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1.網上注冊時不要填寫個人私密信息互聯網時代用戶數和用戶信息量已然和企業的盈利關聯了起來,企業希望盡可能多地獲取用戶信息。但是很多企業在數據保護上所做的工作存在缺陷,對於大部分普通的用戶而言,無法干預企業所採取的數據安全保護措施,只能從保護個人的信息安全著手,盡可能少地暴露自己的用戶信息。
2.盡量遠離社交平台涉及的互動類活動很多社交平台,會要求或是需要填寫個人信息,而這種參與平台活動的行為,實質上卻獲取了大量的用戶信息,遇到那些奔著個人隱私信息去的沒有實質性意義的活動,建議能不參加就不要參與了。
3.定期安裝或者更新病毒防護軟體不管是計算機還是智能手機,都已經成為信息泄露的高發地帶,用戶經常面臨不小心點擊一個鏈接或是下載了一個文件就被不法分子攻破個人賬戶信息的情況,安裝防病毒軟體進行病毒防護和病毒查殺成為設備使用時的必要手段。
4.不要在公眾場所連接未知的WiFi賬號現在公共場所有些免費WiFi供用戶連接使用,有些是為人們提供便利而專門設置的,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不法分子利用公共場所設置釣魚WiFi的可能,一旦連接到犯罪分子設置的釣魚WiFi,用戶所使用的電子設備就容易被反掃描,而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輸入賬號密碼等信息,就會被對方獲得。這一點就提醒廣大用戶在公共場所盡量不要去連接免費WiFi,以防個人信息泄露。
5.警惕手機詐騙簡訊及電話現在利用簡訊騙取手機用戶的信息的詐騙事件屢見不鮮。這就提醒用戶需要特別注意犯罪分子可能通過手機進行財產詐騙的可能。當面對手機簡訊里的手機賬戶異常、銀行賬戶異常、銀行系統升級等信息,有可能是騙子利用偽基站發送的詐騙信息。遇到這種簡訊不要管它,或是聯系官方工作人員,詢問具體情況,驗證真偽。
6.妥善處理好涉及到個人信息的單據較為常見的涉及個人信息的單據就是快遞單,上面一般會有手機號碼、地址等個人信息,而一些消費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這些單據的不妥善處理也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因此對於已經廢棄掉的單據,需要及時進行妥善處置。
②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如何在大數據面前保護自己的隱私?首先我們得了解大數據這一概念。
大數據(big data),IT行業術語,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翻譯一下,也就是說,作為這個設備使用者的你,無時無刻都處於設備的觀察之中,各類軟體通過設備觀察你的一舉一動對你進行各式各樣的推薦,作為本該為設備使用者的你卻意外地成為了設備的附庸。
那麼問題來了,軟體是怎麼在茫茫人海中確切識別各類群體再發現到你的,換句話說吧,
你是怎麼接觸或者使用軟體的?對,賬號。
你在賬號中留下的各類和你自身有關信息使得即使不斷更換賬號也依然會被軟體識別為你本人。
那麼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難道就只能容忍那些軟體為所欲為了嗎?也並不是無解,只要讓你不再是「你」即可。有人問這句話是不是病句?
答案當然不是。軟體是怎麼鎖定你身份的?我們在這得了解下當前網路環境,隨著互聯網越來越發達,各類軟體越來越要求實名認證,而答案就藏於實名認證當中,即使你不實名認證,商家只要根據你手機號碼就能間接對你進行認證,如果你的隱私或者在網上的行蹤被他人知曉,那麼很明顯泄露你隱私的人和商家有某種程度上的聯系或者是個能夠躲過商家賬號安全保護的黑客,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通過報警或者直接互聯網法院起訴,起訴誰?當然是沒有盡到保護隱私義務的商家啰,前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除非你是網紅。後種在起訴商家涉及商家信譽與利益情況下要把對方抓出來並賠償就簡單了,只要你能確定泄露來源。當然如果你是個慈悲為懷的大善人,那麼可以試試下面這種方法。
解法其實已經很清楚了,只要讓網上的你不再是「你」,把自己變為他人即可。把無足輕重又沒法改變的就把它留著吧。
③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1.不要隨便注冊那種各種的app網站,這種app網站就容易索取個人的信息。
2.不要隨便在網上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或者是身份證號碼。
3.不要隨便填寫各種各樣的調查問卷。現在在街上、校園、網上都會遇到各種問卷調查,那麼此時一定要注意防範,不要輕易填寫個人信息。
4.朋友圈不要經常曬自己的生活照片,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這對於孩子的安全是有很大的隱患的。
④ 大數據時代,我們怎麼做才能保護隱私呢
在APP演算法中保護隱私和權益,個人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盡量少授權。不同的APP需要不同的許可權才能運行,但許多APP申請的許可權過於廣泛信姿,這可能泄露你的隱私。所以在使用APP前,要審慎查看其許可權申請,盡量選擇許可權申請較少的APP。
2. 定期審查許可權。許多APP會通過更新來增加許可權申請,這也容易導致隱私泄露。所以要定期檢查你所使用APP的許可權,對不必要的許可權申請進行撤銷。這可以避免APP通過更新擅自獲取更多信息。
3. 備份數據並清除賬號。一些APP會收集你存儲在其上的各種信息,如果不再使用該APP,最好能夠先將其上的數據進行備份,然後清除相關賬號。這可以最大限度地刪除該公司對你信息的掌控。
4. 選擇值得信賴的品牌。在選擇APP時,優先考慮那些信譽良好、隱私政策明確的知名品牌。知名品牌由於考慮品牌影響,一般會局談更加註重用戶隱私保護,這可以降低信息泄露的風險。
5. 查閱隱私政策。每個APP都會制定相關的隱私政策,用戶使用前應該認真查閱,了解該APP會如何收集和使用你的個人信息。如果其隱私政策過於敷衍或獲取信息范圍過廣,則不建議使用。
6. 提高安全意識。用戶要增強對演算法和人工智慧的認知,了解信息是如何被收集、分析和利用的。在理解面前的風險下,才能採取適當的行動與策略來規避隱私泄露,保護自身權益。安全意識的提高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各種演算法隱私的盲區。
總之,APP演算法獲取用戶信息已桐坦碰是大趨勢,但用戶也不是毫無對策的。通過以上幾點,用戶可以學會主動審查與規避,選擇值得信賴的服務與產品,不斷提高識別能力,這些積極舉措可以在大數據環境下盡可能地維護自身的隱私與權益。但信息泄露的風險仍然存在,用戶必須保持警惕的心態。
⑤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大數據時代應該這樣保護自己的隱私首先今年的全國兩會,這是多名政協委員關心的問題,政協委員連玉明多次提出有關加強網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的提案,聚焦個人隱私保護,並呼籲加速立法。制定數據安全法,應確立數據主權。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移動董事長、總經理鄭傑也認為,數據安全關系並影響網路安全、國家安全、公民個人隱私權益和社會安全穩定,應加快制定數據安全法。
在我國,數據安全已納入國家戰略保護領域。但鄭傑對現有與數據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進行研究後發現,我國數據安全的相關規定不夠全面,缺乏體系化,如「數據主權」的地位尚未確立。有鑒於此,鄭傑建議,盡快制定數據安全法。要確立數據主權,明確數據安全法的管轄范圍。明確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評估;要將相關國家、企業、組織、公民利益的數據活動納入數據安全法管轄范圍。
完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機制,將機制的適用范圍從網路安全法規定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拓展至網路運營者,明確重要數據的出境評估要求和評估責任主體。同時,對安全責任單位採取安全措施的原則、落實數據安全保護責任、採取防範危害數據安全行為技術措施等作出相應規范,建立數據安全投訴舉報制度。明晰數據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職責,明確數據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的規定,及時進行數據安全形勢研判和風險評估,發布安全風險預警,實現對數據安全風險的全天候實時、動態監測。
中國需要建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組織
國際層面,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出台了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國內,網路安全法實施以後,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也被列入了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這方面的標准也在不斷制定當中,所以關注度一直很高。
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主席蔣穎敏銳地觀察到了這個趨勢,並據此提出了《關於推進國際間個人信息保護規則充分認可的提案》,提出中國需要建立一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組織,來統一和協同國內外的法律法規。她透露,德勤將在今年發布一份亞太區隱私保護趨勢的調研報告,中國過去兩年內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進展也將被納入其中。
蔣穎指出,對於進入中國的企業來講,中國很多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的規定都散落在各種法律法規當中,內容也停留在相對原則性的層面,有些標准還只是建議性、而不是強制性的。所以,如何真正地規范和保護「走進來」的企業,還是有些挑戰。
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的中國企業。GDPR的規定是非常廣泛和嚴格的,跟國內的法規差別也很大,像「被遺忘權」這樣的概念,在中國還沒有被清晰地提出來。即使技術上能做到合規,也需要付出極高的成本,而違規成本同樣很高。在目前數據跨境流動幾乎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企業全球化會面臨很大挑戰。
建立一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組織,不管是委員會還是其他形式,要能夠統一和協同現在法律法規當中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很多規則,既對企業合規更有針對性,也更便於監管。同時,還可以利用這個組織跟國外機構加強互動,參與到國際規則的制定過程當中,讓我們的法律法規跟國外已經建立起來的法律法規實現互認,在立法過程中適當地借鑒參考,提升包容性,使跨境數據可以在一個相對無間、無阻的安全區域裡面傳輸。這樣既減少了企業的合規成本,又增加了國際競爭力。
成立國家大數據管理中心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晟航通廣科貿有限公司經理孫昌隆帶來的提案是《關於成立國家大數據管理中心的建議》。孫昌隆指出,大數據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在進行一些分析和判斷的過程中,需要其他領域的數據做支撐,而一旦需要跨領域尋求數據源,則會經歷比較漫長和復雜的程序,畢竟信息數據安全無小事。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統籌大數據的管理和應用。
針對這樣的情況,孫昌隆委員建議成立國家大數據管理中心。他說:「該部門將管理所有採集數據的出入口,對數據進行分類管理。按照形勢發展要求,擬定數據標准體系,組織實施數據開放、交易、應用等相關工作。統籌推進社會經濟各領域數據開放應用,包括個人社會組織申請應用數據。統籌全部數據信息系統、網路系統、政務信息中心的建設、管理,組織協調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與開放。統籌協調數據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應急協調相關工作。」
信息安全問題目前已經被擺在了「兩會」的檯面上,對其的關注度勢必將會越來越高。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機構等,如果不從宏觀層面深度思考信息安全之於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地位,就難以真正抓住人民期盼之所在。
⑥ 大數據時代,我們如何安全的保護個人的隱私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在登錄各種APP的時候都要小心,在蹭WiFi賣手機以及點擊鏈接的時候都要格外注意。
一、數據泄露的方式多種多樣
在大數據的時代,各種互聯網應用信息服務無孔不入,一方面我們享受著信息服務帶來的便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警惕自己的隱私被泄露。數字經濟深刻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管是在生活快速發展的19年之前的時期,還是被疫情困擾的這三年裡,我們無時無刻不享受著演算法帶來的好處,與此同時也要提交個人隱私信息,以此來換取一些便捷。數據泄露的方式太多了,比如說當我們登錄APP的時候,當我們使用購物網站的時候,當我們接收快遞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