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據鏈系統與無線數字通信系統
數據鏈主要採用無線傳輸信道,針對一些應用平台具有高機動性高靈活性的特點,綜合數字化技術進行處理,具備跳頻、擴頻、猝發等通信方式以及加密手段,使其具有抗干擾和保密功能。
數據鏈系統與無線數字通信系統【1】
摘 要:本文介紹了數據鏈系統的基本特徵,探討了數據鏈與無線數字通信系統的區別與聯系。
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對數據鏈和無線數字通信系統不同的應用模式以及發揮作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數據鏈;無線通信系統
1 數據鏈系統的基本特徵
1.1 信息格式化
數據鏈一般具有一套相對完備的消息標准,對包括指揮控制、偵察監視、平台協調、聯合行動等靜態和動態信息的參數規定進行描述。
信息內容格式化是指固定長度或可變長度的信息編碼,數據鏈網路成員對編碼的語義具有相同的理解和解釋,達到信息共享。
1.2 傳輸組網綜合化
數據鏈主要採用無線傳輸信道,針對一些應用平台具有高機動性高靈活性的特點,綜合數字化技術進行處理,具備跳頻、擴頻、猝發等通信方式以及加密手段,使其具有抗干擾和保密功能。
傳輸信息資源按照需求進行共享是數據鏈在組網過程中關注的重點,每個網路節點既能接收也能共享網路中其他成員節點發送出的信息,也能根據實時信息的緩急程度分配總的信息發送帶寬和發送時間。
1.3 傳輸介質多樣化
數據鏈一般可以採用多種傳輸介質和方式,能夠適應各種應用平台的不同信息交換需求,既有點到點的單鏈路傳輸,也有點到多點和多點到多點的網路傳輸,而且網路結構和通信協議都可以具有多種形式。
數據鏈可採用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以及有線信道,或者是組合信道傳輸信息以適應應用環境和應用需求的不同。
1.4 鏈路對象智能化
數據鏈鏈接具有較強的數字化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鏈接對象擔負信息的採集、加工、傳遞等重要功能,它們之間通過數據鏈形成緊密的關系,實現信息的自動化流轉和處理從而較好完成任務。
緊密鏈接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數據鏈的各個鏈接對象之間形成信息資源共享關系;二是各個鏈接對象內部功能單元信息的綜合。
1.5 信息交換實時化
數據鏈實時傳輸信息採用多種技術設計:一是設計始終把握傳輸可靠性穩定性要服從於實時性原則;二是採用相對固定的網路結構和快捷的信息傳輸路徑,而不採用繁雜的路由選擇方案;三是選用高效實用的交換協議,將有限的無線信道資源優先分配傳輸等級高的信息;四是綜合考慮信道傳輸特性,進行整體優化設計信號波形、通信控制協議、組網方式和消息標准等環節。
2 數據鏈系統與無線數字通信系統的關系
數據鏈的重要技術基礎包括無線數字通信技術,兩者不是完全相等的。
數據鏈一般要完成數據傳送功能,同時還要對數據進行處理,提取出信息。
並且,數據鏈的組網方式與應用密切相關,根據情況變化應用系統可以適時地調整網路配置和模式與之匹配。
無線數字通信的主要功能僅僅是按一定的要求將數據從發端送到收端的透明傳輸,通常只完成承載任務,不關心所傳輸數據表徵的信息。
2.1 與應用需求的關聯程度不同
數據鏈網路設計是根據特定的任務,決定每個具體終端可以訪問的數據、傳輸的消息,什麼數據被中繼。
數據鏈的網路設計方案是根據任務確定的,從預先規劃的網路庫中挑選一種設計配置,在初始化時載入到終端上。
數據鏈的組網配置直接取決於當前面臨的任務、參與單元和使用區域。
數據鏈的實際應用直接受指揮控制關系、平台系統控制要求、信息提供方式等因素的制約,與應用的需要有著高度關聯。
而無線數字通信系統的配置和應用與這些因素的關聯度相對較低,相對於應用需求關系不緊。
2.2 實際使用中的目的不同
數據鏈用於提高指揮控制、態勢感知及平台協同能力,從而實現對平台的同步控制和提高平台應用的實時性。
而無線數字通信系統則是用於提高數據傳輸能力,達到實現傳輸數據的目的,無線數字通信技術是數據鏈的主要技術基礎之一。
2.3 信息傳輸要求不同
數據鏈傳輸的是應用單元所需要的實時信息,要對數據進行合理的整合、處理,提取出具有價值的信息;而無線數字通信一般是比較透明的傳輸,總體上是為了保證數據傳輸質量,對數據所包含的信息內容不作識別和處理。
另外,無線通信系統一般不考慮用戶的絕對時間基準與空間位置的關系,其相對時間同步解決傳輸的准確性問題。
2.4 具體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同
數據鏈直接與指揮控制系統、感測器、平台鏈接,可以實現“機一機”方式交換信息,而無線數字通信系統一般以“人一機一人”方式傳送信息。
無線數字通信終端通常為即插即用方式,在通信網路一次性配置好後一般不作變動。
但是,數據鏈設備的使用針對性很強,在每次參加行動前都要根據當前的任務需求,進行比較復雜的數據鏈網路規劃,必須使數據鏈網路結構和資源的規劃與該次任務達到最佳匹配。
3 結束語
無線數字通信系統是解決各種用戶和信息傳輸的普遍性問題,而數據鏈是有針對性地完成用戶使用時的實時信息交換任務。
無線數字通信系統涉及傳輸信道、傳輸規程和信息交換,但不關心信息內容等,可形象地比喻成商品流通中的集裝箱運輸環節。
數據鏈要求嚴格得多,除了涉及這些內容以外,還涉及到信息格式、信息內容、鏈接對象和實時性等。
[參考文獻]
[1]駱光明.數據鏈[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07.
數字通信系統中數據糾錯方法【2】
【摘要】 通信系統主要包括數字通信系統和模擬通信系統兩方面。
現在的通信系統大多是依靠計算機進行通信,因為計算機具有很強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而數據通過計算機的傳遞過程就是通信。
但是,不管那種通信方式,通信系統的可靠性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目前,我國的通信系統的規模和水平都已和國際通信系統持平,但是對於通信系統中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數據進行傳輸時受到外界因素干擾所造成的錯誤信息,是否能被接收端發現並糾正,這一系統被稱作差錯控制系統。
本文就是針對數字通信系統中數據糾錯方法所進行的研究。
同時,筆者就自己所從事的民航自動轉報系統的維護工作中針對電報在傳輸及處理過程中控制誤碼率談談一點認識。
【關鍵詞】 數字通信 傳輸數據 編碼 糾錯
對於數字通信系統中傳輸數據的糾錯這方面,已經擁有了許多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控制其中包含了提高發送信號的功率、提高接受信號的雜訊比以及採用編碼等,都是數字通信系統中數據糾錯的方法,其中提高發送信號的功率、提高接受信號的雜訊比這兩種方法使用條件十分有限。
其效果往往會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而差錯控制編碼技術,在近些年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採用對信息編碼提高發送功率有效地抑制雜訊信號在接收端的干擾,從而更有效地在雜訊信號中提取並恢復你所需要的傳輸信號。
提高發送信號功率與差錯控制編碼是等價的。
一、數字通信系統中數據糾錯方法
數據在通信系統傳輸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有偏差的信息,這就需要系統自身具有發現並糾正錯誤信息的能力,來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的可靠性,使差錯控制在我們所能接受的最小范圍內。
差錯控制的方式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為反饋糾錯,另一種類型為前向糾錯,而由這兩種類型又派生出一種混合糾錯。
1、反饋糾錯。
在數據傳輸中接收端對接收信號的差錯進行編碼和校驗檢查,來判定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每個單位幀是否產生差錯,糾正錯誤編碼時一般採用反饋重發的方式來進行檢驗。
這種方式是發信息端能在某種程度上發現一些傳輸差錯的編碼,並對這些編碼重新進行編碼傳輸,在加入少許的監督碼元,而接收端在根據這些編碼的規律對這些編碼信息進行檢查,當發現錯誤的編碼時,在向發信端發出信號要求重發。
發信端在收到信號後,在對發生傳輸錯誤的那部分信息進行重發,直到信息正確為止。
發現的錯誤編碼不一定是知道具體的位置,只是知道一個或是一些是錯的。
2、前向糾錯。
前向糾錯方式是發信端以一種在解碼時就能糾正一些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錯誤信息的復雜編碼方法,使接收端不僅能發現錯誤的傳輸信息,還能糾正錯誤的信息。
這種方式不需要反復的反饋信息,也不需要重發信息,雖然糾錯的設備復雜,但對時間要求比較緊的信息傳輸很重要,不需要耽誤很長的時間。
3、混合糾錯。
混合糾錯方式是在接收端的自動糾錯無法對差錯嚴重的信息進行糾正,已經超出了自行糾錯的能力,這就需要將錯誤信息發回發信端,要求發信端進行重新發送。
這種方式是反饋糾錯和前向糾錯的'混合。
二、民航自動轉報系統怎樣控制電報傳輸中的誤碼
數字通信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處於大數據時代的民用航空電報網路為民用客機和種類繁多的通用飛機的安全飛行服務,各類業務電報數量急劇增長,航行情報、飛行動態、天氣實況、氣象預報等業務電報要通過民航自動轉報網實時地在全國民航機場、空軍機場互相傳輸進行信息的共享,傳輸的可靠性准確性極其重要。
當前中小機場都是使用國內廠家生產的自動轉報機通過有線線路接入上一級的自動轉報機進入民用航空電報網。
首先有線線路採用抗干擾性強的光纖線路有效減少了傳輸過程中的干擾,其次中小機場採用的日益成熟的自動轉報機在可靠性方面有了很大的保障。
現行的自動轉報系統伺服器通常採用性能穩定的工業級計算機,雙機熱備的容錯結構使系統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自動轉報系統正常工作時,配置信道、路由等基本工作完成後,系統提供了線路告警功能和定時檢測的功能,能對線路狀況進行監控。
有一點特別需要監控人員注意的是民用航空電報是具有固定格式的電報,錯碼出現在報頭部分系統能做出判斷如等級錯誤、發電地址錯誤、路由錯誤、日時組錯誤等而給出告警信息,但個別錯碼一旦出現在報文中系統是不能夠告知出現了錯誤的地方,並且含有錯誤字元的電報仍然繼續自動處理、承轉,這是自動轉報系統無法糾錯的的地方。
所以要控制航空固定電報傳輸中的誤碼率處於較低的水平最基本的條件是線路不受干擾和保證轉報系統的正常。
三、結束語
本文是對數字通信系統中數據方法研究的淺談,介紹現代通信中差錯控制系統的優點和作用,它是有效解決現代通信系統中出現傳輸數據錯誤的合理方法,它可以查出錯誤的信息並將之改正,使得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得以保證,完成信息的有效傳輸。
參 考 文 獻
[1]卿粼波;呂瑞;鄭敏;滕奇志;何小海.基於迭代解碼演算法的分級分布式視頻編碼[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何業軍;朱光喜.Turbo乘積碼的一種新的並行迭代解碼演算法[A];現代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進展――2003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數字通信系統在醫院的應用與發展【3】
摘 要:數字通信系統被普遍應用於醫院當中,從簡單的辦公電話慢慢進入以患者為中心的更多應用,並已經成為醫院的重要管理手段。
文章基於這一背景,簡單闡述了數字通信系統的概念,重點探討了數字通信系統在醫院的應用和發展。
關鍵詞:數字通信系統;醫院;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日益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而改善服務達到人們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數字通信系統的發展,並廣泛應用於醫院當中,比如:醫護人員移動協同服務,呼叫中心的應用等。
㈡ 常用的企業級通訊錄有哪些
可以使用釘釘,
在釘釘企業通訊錄里可以快速查找同企業的同事,無需添加好友也可以發起聊天,快人一步。方法如下:
手機端:【通訊錄】- 企業名稱下方的【組織架構】
電腦端: 左側【聯系人】- 企業名稱下方的【組織架構】
若在組織架構里查看不顯示其他人,可能是該部門或團隊里只有自己,或者是企業管理員設置了通訊錄的可見范圍,可見范圍外的人看不到被隱藏的人員或部門。
㈢ 行業知識科普| 數據鏈——無人機傳輸紐帶
無人機數據鏈是一個多模式的智能通信系統,能夠感知無人機在工作區域的電磁環境特徵,並根據環境特徵和通訊要求完成對無人機遙控、遙測、跟蹤定位和感測器傳輸,實時動態地調整通信系統的工作參數,主要包括通信協議、工作頻率、調制特性和網路結構等。達到可靠通信或節省通信資源的目的,是飛行器與地面站聯系的重要紐帶,可以稱作是無人機的測控系統。
無人機數據鏈按照傳輸方向可以分為: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上行鏈路主要完成地面站到無人機遙控指令的發送和接受,下行鏈路執行遙測和數據傳輸功能,主要完成無人機到地面站的遙測數據以及紅外或電視圖像的發送和接收。系統根據定位信息的傳輸,利用上下行鏈路進行測距,其性能直接影響到無人機性能的優劣。目前普通無人機大多採用定製視距數據鏈,而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則都會採用視距和超視距衛通數據鏈。
數據鏈系統主要由測控管理器、發射機及接收機組成,測控管理器負責地面遙控與遙測數據的融合與處理。管理無線電發射與接收時序,使遙控與遙測能同步協調工作。發射機和接收機由無線電測控電台及天線構成,無線電測控電台採用雙工數傳電台,負責遙控指令的發射與遙測數據的接收。數據鏈的性能通常能影響無人機的性能,主要根據數據鏈是否具有跳頻擴頻功能、存儲轉發功能、數據加密功能、高速率、低功耗等性能來衡量無人機數據鏈是否優秀。
人工智慧技術推動無人機進入不同的行業應用領域,隨著機載感測器、定位的精準程度和執行任務的復雜程度不斷上升,要求無人機具備強實用力,同時對數據鏈的帶寬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未來無人機數據鏈將向著高速、寬頻、保密、抗干擾的方向發展。
目前視距內飛行是無人機的主要飛行方式,飛行距離在幾公里以內。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無人機與5G通訊技術的融合將使無人機實現更精準的控制,實現超視距飛行,為無人機低空領域的飛行和更多行業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持與保障。
㈣ 現在企業管理中,經常用到的幾種系統有哪些,能詳細介紹下嗎
這方面的太多,
一、EIP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業信息門戶,一個企業的信息門戶,它的價值在於使企業能夠釋放存儲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使企業員工、用戶和合作夥伴能夠從單一的渠道訪問其所需的個人化信息,這個單一的訪問渠道就是網路瀏覽器(IE 或 Netscape)。
一個企業的信息門戶對外是企業網站,對內則是管理和查詢日常業務的公用平台。
通過企業信息門戶,員工可以訪問企業的生產信息、銷售信息、庫存信息和客戶信息,以最低的成本共享和利用企業的所有信息。
而對企業來說,可以通過企業門戶及時向客戶提供准確的信息,而且隨著網上業務的不斷發展,企業信息門戶還可以拓展企業的業務范圍,創造新的業務機會,成為推動企業走進電子商務的強大工具。
二、CRM
CRM是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簡寫,即客戶關系管理。
簡單地說,CRM是一個不斷加強與顧客交流,不斷了解顧客需求,並不斷對產品及服務進行改進和提高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的連續的過程。
CRM注重的是與客戶的交流,企業的經營是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傳統的以產品或以市場為中心。
為方便與客戶的溝通,CRM可以為客戶提供多種交流的渠道。
三、EAM
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是面向資產密集型企業的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的總稱。
它以提高資產可利用率、降低企業運行維護成本為目標,以優化企業維修資源為核心,通過信息化手段, 合理安排維修計劃及相關資源與活動。
通過提高設備可利用率得以增加收益,通過優化安排維修資源得以降低成本, 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在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對於擁有高價值資產的企業來說,設備維護已不再局限於成本范疇,更成為獲取利潤的戰略工具,EAM系列產品使這一目標得以實現。
EAM是以企業資產及其維修管理為核心的商品化應用軟體,它主要包括:基礎管理、工單管理、預防性維護管理、資產管理、作業計劃管理、安全管理、庫存管理、采購管理、報表管理、檢修管理、數據採集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塊,以及工作流管理、決策分析等可選模塊。
四、BP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即 業務流程管理,是一套達成企業各種業務環節整合的全面管理模式。
BPM涵蓋了人員、設備、桌面應用系統、企業級 Backoffice 應用等內容的優化組合,從而實現跨應用、跨部門、跨合作夥伴與客戶的企業運作。
BPM通常以Internet方式實現信息傳遞、數據同步、業務監控和企業業務流程的持續升級優化。
顯而易見,BPM不但涵蓋了傳統「工作流」的流程傳遞、流程監控的范疇,而且突破了傳統「工作流」技術的瓶頸。
BPM的推出,是工作流技術和企業管理理念的一次劃時代飛躍。
五、ERP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概念,是美國Gartner Group公司於1990年提出的,其確切定義是:MRPⅡ(企業製造資源計劃)下一代的製造業系統和資源計劃軟體。
除了MRPⅡ已有的生產資源計劃,製造、財務、銷售、采購等功能外,還有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產品數據管理,存貨、分銷與運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定期報告系統。
ERP把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製造活動以及供應商的製造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業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其核心管理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體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二、體現精益生產、敏捷製造和同步工程的思想;三、體現事先計劃與事前控制的思想。
ERP應用成功的標志是:一、系統運行集成化,軟體的運作跨越多個部門;二、業務流程合理化,各級業務部門根據完全優化後的流程重新構建;三、績效監控動態化,績效系統能即時反饋以便糾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四、管理改善持續化,企業建立一個可以不斷自我評價和不斷改善管理的機制。
六、KM
KM(Knowledge Management)知識管理
思路一:知識管理=對信息的管理。
這個領域的研究者和專家們一般都有著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的教育背景。
他們常常被捲入到對信息管理系統、人工智慧、重組和群件等的設計、構建過程當中。
對他們來講,知識=對象,並可以在信息系統當中被標識和處理。
這一思路是較新的,並由於得到IT技術發展的支持,現在發展很快。
思路二:知識管理=對人的管理。
這個領域的研究者和專家們一般都有著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或商業管理的教育背景。
他們經常捲入到對人類個體的技能或行為的評估、改變或是改進過程當中。
對他們來說,知識=過程,是一個對不斷改變著的技能與knowhow等的一系列復雜的、動態的安排。
這些人在傳統上,要麼是像一個心理學家那樣熱衷於對個體能力的學習和管理方面進行研究,要麼就像一個哲學家、社會學家或組織理論家那樣在組織的水平上開展研究。
這個思路非常古老,而且發展得也不太快。
水平一:個體的視角。
研究和實踐的焦點在於個體。
水平二:組織的視角。
研究和實踐的焦點在於組織。
七、EAI
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企業應用集成, EAI是將基於各種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異構應用集成的一種方法和技術。
EAI通過建立底層結構,來聯系橫貫整個企業的異構系統、應用、數據源等,完成在企業內部的 ERP、CRM、SCM、資料庫、數據倉庫,以及其他重要的內部系統之間無縫地共享和交換數據的需要。
有了 EAI,企業就可以將企業核心應用和新的Internet解決方案結合在一起。
EAI(企業應用集成)將進程、軟體、標准和硬體聯合起來,在兩個或更多的企業系統之間實現無縫集成,使它們就像一個整體一樣。
盡管EAI常常表現為對一個商業實體(例如一家公司)的信息系統進行業務應用集成,但當在多個企業系統之間進行商務交易的時候,EAI也表現為不同公司實體之間的企業系統集成,例如B2B的電子商務。
八、PLM
PLM的英文全稱為Proct Life-cycle Management,中文翻譯為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培育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結束期)進行全面管理,通過培育期的研發成本最小化和成長期至結束期的企業利潤最大化來達到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的目標。
九、SCM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應用是在企業資源規劃(E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把公司的製造過程、庫存系統和供應商產生的數據合並在一起,從一個統一的視角展示產品建造過程的各種影響因素。
它主要是一種整合整個供應鏈信息及規劃決策,並且自動化和最佳化信息基礎架構的軟體,目標在於達到整個供應鏈的最佳化(在現有資源下達到最高客戶價值的滿足),為一種新的決策智能型軟體,覆蓋在所有供應鏈公司的ERP和交易處理系統之上。
SCM通常具有一個轉換介面,用以整合供應鏈上各公司的應用系統(尤其是ERP系統)及各種資料型態,此轉換會通過標准中介工具或技術,如DCOM、COBRA、ODBC等等,提供與主要決策系統互動的能力。
十、CC
CC就是電子商務中所說的協同商務,那麼什麼是協同商務呢?"協同商務"一般是指企業與供應商、客戶、合作夥伴以及雇員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協同工作。
在企業內部,有各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不同的業務指標 和目標之間的協同以及各種資源約束的協同。
這主要體現在:不同部門計劃之間,各層次計劃之間,不同周期計劃之間,庫存、生產、銷售、財務部門間的協同,公司戰略、戰術、運作層次間的協同,長短期計劃間的協同等。
◆ 企業內部信息資源的整合和綜合利用--面向知識管理、經營管理與決策
◆ 企業內部應用資源的開發和業務重組--面向市場與客戶需求的變化
◆ 企業內部及與外部的商務溝通--面向協同商務和電子商務
十一、BIS
BIS(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是計算機、列印機、通信裝置,以及其他用於處理數據的設備的組合。
完全自動化的商務信息系統能夠接收、處理和存儲數據;能夠根據需要傳輸信息;並且能夠根據命令生成報告或列印輸出。
㈤ 伊拉克戰爭之中 美軍怎樣運用數據鏈
摘要:在21世紀的現代化戰爭中,無論是防禦性作戰還是進攻性作戰,都越來越依賴於不斷增長的大容量戰術數據。目前各種參與作戰的空中、海上和地面平台以及指揮中心都必須通過可*、安全和可互操作的通信鏈路來實現有效的連接,以交換和共享各種重要的數據,並使指揮官有效地指揮其作戰部隊,從而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目前,美軍及其北約盟軍使用多種數據鏈。本文在簡要分析早期開發的主要戰術數據鏈之後,重點分析了北約開發的新型戰術數據鏈,如Link-16(JTIDS/MIDS)和Link-22。
Abstract:
目錄:
內容: 1 概述
戰術數據鏈路系統是一種供戰區聯合作戰中各軍種共同使用的戰術數據信息傳輸系統。它是軍隊在作戰行動中用於傳輸各種格式化數字信息的一種手段或途徑。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網路化戰爭中,指揮與控制中心必須實時地獲取、處理、傳輸和顯示來自所有作戰單元和武器系統平台的各種信息,使指揮員能隨時了解掌握戰場態勢,迅速做出作戰行動決策,以牢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戰術數據鏈路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以美軍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在C4ISR系統的構建過程中,普遍將數據鏈作為其中的關鍵環節。為了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美軍和北約部隊現已廣泛應用各種戰術數據鏈,構成各軍種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系統的裝備體系,並具備了較強的作戰保障能力。目前,美軍及其北約盟軍使用的數據鏈有Link-4/11/14/16等,可在各級指揮控制系統的顯示控制台上顯示完整的戰場戰術態勢。
戰術數據鏈的發展總趨勢是主要圍繞著建立一個實時、保密、抗干擾多功能,以及能使用高頻、特高頻和極高頻等頻段的小型化標准戰術數據鏈方向繼續開發與不斷改進。例如,由於Link-11採用點名呼叫方式傳輸數據,用戶必須排隊等候,網路成員之間要傳輸48位的M序列消息,這非常不適應高速度的現代化高技術戰爭。為此,北約與英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正在聯合開發一種能克服Link-11缺點的Link-22新數據鏈。又如,多功能的JTIDS數據分發系統,盡管其2類終端比1類終端體積縮小了很多,重量也減輕了不少,但仍然無法適用於F-16戰斗機之類平台。於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西班牙、挪威等國聯合開發一種與JTIDS2類終端類似的小型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MIDS)。總之,美海軍認為早期開發的各種數據鏈不能滿足現代戰斗管理數據傳輸的需要,預計2005年,16號鏈路將完全取代Link-4A/C、Link-14,到2015年將大量裝備Link-16的改進型,到2030年Link-16的改進型將完全取代早期研製的各種數據鏈。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早期開發的主要戰術數據鏈,然後重點介紹美國開發的新型戰術數據鏈,如Link-16(JTIDS/MIDS)和Link-22。
2 早期開發的主要戰術數據鏈
2.1 Link-11(TADIL-A/B)
Link-11是一條用於交換戰術數據的數據鏈,採用網路通信技術和標准消息格式。Link-11有Link-11A和B兩種類型。Link-11A是一種網狀的半雙工數據鏈,採用常規鏈路波形(CLEW)進行數據交換。它使用差分QPSK調制技術,數據傳輸速率為2400bps。Link-11 B是一種專用的點到點全雙工數字數據鏈,採用單音鏈路波形(SLEW)。這種數據鏈採用串列傳輸幀特性和標準的消息格式,數據在一個全自動、相位連續、全雙工和頻移調制的數據鏈上進行交換,數據鏈的標准速率為1200bps。
2.2 Link-4(TADIL-C)
Link-4是一種非保密的網狀數據鏈路。在UHF頻段,它採用FSK調制,數據傳輸速率為5000bps或10000bps。Link-4A和Link-4C是兩種獨立的鏈路:
· Link-4A是一種半雙工或全雙工飛機控制鏈路、供所有航空母艦上的艦載飛機使用。它採用「V」和「R」序列消息,支持自動艦上降落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空中攔截控制、地面控制轟炸系統和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慣性導航系統。為了連接各種裝置和交換目標信息,Link-4A採用了單頻時分多址技術。
· Link-4C是一種機對機數據鏈,是對Link-4A的補充,但這兩種鏈路互相之間不能進行通信聯絡。Link-4C使用「F」序列消息,具有部分抗干擾能力。它是專門為F-14研製的,F-14不能同時使用Link-4A和Link-4C進行通信。
2.3 Link-14
Link-14是一種網狀的單工數據鏈。在HF頻段,採用SSB話音信道;在UHF頻段,以單向電傳通播方式工作,數據傳輸速率為75bps和150bps,傳輸數據時的字長為5、6、7、8比特。它用於沒有海軍戰術數據系統的艦艇接收監視情報信息,具有可加密能力,但無抗干擾能力。
Link-11A/B、Link-4和Link-14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3 新型戰術數據鏈
3.1 Link-16 (TADIL)
Link-16是一種高速視距UHF數據鏈,目前英國和美國正在研究超視距Link-16。Link-16包括傳輸設備、通信協議和報文標准三大要素,是信息源、C2中心以及飛機、導彈等平台之間實現有效連接的關鍵設施,是加強C4ISR綜合一體化系統的重要手段。Link-16主要由「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JTIDS/MIDS)終端設備、指揮與控制處理器和戰術數據管理(TADS)系統組成。它可通過「層疊網」在預先分配的時隙內實時發送、接收戰術數據。其特性有:支持各種環境;大量用戶;JTIDS跳頻抗干擾能力;具有多個「層疊網」的JTIDS單一網路;通過許多機載中繼設備來擴大連通性范圍。
目前,Link-16使用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JTIDS)終端和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MIDS)終端,因此,它可在C2系統與飛機、導彈等武器系統平台之間,以及在各作戰單元之間傳輸作戰所需要的各種戰術數據信息,實現信息源、指揮控制中心與武器平台之間的有效連接,以達到戰場資源共享的目的。它主要用於戰場情報監視、電子戰、任務管理、武器協調、空中交通管制、相關導航以及話音加密等。下面將分別介紹JTIDS和MIDS兩個終端設備的應用情況。
3.1.1 JTIDS
JTIDS是美國研製的供三軍聯合使用的一種通信、導航和識別多功能綜合系統,能提供高保密、抗干擾、大容量數據和話音通信及相對導航等服務。它採用MSK調制、TDMA協議、跳頻、直接序列擴頻和跳時等許多先進技術,再加上發射加密、消息加密和信道編碼,使系統構成一個無節點的、多聯系路徑的、具有高保密和抗干擾能力的戰術網。當採用7位網路識別碼時,它能支持128個網,但實際上最多使用15~20個網路。網內成員可多達上百甚至上千個,覆蓋480´960km區域。每個成員利用一個或多個所分配到的時隙依次發送信息,通過機載平台中繼在水面艦船之間可實現超視距數據傳輸。直接序列擴頻帶寬為3.5MHz,跳頻頻率數為51個,頻率間隔3MHz,數據傳輸速率為28.8bps、57.6kbps、119kbps或238kbps。
JTIDS具有以下兩大功能:
⑴通信:直接連接Link-4的抗干擾雙向數字數據;抗干擾數字話;抗干擾的DTDMA數字數據;直接連接Link-11的抗干擾數字數據;連接TADIL-B的抗干擾數字數據;精確時間同步;同時加入多個網路。
--------------------------------------------------------------------------------
本文由 [yangchwei] 發表,[yangchwei] 與〖中國國防科技論壇〗依《論壇守則》享有相關權利;
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轉載或引用本文時必須徵得 [yangchwei] 與〖中國國防科技論壇〗的同意;
發貼者承擔一切因本文發表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本論壇的管理員和版主有權不事先通知發貼者而刪除本文!
--------------------------------------------------------------------------------
2006-2-20 20:58:00 yangchwei
等級:注冊用戶
文章:13
積分:155
門派:無門無派
注冊:2006年2月20日第 2 樓
--------------------------------------------------------------------------------
⑵導航:常規塔康;精確測距和相對導航;空對空測距和測位;測向(D/F);敵我識別;Mark XSIF應答器能力;Mark XII 模式4;其他工作方式(模塊化)。
JTIDS系統傳送四類信息:
⑴「0」類數字信息:這類信息是非編碼自由電文,未採用糾錯編碼;
⑵「1」類數字信息:這是一種固定格式的數字信息,採用了糾錯編碼,適合於格式化信息變換,為JTIDS系統常用格式;
⑶「2」類數字信息(RTT):這類信息用於往返校時(RTT),即用於有源時間同步;
⑷「3」類數字信息:這類信息是採用糾錯編碼自由電文,除採用糾錯編碼外,其餘和「0」類相同。
JTIDS的基本時分單位為時隙,如圖1所示。每個時隙分為三段,即同步段、數據段和保護段。同步段為0.52ms,數據段為2.83ms,保護段為4.4585ms。同步段又分為粗同步和精同步兩部分,粗同步為416ms,精同步為104ms。
TDMA時隙排成12.8分鍾的時元,每個時元包含64個時幀,每個時幀為12s,共有1536個時隙,每個時隙為7.8125ms,每秒有128個時隙。用戶在一個時幀或時元內分配到一組時隙,將消息發送到網內的其他成員。TDMA信號結構(即JTIDS的常規信號格式)如圖2所示。
信號的基本單位是字元,TDMA結構有兩種類型:單脈沖字元和雙脈沖字元。單脈沖字元長度為13ms,它由6.4ms的脈沖和6.6ms的間隔組成;雙脈沖字元的長度為26ms,它由兩個脈沖組成。這兩個脈沖載有相同的5比特信息,但是,每個脈沖的發射頻率和基碼序列各不相同。當採用單脈沖格式跳頻時,跳頻速率為38461.5次/秒;當採用雙脈沖格式跳頻時,跳頻速率為76923次/秒。
表1 Link-11A/B、Link-4A和Link-14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通信參數
Link-11A
Link-11B
Link-4A
Link 14
功 能
傳輸戰斗信息(在裝備海軍戰術數據系統的艦船和飛機之間形成通信網)
連接執行軍事任務的戰術和飛機控制單元,傳輸話音和數字信號
傳輸飛機控制信息和目標信息(向截擊機提供引導和控制信息)
在裝有指揮控制計算機和無指揮控制計算機的艦艇之間傳輸戰術態勢數據
發 射 場
地-地、地-空、空-空、空-艦
地-地、地-空
地-空、空-空
艦-艦、艦-空
傳輸信息
跟蹤信息、指揮控制信息、管理數據以及狀態信息
指揮信息、目標信息、咨詢信息及戰斗狀態信息
戰術態勢信息
信息形式
M序列
V和R序列
頻率范圍
UHF(225~399.975MHz)
HF(2~30MHz)
UHF(225~399.975MHz)
UHF(225~399.975MHz)
用 戶
空軍、海軍戰術數據系統
空、海、陸軍戰術數據系統
空軍、海軍戰術數據系統
海軍、空軍戰術數據系統
結 構
星網:離散配置發射,連接全部接收機
點-點離散接收/發射
點-點離散接收/發射
點-點離散接收/發射
工作方式
半雙工,TDMA
全雙工
信息傳輸採用半雙工,單頻率上用TDMA,聯機性能監控用全雙工
單向電傳通播方式
額定用戶
不同的終端額定用戶數不同
一個指揮控制中心對4個備用站
傳輸速率
標准:2400/1200bps
實際用2240/1364bps
1200bps, 2400bps及更高標准速率
信息傳輸用5kbps
聯機性能監控用10kbps
37.5,75,100,150bps
保密設備
有
有
有
有
調制樣式
QPSK
對1200bps用FSK
對2400bps用QPSK
FSK
1kHz調幅音再經音頻多變換
碼 型
(30,24)漢明碼
國際標准電傳碼
2006-2-20 20:59:00 yangchwei
等級:注冊用戶
文章:13
積分:155
門派:無門無派
注冊:2006年2月20日第 3 樓
--------------------------------------------------------------------------------
此外,JTIDS還有兩種特殊的信號格式,即Packed-2和Packed-4。如圖3所示。它們都使用雙脈沖信號格式,但雙脈沖彼此的載頻不同,所載信息也不一樣。這種信號格式成了重復周期為13ms的單脈沖。由圖3可知,Packed-4的數據段擴展了2.418ms,保護段只剩下2.04ms,由此可見,數據速率提高了。這樣,Packed-2格式的數據速率提高到119.04kb/s,而Packed-4格式的數據速率提高到238.08kb/s(未計題頭,也未算糾錯編碼)。Packed-4格式是JTIDS的TDMA最大的可能數據傳輸速率。
3.1.2 MIDS
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MIDS)是美、英、法、德和西班牙等國聯合研製的,已於2002年在美國空軍取得了初始運行能力。2002年1月15日,美空軍已在F-15C戰斗機上完成了該系統的部署。MIDS實質上是JTIDS的縮型,但同樣具有戰術數據鏈能力,計劃部署在2003年服役的48架F/A-18C/D/E/F艦載機上。
MIDS是一個小體積終端(LVT),其功能與JTIDS2類終端相同,而體積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重量僅為後者的一半。因此,它適於裝備空中的平台有F-15、F-16、F/A-18、AMX、「颶風」、「幻影」2000、「旋風」、「台風」歐洲戰斗機。MIDS小體積終端還裝備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航空母艦、德國海軍F124護衛艦、義大利的「加里瓦」航空母艦和護衛艦、四個歐洲國家的地面指揮控制系統以及供法國、美國及其他國家陸軍使用。
MIDS可在L波段內提供安全的、數字的、抗干擾的實時話音/數據通信,並通過自動中繼技術實現超視距通信。通信范圍為555.9千米(300海里),最大可中繼距離達2223.6千米(1200海里)。MIDS系統除了能提供增強的態勢感知外,還能夠提供極強的敵我識別能力。
MIDS採用先進的電子戰保護技術,如快速跳頻擴譜調制,有效的誤差檢測和糾錯碼,格式化的信息目錄以及話音與文本的加密傳輸。MIDS也綜合運用了超高速集成電路(VHSIC)和微波/毫米波單片集成電路(MMIC)技術,從而使之能夠提供與JTIDS相同的操作功能。每個MIDS終端能夠實現高達238kbs的發送或接收速率。其未來發展主要是提高系統的有效性,包括將數據傳輸速率從238kbs提高到1.1Mbs,以及提高飛行員需要看的目標自動排序能力。
3.2 Link-22
近年來,北約開發了一種新型數據鏈,被稱為Link-22,它是一種抗電子對抗的超視距戰術通信系統,在HF(3~30MHz)或UHF(225~400MHz)頻段採用定頻或跳頻技術。典型的單個高頻網路支持1.2~3.6kbs數據率,單個特高頻網路提供2.4~10kbs數據率。在高頻頻段,系統最大無縫隙覆蓋555.9千米(300海里),中繼協議可延長這個距離。在結構上,採用時分多址或動態時分多址,提供更高的靈活性並減少網管附加操作。起初Link-22是作為北約改進型Link-11開發的,在某種程度上,Link-22是Link-16和Link-11的混合鏈路,盡管Link-22運轉需要北約改進型Link-11的通信設備,但它還是盡可能地使用現有的無線電設備。
Link-22可以使4個網同時工作,組成超級網路,使任一參與者在任何網路都能與任何其它參與者通信。估計在2002年到2006年間具體實施。它從下列三方面進行了改進:
⑴ 採用當前HF數據通信應用中最常用的一類單音數據機來代替Link-11中使用的並行音調數據機。這兩種數據機的帶寬額定值相同, 都為3kHz;
⑵ Link-22使用TDMA網路協議,而不是使用Link-11所採用的詢問-應答協議。根據TDMA協議,每個網路成員都分配若干個TDMA格式的112.5ms時隙;
⑶ Link-22可以傳送72位F序列消息,類似於Link-16傳送的70位J序列消息(Link-11採用的是48位M序列消息)。
在給定的時間內,Link-22系統網路控制器能夠確定網路中將要使用檢錯與糾錯(EDAC)和波形格式的6種不同組合形式中的任何一種組合形式。根據所選的組合形式,網路在一個時隙內,工作速率最低可傳輸2種F序列消息,最高可傳輸6種F序列消息。通過利用由正交調幅所提供的較高調制比特率,網路的工作速率可以將最快的F序列消息速率從每時隙6種增大到16種。當前Link-22的信號格式如下:
3.2.1 當前格式
表2列出了當前Link-22系統中所使用的6種RS編碼和波形的組合方式。RS碼的符號為GF(28)個元素。因此,每個碼符號為一個8位的數值,任何碼字的最大長度為255個碼符號。正如表2中所給出的一樣,所有碼都遠比255個碼符短,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錯誤標號特性。
圖4給出了當前三種波形WF-1,WF-2和WF-3的詳細時隙結構。在每一時隙內使用了2種調制符號:數據符號(D)和檢測符號(P)。數據符號(D)傳輸數據,檢測符號(P)是接收數據機用來檢測信道的多徑結構,並據此調整其均衡器的抽頭(接收數據機可預先知道它的值)。
圖5示出的截面可以識別出數據符號和檢測符號,而且還給出了精確數字(240個數據符號,30個檢測符號)。根據波形可知,數據符號為4PSK或8PSK,然而檢測符號始終為4PSK。在所有情況下,鍵控速率為每秒2400個符號。
表2 當前的EDAC和波形組合形式
每時隙的F序列消息編號(#)
RS編碼速率
波形
2
(36, 21)
WF-2
3
(36, 30)
WF-2
3
(48, 39)
WF-1
4
(48, 39)
WF-1
5
(72, 48)
WF-3
6
(72, 57)
WF-3
利用表1和圖4,並作一些運算,可觀察到每個RS編碼信息符號(位元組)數比傳輸F序列消息指定的數目大3個。在每個時隙內,這額外的3個「報頭位元組」可用來滿足網路管理的需要。
3.2.2 高速率格式
增大F序列消息流通量的任何一種技術都必須保留當前系統的某些特點,尤其是:
⑴ 時隙的時間必須保持為TDMA協議要求的112.5ms;
⑵ 每個時隙必須提供3個額外的編碼「報頭位元組」;
⑶在給定時間內,傳輸F序列消息集(加上報頭位元組)時,未檢錯誤概率必須很小。
表3列出了高速率Link-22格式的RS碼和波形的10種組合形式。雖然這些碼比當前使用的碼長,但是它們仍然比最大長度255短得多,因此,也具有非常良好的錯誤標號特性。
表3 高速率EDAC和波形的組合方式
每時隙的F序列消息編號(#)
RS編碼速率
波形
7
(90, 66)
WF-4
8
(90, 75)
WF-4
9
(120, 84)
WF-5
10
(120, 93)
WF-5
11
(120, 102)
WF-5
12
(150, 111)
WF-6
13
(150, 120)
WF-6
14
(150, 129)
WF-6
15
(180, 138)
WF-7
16
(180, 147)
WF-7
圖5給出了4種附加高速率波形WF-4~WF-7的詳細時隙結構。每種情況中的數據調制符號類型為8PSK或M元QAM(如圖5所示)。與當前使用的波形的情況一樣,調制符號鍵控速率為每秒2400符號。任何時隙的數據符號都夾在兩個檢測序列之間,這兩個檢測序列分別終止當前時隙和前一個時隙。取自這兩個序列的多徑結構相結合,就能提高數據符號均衡器的性能。
圖6所示分別為16、32和64元QAM的QAM信令結構。