企業提供申貸材料是否有虛假行為,應包括股東結構及變更、股本轉讓,海關的報關報檢、商品貨物交易監管、流轉、通關放行情況,運輸票據及實際交貨人和持貨人一致性等,甄別相關票據、簽字、蓋章、授權、賬戶、核心法人、價格、成本因素、合同要素等的真實性以及文本資料的准確、完整、合規,確保經營交易的合理合法性。
其次,對法人代表身份以及注冊資金來源的驗證,重點分析其“成長的故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沒有從天上掉下“餡餅”,不可能有很多的權益性資金,如果較多,則其中必有貓膩,要麼背後有實際控制人;要麼報表權益資金來源於民間融資或非法收入。
第三,銷售收入的真實性應通過查看企業開出的增值稅發票、結合交易合同和發貨清單及企業與其下遊客戶的資金往來對賬單進行識別,如果數據相差較大,而且又沒有合理的'解析和說明,可以認定為被粉飾行為。
第四,關注異常表現:如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財務指標與可比企業存在明顯差異、會計政策變更或賬務處理混亂、實際還款來源與債項約定不一致、購貨方與銷貨方相互保理等,應從異常信息入手,逐一核實,甄別企業產品交易和經營效益是否存在虛假,深入挖掘信貸資金是否轉移投向資本市場以及其它套利行為。
第五,通過企業賬戶資金變動規律分析是否涉及民間借貸。如果發現該賬戶在特定日期向特定對象有規律地支付等量小額資金,可判斷企業是在支付民間借貸利息;如果該賬戶資金流水中存在整筆劃款,但並非劃轉給上下游企業或用於歸還銀行貸款;或者銀行貸款到期前幾日有資金劃入,貸款存量周轉後又等量劃出,則企業可能存在民間借貸行為;如為大額提現,則有可能是融出資金給其他企業、個人或者歸還民間融資;如果企業股東借款較多,或者企業與其股東之間資金往來頻繁,也應引起高度關注。
2、逆向復核法。
逆查法重點核查資金流向的符合性。
一是深入了解企業在多家銀行的多頭賬戶資金總體情況,查看有無對外不正常的投資、借款和資金“來源不清、去向不明”的現象,看是否存在跨行業非理性的資金流動或以虛假借款名義對外投資等,以表面真實性掩蓋不正常的資金用途。
二是在企業貸款支用後,分析企業資金流向規律,核查企業在信貸資金使用前後庫存的變化情況,以及核查上游企業開出的增值稅發票、企業的貨運單據等,以印證交易背景和信貸資金使用的真實性。
三是關注流水異常變動,如果交易對手中存在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主體,或者在銀行賬戶中含有“投資、證券、基金、期貨、擔保等”的借方交易,企業可能參與了民間借貸,如果企業既有銀行貸款,又通過委託貸款、委託理財等形式借出資金,實際是參與民間借貸。
四是通過持續挖掘企業存款賬戶日均余額情況,以判斷企業經營情況,如從某一天開始,企業存款賬戶余額突然或逐漸下降,則可能發生了客戶資金轉移他行或經營不善的情況,應引起特別關注。
五是通過對企業主、股東及配偶等個人賬戶資金流向和消費行為數據分析,間接判斷企業經營質量,為甄別提供信息真實性提供數據支撐。
3、訪談核實法。
第一,授信企業內部訪談,客戶經理在與企業主、股東、財務人員、員工等接觸過程中,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提問等方式,是驗證企業資金往來和經營管理信息真實性最簡單的方式。
詢問的時候要注意方法:
一是要背靠背地詢問,問企業負責人時避開其財務人員,問財務負責人時避開其會計人員,然後根據詢問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以發現問題;
二是詢問時要講究策略,可在交談中突然單刀直入地提高問題,在其驟不及防中發現蛛絲馬跡;
三是因人而異,突出重點。如向企業主了解投資理念、從業經歷、人際關系,對企業財務重點了解多元化投資及資金緊缺情況;向管理人員重點了解企業主及高管人員生活習慣、內部控制等,尤其是民間借貸隱蔽性特別強,要與企業財務人員交流過程中,關注其通過電話與資金中介(資金掮客、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溝通是否頻繁,話語中經常出現“價格、金額、期限”等字眼;或客戶經理在試探性交流中發現其對民間融資利率十分熟悉,往往預示著企業已經介入民間借貸。
第二,關聯訪談。通過對企業實際控制人社交圈和外圍了解其發家史、個人習性和健康狀況,對經營者個人素質、資信狀況等;對主要管理者工作精力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個人與企業資產的異動情況,管理團隊是否穩定,是否有合力等進行綜合了解。第三,外部情況了解。通過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協會、法院、公眾媒體等外圍獲取相關信息;通過咨詢客戶上下游企業和競爭對手,了解客戶生產、經營、信用、行業地位以及民間融資和市場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等,加以比對分析,以此評判授信企業生產銷售和市場產品競爭力等真實情況。
4、交叉驗證法。
在業務辦理過程中,查詢或通過系統自動調取相關信息進行多維度的交叉驗證分析,及時識別虛假信息。
首先,一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按照銀行賬戶、記賬科目、財務報表等脈絡關系和賬目資金對應勾稽關系,看企業財務報表信息對稱情況和財務數據的結構合理性等能否經得起理論與實際的推斷,判斷報表數據是否能准確反映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
其次,對於企業資產負債、經營效益信息的分析重點:查真實負債和或有負債看銀行信貸登記系統、查產量看電費和發票,查銷售看納稅申報,查出口收付匯量看海關數據,查庫存看生產日期,查資金回籠看銀行賬戶;對房地產等不動產實行權證核實和實地察看相結合,對機器設備實行檢查原始發票和實地考證相結合,對存貨實行查看賬冊及進貨、銷貨發票和盤點倉庫、車間的實物相結合,對經營狀況核實採用查看納稅申報和向當地稅務部門核實相結合,對貿易融資背景真實性問題利用海關進出口信息和財務報表科目信息驗證相結合等,還原企業財務真面目。
再次,利用自動生成技術對授信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進行自動驗證其鉤稽關系是否恰當,自動生成的現金凈流量測算表與企業報送的現金流量表是否一致等,准確、快捷地判斷授信企業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自動生成資產負債率、資本收益率率等指標及現金流量結構與同行業指標進行橫向比較,驗證授信企業指標的個別變化是否正常,藉以分析其業績的真實性。如被授信企業所處的行業整體比較低迷和蕭條,而其業績卻一枝獨秀,又沒有合理解釋,就很有可能存在著財務報表的不真實。
對於存在以下情況應特別關註:
一是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數額巨大,且與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規模不匹配,可能存在資本金抽逃、關聯方長期佔用、虛增利潤、隱藏短期投資或虧損、截留投資收益等問題。
二是應收賬款增幅大幅高於營業收入增幅,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量相背離,可能存在通過應收賬款虛增營業收入問題。
三是報表列示貨幣資金數額大,應通過賬戶流水及余額變化判斷企業是否存在大量貨幣資金作為保證金等受限制的問題;
四是核實資本公積中評估增值是否存在虛增問題,特別是對於實收資本較小但資本公積較大的,核實是否為民間借貸、關聯方借貸或假股權真債權資金;
五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長期低於利潤總額,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較差,利潤被粉飾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當母公司合並財務報表的利潤總額遠低於借款企業的利潤總額,則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注入借款企業的可能性較大。
5、大數據分析法。
首先,充分利用社會網路、徵信系統和企業自身提供的資料交叉分析驗證實際控制人的投資、經營行為及財富積累過程,分析其對企業的投入與企業運營情況是否相稱,是否存在炒房、炒原材料、炒股票期貨等,深入了解企業主興趣愛好、風險偏好。
其次,充分利用互聯網,交叉驗證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比如稅務檢查、外部審計結論、海關稽查、外管局核查、涉法涉訴情況和銀行同業動態等,相互印證產品銷售的真實性;通過挖掘企業主的還款記錄,包括對其他銀行、供應商等債權人的還款記錄以及經營中對合約、納稅等履行情況分析判斷企業主的誠信狀況;
第三,運用大數據挖掘分析驗證授信企業或有事項,主要包括商業票據背書轉讓或者貼現、為其他單位提供的債務擔保、產品質量保證、稅務糾紛、未決索賠、未決訴訟等,或通過移民、離婚等轉移資產及或有負債等是否詳盡披露;
第四,通過挖掘企業水表、電表、工資表等數據,存匯款等賬戶變動數據,同比、環比分析異動數據,驗證企業生產經營動態變化的真實狀況,以便盡早採取措施化解風險;通過對其上下游企業,特別是相對集中的幾個上下游企業某段時間內經營的基礎數據(如交易量、交易金額等)進行分析,並結合企業之間的關聯度系數,為准確判斷企業發展趨勢提供側面數據支持。
第五,充分利用信貸風險監測系統、徵信系統、銀碼信息等技術渠道,深度挖掘集團企業的股東、投資子公司、擔保或被擔保企業、家族關系等信息,不斷質疑,相互印證,發現企業刻意隱瞞或藏匿的關聯關系。
第六,充分挖掘內部關聯交易信息。運用大數據截取一定期間內的所有企業間大額資金往來數據的記錄集合,分析企業經常發生的對轉交易、虛假交易、不平等交易、不正常交易等行為的線索和跡象,應順藤摸瓜、不斷跟蹤、深入分析,從而挖掘出企業的隱性關聯交易;通過大數據深度挖掘,將隱蔽在產品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行業風險、國別風險等的授信真實性風險識別出來。
6、重點印證法。
首先,營業證照及資質的甄別。主要通過證照頒發或證明出具機構核實,如通過工商注冊查詢系統核實營業執照的真實性,對比證載要素與系統數據是否一致;通過政府主管部門網站核實資質真實性(如采礦許可、排污許可、房地產企業開發資質、建築安裝企業資質等)。
第二,虛假出資的甄別,重點查驗貨幣資金和其他應收款等科目的額度、結構與變化情況,是否存在注資前後與注資金額相同或相近的往來款,綜合分析出資人用於出資的資金是否通過拆借或由其他企業代為出資、辦理完驗資手續後歸還對方;關注其他應收款金額是否與實收資本相近,是否存在注資款項短期轉入後又立即轉出行為;核實交易對手是否為關聯企業,判斷注資款是否轉向關聯企業;關注企業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變化情況,如變化較大,須審核銀行收款通知、資產轉讓手續、驗資證明等原始憑證,證實其真實存在,防範企業通過虛增所有者權益以粉飾資產負債率。
第三,交易背景真實性甄別主要三項:一是發票,通過當地稅務部門網站或稅控系統查驗核實票面要素與返傳結果是否一致,並核驗是否被注銷;核對票面要素與業務背景是否相符。二是合同,核查合同雙方是否有穩定的歷史交易記錄,合同交易對手同授信企業是否存在關聯關系,如有應從嚴審核。三是單據,如訂單融資需通過購貨方確認並通過政務公開招標采購平台、電子訂單管理系統等核實訂單的真實性,預付款融資須取得企業與其上游企業間的歷史交易合同和資金支付證明或通過書面、電話、電子訂單管理系統等渠道核實。
第四,關注資金用途。通過核查貸款資金的支付是否符合受託支付要求,並通過支付憑證核實資金用途是否符合貸款合同約定用途,支付對象是否與具體交易背景一致,支付時間、結算方式是否符合行業結算慣例,資金流、物流、單據流是否匹配,必要時可向交易對手或同業了解;分析大額資金流入流出是否符合正常規律,尤其是與關聯企業之間往來較為頻繁時,要深入分析資金用途是否合理等;對於存量融資與生產規模基本匹配,企業又提出大額流動資金貸款需求的,應關注企業是否有在建工程或項目投資意向,防止短貸長用。
第五,現金流真實性甄別,如單一授信企業的真實經營性現金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識別:一是對在本行開有存款賬戶的授信企業,可通過銀行內部系統法人資金查詢功能下載企業交易明細清單,其公式如下:銷售收入資金=一定時期內賬戶回籠資金-利息收入-無貿易鏈背景的關聯流入資金-內轉流入資金-類同賬戶流入資金-貸款流入資金。二是對在他行賬戶的授信企業,要求提供有法人賬戶、個人卡銀行流水明細、銀行承兌匯票紙質和PDF掃描件,可用EXCEL表格分月度和年度整理匯總、分析、篩選得出銷售收入資金。三是深入企業調閱應收賬款明細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甚至原始憑證,分析整理後與以上方法查詢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如果幾種方法數據基本相符則可信度較高,如果幾種方法調查結果差異巨大,則應深入分析粉飾行為。
授信企業虛假信息的識別和防範是確保信貸資產業務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客戶經理是真實性風險把控的第一關,在盡職調查、審查審批、貸後管理等環節明確授信企業真實性核查的范圍和要求,清晰界定管理責任,消除虛假信息的風險隱患。要通過案例分析,提升客戶經理對授信企業真偽信息的甄別能力,嚴肅責任追究,以嚴苛的問責來保障信息真實性的“剛性”要求,從源頭上遏制風險。
;③ 如何判斷GDP有數據造假
只是看相關統計數據是很難發現造假,因為統計數據不是給普通老百姓看的,沒有專業知識你根本不明白統計數據的意義和作用。所以,不要認為這是宣傳手段,業內人士確實在使用這些數字,可用性還是很高的。數據參水是有的,但總體結果還是可信的。統計局在發布的時候會用一些技術性方法去除水分,業內人士對一些系統性原因產生的錯誤也會有自己的估計。數據打架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統計口徑「的不同,而不是作假。例如,各省GDP比全國GDP高,這是因為有些跨省業務的重復統計,會在全國的統計報表中去除。匯豐的PMI跟統計局的差距很大,因為規模不同的企業占據的權重不同。初學統計的人,往往陷入統計陷阱。均值並不能說明整體的分布狀況,我們還會考慮方差、偏度、峰度等等統計指標。概念不明晰造成的認知錯誤。比如CPI,要看這」消費籃子「里的構成與比重,CPI中就不包括房價,所以房價對CPI毫無影響;還有電子產品,雖然我們買的比較少,但價值比較高,這類商品的降價也會對CPI數值產生一定的副作用。絕不能簡單的把CPI看成是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